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论见观:艺术金融话题“文交所与‘掌眼人’”

新文人画院 2021-1-27 14:40 1063人围观 文化产业



       回想世纪交替,人类跨入200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不断步入文化艺术品领域,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艺术品的消费促使了艺术市场交易的火爆,特别是2003年战胜非典疫情后,在政府统筹安排下,不少地方成立了文交所来规范引导市场,社会响应激烈,参与者众多。然而文交所在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市场经验累积不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交所也无可以直接借鉴的规律可循,跟风和违规操作很多,市场没有形成良好气氛,产品交易结构单一,资产构成权属不明,第三方权威评价机构介入力度和诚信欠缺,客观上鼓励了投机行为,全国市场火了不到半年,开始走下坡路,一些地方市场组织者严重违规甚至违法,被勒令停业整顿,一年后整体形势冷却下来,社会层面诟病重重。虽然组织机构尚存,火苗没有熄灭,但大多趴在在那里,没有生气,加之遗留问题众多,没有根本解决,至今都没有恢复元气。

       技术层面,文交所遭遇滑铁卢,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第三方权威机构“掌眼”缺失导致。据相关人员回忆,那时艺术品定价与艺术家入场基本上是与交易所相关联的艺术家与其他关联人及交易人(投机炒作者)说了算,参考依据停留在艺术家的头衔、社会热度和拍卖数据方面,请来评断的所谓“专家”也是文博类从业者或者高校教授,没有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专业鉴定师和权威鉴定机构。当时文交所为艺术家设定的艺术资产包和基准价位,真正爱好收藏者,规矩从事艺术品市场交易投资的人都说“看不懂”、“简直是疯了”,现在看,没有特殊背景,暗箱操作,变相套现,五百年都卖不出去,好像都并不是在做价值投资。

       如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文交所再度强势进入人们视野,社会心理虽然强调理由是因为房子不能炒,社会财富保值增值除了股权投资外,没有太多口径,其实误解太多。从国际发达区域社会成长阶段来看,文化艺术品是一个好的投资选项,是投资刚需型。不过资产价值到底谁来说了算或谁能提出权威可信的参考意见,不是随意的,这点至关重要。现在想参与的投资者对此的意见是,过去“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定价权不能由艺术家单方面说了算,不能任由拍卖行说了算,不能就凭画廊或经纪人说了算,不能轻易就由高校学者、文博专家、艺术评论家或批评家说了算,更不能跟风轻信媒体或艺术网站就说了算。

       那么究竟谁说了算?

       诚信交易是健康良性市场建设的基础,交易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价值,市场要想繁荣稳定长期存在,永续发展,那么,交易的平台,交易的规则,相互交易的物品,交易价格的评价与指导,交易健康环境的维护,等等,都要遵循一个原则,即价值的真实可靠性原则,不能欺骗,不能鼓动以虚谋实,市场预期是在客观合理的依据之上,避免投机炒作沦为“至尚法宝”。

       故此,仅仅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艺术家进入文交所的前提基础就应该是其作品具有的“独立思想、独立风格、独立人格”;且其作品的终极走向可以靠拢如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或文化大省(如,辽宁、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川、陕西、广东、西藏等)的官方博物馆,官方认可支持,能够官方馆藏支撑,这样成为进入国家和文化大省艺术史名录的人,这样一个导向;其作品价格的基本评判依据是可以由国家税务部门出具的认缴凭据或具有足够公信力的交易场所提供的综合指数报告而来;其作品须是艺术家严谨构思精心创作且能够确保、作出承诺在世具备唯一性的经典作品,等等。

       未来艺术品投资是一个在国家区域城市大中心动辄可能上几百亿规模以上的大市场,为此,文交所需要法制化思维、体系化建设,尊重人类文明成果,用好国家政策,把握市场机遇,忠诚地为消费者服务,自觉主动接受行业行政监管,搭建第三方权威评估机制找好“掌眼人”,树立绝对公信力,尽量选择与国家级的有资质、有权威品牌的机构去合作,共同打造科学严谨的以诚信为宗旨的服务体系,确保这一新兴业态的健康发展。

       找好找对“掌眼人”,诚信交易,这是艺术金融生态建设和维护的必然要求。



※  ※  ※

原作者: 品艺论见 来自: 美篇
精彩评论1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