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文化网—四川文化艺术门户网站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传承百年技艺再续雅皮传奇 | 记雅安手工软包皮拖鞋技艺传承人孙泽慧

原作者: 苏东来 来自: 四川文化网 收藏 分享 邀请
  
  摘自《江西文史》2014年第8辑
  摘要:“4·20”芦山强烈地震再次凝聚起国人伟大梦想,僻处一隅的雅安也因此闻名世界,在这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有一项产业延续千年,有一种工艺传承百载。以孙泽慧女士为代表的一群致力于皮拖鞋文化的传承者,三十年来,她们用手中针线与皮革的完美结合诉说着千年古城的百年记忆。
  关键词:皮拖鞋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孙泽慧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皮拖鞋文化寻根
  提起雅安,这座秀雅灵安的城市,可谓五味杂陈。我们既钟情于可爱天真的熊猫宝宝,更悲伤于“4.20”芦山特大地震的灾难记忆。对雅安人而言,为人所称道的是以“雅雨、雅鱼、雅女”为代表的三雅文化品牌。但在这座千年古城中,在优美的马铃声的茶马古道上却沉淀下具有雅安地域特色的鞋文化,传唱了一曲优美曲折的雅皮奇葩。
  鞋文化,历史悠久,拖鞋更是传承千年,且有专业名称。其中木拖鞋称作“屐”或“屩”。古代的木屐一种是家居用品,后来传至日本,成为日本的“国粹”;另一种则是名副其实的“登山鞋”,鞋底有前后齿,上山用前齿,下山用后齿。《晋书·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寻山涉岭,常着木屐。”后人将这种有齿木屐命名为“谢公屐”,李白名句“脚着谢公履,身登青云梯”即为明证。
  古代的皮拖鞋称作“皮屐子”,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卷五载崔涯诗云:“布袍披袄火烧氈,纸补箜篌麻接絃。更着一只皮屐子,纥梯纥榻出门前。”诗中生动的描绘了唐人穿着皮拖鞋出门的样子,明清以降,皮拖鞋因比木拖鞋实惠轻便,且美观大方,深受群众所喜爱。以至清代,更为流行,并引为风雅之事。据《广东新语》卷十六载:“士大夫亦皆尚屐。沐浴乘凉时,散足著之,名之曰‘散屐’。散屐以潮州所制拖皮为雅。”
  雅安地处川藏融汇之处,多民族文化元素在此碰撞、交融形成了极具雅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雅安皮革制造历史久远,据考,在明清时期,雅安人即开始有少数家庭作坊进行皮革生产。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西康省建设厅筹建雅安制革厂,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建成投产,工人13名,生产25个品种,远销康川各县。1942年更名西康毛革特种股份有限公司,当年产值达125万元。1950年8月,西康省人民政府接管原西康省毛革公司后,建立了国营雅安皮革厂。1957年后,职工达到298人,1959年试制出口皮鞋。1982年贯彻改革开放政策,生产规模扩大,至1984年改名雅安皮革总厂,由1980年的21个品种,42个花色,增加到1985年57个品种,145个花色,生产出口精革19.5万张,皮鞋23.8万双,手套44.5万双,远销美、德、法、日本、澳大利亚、古巴、科威特、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占四川全省皮革出口的40%。至1986年,雅安共有市属皮革制品企业13家,产值273.3万元,1995年全市发展到25家,产值达13287万元,从业人员增加到5246人。其中以雅安皮革总厂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先进,其所创造的“星牌”皮鞋享誉省内外,一度成为雅安支柱产业之一。
  1989年皮革总厂收归地区所有,90年代后期,在市场竞争中由于管理问题,出现亏损,负债累累,最终导致破产倒闭。曾经辉煌一时的雅安皮革总厂,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风雨之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但一直令雅安人引以为豪的是,雅安皮拖鞋的技艺,却为雅皮人所继承,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并悄然形成一种文化,走进雅安人的生活。
  二、咬定青山不放松——孙泽慧的雅皮情结
  见到孙泽慧,让人倍感亲切于她的和蔼,更是感动于她对雅皮尤其是皮拖鞋传统技艺的执着与热爱。
  孙泽慧出生于1969年,正值文革火热的年份。1984年5月,雅安皮革总厂为扩大生产规模,向社会招收高中毕业生,年仅16岁的她,怀着对制鞋技术的向往,进入雅安市皮革总厂城南分厂第二车间(后改为二分厂二车间)当学徒工,师承孙昌智先生,从事下料、片帮、制革、倒胶等制鞋的基础工作。因其聪明好学、刻苦钻研,遂成为车间骨干,能独立承担鞋的鞋面制作工艺。1985年12月,孙泽慧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该厂,成为雅安皮革总长的一名正式职工。
  1988年到1989年,作为单位重点培养的技术骨干,孙泽慧被派往珠海美国马康堡公司深造学习制鞋技艺。马康堡是专门制作国际时装配套鞋子的专业公司,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她见识了台湾、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制鞋师傅的制鞋工业,尤其熟练掌握了一双鞋子从绘图到成品的整套工序和流程。同时也被制鞋师傅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所感染,仅19岁的孙泽慧坚定了今后人生的方向,也是她在鞋业制作获得巨大成功的动力。回到雅安皮革厂的孙泽慧,以其过硬的手工技术,花费三天时间,以纯手工完成了一双皮鞋的制作,顺利通过了厂领导的考核,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被调入二分厂鞋设计室(后为厂设计研究所)从事皮鞋的研究设计工作。
  1996年,辉煌一时的雅安皮革总厂倒闭,众多的技术工人纷纷转行。面临人生的再一次选择时,孙泽慧向何处走、转行或是继续自己热爱的制鞋专业,自己做,能否成功?这一切都是从前根本没有想过得事。在严峻的事实面前,她没有低头、更没有徘徊。凭借其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创新理念,她亲自制作了几双具有新意的红面鸭型的可爱的童鞋,摆放在雅安皮革城隔壁的一个小巷子5个平方的店铺上,让她想不到的是产品被销售一空,更是引起了雅安皮革城杨德贵(后为杨皮匠老板)的注意,并表示愿意收购全部产品,销售渠道就此打开。孙泽慧和几个姐妹在租来的狭小的店面开始了创业之旅,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孙泽慧不仅要亲自进材料、设计鞋样、亲手制作更是不分白天黑夜的和姐妹们战斗在一起。后来成立雅安汇东鞋厂。1997年,怀着振兴雅安皮革业的梦想,当时的雅安贵氏鞋业公司鞋业老板杨德贵联合孙泽慧及几位鞋企共同打造雅安皮革的品牌。于1998年以雅安贵氏有限责任公司汇东鞋厂的名义成功注册“杨皮匠”品牌。可以说,当前雅安杨皮匠成为雅安皮革的知名品牌,其中饱含孙泽慧的心血与付出。
  1999年孙泽慧在在发展童鞋的基础上,相继创办“金兜兜”童鞋品牌。成为雅安乃至四川的知名品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截止到2005年,其工人达到600余人,年产量20万双。选材、设计、生产、销售环节全线打通。至此,孙泽慧成功实现了人生的重要转折,形成了业界和社会的良好口碑。
  三、来自梦想的力量——皮拖鞋横空出世
  在三十余年的制鞋历程中,孙泽慧始终没有忘记在雅安皮革总厂见到的那双价值60元的毛料皮拖鞋,始终没有忘记传统的制鞋工艺的传承。2008年面临东南亚金融危机及政府政策调控,如何走出一条鞋业的创新之路,如何使不起眼的鞋子插上文化的翅膀。她和先生李照宏开始了恢复传统制鞋技艺、打造软包皮拖鞋的梦想之旅。为了支持妻子创业,李照宏放弃了自己家电事业,全身心奔赴到皮拖鞋梦想征程中。
  转型必有阵痛,首先是来自方向的困惑,向哪里走,如何挖掘传统制鞋工艺。孙泽慧和她的团队开始了一场寻根之旅。她在雅安这片文化沃土之上,从雅安皮革总厂近百年的兴衰成败中,从自己的师傅孙昌知先生开始走访一位又一位老技工,最终确定了走出一条集研发、生产、展销于一体的旨在恢复软包皮拖鞋传统制作工艺,生产环保鞋、科技鞋和社会责任鞋的发展方向,将中国传统手工制鞋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为雅安的皮拖鞋找到了根和魂。并将工艺成功申请为雅安市雨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孙泽慧成为被四川省民间文艺协会授予“四川省民间艺术(手工皮拖鞋制作)优秀传承人称号。并进一步理清了传承代序。第一代传人:苏李氏,四川雅安人,苏李氏娘家家传制鞋,随着她嫁入苏家,也将这门手工制鞋技艺带到了苏家,并传给了女儿苏红,这一时期主要满足家庭需要,故由父母传于儿女,代代相传;第二代传人:苏红,四川雅安人,从小跟随母亲学习制鞋技艺,民国二十八年,西康省建设厅筹建雅安制革厂,使民间工艺作坊成为了体制单位,苏红被招入厂,改变了全手工工艺(软包)皮拖鞋制鞋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在此期间苏红招收学徒陈树山、孙昌志学习制鞋。
  第三代传人:孙昌志,四川成都人,自幼迁居雅安,1942年招入雅安皮革厂,学习传统制鞋手工技艺,得到苏红真传;
  第四代传人:孙泽慧,出生年月1969年5月,师从孙昌志,系全手工工艺软包皮拖鞋的嫡系传人。第五代传人,王禄辉等人,2005年起,由孙泽慧亲自开始已经培养了近20名传人。
  在挖掘传统手工制鞋工艺的同时,孙泽慧和她的团队借助外来科研力量,和四川省社科院移民与客家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完成《雅安“金兜兜”皮拖鞋文化创意设计及市场策划方案》。在深入挖掘皮拖鞋传统文化底蕴、深入挖掘雅安皮革文化、皮拖鞋创新理念与设计、皮拖鞋市场推广等进行全面合作。借助客家中心平台,积极设计推出“印象客家”系列皮拖鞋。在2012年由四川客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上,该产品获得了一大批来自韩国、日本、台湾、香港及全国各地领导、专家、社会朋友的广泛认同和赞誉。
  做传统手工产业,投入是不可避免,而效益的显现却比较缓慢。这正是很多企业不愿意做也难以做成功的。孙泽慧和她的团队自2008年以来,已经累计投入资产2300万元。不仅为雅安百年雅皮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贡献了力量更是有力的提升了雅安城市形象。一旦文化转变为产品获得市场需求,那它的产业效益是喷发式的,呈几何数增长。仅2013年上半年,孙泽慧的团队就接到2万双的皮拖鞋订单,产值近千万。这一大好消息,预示着孙泽慧团队走出的以传统手工制鞋技艺不仅获得社会认可更是得到了市场的准入。驶上了文化与经济、手工与市场和谐共赢发展的快车道。
  成功不忘回报社会,孙泽慧和她的团队在致力于打造软包皮拖鞋品牌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她们设立了金步科技”金豆芽公益自助资金”每年免费对儿童足型进行测试,对需要帮助的儿童进行自助。他们还与四川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设立了”金步杯”鞋类创意设计大赛,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孙泽慧带领小分队积极筹措物资深入灾区一线开展抗震救灾,同时,她还积极为雅安的援建牵线搭桥。始终履行着一位企业家的社会使命。
  怀着梦想上路的孙泽慧,三十余年来,历经坎坷,不断探索。挫折中有希望,困惑中有喜悦。正是因为这份坚持与执着,才有了这门濒临灭绝的传统工艺的完美再现,才有了软包皮拖鞋的横空出世。梦想永无止境,力量源于无穷,打造一个集旅游、参观、生产、展示、传承于一体的雅安皮鞋工艺园是孙泽慧的又一梦想。只要有信念,只要有坚守,雅安皮革业的明天会更美好,我们有期待,我们更有信心。
  参考文献:
  《晋书》,房玄龄,中华书局,1986年。
  《新唐书》,宋祁、欧阳修等,中华书局,1986年。
  《雅安市志》,雅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宋寒冰,《“金步科技”再续“雅皮”百年技艺》,载《西部皮革》2013年5月第9期。
  苏东来《雅安皮拖鞋非遗传承人孙泽慧采访笔记》,2013年7月4日。
  (苏东来:四川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