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戴跃作品赏析

2020-3-10 21:03| 发布者: 四川文化网| 查看: 1983| 评论: 0|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来自: 四川文化网

摘要: 戴跃:1962年生于成都市郫县。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四川省诗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客座教 ...

  戴跃:1962年生于成都市郫县。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四川省诗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客座教授,四川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作品多次参加中国书协、中国书法院、四川省书协等主办的重要展览。获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一等奖。入展2013首届全国三名工程书法展。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等多家单位收藏。出版有《戴跃书法作品集》。

清雅通灵
戴跃草书《归去来兮辞》赏读
曹建
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书法研究所所长

  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中,以行草书著名者罕有不取法《书谱》的。这与本世纪初书风嬗变的大趋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书谱》在内的大量古代真迹的仿真印刷,使当代书家尤其中青年书家将更多精力用于书法墨迹的学习,进而使中青年书法家们的书法风格与其前辈有着很大的区别。戴跃的书法之路正是得益于包括《书谱》在内的经典法书的学习。
  取法经典是历代书法家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只不过经典的外延有着时代性。近100年来,《兰亭序》等帖学代表作的经典性受到质疑,穷乡儿女造像记等众多民间碑版一跃成为经典。这虽然有着书法风格发展的内部逻辑,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代拓本易得而印刷技术不发达也是客观存在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刷技术日新月异,大量原藏于深宫的真迹影印成为可能。同时,书法碑派与帖派之争也在近20年里头逐渐有着明晰的取向。许多早年取法碑派的书法家在大量墨迹前面再也无法漠视法书的精微,转而师法帖学。不消说,这种转向并非来自外力,而是书法家们与时俱进地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所决定的。因此,不难看到,许多弃碑从帖的书家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高度。与戴跃同龄或稍长的书法家多有这种经历。从戴跃的书法看来,其取法经典之路也是在众多矛盾的对立与化解中做出的正确选择。
  就其书写状态而言,戴跃书法深得二王一路不激不厉之风神。这种不激不厉,自有源于《书谱》一路技法经典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或许是因其个人风格而来。蜀中山水滋养,蓉城闲适的生活态度,总是微笑面对人生的生活态度,长期在书协工作善于协调的工作作风,都可以说是戴跃个性形成的诸多因素。这种个性外化于书法作品,则表现为其清雅通灵之书风选择。
  从技法角度而言,其清雅通灵之表现有四:
  点画的细瘦为清雅特色之一。老杜有诗:“书贵瘦硬方通神。”其基本意思在于评价初唐书法家的“瘦硬”书风而批评开元、天宝年间的“丰肥”之风。戴跃其人虽壮,然其书风却与“丰肥”无涉,而以“细瘦”之面诠释着字之风骨内涵。细而不弱,瘦而不瘠,是戴跃此作点画的基本特征,也是其书法得于《书谱》而又离于《书谱》之处。
  圆转的用笔为清雅特色之二。《书谱》有谓“草贵流而畅”,而行草书流畅的特点则有赖于使转的运用。《书谱》又有“草乖使转,不能成字”之说。从戴跃的书法而言,他极好地理解了孙过庭对于草书技法的阐释。其使转用笔的轻松使圆转有了流转之意味,使书写在轻松的环转用笔中得以完成。无疑,这也是其清雅特色形成的重要原因。
  单字多独立,字间少组合是清雅特色之三。草书作品的章法处理,可令单字字字独立,也可以以字组形式串成行;可令行间距离较为疏朗,也可以打破行间距,密不透风。从审美而言,单字独立与行间疏朗指向清正雅丽,而多用字组与行间茂密则指向错彩镂金。戴跃此作,多属前者。其字字独立与行间疏朗表现出来的慢着纸、缓用笔,“留住笔尖”缓缓行,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不激不厉之帖学传统风格。
  巧用笔锋是清雅通灵特色之四。毛笔的运笔用锋是书法技法中最基础又是生变出新的主要手段。米芾的“八面出锋”早已是书家典范。戴跃的用笔主要以锋尖的跳跃式运行为特征,善用巧用锋尖,而在锋尖与锋面的转换过程中不断以腕指的运行推进,从而完成从一笔到数笔再到单字、字组的书写过程。书写中的用巧是其变化多端的主要原因。碑派与帖派各以巧拙著称,帖派用笔以巧胜,而碑派则多以拙著称。书法作品中的巧拙之分,既在作品与作品之间,也在单幅作品之内或者单个书家作品之中。赵之谦就曾以巧拙之分来评论西泠八家。从巧拙角度而言,戴跃的作品大概还是巧多于拙,或者可以说是巧占七八而拙孕一二。无疑,    这也是其清雅书风形成的重要原因。
  此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文学内容所表现出来的清雅出尘之想也为其草书创作增色不少。欧阳修评“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李格非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戴跃以书法艺术的形式重诉渊明心中块垒,深得陶渊明文中旨趣。其从肺腑中汩汩溢出的清雅之意,又从另一侧面诠释了身居闹市的书法家的超尘之想与归隐之思。
  综合而言,戴跃之书源于《书谱》,化用性情,生发《归去来兮辞》,而以清雅之风统御全作,自有特色而标举一格。可以说,此作非常成功地诠释了“书如其人”的理念,并且充分表现出居于成都的戴跃书风之所以形成的独特之处。

《首届全国“三名”工程书法展》入展作品

草书长卷陶渊明归去来辞

戴跃作品赏析

临米芾帖
55cm×105cm

书横卷赵熙词一首
47cm×275cm

苏轼《新城道中》
49cm×181cm

草书·李白诗·将进酒四条屏
220cm×50cm×4

行草--浮萍小艇联
182cm×33cm×2

书--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243cm×42cm

临米芾《箧中帖》
48cm×78.5cm

草书·晏殊词《浣溪沙》
182cm×35cm

书--黄慎题画诗
34cm×181cm

草书:吴镇题画诗一首
39cm×180cm

书卷·郑板桥题画三则
45cm×255cm

草书·司空王仁仲诗一首
209cm×40cm

临黄庭坚《致立之承奉帖》
45cm×59cm

草书·东坡词一首
213cm×38cm

春消息
46cm×68cm

荷塘清趣
110cm×48cm

怕听江头江水声
68cm×46cm

锦绣远成堆
36cm×139cm

花鸟四条屏(1)
136cm×35cm

花鸟四条屏(2)
136cm×35cm

花鸟四条屏(3)
136cm×35cm

花鸟四条屏(4)
136cm×35cm

破银花玉雪香
136cm×34cm

深怀傲霜意
136cm×34cm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