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成都与茶馆

四川文化网 2019-4-14 23:01 1069人围观 四川美食

一碗清茶饮尽浮生百事满坐闲客笑谈天下人间在成都给世界的印象里,“休闲”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词,在成都人的生活中,“茶馆”是一段不可或缺的情结。一年四季、无论晴天或风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里都能看到闲坐泡茶 ...

一碗清茶饮尽浮生百事  

满坐闲客笑谈天下人间


在成都给世界的印象里,“休闲”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词,在成都人的生活中,“茶馆”是一段不可或缺的情结。一年四季、无论晴天或风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里都能看到闲坐泡茶馆的人;竹躺椅、盖碗茶,一把瓜子配报纸,跟周围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摆起龙门阵,就能乐呵呵地忘记所有烦恼。

四川是饮茶文化的发源地,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蜀地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树,到了秦灭巴蜀,饮茶的习惯由此传入中原,再逐渐走向全世界,这是被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发展历史。专门饮茶的公共场所至少在唐代已经很兴盛,两宋时期的汴梁、临安都有许多“茶坊”,是同行同业的人们聚会的场所。



成都有很悠久的茶馆历史,但现代概念的“茶馆”是在20世纪初开始出现的,并以茶馆最多、茶客最众、在茶馆中消耗的时间最长而声名在外。别具一格的茶馆生活吸引了许多文人学者的观察,他们留下的游记和研究资料,让今天的人们得以了解一百年前成都茶馆最鼎盛时期的风景。

成都博物馆四层“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民俗厅里,展示着与我们印象中相似又不同的茶馆世界。花样百出的茶具,充满江湖气息的“规矩”和“行话”,围绕茶馆铺陈的人间烟火、众生百态。这是一碗独属于成都的滋味,是一幅余香百年的市井画卷。



茶业之兴   一城居民半茶客


成都的茶馆有多兴盛?这一组数据能给你一个直观的印象。1919年的上海有164家茶馆,同时期的成都则有600多家,在1909-1951年间,成都茶馆的数量一直稳定在500-800家,而彼时成都的城市面积只比现在的一环路大一点。

茶馆一般开设在闹市区和市郊一些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地段,如1929年的青羊场,共3条街、200来户居民,却开着19家茶馆,全城平均每千人就拥有2.12家茶馆。1942年,有人尝试估算成都茶客数量,按当时成都的614家茶馆、每家每小时有20位客人,平均每天经营10小时来计算,则每天茶客可达12万人,几乎占到当时成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茶馆是当时成都最重要的商业之一,在1909-1910年,成都人口共6.7万户,其中518户经营茶馆,931户卖水烟,9户搭戏班子,111户从事演唱,589户为茶馆挑水,总共有2158户以茶馆为生,至少养活了1.1万人。1935年的数据则表明,成都当时有小商铺6615家,其中茶馆599家,基本10家店铺里就有一家是茶馆。



成都茶馆能发展到如此惊人的程度,自然有极为优越的先天环境。四川许多地区包括成都平原的土壤都非常适合种茶,但由于交通闭塞,茶叶输出成本太高,于是绝大多数都以低廉的价格内部消费,让人人都能买得起一碗茶水。廉价的茶馆分布在乡村和道路旁,供农民和苦力休息解渴;城市小街巷里的茶馆则同时为周围居民提供饮用开水、生活热水,可以节约下购买柴火的生活支出。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不如一个“喜欢“来得重要。成都人悠闲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他们愿意将时光消磨在茶馆里,无论贫穷或富有,如果有什么是一碗茶不能解决的,那么就再来一碗。



茶客众生  无拘无束的自由天地


老成都的茶馆,不仅是一个放松休闲的场所,更是一座城市的缩影。这里包容着贫富贵贱、三教九流,承担着人情往来,商业洽谈、政治博弈,是闲散人生,也是家国大事。

对于一位生活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普通成都居民来说,“喝闲茶”是最便宜最舒适的消遣方式。积极的茶客天还没亮时就起床出门,摸到常去的茶馆里坐下,先喝半碗热茶提神,然后靠在椅子里半梦半醒地眯到天光大亮,再去街边买一份早饭,勤快的堂倌甚至会端来热水供客人洗脸,安逸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在这样一间茶馆里,茶客可以自由自在地做任何事,除了我们熟悉的“采耳”,还能享受理发、修脚、抽水烟,随时可以买到一日三餐和各色零食小吃,而提供这些服务的小商贩同样是茶馆里的客人,可以说将喝茶、社交、家务、生意全都凑在一碗茶里解决了。



有文化并薄有家产的中等人家,不仅花了更多时间泡茶馆,还很乐意将读书、写文章、会客这些活动都搬到茶馆里来进行。他们凑在一起畅所欲言,分享报纸和消息,从日常生活、邻里八卦,到社会时事、政治外交都有涉猎,让茶馆成了一个类似“公共论坛”的信息交流场所。因为言论集中,甚至还起到了一定“舆论监督”的作用,当时人评论说:“里正乡绅,俱惧流言而不敢肆意恣行,恒恃此清议,以觇人心之向背,村夫愚妇,畏人指责,而不敢犯法为非。”

对于更高层次的社会精英分子来说,茶馆则是他们的“社会俱乐部”,共同爱好的人聚集在一个茶馆里,吟诗作画、玩鸟斗眉,有的茶馆因为请到了著名演员驻场,逐渐演变成专业的戏曲、曲艺演出场所,“追星”的人们趋之若鹜,一座难求。

茶馆同时肩负着重要的商业职能:“商人之茶馆,多以业而别,绸商有绸商茶馆,纱商有纱商茶馆,甚至车夫、旧货担、粪夫也各有其茶馆。”这些茶馆成为一个或几个行业的商人洽谈、交易的场所,大家很习惯坐下来喝一杯茶,舒舒服服地谈好一笔订单,工作休闲两不误。

茶馆甚至还是劳动力市场,一个精明老成都可以熟练地说出在哪间茶馆里能雇佣到他们需要的人手。尤其是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季节性工人、手工匠人,他们待在茶馆里一边喝茶等待雇主,一边还干着手里修鞋帽、扎扇子的活儿,即使弄得满地渣滓,也丝毫不用担心被顾客投诉、被老板扫地出门。



茶馆江湖   人情交际门道众多


在武侠小说里,茶馆酒舍往往是打探消息的最佳场所,这里仿佛被剥离了阶级和社会的固有框架,拥有一套独特的规矩,平时不会有交集的人们聚集在一家茶馆里,爆发出许多精彩的故事——这也是成都的茶馆里妙趣横生的江湖世界。



茶馆有自己的“行话”。例如茶馆开张的前一晚,要举行“洗茶碗”的仪式,提供免费茶给客人,他们大多是老板的亲戚朋友或地方的头面人物,不仅图个吉利,还是为了争取地方权势人物的保护。茶客多生意好时称“打涌堂”,闲时称“吊堂”。穷人买不起茶,可以自带茶叶或只要白开水,称“免底”或“玻璃”。

最能体现茶馆中人际关系的习惯是“喊茶钱”,这是成都乃至整个四川的社会习惯,成都人觉得必须作出愿意为熟人朋友付茶钱的姿态,否则就会“没面子”,同样,当一个人走进茶馆,有多少人为他“喊茶钱”,就表示这他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了。



在“喊茶钱”的行为中,最受考验的其实是茶馆堂倌察言观色的业务能力,在一片喊声中判断谁是真心、谁是为面子,收下谁的钱,决定着堂倌能否经营好茶客关系,不至于得罪客人。这其中的门道可以总结出几个招式来:一个人嘴上喊得响,却两手推人不掏钱,叫“双手擒王”;一个人站在角落里挥舞钞票但身子不动,叫“伙到闹”;如果故意拿出一张大额钞票(让堂倌不好找零)则被称为“打太极”。每一次“喊茶钱”都是一场精彩有趣的人情表演。



本文作者:陈渝斯


原作者: 成都与茶馆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