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追寻父亲的足迹(一) ———追忆父亲邓志宣

2018-11-16 19:52| 发布者: 谦谦| 查看: 1156| 评论: 0|原作者: 邓鲁(狼髀石)|来自: 四川文化网

摘要: 新疆人把内地叫做口里,把祖籍叫做老家,我从小就知道我的老家是在口里的四川乐山牛华溪,在我所有需要填写籍贯的表格一栏里,我填写的全是四川乐山牛华镇,可我从来没有去过那个地方,因为,那里太遥远了,只知道那 ...

  新疆人把内地叫做口里,把祖籍叫做老家,我从小就知道我的老家是在口里的四川乐山牛华溪,在我所有需要填写籍贯的表格一栏里,我填写的全是四川乐山牛华镇,可我从来没有去过那个地方,因为,那里太遥远了,只知道那里是天府之国,人杰地灵。新疆的四川籍人很多,每当我和他们说起我老家也是四川乐山的,他们都会说:乐山是个好地方。

  后来,在书本和地图上我认识了它,四川盆地的南缘,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的汇合处有一个风光秀丽、历史悠久、地灵人杰、经济繁荣、物产富庶的古都—乐山,古称嘉州。嘉州城南一江之隔有一座凌云山,在凌云山栖鸾峰的临江峭壁上,巍然坐着一尊巨佛,这就是著名的乐山大佛,佛高70多米,一千二百多年来,大佛端然坐镇凌云,俯峙三江,遥对三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在大佛脚下汇流后,继续向南奔去,约十几里,江水分出一条支流,名“涌斯江”。江畔,依山傍水,坐落着一座繁华而纯朴的千年古镇――牛华溪。

  再后来,我终于来了。2008年的五一节,在父亲诞辰九十五周年之际,携妻子来到让我魂牵梦萦的祖籍地牛华溪—我那生于斯长于斯的祖辈们给我托梦的地方:江边的牌坊,并不宽敞但却很干净的街道,街道俩边是绿叶成荫的黄桷树,树上开着肉眼不易看见的小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小巷深处,那座座古老的民宅,排列在青石板铺就的路的两边,白的墙,黄的柱,青的瓦,随便跨进一个院子,都是几进几落,比起江南水乡的大宅还显大气;清澈透亮的河水,河两岸一边是铺满鹅卵石的沙滩,一边是临江搭起的吊脚楼街铺,这里是那么的古朴幽静,完全没有其他古镇那样的繁华和闹热,小镇真安静,小镇真干净。这和我想象中的千年古镇有点远......

  这就是我父亲的故乡—牛华溪,九十五年前,即1914年1月(农历癸丑牛年腊月),我的父亲在这里出生。而1970年2月,他却在离家乡十分遥远的新疆,停住了奔波了五十六年的脚步,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时刻。

  (图片来自网络)

  一、在故乡的日子里

  来之前,我查看了一些资料,“牛华镇”在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依山傍水的牛华镇在数十年前曾被权威出版部门赋予其“中华第一镇”的称号,这一切皆得益于当年古镇的人口、规模、经济、文化、交通非同凡响。

  资料显示:上世纪初,牛华镇有9街22巷,6个十字路口。千年古镇,平房密布,粉壁砖墙,岁月沧桑,许多百年平房已被油烟柴火熏得漆黑焦黄。长街上的中西结合的穹窿形八字门坊。庭院深深,干净整洁,二码头、三洪井、四观堂、南华宫、炭坝市、巴岩井,连这些好听的地名,都能让人儒雅兼收。古镇上有占地数十亩的公园,外国人修葺的教堂、影院、剧院、医院,中学、小学、神庙一应俱全。街铺连连,热闹非凡。更有镇后顺山而下,终年清澈而不涸的流花溪,也是牛华溪名讳的由来。溪水潺潺,溪上那些小拱桥,街上的石板路,街边盐商们修建的小洋楼、公馆,以及闺阁和花窗,林林总总,在绿树浓阴的掩映下,显赫而不张扬,似在诉说着当年盐镇的富庶与辉煌。

  当年牛华镇人口就有近万人,穿镇而过的公路、省道、国道通往邻县四面八方。牛华镇依傍着岷江,水陆通畅。千百年来,尤其在那个运输多靠船装水运的时代,承载着几乎半个中国老百姓吃盐的重任,世人刮目,非同一般。

  旧时,牛华镇长长的大街上,一到赶集,街上摆满了摊子。叶儿粑、滚豆浆、麻辣烫、卤肉、烧鸡、时鲜水果,一家挨一家的店铺,赶集的人摩肩接踵,热闹拥挤。牛华的豆腐脑远近闻名,豆腐脑雪白细嫩,汤汁酽稠,粉条细柔,连同那整日冒着热气的蒸笼咡肥肠,让四乡八府的食客嘴馋,争相拥到牛华去吃豆腐脑。

  千年的盐镇,古老的历史,兴也盐,衰也盐。当繁华退去,幽静便回归了。

  穿行在这西南小镇的街道、小巷,我四处探望、寻找,父亲是从哪座宅院里走出去的呢?

  父亲邓志宣,原名邓同裕,曾用名邓执中。出生时正值民国初年。当时的四川时局动荡,军阀群雄逐鹿、连年混战,防区割据,关卡林立,捐税苛重,正是战火纷争的乱世时期。

  祖父邓尚洛,满清时中过廪生(廪生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廪膳生员”的简称。明代州、府、县学生员最初都供给廪膳,补助其生活,以后及清代,则须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的,才能取得廪生名义,成为资历较深的生员。廪生,又称作“廪膳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满清倒台后,一度在家教书。因祖父是个读书人,不善经营农活,全家只靠祖父在私塾教书营生。他是一个饱学多识的秀才,为人忠厚,学识渊搏,诗词歌赋,样样皆通。特别是他是以教育儿童为本位的人,他教学生要求很严,他信奉“手板底下出仕途”的,他在教育学生时,父亲那怕是他亲儿子,又那样好学勤问,但挨打的事也时有发生。祖父教书有一个习惯,就是白日读经,晚上读诗,但其中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来练习书法。他的书法很好,所以父亲从祖父那里学写得一手好字。后经朋友介绍,祖父在川军军阀兰敬之部当了三年书吏,后因病成残回家养病。当时家中有瓦房七间菜地两亩,从兰敬之处又带回几十两银子,生活较为富裕。

  当地有一个名气较大的乡绅戴树生,他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子女都到了读书求学的时候,故戴树生四处寻访教书先生。戴树生亲自登门拜访了祖父,从交谈中得知祖父学识渊博,戴树生马上下帖,请祖父其他家任教。碍于面子,祖父只好抱病到戴树生家当私塾先生,不满七岁的父亲和哥哥也就跟着祖父读书。但好景不长,一年后,祖父的病越来越厉害了,只得回家养病,不久祖母邓候氏也积劳成疾病了。由于祖父母治病花费颇大,家里又没有了生活来源,入不敷出,日子渐渐地困难了。不得已,只好把家里的七间瓦房和两亩菜地分做两次卖给了当地一个姓勇的地主,一共卖了五十块钱。到钱快用完时,祖父母相继去世,家境败落了,这一年是1921年,父亲才七岁。

  祖父邓尚洛是一个心气极高,虚荣心又很强的书呆子,由于废除了科举制度,打碎了他梦寐以求的飞黄腾达仕途路,常使得他感到怀才不遇,前途暗淡。面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他始终保持着一种清高,最终,郁郁不得志而抱憾终生。他给父亲及后人留下的信条及希望是:孝弟忠信和光宗耀祖。

  父亲的三哥邓同文(1932年曾经在四川军阀刘文辉的部队里当司书,1936年回家做小生意。后结婚,有三个儿子。到解放前家有十二亩稻田七间瓦房,因没有劳动力,稻田全部租与别人种,至解放时,生活尚可。)当时年少,只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计,无法照顾和抚养父亲,父亲的舅父便将父亲收留了下来。

  舅父侯公臣,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在犍为哥老会的堂口里当管事,有一定的威望,无论是乡里乡亲还是地方上的大小事及争端,都请他去解决,人们对他很敬重。他家里有二十几亩稻田,两条耕牛,一栋瓦房,常年雇着一个长工。舅公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他之所以收留父亲,一是因为父亲已是无家之人,作为舅舅他不忍外甥颠沛流离无家可归;二是因为父亲聪慧懂事,希望父亲将来有前途,能光宗耀祖,他也好有个依靠来安度晚年。他们甥舅两人的感情很好,舅公一直把父亲当作自己的儿子来看待,他对父亲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于1935年病故。

  父亲在侯公臣家里生活了八年,而这八年给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到1928年为止,父亲的故乡生活的前期,是在平静中度过的。这八年中他衣食无忧,除了学习外,给他最大的感受是袍哥社会,(四川的袍哥源远流长。它本是清代民间的秘密结社,属“天地会”的一支。最初以“反清复明”为宗旨。据说始于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金台山会盟,于是,首次的开山立堂定名为“金台山”“名远堂”。入盟者悉照水泊梁山英雄互称兄弟,会堂首领称老大哥,遂名“哥老会”,又叫“洪帮”、“汉留”。相传清道光年间四川永宁(叙永)人郭永泰开“荩忠山”,会盟者四千人,不久兄弟伙遍及全省。自清代开始,中国民间有三大封建帮会:青帮、洪帮、袍哥。帮会遍及各阶层与黑道关系极密。抗战前四川以袍哥为主,公开活动,城乡均有袍哥组织,不参加袍哥的人在社会上难以立足谋生,因此民间把不得已而入袍哥组织称顺个潮流可见其势力、其影响之大。袍哥是由哥老会演变而来,因其反清故称汉密。参加袍哥日海,称嗨(袍)哥。)。侯公臣是袍哥的管事(管事又称五哥、红旗大管事.行交际、执法等职,在袍哥中最有社会力量,不少为职业袍哥,以此为生不干其他行业,在一方一隅之地是十足的地头蛇。)

  舅父侯公臣好打抱不平,有豪侠气质,人很精明,十六、七岁时便在社会上游荡。他本是败落的盐商子弟,因父母早逝辍学,身无一技之长,只剩下一股强烈的求生意志。流落市井后,帮人放船、兼做点小生意。就在他沉入社会底层的时候,加入了袍哥帮会,并逐渐成了帮会里的头面人物。

  父亲他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他只是故乡的儿子。家乡的山水、民情和辛亥后迅速发展的袍哥社会,比读书更深地吸引了他。在舅父身边,他过早地体验到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这无疑造成他特殊的知识结构与文化性格。父亲自幼年起便熟悉袍哥的内幕,从小跟着舅父上茶馆、串门,拜年、会客,对于大大小小的盐商、粮户、豪绅、船帮、官兵、流氓、普通光棍,都极为稔熟。所接触的亲朋,都是些乡镇的头面人物,他们是依靠农民为生的,有的甚至出身农民,但比农民聪明、狡滑,善于应付生活,有更多的社会关系。他们是最先从土地劳作中脱离出来的“人尖子”。舅父给他带来的整整一个袍哥世界,多半便是这种人物。袍哥世界为他展开了社会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和人际关系的网络,展开一个十足的强力社会。但舅父侯功臣却是一个没有沦为十恶不赦的地头蛇,这也算是一个奇迹。侯功臣在生活的搏斗中磨练得胆大心细,有决断,乐于助人。父亲每天进出接触的是吃穿不愁的袍哥,他耳闻目睹看到的是呼风唤雨的袍哥,于是,当一个有面子的袍哥成了他的一个愿望,他把侯公臣当成了榜样。可是,舅父侯公臣深知袍哥的复杂,尽管自己是一个红旗大管事,但坚决不准父亲加入袍哥,怕他误入歧途,毁了前程。所以,在牛华镇读书时,他没有加入帮会。

  1929年,他来到乐山县中学读初中。当时,文人在辛亥以后加入袍哥一时成为风气。班里有一个同学叫罗炳章,因为他和父亲平时谈得来走得近,所以两人之间无话不谈。当他得知父亲想当袍哥的愿望时,便介绍父亲加入了他所在的公口乐山津和公,这天是1929年5月23日(应该是阴历)。该帮会龙头大哥叫何继凡,全帮会大约有六十多人。

  帮会多称XX公,XX社,各占一隅就是“码头”,设茶馆为联络地,也就是香堂所在地,集会多在茶馆中举行,俗称社会茶馆。执事袍哥每日必去茶馆处理组织有关事务,接待江湖朋友,称为把水口。协助执事袍哥接待江湖朋友的,必为袍哥中的兄弟伙、得力喽罗,一般人呼之为么师、么哥,不敢轻慢。茶馆后面多为赌场、烟馆、黑道交易场所。也许由于舅父侯公臣的原因,父亲加入后便破格成了幺哥,专门负责接待客人,不久,又被派去看守赌场,负责抽头、放债、收息(么、满统称老么,有凤尾老么、执法老么、跑腿老幺之分。凤尾老么是有家资的年轻后生,可“一步登天嗨大哥”,执法老么多为流氓凶神,袍哥传堂把守辕门,制裁叛徒充当杀手就是此辈。跑腿老么如茶堂馆、赌场杂务均是。)。这是一个肥差,除了上交外,看场子的老幺自己的收入也颇丰。渐渐地父亲手头也有了些钱,也学会了赌,便把学习扔在了一边,对读书也没有了兴趣。

  1929年年关将近,舅父侯公臣寄给父亲五十元银元,叫父亲买大米和衣料回家过年。没曾想,父亲却把这些钱拿去赌并输了四十几块。没有不透风的墙,舅父侯公臣听说父亲加入了帮会,又不学习又学会了赌并输了钱,非常生气,便到乐山来寻父亲。父亲听说后马上躲了起来不敢见舅父的面:一是怕受责备,二是怕丢人。在一家客店里躲了十几天,便决定离家出走去当兵。

  民国初期的四川,战乱频繁,很多青壮年生活贫困,以入军队谋出路为生。自从科举制度停止后,社会青年没有出路,参军入伍成为当下的重要生存途径。四川省虽属富庶之地,但大多地区则较为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准普遍不高,尤其是山区更是贫困。当时战乱的社会环境,各派军阀纷纷争夺重用青年学生。所以,在军阀割据的四川,当兵不失实为一条生路,既能升官又能发财,何况又是袍哥身份,走到哪都可以吃香的喝辣的,确实风光得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四川正处于一个群雄逐鹿、战火纷争的乱世时期,在这种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四川军阀纷纷招收袍哥为伍成军,川军各军亦多袍哥组成,川军各部中“袍哥司令”不胜枚举。利用袍哥拖滩成军,是四川军阀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主要手段,募兵甚易,一夜之间即可有人枪数千。然袍哥队伍统驭部下,不靠军纪而靠江湖义气,纪律涣散,民不堪扰;训练甚少,小败则溃;小予利诱,动辄倒戈,此皆为川军之特征,亦皆因袍哥而有。)再说,父亲的街上,就有一个叫张福安的,从前帮人家拉船过生活,后来当了兵打了几年仗,当了团长发了大财。回到牛华买了几百亩地,又盖了一栋大洋房,在地方上很有面子。因此,父亲便下定了当兵的决心,第二天便离开了乐山前往成都。从此,父亲就走上了一条民国职业军人的不归路。

  这一年,父亲十五岁。(未完待续)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