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龙应台讲座:回应抗战胜利70年

微尘 2015-7-20 19:11 741人围观 四川文旅

   7月18日,面对2000多人的观众,卸下公务员身份的台湾作家龙应台在香港书展上不谈现实政治,而是呼吁中国的年轻人开启大倾听的时代,倾听大海对岸的人,倾听隐藏的历史记忆,尽一切努力让战争永远不再发生。 ...
  

        7月18日,面对2000多人的观众,卸下公务员身份的台湾作家龙应台在香港书展上不谈现实政治,而是呼吁中国的年轻人开启大倾听的时代,倾听大海对岸的人,倾听隐藏的历史记忆,尽一切努力让战争永远不再发生。
  今年是抗战胜利暨二战结束70周年,龙应台这个名为“我有记忆,所以我在”的演讲,也是对1945年这个历史节点的一个回应。
  作家龙应台的演讲是香港书展这几年里观众最多的一场,演讲开始已几分钟,1500多人的演讲厅外还有1000多人等待进入其他厅看现场直播。受到感动的龙应台答应签书一直签到最后一位读者。这也是龙应台这几年中第一次以作家身份做大型公开演讲。
  龙应台的演讲回应了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个话题。同样面对抗战胜利,在她看来,不同族群不同身份的人记忆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她的演讲中,有近一半时间播放了那些80多岁老人的历史口述,而这些老人都经历了战争,他们口中的抗战记忆甚至立场并非相同。
  同一段历史的不同记忆同样发生在龙应台父母身上。她讲到2001年带父母去看大陆来的样板戏《红灯记》。在去看之前,龙应台以为父亲会不屑,因为父亲18岁参加南京保卫战,从雨花台一路浴血奋战死里逃生,“我以为他会大怒”,结果父亲从头哭到底。“我父亲最深的记忆是日本人的可恨侵略。”龙应台说,母亲的反应却出乎意料,她并未因为戏里那些生离死别而哭,“母亲一直铁青着脸”,因为母亲的态度很简单,她的哥哥死在大陆。
  从父母对同一段历史的记忆,龙应台又谈到越南如何纪念越战终战40周年。2015年,越南纪念终战40周年,他们以盛大的阅兵来纪念。“与此同时《洛杉矶时报》刊登了一位难民的文章,他描述了自己第一次回到越南在海关的经历,海关问什么时候离开的,他说沦陷前2天,海关纠正说是解放前2天。”在龙应台看来,用壮大军容庆祝的人,和那些死去的人,那些离开的人,其实都是同胞。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德国人身上。1945年二战结束,对德国来说是失败,解放还耻辱?1985年德国总理说是耻辱。到了2015年,现在的民调显示,9%人是认为是失败,但绝大多数人认为是解放。在龙应台看来,所以对于记忆,越南是一种模式,德国是另外一种模式。
  龙应台回应抗战胜利70年
  而对台湾人来说,对于“70周年”,记忆同样是尴尬的,“在台湾,对于记忆有两股绳子。很多台湾人在二战中为日军作战,他是站在日本一方。而另外一条绳子是,十万青年从军,这些人的记忆像我父亲一样是关于浩劫的记忆。你要把这两股绳子拧在一起不断裂,是多么难的事情。知道这些,你对现在的争吵更多是同情和理解。”
  “因为记忆轨迹不同,所以记忆中痛的地方不一样。”龙应台说,记忆是很重要的东西,“记忆像水库,可以滋润万亩良田,也可以把万亩良田变成万人坑。佛教里有一个词叫功课,记忆是一门非常艰难的功课,需要我们做深刻的思考。”
  龙应台用“仓惶”这个词来形容中国人经历的20世纪,“20世纪我们目睹战争、贫穷、流离失所,这是20世纪的胎记。而仓惶带来的残酷是无法形容。”现在新一代人是在前代人血汗交织下成长起来的,“现在是到了温柔倾听的时刻。21世纪的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年轻人,有没有可能开启谦卑的大倾听时代,倾听大海对岸的人,无论你在哪一边;倾听你不喜欢不赞同的人;倾听隐藏的记忆。这是对年轻人的挑战。倾听是21世纪华人文明价值起点。”
原作者: 石剑峰 来自: 澎湃新闻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