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探访芦山花灯非遗文化,感悟传承的坚守与创新

刘颖 2019-8-20 09:55 1749人围观 校园文化

每一句川剧方言都是那么亲切,每一句话都表达了几十年来对芦山花灯不变的热情。
  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民乐采风小队”暑期实践团队于7月21日前往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花灯传承人裴体文老人家中进行采访,对芦山花灯及其传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 ”伴随着这样一句开场,已经八十岁高龄的斐体文爷爷开始了他的表演。每一句川剧方言都是那么亲切,每一句话都表达了几十年来对芦山花灯不变的热情。七十多年的表演经历,信手拈来、融入骨髓和血液的自然,伴随粉红扇面拂下。


芦山花灯传承人裴体文给队员讲诉自己与花灯的缘分。苟颢严 摄

  斐体文爷爷的一生都献给了芦山花灯。1949年,年仅十岁的他就开始流浪,很多灯戏的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老人近八十年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收集传统文化,光手机里的资料就有两百多万字。同时,他收集整理了很多山歌、劳动号子、民谣等,共一百多首;他还将最古老的羌人歌谣整理成册。但遗憾的是,大部分资料都是不完整的,有些还在文革中遗失。
  老人说,这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物。“乡愁”是老人永远的寄托,老人说:“家乡各种的发生事情,就是乡愁。包括家乡的文化、家乡的发展。我们要记住乡愁,首先要不忘乡愁。”老人不忘的“乡愁”,也许是他几十年来都放不下的芦山花灯。



  芦山花灯是四川省三大花灯之一。它是起于北宋,兴于清代至今仍流传民间的一种歌舞小戏。北宋时芦山花灯就已是“八月彩楼会”中的内容之一,史载“沿门讴俚曲”。“俚曲”便是北宋官绅对花灯的称谓。花灯深受原始戏曲庆坛的影响,二者互相渗透,庆坛师多为花灯艺人。庆坛活动中有“一折坛,一折灯”之说。而芦山花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的价值在于它是独特的、唯一的并且历史悠久民间艺术。
  芦山花灯最大的特色,离不开一个“跩”字。正是这个“跩”字,道出了芦山花灯的绝活,“三花脸”和“幺妹子”不仅要学、说、逗、唱,还要扭起“鸭子步”。花灯除了乐队和帮腔外,主要角色只有两个,一“丑”一“旦”,即“三花脸”和“幺妹子”,像极了京剧。因为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芦山人,方言土语、歇后语、大实话,诙谐机趣,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演出不择场地,庙前广场、田间地头、堂屋院坝,随处可演。伴唱的乐器也很简单,除二胡必不可少外,锣、鼓、唢呐均可不要。



  可就是这样的民族音乐,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我们讲民间艺术、民族音乐的传承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如今民族音乐的传承现状并不乐观,许多民族音乐也许会消失在这一代,无人传承的现象严重。对于庐山花灯来讲,稍加乐观,因为有坚守和创新的传承人。裴体文爷爷有徒弟杨虎,而杨虎作为第四代传人,和儿子一起继续传承着这份坚持,作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杨虎他们试着将花灯与黄梅戏又或是街舞相融合,希望更加符合新时代文化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推陈出新,让芦山花灯被更多人记住。
  斐体文爷爷在六十岁大寿时曾说过:“坚持传统文化,要保留传统文化的根,发展不能丢掉这个根。”戏剧协会的教授说:“如果要让全国人都听懂川剧而使用普通话演唱,那还叫川剧吗?”去年十月份四川省文化厅到裴体文爷爷家中录像,在一百多个人、三台机位面前,为了保留表演花灯的传统,他一直使用方言,但尽可能“不说最土的话”让大家都能听懂。2016年,裴体文爷爷去参加北京的“爱故乡特殊贡献人物”,发言时他用最朴实的语言—花灯方言,赢得了十二分钟的九次掌声,他总爱说:“我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农民”。“保持方言,这就是爱故乡,这就是‘根’。”斐体文爷爷这么说。


芦山花灯传承人裴体文向队员展示他和花灯的荣誉证书。苟颢严 摄

  斐体文爷爷用他的花灯表演证明这种坚持,矜矜业业的坚守在花灯“岗位”上。经过这样的一次经历,“民乐采风小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更加坚定自己了对民族音乐传承所做的尝试。我们将继续探访成雅周围的民族音乐,记录现状、积极学习,唤醒更多人对于几千年民族文化的记忆。我们深知,这样的一份传承要靠太多人的不断努力,不然这份艺术的瑰丽宝藏,将永远被遗忘在一纸史书上。
原作者: 周川智 谭礼容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