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书法丨远近:一波才动万波随,细雨骑驴入剑门

四川文化网 2019-3-1 09:24 1433人围观 艺术动态

《诉衷情》曾是五代时期的产物,出自温庭筠的《诉衷情.莺语》。温庭筠或是读到《离骚》之中“众不可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心中有感,便创制此调。后来唐教坊收纳此曲,成为唐教坊曲之一,是以广为流传,为众人知 ...
品 ·  知白守黑
远近(杨君伟)书法欣赏之一百四十
词牌系列之诉衷情

  °煮 文 说 趣
  《诉衷情》曾是五代时期的产物,出自温庭筠的《诉衷情.莺语》。温庭筠或是读到《离骚》之中“众不可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心中有感,便创制此调。后来唐教坊收纳此曲,成为唐教坊曲之一,是以广为流传,为众人知晓。
  温庭筠属于婉约一派,其词作多为闺怨。这个词牌起初也用来写情,从其名字上便能直白地看出。不过后来的内容便要宽广许多了。
  唐代毛文锡有《桃花水》,异名于此,宋代张元干有《诉衷情令》,黄庭坚词“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也叫《渔父家风》,也是这个词牌的别名。贺铸词“凭陵残醉步花间。风棹佩珊珊”,得名《步花间》,又因“不堪回首,双板桥东,罨画楼空”得名《画楼空》。张辑过松江,泊舟江岸,兴尽而发“有谁蓑笠,一钓丝风,吹尽荷香”,故又名《一丝风》。
  此调极富变化,多用短句。因其短小轻快,因此深得宋人喜爱,此词写得极佳的乃是宋朝名僧仲殊。他有此调五词,其中《诉衷情·宝月山作》尤为出彩。词为: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写这阙词时,仲殊的名气已然在外。这时候的他在杭州吴山宝月寺静修,摒弃了往日红尘之中的俗念与纷繁,超脱尘事,独留空灵的心境。这是一首暮春即兴的小令,仲殊的小令写得很妙。《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评价:“仲殊之词多矣,佳者固不少,而小令为最,小令之中,《诉衷情》一调又其最,盖篇篇奇丽,字字清婉,高处不减唐人风致也。”全词都写风景,但是却有一番独特的意境,便如同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之辞,十分闲静。
  仲殊与苏轼是好朋友,二人在文学上的成就都不低。不过仲殊只是一介布衣,苏轼却是文坛领袖,这一江湖闲散和文庙俊杰的友情,历来也是文学史上的妙谈。
  但是此调为众人所熟知,莫过于陆游那一句“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全词为: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的一生也可谓多舛,他出生不到一岁便经历靖康之变,十六岁见证岳飞被害,痛心疾首,十九岁娶挚爱唐婉,隔年却含泪分别。二十八岁高中榜首,却被秦桧取缔名额。不惑之年时,仕途终于明朗,却因北伐失利之战罢官回乡。他四十六岁入蜀,细雨骑驴入剑门,竟得入军旅,然而朝廷否决了他的北伐大计,他此生也便心灰意冷。其间为官,多受弹劾,六十四岁再度罢官,从此在山阴老家退隐长达十二年之久。他此生有过真挚的爱情,八十四岁时重游故园,写下了“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思念唐婉,入骨之彻。他此生有过雄才大略,虽然屡遭挫败,但是从未折损过他的爱国心,至死不忘国家统一,他八十五岁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次年与世长辞。他一生写诗六十年,留下了9300多诗词,堪称文学史上的一座文库。
  这阕词便是写于他罢官之后隐居的十二年,其间也有很多作品流传下来。词中的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便是写的他此生唯一一次上战场抗金,却被宋室所阻,报国理想完全破灭,词中引用了班超投笔从戎和苏秦壮志难酬的典故,将悲情融入历史之中。笔调层层铺开,逐渐升高,从悲叹到愤怒,最后回归悲叹,情绪上便成一波三折之势。心在天山,天山即是前线,身老沧州,沧州便是闲居,两相对比,其中的无奈与痛苦,虽不足为外人道,却也能令人感知七八分。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之二)说:“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名。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诉衷情,到了陆游这里,却是诉壮志难酬的悲情。

  °局部欣赏

  提笔话词·诉衷情词三首
  1、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代: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诉衷情·宝月山作
宋代:仲殊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3、诉衷情

  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凰帷。柳弱蝶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
  词,长短句,配乐能唱,是为曲子词。律诗格律不过四种,词却有上千词谱。词为诗余,数百年间笼罩在唐宋文坛之上,致使词的格局太过局限。然而随着时间发展,越来越多的词定格,慢慢成为文学上与曲赋诗文并列文体,其中众多的词牌也往往有着精彩故事。
  本栏目将对词牌进行系列专题解读,与读者朋友共同分享词牌背后的故事。
  书法/杨君伟    文/忘川    美编/木子
原作者: 杨君伟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