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四川开明画院陇上行采风写生活动

四川文化网 2018-9-2 12:26 2239人围观 文化资讯

每年的盛夏之时,画院书画家会在杨晓亮院长的带领下踏上大西北的采风征程,在那广袤无垠的高原之上,寻觅那份属于艺术家心灵独有的宁静和狂野……
  四川文化网讯(金鑫):每年的盛夏之时,画院书画家会在杨晓亮院长的带领下踏上大西北的采风征程,在那广袤无垠的高原之上,寻觅那份属于艺术家心灵独有的宁静和狂野……
陇上行采风写生记
  十年的采风写生,画院艺术家收获颇丰,留下的足迹数万公里,行走了南丝路,中丝路,北丝路……遍及了整个路线。一路观光欣赏,用画笔记录下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创作精品力作收集素材,开阔视野,胸壑万峰!沿路访友,探幽,交流,助学,扶贫,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非遗工匠……

  8月16日一早,四川开明画院院长杨晓亮,艺术顾问周先云、张大路,副院长李开能、李雪波,副秘书长刘竹、蒋凯,办公室副主任金鑫,国画艺委会副主任黄国铭,画师张辉等一行从成都启程,踏上广袤的西北大地,粗犷的黄土高原,车队在高高陇上行进,领略壮丽的长河落日……

  画院一行途经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四省,全程6000余公里,沿途风光秀美壮丽,犹如一幅幅画卷,在大家眼前徐徐展开,一行尽情体验西北风情。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在高山翠岭、溪流瀑布、田间地块、花草树木、农舍新居等流连忘返,收集素材。他们适时摆好画架,铺开纸张,随地而坐,墨舞丹青。画院一行在采风活动穿插笔会、交流等艺术活动,行至宁夏固原与参加采风活动的辽宁画家仇传澄,青海画家张海鸿、李生海应邀在固原市参加了大型笔会。在笔会现场,画家们泼墨挥毫,将数日的见闻感受或书或画,为当地书画爱好者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短暂而充实的行程,让画家对大西北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有了深入的认识,收获了不少创作素材和艺术感悟。
美仁大草原

  美仁大草原位于甘肃省合作市东,这里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山草甸草原地貌。这里地势平缓、景色奇特,风格迥异,置身其境,让人感受到高原草地的辽阔和雄浑。
  同时,大草原上牛羊成群,座座帐篷如明珠般镶嵌在碧绿的草地上,纯朴的民情,辽阔的草原。置身其境,让人忘记城市的喧嚣和繁杂,真正体会到大自然的博大与神奇。美仁大草原也是合冶公路通往康多大峡谷和莲花山等景区的必经之地。

麦积山石窟艺术

  麦积山石窟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合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其中云冈、龙门以石雕著称,敦煌以壁画闻名,麦积山则以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就是一座大雕塑馆。
  石窟始建于后秦(384年―417年),距今大约一千六百多年,大兴于北魏,后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的开凿扩建,共有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壁画1000余平方米,由于地处偏远,避免了战火破坏和掠夺,保存基本完好。在栈道的最高处,极目远望,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四面郁郁葱葱的青山将石窟掩藏其中。麦积山的雕像,大的高达近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庞大的雕塑群展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全面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开窟早期的佛像皆直鼻大眼,嘴小唇薄,躯体粗壮坚实,服饰为高冠披发,袒裸上身,下着长裙,体态浑厚,有着明显的西域特征,题材内容主要是三世佛、交脚弥勒菩萨等。




  北魏时期是麦积山石窟的辉煌发展阶段,此时造像演变为身躯颀长、面容清秀、神色和悦的 “秀骨清像”,带着睿智的微笑,有一种超逸潇洒的美。西魏、北周时期为麦积山泥塑精练提高阶段,造像温婉淳厚,人物的体型和服饰逐渐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塑像取汉人面容,眉目清秀,衣福宽大,不再裸臂,反映了佛教艺术从西域传播到中原的逐渐演变的过程。
  崖壁上整齐地排列着千尊石胎泥塑的神像,神情各异,栩栩如生。隋唐时期造像则丰满夸张,麦积山自宋代再无开窟,大多是在原有佛龛基础之上重塑佛像或修补,造像特点写实求真,注重衣纹细节,面貌庄重。明清以后的麦积山就只是修复了,主要体现在重妆和彩绘。 威严的天王塑像似在保护着麦积山,此处是麦积山对游客开放部分最方便仔细欣赏的洞窟。
  由于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要道,东西文化交流的节点,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有和蔼可亲的面容,将天上的神和俗世的人相结合,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麦积山石窟塑像的演变,反映了印度佛教艺术与汉文化的完美融合过程。当时的艺匠们突破佛教的清规戒律,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主要素材,加以艺术的夸张、想象、概括、提炼,从而创作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宗教人物。

  在造像手法上,麦积山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件件都是珍品。抬头仰视,栈道凌空贴在石壁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栈道通达。先人们没有这些栈道是如何修建规模巨大的石窟的呢,民间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形象地了说明当时修建石窟所耗费的的巨大人力物力。
甘谷县风貌

  甘谷县属黄土高原地区,南部山区为秦岭山脉西延,北部山区为六盘山余脉,境内梁、峁、沟、壑起伏纵横,湾、坪、川、滩交错。渭河两岸为冲积小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甘谷县沿途风貌奇特,秀丽壮美,引画院一行途经甘谷县驻足留恋。
隆德老巷子
  宁夏隆德县六盘人家红崖民俗文化村位于隆德县城关镇红崖村,村内有一条长200米的老巷子,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现存10个农家乐院落,老戏台、老磨坊、老水井等古乡村建筑。解放前的红崖村,曾数次成为争夺隆德县城的战争指挥中心,其中宋金争夺德顺郡之战、成吉思汗拔德顺州、李自成攻占隆德城等,都曾在红崖村安营扎寨,指挥战事。1935年秋,红二十五军长征途径隆德,其先遣部队宿营红崖村,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为该村留下了鲜明的红色革命文化印记。



  红崖村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建筑风格,保留古村落原始特征,切实让画家们体验了一把老巷子的新感受。
翰墨飘香·书画通渭

  通渭位于甘肃中部,总面积2908.5平方公里,自然条件严酷,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但是,通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县至今已2100余年历史。通渭人重视耕读,不少农民扛起犁头是庄稼把式、拿起笔杆是书画艺人,素有“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之说,这一现象被学术界形象地称为“通渭现象”。通渭人养成了“诗书济世、耕读传家”的情怀,形成了“锄含云水笔含墨,种罢梯田种砚田”的独特现象,孕育了“耕读、坚韧、进取”的通渭精神,也逐步形成以书画收藏、创作为主且具有广泛而深厚群众基础的区域民间文化。
  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通渭县紧紧抓住书画品牌,以书画为切口,让更多的人了解通渭,走进通渭,并先后获得“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等称号。近年来,通渭县深入实施“文旅名县”战略,目前“翰墨飘香·书画通渭”已经成为通渭的一张“名片”,外界对通渭的认知由“书画”替代了“贫穷”,使通渭的发展跃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翰墨通渭聚高朋,书画之乡迎嘉宾。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家、书画爱好者、书画收藏家、书画商贩及书画艺术品相关产业经营者齐聚通渭,进行交流、洽谈、合作。通渭县目前已经形成了集书画收藏、创作和交易三位一体的文化资源系统,通渭也将继续打造以书画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把书画产业培育成全县主导产业。
固原笔会

  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六盘山地区。固原,古称大原、高平、萧关、原州,简称“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宁夏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宁夏五个地级市之一和唯一的非沿黄城市。 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中心城市,宁南 区域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文化和商贸的道路。在漫长的丝绸之路发展历程上,形成了众多的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这些城市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在丝绸之路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丝绸之路文化也滋润着这些城市的发展。固原正好处在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也是处于北魏平城沿鄂尔多斯南缘经高平与西域往来的中心位置,是东西方交通的要道,古代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交相融会,在历史上留下了多彩的文化篇章。








天池冶海
  天池冶海位于临潭县冶力关镇以北5公里处的白石山与庙花山之间,湖面海拔2610米,湖宽几十米至百米不等,呈典型的葫芦状,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冬季水深6米,最深时达15米。冶海的水源来自冶海北面的石门河以及石门河的支流马槽河、香水河和来自湖底的山泉,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原淡水湖。

  藏族同胞称天池冶海为“阿玛周措”,是他们崇拜的神湖,千百年来此朝圣的僧侣、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同时此地也是当地藏僧去雪域圣地拉萨朝圣的必经之地。色彩绚烂的经幡随风舞动,显得愈加宁静而庄严。
赤壁幽谷

  冶力关西北约6公里处,耸立着一片错落有致的丹霞地貌奇观,红色的沙砾岩形成赤壁,俗称“赤壁幽谷”。十余里沟壑赭红色的悬崖峭壁色泽斑斓,突兀耸峙的奇峰石笋形态各异。谷内石峰千姿百态。谷底翠柳葱茏,牧草青青,百鸟嬉鸣,溪流蜿蜒,林木成荫。赤壁幽谷前临冶木河,尾部在东西曲回中伸向北面的白石山中,深达20公里。谷底一款小溪,两壁全是禇红色的沙砾岩体。进入赭红色的山谷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四屏峰犹如四个天然的条屏依次展现在游人的眼前。眼前这块巨大的山体,仿佛一道展开的圣旨。
  洮州地区有著名的十八位龙神,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便是冶力关供奉的地方龙神,据说这道圣旨便是当年朱元璋册封常遇春为龙神时所赐的圣旨。在小溪的上方有一块突出来的大石,近看是一个可爱的狗熊,它的嘴巴和鼻子长长地伸向水面,顺着石头向下观看,仿佛狗熊正在靠近小溪饮水,故名为“狗熊探水”。可供游览的主体景区是一段长约2公里的峡谷,峡谷两侧为赭红色的沙砾岩体,远观像红色的垂直大岩壁,部分段落形态各异,颇为壮观。谷内生态状况良好,植被茂密,各种野花迎风摇曳,不时可以见到各种漂亮的彩蝶飞舞盘旋。一块巨大的象形石,因其形神似金蟾,故名为金蟾石,尤其是其眼睛惟妙惟肖,足以乱真。伏蟒崖,因有一形似巨蟒的大石而得其名。
兰州敦煌艺术中心美术馆


  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是历史悠久的丝路重镇,是文化厚重的黄河之都,也是转型跨越的现代新城。奇丽的自然与灿烂的人文汇集,历史的积淀与时代的气息交融,赋予这座西部山水名城美丽、鲜活、厚重、包容、开放的独特魅力。
  兰州人文荟萃、底蕴深厚,蕴含着鲜活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兰州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多姿,彰显出了兰州这座文化名城的艺术风貌。





六盘山

  六盘山,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甘肃省东部。南段称陇山,南延至陕西省西端宝鸡以北。横贯陕甘宁三省区,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
  毛泽东率众将士于1935年10月7日亲自登上万里长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主峰,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清朗秋气,再凝望阵阵南飞的大雁,毛主席一抒胸中情怀,以闲远欢欣之气眺望又要开始的新的征战。主席在此心情是放松的、高旷的。在毛主席所写的几首有关长征题材的诗中,就这一首是大好心情从心田里汩汩奔流而出的,没有半点悲烈之气,犹如自己所说此时的心境是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六盘山脉的第二高峰,位于固原原州区境内,海拔2928米。六盘山是近南北走向的狭长山地。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达2942米。其北侧另一高峰亦称六盘山,达2928米,由平凉至静宁的公路312国道经此。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山地东坡陡峭,西坡和缓。六盘山山腰地带降雨较多,气候较为湿润,宜于林木生长,有较繁茂的天然次生阔叶林,使六盘山成为黄土高原上一个"绿色岛屿"。

  它以磅礴的雄姿,横贯陕甘宁三省区,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 六盘山历来有"春去秋来无盛夏"之说,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登上主峰远眺,朝雾迷漫,云海苍茫。日出云开,只见重峦叠嶂,层出不穷。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作为丝绸之路上遗落的明珠,远不及四大名窟的赫赫有名。正是在这种不被商业化侵蚀的质朴上,才能感受到佛教石窟寺的神圣感。须弥山石窟始创于北魏晚期,石窟艺术历时1500余年,早在汉代,须弥山就见证了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石窟旁便是古丝绸之路必经关隘石门关,身处石门关,不禁遥想当年无数驼队马帮带着各式东西方宝物,在此倒换文牒,穿关而过,热闹非凡。转眼沧海桑田,时光荏苒,须弥山早已人迹罕至。只有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各色石窟佛像静静的望着曾经的繁华。

  正如每个人拥有各自的灵魂一般,不同的石窟也有各自不一样的性格。中国的石窟造像,逐渐从泥塑彩绘过渡到造像开凿,而须弥山则是处于泥塑与石刻的过渡带上的石雕开凿。不同于四大名窟开在峭壁上的一览无余,须弥山石窟需要随着山势的起伏变化爬山欣赏。或雄立山巅,或蔽于山凹,这些佛像分布在山势迂回的八座山峰的崖面上,层层叠架,格外有趣。有“须弥之光”称呼的唐代大佛楼是武则天在全国范围内供奉弥勒佛的功绩。大佛楼位于须弥山石窟的第5窟,这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坐像,在中国仅次于四川乐山大佛。
  须弥山的子孙宫,是须弥山石窟中唯一一个道教题材洞窟,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于此,其中的一佛二菩萨“秀骨清像”。须弥山四周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在欣赏石窟造像的同时,也可以欣赏到独特的丹霞景观。
凤翔泥塑


  文化的传承,如同绵绵不息的河水,只要有文化活水的源头在,只要这个源头生生不息的保持着固有的文化动力,它就一定能够中和历史温润人心,成为人们抛却恩怨之后最美的记忆。
  民俗文化,就是最美的民间记忆。从上古时代的图腾开始,民俗就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民间信仰,代代传承。凤翔泥塑文化便是发源于秦人故都雍地凤翔的一种民俗文化。关于这种文化的起源,说法众多,有学者认为它起源于春秋战国之时,也有人认为它源于六百年前的一批善制陶器的江西士兵,开始的时候,它并不是作为“驱邪镇宅”的神器,只是关中农村集市上用来买卖的“耍货”,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用凤翔特有的“观音土”捏制的泥塑作品,成为人们悬挂在宅前室内驱邪镇宅的神器。凤翔六营村,一个世代以制作泥塑而闻名六百余年的村落,传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驻兵而得名。当年一批江西士兵,以当地泥土塑成各种各样的造型,然后上彩经过自然风干之后,制作而成的工艺品,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现如今的六营村人,谁也说不清楚“凤翔泥塑”到底因何而来?然而这种泥塑作为民间的一种文化形态被传承了六百多年却属于事实。





  作为凤翔泥塑当代的领军人物的胡新明,不仅在长达数十年的艺术坚守当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成就之外,还成为凤翔泥塑的时代推手。他注定要做凤翔泥塑“重整河山”的人物,这不仅仅取决于他的艺术成就,更来源于他敢想敢干的开拓精神,就在他的“凤翔泥塑传习所”不仅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造福了很多以泥塑为生的百姓,还为凤翔泥塑的传承与发扬光大储备了新的力量,这里每年接待来自海内外凤翔泥塑爱好者、研习者数万人次。在胡新明看来,每个人只要来到“传习所”就有可能带走凤翔泥塑的一点薪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要让凤翔泥塑六百年传承下来的工匠精神、美学价值、文化意义在时代面前彰显更为恢弘的气韵。
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