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文化网—四川文化艺术门户网站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传承皮拖技艺推动产业发展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世松

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收藏 分享 邀请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鞋履为日常生活必须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鞋履文化积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对于衣食住行、器物制度有着精细的讲究,留下了浩瀚的文献典籍。古代文献关于古人衣食进化记述颇详细,应为记忆所能及。这些文献为今人考察古代鞋履文明演进提供了依据。
  就以鞋履的各称为例,古籍中就有多种名称出现,其间有异有同。譬如“屦”(ju,巨),战国时对鞋的通称,汉代以后称为“履”。古代的屦,分别用草、麻、皮制成。草屦,为草鞋。葛屦,用葛藤加工成德纤维编的鞋,介于草、麻之间。古代贫苦人常年穿草鞋,并以编草鞋为生。战国时,有钱有势的人穿丝履(丝鞋)或珠履(以珠装饰的鞋)。“躧”(xi,喜)又作“屣”,草鞋的别称。脱躧,言其像草鞋一样便于脱掉而无所顾忌。躧当动词讲使用,有一个很特殊的含义:趿(ta,踏)拉着鞋,即如现在穿拖鞋。汉代成都出土的画像砖中,就有穿着拖鞋跳舞的场面。说明远在一两千年前的蜀地,拖鞋已经出现在上层社会生活之中。既然在巴蜀地区有着市场需求,必然就有生产作坊;既然有作坊生产,必然就有制作技艺的传承。
  至于皮革所制之屦,称为“鞮”(又称靴),本胡服,源自少数民族地区。《说文》:“鞮”,革履为连胫,其束缚腿部较紧,便利行走,且用革制,较能抵御寒冷,较绸布制者更为坚固,故制革工艺能在少数民族地区最先流行。革履传入中原地区有一个演变过程。南北朝时汉人能制靴者尚少,唐中叶后,朝会渐渐着靴。朱文公《家礼》有襕衫带靴之制,推测制靴工艺在宋代得以大行其道。
  今天作为个案探讨对象的雅安皮拖鞋艺,其载体就属于文献记载中所描述的“革”与“屣”相结合的产物,其产地来自于雅安。雅安地处川藏融汇之处,为“滇藏之门户”,清代为雅州府“附郭首邑”。因其背负川边,邻近康区,自宋代以来,一直是汉藏茶马互市交易的门户。雅安除产茶之外,还依托康区的马牛皮革产地的丰富资源和大量番靴需求,自来就是革履生产的重要基地。
  清乾隆《雅州府志》卷1《图考》,绘制有标注为雍正七年(1729年)的当地民众服饰形象图一张,内中有务农男子、未嫁夷女、已婚夷女形象、他们均为赤脚;另有一个夷人男子,穿着翘尖番靴。这种翘尖番靴,当系源于当时生活之写照。乾隆《雅州府志》卷11《土司》还有关于雅安境内少数民族习俗的记载,称一般百姓用“布裹脚”;已嫁妇女中,有人穿一种做工复杂的“扳尖鞋”。这里的番靴、“扳尖鞋”,皆为鞋端尖反翘样式,当系遵从邻近康区的藏民习俗所为,应该是在雅安本地生产的。
  雅安之所以能成为番靴的生产供应地,与其邻近康区的地理优势不无关系。由于康藏高原地理环境所决定,康区的藏民素来有穿“番靴”的习俗,而当地牧业发达,但缺乏生产制作的必要的条件,而当地牧业发达,但却缺乏生产制作的必要条件,于是仰仗邻近的具有一定生产条件和技能的雅安,就成为必然之势。任乃强先生《西康图经·民俗篇》曾经指出:“牧业为西康之原始生产,直至今日,牧业尤重于农,缘西康民族资以生存之酥油皮毛,唯牧场能产也。”其地“属高原顶部海拔三千四百米以上;夏短冬长,寒燥多雹,不能栽培谷蔬,亦不生长木类,惟于冰泮雪融时,发生茂草一季,适于放牧而已”。其人男子“裸足着番靴。四时如一,贵贱亦如一。”
  康区民族的靴履需求,为雅安皮革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市场,同时也决定了其生产制作必须朝着满足藏民需要的方向发展。任乃强先生《西康图经·民俗篇》对于康区“番靴”记述颇详:“番人无鞋,称靴曰‘脱’。汉人呼之为‘靬’,或曰‘蛮靬’……其制与汉靴最大不同处,在于靴底。汉靴靴底坚厚,与全靴生命相始终,番靴底为薄皮一层,破辄易之,一靴可易底数十次。又汉靴为平底,番靴前端尖而反翘,似中古时航海沙海之尾。番俗以靴尖高翘反卷为美;靴旧则尖颓,易底至数次后,不复翘尖,其靴便无价值矣。”正因为番人喜欢翘尖子靴,至有“负靴赤足而行者”,究其缘由盖,“爱护其新靴之尖翘也”。又《西康图经·民俗篇》还对番靴的独特的制作工艺有详细记述:“靴身用红氁子为子,饰为氆氇,内贴氊里一层。番人赤脚着之,以带缚靴口于胫上。靴底既软,脚趾能紧握地面,故行冰凌不滑。汉人能笑番靴拙,番人则自诩其便于用也”。
  雅安既以康区皮革为重要原料,尤以生产番靴为主要产品,因此必然会促进本地革履生产的发展和制鞋技艺的传承。清末编修、民国抄本《雅安县乡土志》,对于清代以来的雅安革履生产习俗和制作工艺作了这样的记载:“雅安俗尚革履……尤甚马、牛、麂皮。”其制作工艺是:“皆用麂皮柔和,作靴身最佳;牛皮作底,耐湿经久;马皮制细条,以缘底身而已。”这里所述的革履,除满足本地市汉人需要的靴履外,更有针对康区市场需要的番靴。近代以来雅安的革履生产及其技艺,正式在满足内外市场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传承的。
  根据调研资料显示,传统的雅安皮革鞋业是以家庭作坊进行生产的。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西康省建设厅筹建雅安制革厂,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建成投产,生产25革品种,远销康川各县。1942年更名西康毛革特种股份有限公司,当年产值达125万。1950年8月,西康省人民政府接管原西康毛革公司后,建立了国营雅安皮革厂。1957年后,职工达到298人,1959年试制出口皮鞋。其所创造的“星牌”皮鞋享誉省内外,一度成为雅安支柱产业之一。
  雅州皮拖鞋艺历史悠久,其最近的源头可以直接追溯到清末民初的家族传承。资料显示,有姓名可查的传承人有五代,传承谱系十分清晰;从清末民初的苏李氏与苏红;到民国、新中国时期的雅安皮革厂技师孙昌志;再到如今的民间工艺大师孙泽慧、技师王禄辉。基于雅安悠久的革履制作传统,在这里孕育出独特的皮拖制作技艺,完全是合乎逻辑的事。凝聚着五代人的心血与智慧的软包鞋制作工艺,包含有上百道工序,其技术之复杂,工艺之细腻,制作之精致,令人感叹,堪称传统软包翻上技术的结晶。
  任何一种文明的延续,都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这里的文明,大而至一国,小而至一物。雅安全手工工艺软包皮拖鞋艺的传承,虽然事小物微,但却可以以小见大,以微见著。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虽然不乏古人着拖鞋的记录,如《史记·货殖列传》中关于赵女“鼓鸣瑟,跕屣,游媚贵富”的描述,司马相如《长门赋》中关于舞女“舒息挹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的咏诵,还有后人为其所着“跕屣”的注解,然而这些都不过是书写在古籍里德文字。在成都出土的汉画像砖中,虽然可以见到古代舞女穿着拖鞋跳舞的传神场面,然而这也仅仅属于藏在博物馆文物中古代拖鞋和生产技艺是否还失传,则需要实证案例来加以检验。而正好雅安皮拖鞋艺就提供了这样的个案。
  通过《雅州府志》所描绘的脚着翘尖番靴的康区少数民族图像,以及建国后雅安皮革厂的辉煌与全手工软包皮拖鞋技艺的传承,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古代典籍与画像砖上的“跕屣”制作工作工艺,虽然历史一两千年,但它并未失传。这一传统皮拖手工历史在雅安地区不仅依然存在,经过世代相承,它至今仍绵延至今,其所生产的皮拖产品赫然在目,艳丽多彩。这一案例证明,植根于巴蜀鞋履文明沃壤之上的雅安皮拖鞋艺,不失为中华古老的鞋履文明的“活化石”,它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
     【摘自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8月刊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