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细数2014那些最in展览

四川文化网 2015-1-24 09:43 921人围观 文化资讯

 随着2014年华丽丽地落幕,“年会季”里很多集体和个人都在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为了凭吊2014,雅昌艺术网也认真回顾了去年中国大陆范围内举办的当代艺术展览,以最大牌、最高冷、最另类、最神秘、最炫酷、最温情、 ...

 随着2014年华丽丽地落幕,“年会季”里很多集体和个人都在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为了凭吊2014,雅昌艺术网也认真回顾了去年中国大陆范围内举办的当代艺术展览,以最大牌、最高冷、最另类、最神秘、最炫酷、最温情、最刻苦、最跨界、最古风的19个展览作为对过去一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景象的总结,与君共赏。

  2014年度最大牌展览:“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蔡国强:九级浪”、“罗曼-西格纳——1975至1989和现在”  

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展览现场

  “波点太后”草间奶奶在中国的首展实际上是在2013年年末开幕的。然而毕竟是大牌,和通常开幕当天以后就冷冷清清的展览不同,不仅展览开幕当天已有万人空巷之势头,往后长达3个月的展期里,草间奶奶的粉丝们从五湖四海汇集到上海当代艺术馆,展览平均日访客量达到3000多人。

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展览现场

  漫天遍野的波点,经典的怪异南瓜,由镜子带来无限重复的影像……草间弥生在中国再次铸就了一个无尽蔓延的时空。这并不能算是草间弥生的个人回顾展,因为现在86岁的她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将她对生的渴望、对这个世界的恋慕、疯狂、挣扎全部呈现在她的作品中,因此展览以她近期的绘画以及经典的装置、雕塑为主,并不包含她的早期作品。

<a href='http://caiguoqiang.artron.net' class='cRed' target='_blank' >蔡国强</a> 九级浪

蔡国强 《九级浪》 爆破现场

  同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久违归国举办个展的蔡国强也于2014年8月8日盛大开幕。展览开幕前,几拨前戏已经吊足了人们的胃口。先是7月12日,一艘满载了99只奄奄一息、表情痛苦的仿真动物的旧木船,从黄浦江一路驶过;而后,蔡国强在当代馆完成了作品《春夏秋冬》和《没有我们的外滩》的爆破过程;展览正式开幕前一天,他在国内完成了首个白日焰火作品,在八分钟内,在天空中爆破出漫天花草,焰火以“自然之死”为主题,分为“挽歌”、“追忆”、“慰藉”三幕。

<a href='http://caiguoqiang.artron.net' class='cRed' target='_blank' >蔡国强</a> 撞墙

蔡国强 《撞墙》

  这些“前戏”内容全部在展览“九级浪”中呈现了出来,同时还有他经典的99只狼组成的装置《撞墙》,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大烟囱特别创作的《天堂的空气》,以及他过往爆破作品的草图等。展览作品的体量和内容之庞大,堪比86岁的草间奶奶。

罗曼西格纳

“罗曼-西格纳——1975-1989和现在”展览现场

  除了中国人已经很熟悉的蔡国强以外,事实上还有一位喜欢用火的大师,而且对火的使用要比蔡国强早了20年,那就是瑞士国宝级艺术家罗曼-西格纳。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位大师的名字也许有点陌生,但如果人们愿意来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静静地观看一百台投影机滚动播放的影像,便会读出他的幽默与智慧。他在作品中反复探讨重力、飞行、坠落等一系列物理现象,运用最朴素的桌子、椅子、雨伞、气球等元素,制造一个个荒诞却别有深意的连环故事。整个展览的视频全部需要用耳机来听,静默的展厅似乎是对这位出色的影像大师最高的致敬。

2014年度最高冷展览: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我们从未参与”;第十届上海双年展“社会工厂”;民生M21美术馆开馆展“多重宇宙”

我们从未参与

“我们从未参与”展览现场

  进行到第八届的深圳雕塑双年展,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在这里已经消失殆尽。展览由英国泰特美术馆的策展人马克-丹尼尔担任策展人,以“我们从未参与”的主题统领整个以“参与”为话题的展览,展览作品都具有高度的公众性和参与性。展览地点也从OCAT深圳馆延伸到周边公共区域,甚至进入了深圳的地铁站,让深圳大众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了这个当代艺术展览之中。

社会工厂 上海双年展

第十届上海双年展“社会工厂” 展览现场

  第十届上海双年展以“社会工厂”为主题,可以说是对上届上双“重新发电”主题的延续,总策展人同样是在国际艺术界的活跃人士,来自德国的安塞姆-弗兰克。作家出身的他不太在意作品是否抢眼,而是看重叙事性强或观念有新意的作品,因此观众在这个展览上就难以见到吸引人眼球的景观型作品了。此次展览中影像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不完全统计,要看完展览上的全部影像作品需要超过28个小时。虽说策展人希望观众能够慢下来,以此思考社会的缓慢改变,但大多数观众似乎并不买账,连连抱怨展览太过晦涩。圈内人士则直接把这个展览定义为“给美术馆馆长看的展览”。

多重宇宙

“多重宇宙”展览现场

  2014年11月21日,“民生系”美术馆再填新丁,“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于2014年11月21日正式开馆,开馆展“多重宇宙”同样可谓阵容强大。为了体现其多元化、国际性的定位,邀请了来自中、法、美、日等12个国家的60多位(组)艺术家参展,“多重宇宙”这类高冷系主题,少不了从科技、哲学、宗教等方面进行思考的作品。虽然看似高冷,联合策展人李振华却表示:“主题多重宇宙反映从量子力学到宇宙爆炸到人文哲学的思考,包含了很多人的交集,所以我更希望通过展览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联系。”

2014年度最神秘展览:“太平广记”;“嬗变”比尔-维奥拉个展;

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展览现场

  红砖美术馆的开馆展“太平广记”,主题取自是六朝至宋初小说集大成者《太平广记》,宋以后的话本、曲艺、戏剧编者,不断对其中的故事原型进行改写与演绎,生成了在各个时代不同的新生故事,聚合成为中国社会史和生活史中绵延不绝的“在野知识”。如此,展览以“叙述” 作为策展方法与创作策略,试图提出艺术的叙事潜能,召唤艺术家作为观象者、占卜者和记述者的身份,从历朝历代的“在野知识”中,激发起“征兆”、“影射”与“志异”的力量。

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展览现场

  为了迎合展览的主题以及诸多的影像作品,展览中很大一片区域被布置成一片黑暗,从白双全引自鬼故事而创作的《弥散》,到陈界仁邀请乐生养老院工作人员追忆去世老人拍摄的影像《减噪世界》,整个展览被不少观众认为“鬼气十足”,却也不乏想象力。

比尔维奥拉 逆生

比尔-维奥拉“ 嬗变 ”展览现场

  同样带有神秘感的还有堪称影像艺术宗师级人物的比尔-维奥拉在中国的首展“嬗变”。比尔·维奥拉在40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许多史无前例的大体量超慢镜头影像作品,不仅是影像技术上的革命,更重新定义了视像装置艺术。他的影像装置作品关注人类的命运、死亡、出生和重生,带有强烈的宗教情怀。影像中的人物常常在极度压力下起降、运动和静止。但对于维奥拉而言,人的身体并不存在极限,“极限是由人的心来决定的”。也正因为如此,维奥拉的作品总会呈现出挑战常人所能想象和接受的视觉极限。而这种极限视觉并不显得血腥暴力,反而给人带来某种灵魂升华的崇高之感。

2014年度最另类展览“周洁:36天”;“政纯办:全民健身”;“不在图像中行动”;

周洁

“周洁:36天”展览现场

  在当代艺术领域,能迅速引发大众效应的展览历来不多,然而2014年夏天,女艺术家周洁的个展“36天”一经开展就引发了热烈的关注。展厅地面全部由地毯铺成,展览开幕的头几天,女艺术家裸睡在她创作的满是钢丝的床上,坚硬的钢丝和女孩柔软的身体的对比,惹人心生爱怜。展厅地面铺有地毯,除了钢丝床之外,周洁编织都钢丝玩具、动物,满有家都温馨,却和冰冷都钢丝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而后的35天里,周洁没有离开展厅一步,展厅里有足够她一个月食用的食品,她就在那里休息、发呆、用钢丝继续编制作品;每天有观众前来参观,周洁随即邀请他们自己躺在钢丝床上进行体验。当最温暖的床成为了最危险的存在,又不得不作为生活的必需品使用、依靠甚至分享的时候,周洁用装置和行为阐述了一种可被多重解读的另类关系。

政纯办

政纯办 《全民建身》

      展现生活、与公众互动的艺术家不止是年轻人。由几位优秀的成熟艺术家洪浩、萧昱、刘建华、宋东、冷林组成的艺术小组“政纯办”近年来也一直在探讨他们的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收集一起吃饭、娱乐的发票,一起回顾逝去的人民公社生活,邀请广州和美国的公众一起同做一件好事,把中国小区随处可见的健身器材搬到军械库,邀请那里的观众参与他们的“全民健身”活动……从最开始另类到无人问津,到引起关注甚至进入所谓的艺术主流,政纯办走过了9年的时间。然而事到如今他们还是另类的,另类到一边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展览,一边改造了尤伦斯的年度答谢晚宴,带着当代艺术圈的众星,一边party一边领略了政纯办精神。

不在图像中行动

“不在图像中行动” 展览现场

  除了两个个展以外,年末的“不在图像中行动”可谓是一群另类艺术家的集合。但他们的另类并非旨在创造某种图像景观来凸显自己的另类,恰恰相反,主题“不在图像中行动”顾名思义,他们业已放弃了以获得图像或是制造视觉化的物品为目的创作。在常青画廊、佩斯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在这三个北京最重要的画廊里,人们通常期待看到的是精致的布展,光亮的灯光,巨型而高冷的装置、新媒体作品,以及炫酷的现场表演,亦或是让人不明觉厉的艰深文献。然而在这次的展览里,精致的布展和灯光还在,只是当代艺术通行的这三种作品都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30多个艺术家用平实语言讲述自我的视频,以及太多看上去只能用物品形容的物品——这些物品看上去大多更像是某些证据,一些艺术家用想象力变更自己生活方式的证据。正如策展人之一崔灿灿所说:“我们希望展出的,不是34个(组)艺术家的作品,而是这34个(组)艺术家的生活,展示的就是他们本人。”

2014年度最炫酷展览:“齐物等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这个夏天我们爱影像”;林科个展“Link

等物齐观

“等物齐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馆的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到2014年已经进行到第三届,依然由国际策展人张尕。展览分为“独白:物自体” 、“对白:器物之间” 、“合唱:物之会议” 3个部分,以丰富的维度呈现多样化的生态条件与生命的关系、人与自然物质的关系以及万物之间的关系。

等物齐观

“等物齐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展览现场

  自2008年举办第一届展览以来,每一届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都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最新的媒体艺术作品,不仅在国内与国际学术界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而且在公众层面引起了很好的反响,除了艺术爱好者以外,很多平时并不关心艺术的科技控也会来到这个展览。的确,以一条腿达到永久平衡的沙发;自己癫狂震动的桌子;会呼吸的电脑、桌椅、电话、书本……这个展览制造了太多吸引人的“奇观”,怎会不吸引公众的注意?遗憾的是展览开始以后没多久,不少作品纷纷开始出现故障,让后来的人只能来到现场观看一具具“尸体”。

 我们都爱影像 佩斯画廊

“这个夏天我们爱影像”展览现场

  影像作为新媒体艺术中的一类,虽然从媒介来说已经快要被归入“旧媒体”了,然而单纯依靠影像制造奇观的可能性,到目前为止还是有极丰富的可能。尤其是在影像市场尚未起步的中国,一个满是影像的展览还是会带来非常炫酷的味道——一如佩斯北京去年7月开幕的“这个夏天我们爱影像”。一屏、两屏、多屏的影像,在画廊内部如同绘画一样并没有彼此隔离地挂在墙上,从技术取胜、故事取胜、到观念取胜,这个展览的确打开了人们对于影像艺术很多新的认识。

林科

“林科:Link”展览现场

  谁说新媒体艺术家也并非一定得是技术控?当点子够妙的时候,很简单的技术也可以做得很炫酷,年轻艺术家,“双飞”组合之一林科的首次个展“Link”即是如此。这个展览上所有的作品都和电脑屏幕有关,有的是与电脑界面相关的摄影作品,有的是用电脑录频软件创作的影像行为纪录作品。电脑界面上的所有元素在林科的作品中都仿佛产生了生命一般,他发明了一种“光标的舞蹈”,伴随着某种音乐,他操控着鼠标运动舞蹈,光标可触及之处所有的可变化的内容,都配合着诙谐的电子乐欢快地舞蹈着。简单、荒诞,甚至有点无聊的作品,恰恰呈现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内心世界。

2014年度最穿越展览:"戴汉志:5000个名字"

戴汉志

                                                   "戴汉志:5000个名字"展览现场

  论道对中国当代艺术30年发展进程影响最大的人,戴汉志的名字可谓首当其冲。这位荷兰籍、长居北京的策展人、学者、艺术经纪人,曾经创立的新阿姆斯特丹艺术咨询公司(NAAC)为中国艺术家、国际艺术收藏家和策展人建立了沟通平台;他所联合创立的中国艺术文件仓库(CAAW)则是国内最早的鼓励实验性艺术项目的空间之一;他在1993年策划的“中国前卫艺术展”更为影响深远,此展览是中国当代艺术在欧洲的第一次展出。大概真的有不下5000个中国艺术家曾经受到他的帮助、影响。  

戴汉志

戴汉志

  去年5月,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推出展览“戴汉志:5000个名字”,旨在致敬和纪念这位曾影响中国当代艺术史进程的重要人士,铭刻他对于中国艺术界和其同时代的中国艺术家而言的特殊意义。除去艾未未撤展所引起的一阵喧嚣,展览本身还是值得玩味的。展览基于大量的访谈和文献等研究资料,试图完整呈现他的人生遗产,内容包括他曾支持过的重要艺术家和由他们所构成的上世纪90年代的艺术生态。这些文献资料,不仅让人穿越到那个充满激情与理想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若细细看去,也会对当下中国对当代艺术生态发展根源有更清晰对了解。无奈展览资料太过庞杂,很多信息得不到足够对阐释,令不了解那个年代历史对观众有点不明所以。

2014年度最温情展览:“荣荣&映里:妻有物语”;“肖全:我们这一代”

妻有物语

妻有物语

荣荣&映里 《妻有物语》系列作品

  从结婚纪念照《富士山》系列开始,堪称当代艺术领域的金童玉女荣荣&映里的自拍作品,吸引了摄影领域专业内外太多人的关注。自从建立三影堂艺术中心以后,两人的创作速度有些放缓。直到去年7月,他们终于再度推出了新作“妻有物语”。依然那么温情,依然是荣荣和映里,只是这次拍摄的地点从丈夫荣荣的国度中国,转移到了妻子映里的国度日本。他们选择在川端康成笔下《雪国》的原址生活和创作,都是些简单的日常情景,在荣荣&映里精致的镜头下,时光仿佛变得黏稠。孩子们已经长大,三个小人和大人调皮着、玩耍着、亲热着,在极美的雪国风光里缓慢地生活。荣荣&映里一家在那里一边生活,一边用摄影体味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我们这一代

肖全 《我们这一代》系列作品 《演员 姜文》

我们这一代

肖全 《我们这一代》系列作品 《三毛》

  当人们回顾流逝过的时间在摄影机镜头中留下印记,心中总是不免感怀。摄影家肖全历经十余年,对中国五六十年代生的文化艺术界人士跟踪拍摄建档,完成了《我们这一代》这一系列厚厚的图像典籍,并于2014年27日在成都当代美术馆举办了同名大型个展。杨丽萍、北岛、姜文、陈凯歌、窦唯、张晓刚叶永青毛旭辉……这些带给一代人青春梦想的当年的“文艺青年”,他们的抗争与渴望,温情与坚定,在在肖全的镜头下那么鲜活地存在着。他们中的不少人回来看看年轻时候的自己和朋友,他们沉静地观看,却不知他们的脑中已经翻过了几个世界?而观看他们的看客们,读着时间带出的纷繁故事,心里也不免感怀吧?

 2014年度最刻苦展览:“复调II

复调

“复调II”展览现场

  “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复调”小说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一个以“复调”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展览,将整个艺术圈生态比喻成一部多元化不受主流价值观支配的小说,以拒绝艺术资源同质化的方式寻找艺术家并举办展览。

  作为南艺美术馆的一个重要学术项目,“复调”以五年为基数,在全国范围内以田野考察的方式对“非体制”艺术家进行深度的调研并进行真实的呈现。继2013年的“复调I”对江沪浙地区的考察、展览、纪录片项目之后,策展人林书传和联合策展人王麟转向北京,经历了前后一年左右的时间,驻扎北京7个月,对北京重要艺术家聚集区及重要艺术场馆、空间进行实地考察,并以此纪录北京的艺术生态及参展艺术家的真实生活状态与创作状态。被选中的16位艺术家全部为展览“复调II”创作了全新的作品。展览通过聚焦“成功、理想、立场、价值”等关键词展开,再一次向中国的艺术生态发问:如果没有以“成功学”标准那样的成功,你还做不做艺术?

2014年度最古风展览:“开门——王天德个展”

王天德

“开门——王天德个展”展览现场

  在复古风依然强劲的2014,怎样用当代的方式诠释传统,是重点艺术家毕生思考的问题,其中王天德的实践是引人注目的。2014年5月王天德在今日美术馆的个展“开门”呈现了王天德近三年来的心血之作。

王天德

王天德作品

  若对古代经典没有真实的热爱,仅仅借用古典符号,是无法领会古典的精神的。王天德对古代真迹的情感是动人而真挚的。对于他喜欢的古代经典作品,他总要想尽办法进行收藏。长年与这些经典相伴,他渐渐生出了自己独特的“火灼”与“拼接”的特殊创作方式,先以火灼代替毛笔进行“书写”,将灼空的山水或书法创作覆于他收集到的古代石碑拓片和册页之上,形成局部镂空的效果,不仅像是经过岁月和风雨的侵蚀,而且改变了欣赏传统书画图文分立的惯常模式。以此形成了他展览中的“碑、册”两部分作品。

  展览除了王天德经典的“烫山水”和他自藏的明代祝枝山碑文外,还有“豁然开朗”的观念作品部分,在今日美术馆的展墙上凿开一块,将自己的作品悄悄埋入其中封起,展览时只留下了一片空白。还有四间他特制的名为明代、清代、近现代和当代的小屋子,每间屋子看上去都是一样的,唯有温度控制不同,时间越近温度越高。艺术家希望借这样的特别方式邀请观众思考我们的历史与文明。从明清到当代,王天德呈现了一出完整的历史大戏。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