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探访全国最大红军烈士陵园 让红色故事鲜活可触

2020-4-5 20:03| 发布者: 四川文化网| 查看: 598| 评论: 0|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来自: 四川文化网

摘要:   又到一年祭扫时。4月3日,清明节前夕,位于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正封闭施工,入口处几辆运输车来回穿梭。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是我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 ...
  又到一年祭扫时。4月3日,清明节前夕,位于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正封闭施工,入口处几辆运输车来回穿梭。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是我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
  近年来,来陵园祭奠瞻仰英烈,开展主题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陵园每年都要接待上百万人次,但园区接待能力不足,纪念馆展陈内容单一,形式落后等问题也日益暴露,整体提升迫在眉睫。
  为了加快陵园的整体提升工作,最近陵园实行封闭施工,待陵园修缮完工,将为后人创造更好的祭奠缅怀环境。
  启动12个重点项目 大部分年底前完工
  “砂石材料入场了吗?项目上缺人的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了?”4月2日,陵园游客中心背后的一间小会议室内,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馆长薛元勋正和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商讨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019年10月,省委提出,要把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及周边地区作为“一区三地”,即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区、红军烈士纪念地、党的初心使命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来规划和打造。很快,巴中启动了烈士陵园的整体提升工作。
  为加快项目推进,去年12月开始,巴中成立市县指挥部,市县两级相关部门在景区联合办公,定期研判、及时解决具体问题。1月27日(正月初三)开始,近30名工作人员就吃住在景区。
  目前陵园核心区的12个重点项目正加快推进,包括纪念馆陈列布展提升、集墓祭拜台修缮、道路提升、附属设施维修等项目,大部分项目争取今年底前完工。
  借助丰富技术手段 “让文物说话”
  重新翻阅史料,薛元勋仍旧会被当年的故事深深震撼。
  “当年可以说是家家户户支援红军。”薛元勋提及,他曾在许世友将军的回忆录中读到,在上世纪30年代万源保卫战期间,前线战士食物极度短缺,后方群众用生命保障物资供应,“老百姓给前方送土豆,自己饿了也舍不得吃,很多人是背着粮食饿死在路上。”
  薛元勋介绍,为了做好纪念馆陈列布展提升工作,他们成立了专门的文案编写小组,走访收集史料、征集文物,还邀请了全国知名档案专家、党史专家对内容进行把关。
  在陈列布展方面,除了对原有展馆进行提升外,还将新布展川陕苏区女红军纪念馆等3个主题展馆、复原11幢旧址场景、开发一批体验项目,通过图文、沙盘、声光电、雕塑、绘画、场景复原等形式展示川陕苏区历史和英烈精神,增强教育感染力。“这次要借助更丰富的技术手段,让文物说话。”薛元勋说。
  与此同时,陵园还将通过信息化提升项目,构建智慧管理大厅和陵园信息服务系统,实现智慧化管理和服务。薛元勋介绍,下一步还将建设线上烈士陵园,采取“互联网+革命文物”的展现形式,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实现烈士陵园实景呈现,公众可以随时在线上对英烈进行祭奠与缅怀。
  传承红色基因 推动红色旅游发展
  扫除落叶、擦拭墓碑、敬献鲜花……清明节前夕,陵园内翠柏森森,庄严肃穆,王坪村村民王绍义来到陵园祭奠英烈。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已成为当地人的信仰和使命。近年来,通江把红色文化、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结合在一起,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目前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正在创建国家5A级景区,景区常年吸纳20余名村民就业。“这几年我们这里水电路都通了,住房条件也改善了,现在还能就近务工。”王绍义说。
  去年7月,毗邻该陵园的传统村落——红云崖民俗村开园迎客,该村将闲置农房改造成民宿,依托村内的川东北传统民居和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该村距离陵园仅8公里,是王坪红色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可有效承接景区的服务功能。”沙溪镇党委书记李天志介绍,随着景区环线道路的打通,周边村落都将串联成线,通过产业发展,开发旅游产品,带动周边村民增产增收。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