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横渠四为句:张载的生命历程与境界追求(节选上)

新文人画院 2021-10-16 17:40 1894人围观 学术评论

四川省新文人画院人文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副院长魏冬教授著述《横渠四为句:张载的生命历程与境界追求》,今节选部分,分上下两期连载,以飨读者。


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  魏冬


导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

          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

习总书记在这里所引用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经典格言,就出自张载。张载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实干家,是宋明理学的重要奠基者,是关学学派的开创者。他是我们陕西眉县横渠镇人,故而后世称他为“横渠先生”。因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有四个“为”字,所以这句话也被后世概括为“横渠四为句”或者“横渠四句”。

张载像

       古往今来,横渠先生所讲的这四句话,不仅为民族英雄文天祥、关中大儒冯从吾、史学大家黄宗羲等人所称道,为国学大师马一浮、哲学史家冯友兰等人称许,也为李大钊、毛泽东、温家宝所认同,所以这句话,的确代表了我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的志向和传统,是我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坐标,也是是当今知识分子乃至每一个中国人需要继承弘扬的文化精神。
       那么,如何去理解这四句话呢?我们知道,这四句话是横渠先生在他五十岁之后提出来的,这既是他天下知识分子的期盼,也是他人生志向的自我期许;既是他对自己五十年来生命人生心路历程的总结提炼,也是他对自己五十岁之后人生目标的设定和期许。要了解“横渠四为句”在张载生命中的内涵和意义,就要回到张载的生命历程和心路历程中去,结合其生命追求理解其内在意蕴,发掘其内在精神。
       张载出生于1020年,去世于1077年,他的一生比较短暂,只有58岁。但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张载精思力索,创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根据张载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可以将他的一生简单划分为“少年好兵”“青年志学”“中年为政”“晚年造道”四个阶段。而“横渠四为句”的提出,都与他人生的这四个阶段紧密相关。

一、少年好兵:“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萌芽

       张载出生在陕西长安。他的祖籍是河南开封,他的父亲张迪,在他出生前就来到西安。宋仁宗即位后,被任命为涪州知州,到涪州——今天的重庆一带去任职。张载也随同他的家人前往涪州,渡过了他的儿童时代。不过,到他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和家人护送父亲的灵柩回家,因路途阻塞,滞留于眉县横渠镇。于是他将父亲安葬在这里,他也在横渠安家,成为横渠人。根据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的记载,少年时代的张载,虽然家境艰苦,但有远大的志向,“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在这个时期已经萌发了。当时,陕西是宋和西夏的边境,张载极为关心国家大事和边境安全,他认真学习兵法,并和邠州人焦寅一起,打算纠结一批壮士,收复临洮以西宋朝的失地。由此可见,张载的志向和追求。吕大临说他,在儿童时就“志气不群,知虔奉父命,守不可夺”,父亲去世后虽家境清苦,但他“少孤自立,无所不学”,他所关心的,不是个人的未来幸福,而天下的安宁太平。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张载虽然还没有踏上学问的道路,但已经萌发了“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随着慢慢的成熟,他的这一理想追求就更加的深厚和完善了。

二、青年志学:“为往圣继绝学”的心路历程

       公元1040年,是张载生命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西夏派兵进犯北宋的西北边境延州(今延安)一带。西北边境,战事吃紧。朝廷任命大名鼎鼎的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驻守延安。张载时年21岁,他得知这一消息后,急驰数百里,拜谒范仲淹,期望能投在范仲淹门下,报效国家。然而他与范仲淹的见面,却改变了他以兵法致太平的少年梦想。在北宋当时的政坛上,范仲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伯乐。任职延安期间,他不仅从行伍中发现了将军之才狄青,培养了西北名将种世衡,成携了理学先驱胡瑗等人,而且发现并提点了张载。关于这次见面,《宋史·张载传》记载,范仲淹见到张载后,见他器宇不凡,故而对他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并且劝他去读儒家的经典《中庸》。范仲淹为什么劝张载不要把重心放到兵法上,而让他去读《中庸》?因为范仲淹在朝廷多年,已经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问题并非单纯用军事兵法就能解决,要解决社会问题,更根本的是要建立一个合乎当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范仲淹劝张载读《中庸》,实际上是为张载指明:要“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要从自我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价值观的重新建构入手。经过范仲淹的这次点拨,张载开始走上研习儒家文化的道路。根据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的记载,张载从范仲淹那里受读《中庸》后:

          读其书,虽爱之,犹未以为足也,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

在范仲淹的引导下,张载从早年仅仅着眼于军事兵法,转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探寻。他先是研读《中庸》,虽然认同其中的道理,但并不能满足他重建价值信仰的学习渴求。于是他又将精力投入到对佛教、道教经典的研读。经过了数年,他全面了解了佛教和道教的学说,但也认识到佛教和道教不能满足其建构社会核心价值信仰的需要,于是他又返回到儒家的经典《六经》来,期望从中找到重建社会价值信仰的根据。这就是学界后来概括的张载早年思想转折的三次历程:从受读《中庸》到出入佛老,再到反之六经的过程。
       随着对儒家经典和佛老之学的研究深入,张载对儒家观念的认同渐趋坚定。他的学识,也为他在关中获得了一定的声望。大约在他三十四五的时候,就被曾任宰相的文彦博聘请到长安郡学,为长安的学子讲学。到他三十七岁的时候,他的声名已经走出关中,而能到当时的京城开封,在相国寺为诸生坐虎皮讲《周易》,了。这期间,又发生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张载的两位表侄程颢、程颐兄弟来相见。当程颢、程颐兄弟俩和张载见面后,张载和他们讨论《周易》,他深切感受到他们对《周易》的理解见解不凡,于是他对听讲的人说,“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于是撤坐辍讲。张载是程颢、程颐兄弟的表叔,二程少张载十二三岁,然张载对于二程,能降心相从,相互推崇,互相启发。于此可见张载从善如流、虚怀若谷的人格。他这种伟大的学者态度,自足钦佩。
       张载和二程在京师的这次见面,对张载信仰观念的正式确立有重要的意义。自从与二程切磋之后,张载对自家的信仰更加自信了,他涣然自信的说:‘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尽弃异学,淳如也”,俨然是一位焕然自信、纯粹坚定的儒者了。从范仲淹劝读《中庸》算起,张载从“为学”到“志道”大约经历了十六七年时间。开封论学,是张载儒学价值信仰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事件。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嘉祐二年(1057),张载与程颐同年考取进士。他和陕西蓝田的吕大钧,是当时陕西唯一的两名进士。嘉祐二年(1057)的这次科举考试,是中国科举史上极为耀眼的一年。当年的主考官,即是当时的诗文革新领袖欧阳修,负责阅卷的梅尧臣是宋诗的开山祖师。当年考中的进士中,除了张载、程颢、吕大钧之外,还有四川眉山的苏轼、苏辙兄弟。苏轼是这次考试的榜眼,而状元章衡,则是苏轼的朋友。这次考试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与他的弟弟曾布、曾牟,以及堂兄弟曾阜,一门四人同科及第。由于这次科举考试所取进士多为北宋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政治界、思想界、文学界的各种新秀,故而被称为“千年进士第一榜”。而张载,即是这一榜中的一员。
       从21岁受读《中庸》,到38岁考中进士,张载经过出入佛老、反之六经、确立信仰、考取功名的心路历程,张载成长为一位自信纯粹的儒家学者,开始踏上仕途,进入社会,这十六七年的志学历程,正是张载“为往圣继绝学”的艰苦探索历程。在这一历程中,张载经过艰苦的探索,认识到孔子才是真正的圣人,而儒家的学说,才是当时社会需要继承的绝学,他“为往圣继绝学”的理想追求,在这一人生历程中逐渐清晰了。

(未完待续)


       习总书记讲:“我必无我,不负人民”。海乃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我而后大,无私而后勇。张载的“勇”,根源于他以天下为己任,以家国为事业的情怀,根植于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追求。我们今天学习张载的思想,继承张载的精神,从根本上就是要继承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四为”志向;和“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的“六有”精神。



魏冬简介

 



       魏冬(1977年2月生),男,字北陆,号柏麓、柏庐、北庐,玄英子。四川省新文人画院人文研究所所长。

       陕西合阳人,中共党员。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后),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西北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陕西各界清明“祭孔文”的执笔者。曾长期在藏工作,为西藏自治区首位哲学博士后、西藏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研究专家库专家、西藏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五个一批”人才(理论界2人之一)。当前学术兼职主要有:韩国大邱教育大学校礼节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院员、柬埔寨柬中文化友好协会中国区学术交流部部长兼文化导师、中华孔子学会理事、陕西省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西安周易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汉唐学院特聘研究员、四川家宽文化艺术研究院学术导师、眉县横渠书院特聘研究员、西安实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贡院大讲堂”主讲人、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文化顾问。

       长期从事儒释道三教与藏汉文化关系研究,熟悉汉、藏两种文字。研究重点有:周易哲学与文化研究、道家经典文献研究、张载关学研究、藏传佛教文献研究。目前在张载关学、易学、庄学、藏学、场有哲学、西藏教育等研究领域出版著作12部,发表学术论文四十篇(部)。学术成果多次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西藏党委宣传部、西藏民宗委等部门采用,被《中国民族报》、中新网、新华网、《中国报道》、《封面》、四川文化网等媒体报道。本人事迹多次在《西藏日报》《湘大校友》等媒体报道。

       现主要从事关学研究与民间推广传播,以“关学后劲”自励。


原作者: 魏冬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