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许光华: 野山苍茫 篱门掩草

四川文化网 2019-8-18 18:19 1418人围观 艺术名家

许光华,1954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徐悲鸿张大千艺术研究院画师,中国国际文化促进会画师,四川乡情画院常务理事。

许光华艺术简历
  许光华,1954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徐悲鸿张大千艺术研究院画师,中国国际文化促进会画师,四川乡情画院常务理事。
  许光华的山水画视觉上是野逸而清澈的,群山陡峭,清露晨流,野树蓬勃。
  长期以来,他痴迷中国山水画。在技法之外,力图以水墨来表现微风起,青山叠,不减韵致的幽远。他努力在山水画里,表现出自身情绪与心理的变化。这种起伏是微妙的。蕴藏深厚,耐人寻味。
  但其作品,传递出的却更多的是寂静与苍茫。

  汩汩流淌的山涧小溪,清澈而润泽,那些说不出名字的野树,挺拔、坚韧、蓬勃向上。有时候,他的作品也有飞瀑浪卷,气势雄伟从山顶奔腾而下,似乎潜藏着画家某些时刻的激情与昂扬。但更多的作品,是山峦迷蒙,老屋伫立,地势跌宕,有大自然原生态山水安静伫立之野逸。许光华有画钢笔画的基础,因而,他的素描基础较好,这让他的山水作品在构图、笔触上就有了一眼可见的张力。
  读许光华的作品,并不会很激动,也不会乍现惊叹。

  在静谧之中读其画,感受到的是平实、寂静与空灵的气息。其大多数山水画的画面,散发出一种凌冽孤傲的萧瑟感与孤独感。如作品《山环小镇》。画面是群山叠峦之中的孤寂。杂树围绕,几栋破败陈旧散落的老屋,静静地在山中伫立,让人顿生凄凉与孤寂。画家以旁观者的视觉,描绘山中繁茂的树木,任由春风从树桠摇曳的缝隙间掠过。作品《山泉清音》却是另外一种气息。画家力图在创作中找到一个点,来直抒胸臆:峰峦叠嶂,断云微度;万里江山,屏山沉水。作品的逶迤气势如一壶温茶,慢慢浸润出韵味,颇有气象。但是,个人却偏爱许光华的一些彩墨山水作品,尤其那些枝干盘亘树桠婆娑的老树。画家许光华经过几十年的笔墨探索,很想画出更多好作品。但他坦言,这些年,一旦陷入琐粹事务之中,他的内心往往夹杂着的是迷茫和无助。只有投入到绘画创作中,他内心深处才能有真正的平静与舒畅。
  1954年11月,许光华出生于成都市。“我的老家在重庆,父母亲是从重庆调入成都的。我读小学四年级时,画画就画得好,全部是五分,老师常常在班上表扬我。”15岁时,许光华的哥哥看见自己的弟弟如此热爱绘画,就给他介绍了一位老师。这位叫做杨先镭的先生就成为了许光华的美术启蒙老师。“下乡时,我就把在乡下画的画邮寄给杨老师点评,那个时候,杨老师也就三十岁样子,他认真批复评点后,再给我邮寄回来。有的时候,我回到城里,杨老师更是手把手教我画画。”

  1973年,初中刚毕业的许光华下乡来到雅安名山县合江公社,在乡下呆了五年多。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著名画家程丛林先生。“程丛林老师那个时候也很年轻,但他是我下乡时的知青带队干部,他告诉我他到农村来是体验知青生活的。当时青涩的我在公社办板报,有一天,程丛林老师看见我画画就表扬我。”他们从此相识。程丛林画灯笼时,许光华就在旁边观看,他惊叹程丛林先生笔下灯笼的光影效果。接着,他就屁颠屁颠地跟在先生身后,观看他素描,看他画油菜花,自己就学着画油菜花,一边玩,一边画。“那是我知青生活里以及生命中很纯粹愉快的时光。我记忆特别深刻的有一件事:有一天,我煮饭,程丛林老师负责烧柴火,我听见他一边烧火一边唧唧咕咕地念着什么,于是就问他,他说他在学俄语。”原来,程丛林有一本来自俄罗斯的画册全是俄文,他为了读懂这些俄罗斯的画,就开始学俄语。“程丛林老师会剪头发,那个时候,我们知青没有钱去理发店剪头发,他看见谁的头发长了,就让他坐在凳子上,给他修剪,剪完头发,他不让人走,立刻拿出笔和纸开始画肖像。他也给我画了一幅肖像,但是他没有给我,说这幅我留下啦。”在许光华的认知中,或许这幅肖像不仅仅有程丛林老师的技法与笔触,还藏有彼此在乡下一起绘画,一起烧火煮饭,一起望夜空繁星的相伴相处的情感与友谊。

  1978年,许光华知青生活结束,回到成都,很顺利地进入印刷厂工作。由于他的绘画天赋,在工厂里他主要从事设计、绘图、包装转绘装潢工作。印刷厂工作繁忙,许光华依然没有放弃绘画。他一边工作,一边在文化宫跟着张国常先生学了两年素描。“这个班是当时峨眉电影制片厂为本厂子弟办的班。”在这个班里的学习,让许光华对西画有了初步认识。

  从早期的工笔画、白描到中期对素描的逐渐认知与实践,许光华在绘画上渐渐有了信心。他随即在翰林艺术学院跟着陈乃建老师学了四年山水画,对中国山水画渐渐痴迷起来。“后来,我又跟随施秉伟先生继续学习山水画。特别是当我看到陈乃建老师的山水画时,我心里顿时欢喜,我就喜欢老师这种韵味空灵、云雾缭绕的古韵之气。”许光华侃侃而谈,可以看出他对自己各个阶段老师对他的悉心指导深刻铭记。
  许光华喜山水,他的足迹几乎把四川境内有名的山水都走完了。然后,他又多次去了太行山、华山、延安以及黄河等地。他的足迹遍布大山大水之间,去感悟大自然之奇妙,探寻自己笔触在水墨表达中的感觉与艺术视野。他力图画出自己心象之中的山水画。“中国画是以水墨为基础的,色彩比较淡雅,我个人喜欢水墨画,水与墨的结合,是我所痴迷的。”
  为了画好中国山水画,早期的许光华临摹了大量古画。唐代、宋代、元代等朝代的山水画他都临摹过,试图在古人的笔触中感悟传统山水的气韵。许光华坦承,“我喜欢读关于张大千、徐悲鸿的书籍,当代画家里,很多画家的国画我都很欣赏,尤其黄纯尧、岑学恭老师的画。”

  在访谈中,感觉许光华一生都沉浸在山水画的探索与学习中,他说:“我近期的老师是周毅老师。他是中青年画家中的佼佼者。”周毅先生的山水作品笔墨凝练、色彩疏淡、气息旖旎,野逸清雅。许光华跟随周毅先生学习绘画,收获颇丰。虽然,上天赋予了许光华一个追求艺术的灵魂,但是,唯有永不止步的绘画探索,才能最终成就一位勤奋、善思、执着的画家。
  很显然,在山水画探索中,许光华一直在慢慢地前行。

  他看似粗线条,其貌不扬,却行事踏实、谈吐质朴,偶有深思。“中国画的线条,就是中国画的生命线,我在画山水、画树以及岩石时,特别讲究金石味道。”许光华把自己内心奔放的、缓慢的情感,在自己所领悟的国画笔墨、线条、色彩中晕染释放。他努力想深入传统,又想从传统中走出来;他想要呈现自己山水画的独特与个性,但是,这条艺术之路毕竟漫长,毕竟艰险,毕竟需要忍受孤独,毕竟需要宁静独处。“舍得”一词在世间大众每个个体所领悟的不同奥妙之处,就在于心象的真实释放。这是不同注释与诠释的必然。艺术创作终究是需要避开喧嚣的,否则如何探寻自己真实的灵魂,释放出笔墨深处的那一抹最触动人心的闪光点?

  很欣喜的是,事务繁忙的许光华已意识到这一点。
  “我近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需要更加安静地去创作。”试想,当倾尽全力,扑进安静的创作氛围里,不难想象,长久的积淀与一生眷恋艺术的许光华一定能够创作出属于自己绘画特点的佳作。曾经,他的作品在我国台湾等地展出时,那些笔墨疏淡,画面通透,气息空灵的老树、茅屋、乱石、云雾、山峦以及孤独的扛着扁担的人,令观者印象深刻。
  许光华笔下的这些永不突变的绘画元素,赋予他山水画作品永恒的传统味道。其实,他应该是有潜力的一位画家。当他沿着这条艺术道路一直走下去,在凸显灵魂深处的个体精神气象上,抓住自身探寻山水画幽静之中的绝佳视觉映像,他的作品一定会有更大的提升。
  观许光华的闲章,发现他其实一直在挣扎与纠结中,他内心期望“云烟”“江山如画”“青山作翠”,期望“淡雅”与“我型我塑”。但是,很多时候,一个人唯有在“舍得”之间,放下一些,舍去一些,才能获得更多的未来。让我们期待,许光华创作出更多的佳作。














原作者: 杨蜀连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