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通江】——走进通江,了解通江民俗习惯!

谦谦 2015-12-11 13:22 5840人围观 四川文旅

通江有地道的巴人遗风。这里有特色鲜明的川北民俗,山歌子、情歌、巴山背二歌、劳动号子等品类繁多,不分男女老少,人人能唱。其中一首“空山坝,錾子岩,婆娘娃儿穿草鞋,出门一声山歌子,进门一背块子柴”,就是通 ...

        通江有地道的巴人遗风。这里有特色鲜明的川北民俗,山歌子、情歌、巴山背二歌、劳动号子等品类繁多,不分男女老少,人人能唱。其中一首“空山坝,錾子岩,婆娘娃儿穿草鞋,出门一声山歌子,进门一背块子柴”,就是通江人民生存的真实写照。

  生活风俗
  农家产啥吃啥。低中山区主食大米,辅以红薯、麦面、杂粮;高山区主食玉米,俗称包谷,辅以大米、麦面、洋芋、杂粮。一般日食三餐,俗称“赶三六九”。大忙季节一日四餐,午前歇气时吃糕点,名为打尖、打幺台。冬闲日食两餐,俗称“赶二五八”。荒年低山区以连麸面煮稀饭,称“羹羹”;高山区以包谷面煮稀饭,称“抹胡子”。常年热天午餐多吃稀饭。
  菜食随季节变化,有泡制的净咸菜、酸菜;腌制的盐榨菜、糖榨菜;薰制的豆腐干、腊肉;干制的豇豆、洋芋片、笋干、木耳;配制的豆瓣酱、红豆腐、豆豉。常年热天午餐多吃稀饭。衡量生活水平高低,以吃肉、蛋、鱼的多少为标准。喜饮酒,凡遇节日,或客人到家,必饮酒助兴。
  农村别具特色的包含有包谷细米干饭、菜豆腐稀饭和五味炒面。
  包谷细米干饭先将干包谷籽淘洗去尖,磨成瓣,将瓣子存放一两天,俗称“叠瓣子”。再磨细,去其粗米和面,只取细米。用铁罐煮,水开后先放细米的三分之一,用木棒或竹棒搅匀;等煮沸后,再放细米的三分之一,待煮沸后,再放余下的细米,搅匀加盖蒸煮。煮沸后将铁罐放在火边煨烤,煨烤一阵子转一次铁罐的方向,直到煨烤干水分。包谷细米干饭松软有弹性,香气四溢。
  菜豆腐稀饭先将黄豆制成嫩豆腐,然后将嫩豆腐划成小块,再放入酵子水(制嫩豆腐的水)稀饭内煮。吃时,加油辣子、葱蒜姜椒等佐料。营养丰富,老人最喜吃,有“菽水养亲”的情味。

  五味炒面用炒熟的黄豆、燕麦、包谷、花生、核桃米磨成面粉。吃时,加入葱、椒等佐料,用开水冲或用凉水拌成糊状。炒面久藏腐,便于携带,随处可吃,别有风味。
  城镇居民买啥吃啥,不重视粮菜的储备,包含品类及丰厚程度均胜农村。建国后,机关单位早餐多为稀饭、馒头;中、晚餐较丰盛。
  生产风俗
  迎春耕有迎春试耒、说春、破犁、积阳尘、铲山灰等俗。
  迎春试耒:民国前,县官于立春前一日举行迎春仪式,预先备一纸扎春牛,再扎一芒神牵牛在手,置于县衙大堂。届时,二十八宿仪仗队、芒神、春牛导引在前,县官坐轿在中,其他官吏、春官等人跟随在后。锣鼓喧天,喝道至城东郊春长坪。先观看斗牛。将两头牯牛牵至坪中,尾系火炮。点燃惊牛,引起牛斗,以乐观众。再驯牛就耕,县官扶犁,叱牛犁地,往返三次,以示政府重农。最后由春官手拿木雕小牛、香炉架,上系麻丝,演唱春词,说吉语。
  说春:民国时期,每年立春前后,说春人头戴春官帽,手端春牛,带上“皇历”(历书)到乡间出售,称送春帖。每到一家,站在堂屋门前,说唱迎春词一类吉利话,主人便拿钱或米买“皇历”。女主人拿一绺白麻缠在春牛头上,以示女织之勤。
  破犁:民国前,农民在正月里耕第一次田地时,先将“刀头”(煮熟的一块方型猪肉)和敬酒摆在地头,点香烛、化纸钱,向地叩拜,祈祷一年耕作顺利,庄稼丰收。然后才扶犁破耕,开始新一年的农事活动。

  保青苗:为保庄稼不受病虫和鸟兽危害,流传有唱青苗戏、赶萤火虫、忌土蚕戊、忌雀几戊、扎草人驱雀、点香驱兽、涂白灰驱兽等多种风俗。
  扎草人驱雀:播种后和谷物将成熟时,在田间地头扎草人,身穿烂衣服,头戴烂耸笠,手执挑着笋壳或禽皮的竹竿,或执点着香的假枪,以驱赶麻雀或其他害鸟。
  涂白灰驱兽:用石灰或白柴灰涂在地里的石头和树干上,或专制木牌涂以白灰插在地里,以吓唬野猪、拱猪、野兔等不在晚上损坏庄稼。
  抗旱魔:建国前的抗旱活动多带迷信色彩,其俗有祈雨、戽潭、取水、呼天、撵旱魃、耍水龙、唱雨戏、禁屠宰、晒川主爷等。
  呼天:旱象最烈时,农民会集在一起,光头赤脚,手执柳条.由一人领唱“呼天词”,众人随声唱和。一路悲声撕心裂胆,惨不忍闻,以示向天求雨的殷切。
  撵旱魃:旱象严重时,农民集会撵旱魃。一人纹身涂面装早魃,其余人放火枪、拿棍棒四处追赶,直到把“旱魃”赶出本境为止。
  耍水龙:用柳条扎成九节龙形,由一群剽悍青年赤上身,举柳条龙在烈日下挨家玩舞。各农户先备好水,水龙到时以水猛泼。玩龙者左遮右挡,直至水完方停。耍完后将水龙掷于山涧或河中。

  晒川主爷:农民集会川主庙,将川主菩萨塑像抬到烈日下曝晒,促神催天下雨。
  重园艺:种菜、种麻、栽花、培育果树等,有烧头、露壳、放苦水等俗。
  烧头:立春后,把干草、木叶铺在黄花、青麻、韭菜地上,用火焚烧,称为“烧头”。实为施肥、除草,促新苗茁壮嫩绿。
  露壳:种豇豆、四季豆、花生和栽蒜时,剥去的荚和皮壳不准烧掉,全撒在大路上。认为撒在路上让人踩踏,可多结实。
  放苦:水果树在春天上水时,用刀在树皮上砍些小口,称放苦水。过小年给果树砍口喂饭,是给果树放苦水的另一种形式。
  护耕畜:农家特别注重保护耕牛。削牛踢、扎牛鼻、教牛、用牛、防牛奔青和打滑,均有一定之规。
  扎牛鼻:时间固定在三月三、九月九,认为此时扎的牛鼻不臭。牛鼻扎后,其扎针插在人的腰杆里,不再插在头上,防牵牛时牛望头。
  教牛:在冬腊月及正月教牛,不准在青蛙叫时教牛。认为在青蛙叫时教出的牛,使用时气喘、吐白泡。
  用牛:惊蛰节不使役耕牛,认为是日使役,牛的骨节响,易扭伤。
  祈丰收:民国前,农家为获丰收,常祈于神灵,较普遍的是春祈、秋报、敬新、做青苗会、做牛王会等。
  秋报:农民为报本,秋收后做秋报大王会。民国时期,在一乡中按保轮流办会。一保中以中心大庙为会址,延请文武两坛职业者设坛请水,申文达表。最大的活动是缥香。各户青壮年参加,数百人上路。人们用大轿抬着执年大王爷、瘟祖菩萨,扮八仙、孙悟空、猪八戒及判官、小鬼,举着旌旗雨伞、金瓜月斧。一路吼声喝道,锣鼓、枪炮、乌梢鞭的响声不断,在总管、会首带领下,到各保大庙拈香礼佛,空耗民财。
  敬新:谷收、麦收后,农民吃第一餐新米、面时,先在院内设香烛案,供奉新米饭或面食于上,主人望空叩拜,并呼:“天老爷,尝新哕!”
  
      节日风俗
  年节:过春节称过年,县俗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日都是民间过年时间。有过素年、办年货、团年、辞旧年、迎新年、拜年、破五、过小年、闹元宵等活动。
  过素年:腊月二十三,晚餐忌吃荤,称过素年。入夜,民间妇女备香盘灶碟,点清油灯,焚香化帛,祈灶君“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
  办年货:腊月将末,各家购买或自制过年的吃穿用品,称办年货,又称办过年东道。
  团年:同宗亲属团年多在腊月最末一天的中午或晚上,几家团聚共餐,也有同院团年的。机关单位提前团年,团年后再放假过年。
  辞旧年:有打扬尘、除污秽;写春联、贴年画;祭神明、祭祖先;还有换神榜、贴门神、封门等俗。过年的晚餐称年夜饭,多数家庭与团年合一,饭菜特别丰盛,吃不完,以示“有余有剩”。晚上守岁,一家人围着一堆柴火,畅叙通宵,对旧年依依惜别。
  迎新年:新年第一天,子夜刚过,各家便鸣炮祭神,称出天行;争担第一挑水,称抢银水;老人说鬼怪虎狼,称放快。清晨,小孩给老人敬烟拜年,老人给小孩散糖食或喜钱,互相祝福。早餐多吃汤圆,或吃剩饭菜,忌吃粉条、灰菜、豆芽。饭后或打牌、下棋,或踢毽子、荡秋千,或游山、逛街,全凭自己喜好,娱乐尽兴。
  拜年:正月初一不到亲戚家送礼拜年。俗谚:“初一不出门,初二慢慢行,初三四里拜四邻。”春节期间除走亲访友拜年外,不少乡村,特别是城镇,扎龙灯、狮子、彩船、车灯,从初三到十五挨家挨户拜年。主人放鞭炮相迎.并待以烟茶糖食,或以喜钱致谢。

  破五:正月初五,商店开始营业,干部、工人上班,农民下地生产,俗称破五。
  过小年:正月十四,家庭和机关均聚餐,称过小年,少数地方称过大年。建国前,农村有请神、送童子、逐鼠、送跳蚤、放河灯、喂果树等多种活动。喂果树、放河灯的习俗至今犹存。
  闹元宵:正月十五元宵节,有闹元宵、观花灯活动。晚上,龙灯、狮子、彩船、花灯齐出于街道,人们用鞭炮、焰花烧耍龙灯的人。狂欢半夜之后,各种花灯均拆除烧掉,称倒灯。春节活动到此结束。
  月节
  清明节:建国前,族长于清明这天在祠堂召开合族祭祖会。向列祖列宗跪拜后,族长讲论名伦族风,公布清明会收支,按族规调处族内纠纷。会后人祖茔扫墓、挂青。最后聚餐,称吃清明会。建国后的清明节,不少家庭仍到先辈坟前挂青、扫墓。部分中小学校组织师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献花、栽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又名端阳、重五、端节。各家在门上挂菖蒲、陈艾。午餐吃包子、粽子,饮雄黄酒。或找到癞蛤蟆倒吊于屋侧,意在驱毒避邪。县城和沿河部分场镇举行龙舟赛、游泳比赛活动。建国后,县武装部和体委曾在端午节举行过数百人武装泅渡比赛,县体委举办过端午节游泳竞赛。农村因端午正值大忙季节,多改在五月十五过端午,亦称大端午。凡青年夫妇,多选择在大端午回娘家送节。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名月半节。建国前,各家各户于十四日晚上在中堂供起“信袱”(纸钱),焚香秉烛,迎祖魂回家。也有在十四或十五日晚上泼水饭于十字路口,或请佛教徒办盂兰盆会,俗称赏孤。建国后,乡人仍慎终追远,保留化纸钱祭祖的习俗。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农户做糍粑,城镇居民买月饼。也有青年夫妇或未婚女婿到岳丈家送礼贺节的。是夜若皓月临空,合家围坐院中赏月,或吟诗唱歌,或讲故事,兴致满怀。喜庆中秋佳节之俗,今胜于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民国时期,家家户户煮曲酒,装至腊月底才烤,称重阳酒,亦用糯米做醪糟,装坛封口,过年才食用。建国后,私人不煮曲酒,做醪糟者亦少,但城镇秋游登高的人越来越多。

  游壁山:县城及附近居民有“三月三游壁山”习俗。此俗始于唐,盛于明清,旨在纪念唐宰相郑畋、南宋“开国将军团练使”向俭、明监察御史向种、通判向阁等历史名人。建国后废止。自踟年代起,以春游形式渐次恢复游山活动。
  红军入川纪念日:1932年12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转战人川,进入县北两河口,开辟了以通江城为首府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建国后,全县人民每逢12月18日,以开座谈会、祭扫烈士墓、参观军史陈列馆等多种形式纪念红军的丰功伟绩,发扬红军的创业精神。1982年12月18日,达县地区“红四方面军入川五十周年纪念会”在诺江镇召开,到会老红军、根据地各县代表及县城机关干部1000余人,盛况空前。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原作者: 谦子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