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文化网—四川文化艺术门户网站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高校学子三下乡,探访古羌水磨漆

原作者: 金锁 来自: 四川文化网 收藏 分享 邀请
       7月26日,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守艺人之结缘水磨漆艺”实践团队前往北川羌族自治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调查、采访、学习等方式,深入了解并积极宣传羌族水磨漆艺,让更多的人了解羌族水磨漆艺,达到保护与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QQ图片20180727175242.jpg
图为实践队员与朱红志先生合影

参观漆器展厅,了解水磨漆艺
       7月26日,实践团队来到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北川古羌漆艺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总经理朱红志先生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水磨漆艺”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
      羌族水磨漆是北川羌族独有的手艺,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羌族水磨漆制作全部由手工操作完成,其工艺涂层要求较高,技术难度大,装饰性强,且操作程序工序多,周期长。展厅展有漆器盘子、漆器屏风、漆器手镯、漆器花瓶、漆器梳妆盒和漆器桌椅等各式漆器作品,漆器上绘画的人物、花鸟、山水、草虫,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表达了羌族人民追求长生幸福、吉祥喜庆的意义。


       展厅的漆器屏风令实践队员赞叹不已,队员吴傲淼表示,“漆器屏风非常庄重大气,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同时漆面上绘制的山水有中国画写意的风格。”


采访手工艺人,学习漆画绘制
       实践队员在古羌水磨漆器生产车间采访了部分漆器工艺师。部分漆器工艺师表示,通过师徒传承习得漆画技艺,最初学习水磨漆艺的原因是自身兴趣所在,认为如今水磨漆的价值主要在于美观、收藏和文化载体方面。关于羌族水磨漆的产业化之路,一位漆器工艺师表示,“机器产业化的漆器生产与传统的漆器手工制作差别非常大,机器生产将失去纯手工制作的原味。”


       “羌族水磨漆艺全部由手工操作完成,最简单的都有几十道工序,复杂点的至少上百道工序”,羌族水磨漆艺的传承人朱红志老师向实践队员介绍说,“仅抛光打磨一项就有近10道工序。”。羌族水磨漆均以木料为胎。打整好白坯后,第一次上漆称为“上厚灰”,即用生漆、石膏、瓦粉、瓷粉等混合调成泥状,在坯胎上打上一层厚底。晾干后,将坯胎放入水中,用红砂石、砂纸等磨粗灰;之后再漆一次,又用麻柳树制成的木炭,细细打磨;等所有工序完成后,还要多次用草灰、人头发、手掌打磨抛光。在众多工序中,羌族水磨漆的“盖面漆画”被称为漆艺一绝。


       实践队员实地观看了朱老师绘制漆画的过程。朱老师拿起一只刚刚上好面漆、约60厘米高的花瓶,用山羊毛画笔蘸取矿物质颜料,趁着漆面未干作画。不到半小时,花瓶上就出现了一幅写意山水画。 实践队员四下观看后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朱老师在一旁指导队员绘制漆画,亲自示范并悉心讲授,“水磨漆画必须要快,一个小时是上限。在干了的漆面上,画不出这种水乳交融、光亮如镜的效果。”见实践队员着色偏浅,“蘸取颜料多少适宜,太少颜料薄遮不住底色,太多颜料厚涂上去起皱。”在朱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实践队员完成了一幅漆画处女作。
       队员任禹蒙吐露心声,“看朱老师作画,意在笔先,不需要模板提笔即画,颜色搭配自然灵动。自己画禁不住手抖,完全没有山水流畅的美感。”

QQ图片20180727175743.jpg
图为实践队员在花瓶上绘制漆画

守护水磨漆艺,传承非遗精神
       实践队员了解到,目前在北川羌族自治县能够完整完成水磨漆工艺流程,制作出水磨漆工艺产品的只有朱红志老师一人。作为羌族传统手工艺技术,水磨漆正面临失传的命运。
      非遗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遗文化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遗文化正在不断消失。较之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遗文化如同指间之沙,稍有不慎,就会流失于指缝。


鸡蛋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该文章已有1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粉丝1 阅读2636 回复1
上一篇:
探寻油纸伞艺 传承匠人精神发布时间:2018-07-30
下一篇:
走进邛窑,感受千年非遗文化魅力发布时间:2018-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