qzuse.... 发表于 2024-2-26 17:22:27

以建筑专业为基,助力古建保护

  四川文化网2月26日讯(通讯员 王云霞)

  2024年1月10日至2024年2月25日,四川农业大学“宝贝回家”小队在四川绵阳平武报恩寺工作人员的配合和四川农业大学建筑学专业任课教师李静李老师的带领下,顺利开展了对寺庙内“天音醒世”钟楼结构构造和建筑维护修缮情况的调研。
图为报恩寺“天音醒世”钟楼 通讯员 徐嘉璐 提供  法式测绘,切实记录

  2024年1月11日-14日,团队在四川绵阳平武县平武报恩寺进行实地调研。

  2024年1月10日上午9至11时,在正式调研前,李老师对团队所有人进行了前期培训,使得团队所有成员明确测绘安排、测绘目的、测绘方式方法、测绘成果要求、测绘注意事项。

  2024年1月11日下午2时,在历经5个半小时的车程之后,“宝贝回家”团队成员及领队教师正式到达目的地。下车休整一小时后,李老师赶在平武报恩寺下午五点关门之前,实地向团队介绍了平武报恩寺整体布局、人文历史及古建筑节点构造:一方面加深了团队成员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团队成员课堂上没学到的关于中国古建筑的知识。

  到达目的地后第二日早上8时,团队成员在平武报恩寺开门之际进入寺庙内部正式开展了对“天音醒世”钟楼的法式测绘工作的第一阶段——勾画草图。勾画的草图包括门窗大样图、斗拱大样图及建筑角背木刻花纹、屋脊脊兽等建筑细部大样图。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在第二日上午顺利完成第一阶段所有工作后,开始第二三阶段工作——一般测量和整理测稿。根据一般测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团队成员合理利用已有仪器,如红外线测距仪、扫描仪、卷尺、铅锤等工具,白天测量,晚上整理测稿,于第三日晚上基本完成所有测绘任务。在第四日上午查漏补缺后,队伍拍下合照返程,大巴历时五个半小时到达学校。
图为报恩寺局部部分手绘图 通讯员 伊文博 吴婧仪 马思羽 陈昱儒 提供   图为团队成员实地测绘 通讯员 马思羽 提供  传统建筑,切实保护

  在实地调研工作中,团队发现报恩寺古建筑的保护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结构老化。古建筑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风雨侵蚀,结构几乎全部有老化现象,需要及时修缮加固和保养。

  二是灾害影响。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平武报恩寺遭受建寺以来最严重的损伤,各殿屋脊多处震毁、塑像部分损坏,多处珍贵壁画遭重创。根据考察和走访我们认为当时的防灾减灾机制仍有需改进和提升的地方,应及时修订,加以重视,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是人为破坏。部分古建筑和古树遭受到了人为破坏如刻字和涂鸦等,应加强管理监督和监护,保护文物不受侵害。

  四是维护修缮不当。在平武报恩寺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团队发现寺庙栏杆等震后维护重建的地方有部分不符合历史。不当的维护修缮也是对古建筑的一种破坏。它破坏的不只是建筑,更是历史。

  针对平武报恩寺古建筑群落维护中存在的难点和挑战,团队提出了以下四点对策和建议:

  宣传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开展线下讲座和利用线上网络媒体发布关于古建筑的相关视频,提升群众保护古建筑的意识,呼吁群众保护古建筑。

  加强结构修缮:定期对古建筑进行结构性检测和修缮,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固的同时,也要确保维护修缮工作的专业性。

  建立公开维护基金:建立古建筑维护基金,用于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

  强化管理监督:加强对古建筑的管理和监督,禁止人为破坏行为,保护文物安全。

  科技助力,切实记录

  寒假期间,团队成员先后利用CAD、rhino等制图建模软件,根据实地调研纸质测绘资料绘制了平武报恩寺“天音醒世”钟楼的平立剖图纸并根据图纸建立了相关模型。

  在纸质资料归档之后,对纸质资料进行电子版的归档整理,不仅有利于资料的归档存储,也有利于资料的传递使用。
图为团队主要成员合照 通讯员 马思羽 提供  古建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和多种地质灾害的影响,许多古建筑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非人为损坏,亟需加强古建筑保护和结构性维护修缮工作。

  历时一个多月,结合建筑学专业特色,四川农业大学“宝贝回家”团队从调研到后期整理,深入研究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和维护方法,去往绵阳平武报恩寺进行了有关古建筑保护和维护修缮的社会实践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和后期调查及资料整理,探寻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之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建筑专业为基,助力古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