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连载九】“张载的思想与当今世界”系列讲座(续)第二部分(总论第三讲之1、2、3)

新文人画院 2022-4-17 13:32 2693人围观 学术评论

民胞物与,和同天下,“张载的思想与当今世界”系列讲座【连载九】(续)第二部分(总论第三讲之1、2、3)




民胞物与 和同天下

“张载的思想与当今世界”系列讲座文稿

主讲:魏 冬


编者按:

       从2019年年底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不仅给全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且刺激了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巨大变化,对全球范围内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这场大疫中,人们也被现实逼仄地不得不关心和思考这样关乎存在的价值问题: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社会秩序?我们又如何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伴随着这样的思考,古今中外哲人的教导,又一次得到当今社会的普遍关注。而张载,这位中国北宋时期的古代思想家,连同他提出的“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知礼成性、变化气质”的修养主张,“濯去旧见,以来新意”的创新意识,以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抱理想,也在当今时代的世界大变局中,再次得到世人的高度关注和反思。
       2021年,为推动张载关学的现代弘扬和传播,陕西省孔子学会、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等单位组织开展了“中华关学中国行”大型公益活动。当年8月至今年1月,“中华关学中国行”活动的倡导策划和组织者,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魏冬教授连续用五个月,为全国张载后裔及张载关学爱好者作了以“张载的生命历程和精神追求”和张载最重要的著作《正蒙》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性系列讲座。该系列讲座共举办114讲,为我们走进张载的精神思想领域、认知张载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现代价值提供了有益借鉴,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共鸣。但由于当时条件限制,该系列讲座主要采取了音频形式。讲座成功举办后,广大关学爱好者提出将这次系列讲座内容以文稿形式刊发的强烈要求。为满足社会进一步学习张载思想、弘扬张载关学精神的热切愿望,四川省新文人画院受中华关学中国行组委会委托并征得魏冬教授同意,在亚洲华语文旅卫视、中央电视台央视频、封面新闻、四川文化网等媒体的支持下,决定以魏冬教授在2021年“中华关学中国行”张载主题公益系列讲座为主要内容并予以深化、扩展,在亚洲华语文旅卫视、封面新闻、四川文化网推出“民胞物与 和同天下:张载的思想与当今世界系列讲座”文稿连载。欢迎广大关学爱好者、社会各单位予以关注支持。



【讲座内容提要】

       此次系列讲座文稿以张载的经典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主线,共分为“引论”“总论”“分论”“结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论:从横渠四为句说起”是对张载的经典格言“横渠四为句”的讲解,主要讲述“横渠四为句”的文本流变、思想内涵、历史影响和现代价值;第二部分“总论:横渠四为句与张载精神世界”是关于张载生平和人格境界的讲解,主要讲述张载的生平历程、人生志向、精神追求、学说宗趣与思想理路;第三个部分“分论:横渠四为句与张载思想精蕴”是关于张载思想学说的讲解,按照“横渠四为句”的原本表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分为四个主题,讲述了张载的宇宙本体观念、人生价值观念、历史人文观念和社会文化观念。第四部分“结论:解读张横渠之学的现代维度”,主要讲述了在现代视域下解读张载人格精神和思想学说的一些思考,可以算作整个演讲的总结和回顾。


(续)第二部分(总论第三讲之1、2、3)




总论  横渠四为句与张载精神世界

       (第二讲……续)


第三讲  先生的学说宗趣

       先生的精神风范,体现于先生的做人为学,集中于先生的思想学说。先生的思想学说,完整体现于《正蒙》,集中体现于《西铭》。虽然历代学者因所见不同而对《正蒙》评价不一,但对于《西铭》则是无有批评,唯有赞赏。故而《西铭》堪称先生为后世所敬仰的一篇大文字,真是先生一生思想学说的精华所在。要了解先生的思想学说,当然先要了解《西铭》这篇文字,这就是先生所有学说的宗趣所在,也是我们在此所首先了解的第一篇文字。

1

       我们已经知道,《西铭》原来叫《订顽》,与之相对的还有一篇叫《贬愚》,开始,先生是把这两篇文字贴在自己书院的东西双牖上,用来鞭策自己、教育子弟。后来他的学友程颐见了,认为《订顽》《贬愚》的名字容易引起争议,所以改为《西铭》和《东铭》,也就是两篇座右铭的意思。《正蒙》一书编成后,这两篇文字也被收入其中的第十七篇《乾称篇》里。其中,《西铭》是《乾称》篇的第一段,《东铭》则是《乾称》篇的最后一段。而在后世,随着《西铭》这篇文章影响的扩大和认同度的提升,它也被单独拿出来,置于《正蒙》的卷首。
       《西铭》和《东铭》都是先生五十一岁退居横渠后完成的作品,因此这两篇文字都应该是先生的“知天命”之作。其中,《西铭》主要体现了先生的世界观、境界观,也就是回答了“人应该怎样看待这个世界,应当做怎样的人”的问题,而《东铭》则主要反映先生的修养论和工夫论,也就是回答“做人应该怎样提升自己修养,应该怎样做人”的问题。《西铭》和《东铭》结合起来,就是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表现。即《西铭》是从天说到人,《东铭》是从人说到天,两者都是先生思想精粹的集中表达。用现在的话来说,《西铭》就是理想蓝图,《东铭》就是行动指南。我们了解先生的思想,首先应该紧紧把握住《西铭》和《东铭》。但是《西铭》更能体现先生的思想宗趣,《东铭》则只能代表先生在心性言动修养上的要求,故而我们要了解先生的学说宗旨,更要看重《西铭》。
       那《西铭》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呢?先生在《西铭》中说: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颖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厎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於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於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正蒙·乾称篇》)
 
短短的一篇《西铭》,字数亦不过二百五十余字,然而其中所蕴涵的哲理,却不是那么简单。说它好懂,其中的字基本都能认识;说它不好懂,就是难以理解其中蕴涵的深层义理。为什么?因为这篇文字并不是一般的文字,而是如同朱熹所说,是“大抵皆古人说话集来”(《朱子语类》卷九十八)[1]。也就是说,《西铭》是基本上是选择儒家经典里的字句和事例,重新组合而成的。所以这篇文章的字词、事例都是有来历的,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典故,自然难以理解其中的意思。同时,这篇文章并不单纯是对典故的解释,而是借助典故,来表达新的意思,所以这篇文字颇有难懂的地方。我们打个比喻说,先生的这篇文字,就像用旧砖盖新房,旧中有新,新中有旧,既有继往圣的指向,又有开来学的意境。这就是《西铭》思想构建的高妙之处,也是先生在利用经典的绝妙之处。我们要读懂《西铭》,首先要明白先生这种“我借六经代我言”的表达方式。
       因此,没有通读过古人经典,特别是儒家四书五经的人,就是古文基础好,也未必能理解这篇文字蕴涵的深意。那如何去解读《西铭》?我们用“字里行间”读书法。我们知道,古人作文造句,措词极为讲究,可谓字字有深意,了解“春秋”笔法,读过唐诗的人,想必对这一点都会有所感受。先生的这篇《西铭》也是如此。虽然其中的用字、典故皆有所本,但其总体意义,却是根源于孔孟阐释出来的。因此我们对这篇文章的解读,一方面要从大处着眼,看到其整体风貌;另一方面也要审视细节,体会其细微之处。这是我们解读《西铭》的基本方法。
       那么从大处看,《西铭》的基本架构和思路是怎样的?我们说,先生《西铭》的大架构是由“家”到“天”,大思路是由“孝”而“仁”。其中心,则在一个“我”字上。也就是说,这篇文字,是从“我在家庭中的位置是什么,我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出发,推及到“我在天地之间的位置是怎样的,我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大体而言,也就是基于对儒家“孝”的认可,而推及对儒家“仁”的确立。先生曾说,自秦汉以来,学者只知人而不知天,只求为贤人而不愿为圣人,这是个求知、做人的大弊端。为什么?因为只知自己的事、自家的事,就是学做好人,也未免拘于自己家人、亲戚的范围内,算不上天地间的大人,未免狭小了些,偏执了些;进而只求贤人,不敢求做圣人,也未必其志太小,其实连贤人也未必做得。因此先生所期望的,是要世人做心胸开阔的大人、志向远大的超人,而不是小家子气的小人、没有志向的俗人。我们要了解《西铭》,就要从大处着眼,把握住先生思想的这个大脉络。

2

       下面,我们结合《西铭》的原文和译文,对《西铭》的大架构、大思路作一解说。
       首先,先生在《西铭》一开篇就说: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正蒙·乾称篇》)

这句话直接的意思是说,乾应该被称为父亲,坤应该被叫作母亲。如此渺小的我,本与他们骨肉相联、血脉相通,而处于他们的中间。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宋史,张载传》和冯从吾的《关学编·横渠张先生》中都说,先生的思想,是“以《易》为宗”的。什么是“以《易》为宗”?就是把《周易》中的思想,作为自己思想架构的依据和基础。先生在这里一开篇提到的“乾”“坤”两个字,实际上就是《周易》里的两个最基本的卦。《周易》在汉代就被看作是群经之首,而乾、坤两卦则被看作进入《周易》智慧殿堂的门户,要了解《周易》的意义,就先要了解乾、坤的意义。乾、坤是什么?乾代表自强不息的精神,而以上天为代表,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坤代表厚德载物的胸怀,而以大地为代表,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也。我们古人以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为人处事的最基本原则,所以特别推崇乾、坤两卦。张横渠名字叫载,字子厚,应该也是从这个坤卦来的。
       乾为刚健,为进取,坤为柔顺,为包容,那为什么我要把乾称为父亲,而把坤称为母亲?那是因为:乾、坤的精神,是宇宙生生不息的根本精神,是天下所有生命产生、存在的根源。乾坤与万物的关系,就具体的体现在“创生”和“养育”上,故而《周易》称:“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也就是说,乾卦就是代表创造生命的力量,坤卦就是代表成就生命的力量。乾和坤在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家庭中的父母一样。乾就像父亲,为了撑起这个家,一辈子起早贪黑劳作不息;坤就像母亲,无论我们怎样,母亲对你永远只有爱护没有嫌弃,永远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所以就一个家庭而言,父亲就是乾,母亲就是坤。但乾坤的精神并不仅仅体现在家庭之中,还体现在整个宇宙之中。就整个宇宙而言,天和地就是乾坤精神最大的代表。《周易》赞叹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天下地上的万物,都是天地交汇而产生的,都生活在天地之间。所以关中民谣说“天在上,地在下,你娃别牛”,所以横渠先生说“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天和地,是人类的父母,是万物的父母,人要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张狂,就不会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最牛。你有多牛?还能大过天大过地?所以做人,首先就要有敬天畏地之心。
       值得注意的是,先生虽然认为父母是我的小天地,天地是我的大父母,但先生在这里并沒有直接说“天为父,地为母”,也没有说“乾为父,坤为母”,而是说“乾称父,坤称母”。这正是先生用词的精妙之处。什么是父母?生我养我者为父母。故就人与人关系而言,生我养我的人固然是父母;但若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就不能这么说了,而应该说天地是我的父母。宇宙中有很多事物,只要本身具有乾健、坤顺的品质,对我而言具有生养教化大恩的,都可以叫父母。所以说父母是父母,天地也是父母。如果说“天为父、地为母”,就容易让人产生不把自己的父母当父母,而只把天地当作父母的错觉,所以不能说“天为父,地为母。”
       进而也不能说“乾为父、坤为母”,为什么?因为乾、坤分别代表的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宇宙精神,如果直接将这两种精神当成父母,就与现实的对象容易脱节,就会导致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对象,是我可以当父母来敬畏孝养的,这实际也是“自大”,是“无法无天”。所以也不切合现实。故而要说乾坤和我的关系,只能说“乾称父,坤称母”,而不能说“乾为父、坤为母”。进而言之,凡宇宙间只要具备禀承乾坤之道的实体,都称得上是我的父母,我都应该将之称为父母。如我们中国人喜欢叫“祖国”为母亲,把自己学习过的学校叫“母校”,把天喜欢叫“老天爷”等等,就出于此。反过来,如果对我不具备乾坤的恩德,我叫他父母做什么?!只有具备乾坤之德的,才称得上“父母”,我才当称之为“父母”。不具备乾坤之德的,不当为父母。我们如果将之称为父母,那如果不是糊里糊涂、脑子发热,就是别有用心、阿谀奉承。
       进而言之,宇宙里的所有东西,只要具备乾坤之德并对我有恩的,都可以称之为父母。反之则不是。你的父母是你的父母,我的父母是我的父母。没有特别的交谊,把别人的父母当做自己的父母,这就是对自己父母的大不敬。而现实中有一些父母失去了父母的乾坤本份,甚至沦为禽兽伤害称自己的子女,更为天地难容!然而,宇宙中惟有天地是禀承乾坤之道须臾不离的,而且惟有天地对人类万物不分彼此同等关爱的,所以只有天地才堪称人类万物永恒的大父母!试看人类万物,莫不脚踩实地,面向高天,莫不在此天地怀抱之中?先生将乾坤看作宇宙生生不息的根本精神,把天地看作是禀承乾坤之德的人类万物的共同父母,真是人类万物与天地关系的真实写照!“乾称父,坤称母”一句,虽出自《易传》,但在这里用得极好,自开出一番新境界,岂一般人所能见得!
       现在我们在回过头来,就会发现:先生辟头一句“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说得极好。试举一例说明:原来我们常人所见的,是如同父母子(女)一家三口的小照片,而今经过先生这十五个字的点画,便添上了一幅上天下地的大背景,就是像框也框不住了。你看,这个小孩子在父母的怀抱中,是多么幼小的一个生命啊!多亏有了父母,才有我们的生命,才有我们的存在,才有我们的长大成人,才有我们的顶天立地。但不管怎样,我们都是父母的小孩子。再就人来看,在天地之间,人有多大?比不过大象恐龙,猛不过老虎豹子,实在是太弱小了。与天地相比,我们人类算什么?沧海一粟而己。所以说“予兹藐焉”,藐是藐小,有人自不量力,与天斗、与地斗,你斗得过天地吗?这就像小孩子跟父母斗气一样傻得可爱、笨得可笑!所以做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要遵循天地之道。逆天而行,你会有好果子吃?我们的国人,应该记住这个教训,敬天孝地,爱护自然。

3

       但是有人还想不通:我是我的父母生的,跟天地有什么关系?为啥叫我把天叫爸把地叫妈?我不叫。我说你娃的格局太小了。你爸你妈从哪来?你爷你婆从哪来?你先人从哪来?追本溯源,总不离这个地球,总不离这个宇宙。先生说的地,就是这个坚实无比的地球;先生所说的这个天,就是这个地球周围无边无涯的天空。不管你追到哪,还不都在这个天地之中?所以我们任何人任何物都是天地的造化所成,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了说明这一点,先生接着说: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篇》)

先生说,充塞天地的东西,是构成我生命的物质;统帅天地的东西,是造就我本性的根源。天地间的人民百姓,都是我的同胞;天地间的千万事物,皆都是我的朋友。
       那什么是充塞天地的东西?有人说,地是实的,人是实的,万物是实的,这些都是存在的,是“有”。但抬头望天,天空空如也,啥都没有,所以是“无”。总而言之,天和地,实际就是“无”和“有”,天为“无”,地是“有”。那“有”和“无”是啥关系?有人说没有关系,有人说“有”从“无”来。先生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能看到、听见、感受到的是“有”,但看不见、摸不着、感受不到的,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无”,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有”。宇宙中没有绝对的“无”,处处都是“有”,这就是先生的基本观点。
       先生还进一步把宇宙统一的“有”,叫作“气”。气有可见的,也有不可见的。可见的,如云气流动,人呼吸呵出的气;不可见的,如天空静静地虚空的气。还有成为具备可见的、形态比较固定的东西,如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等。先生认为,气虽然有不同的形态,但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清虚一大的气,可以显现为运动变化的气;运动变化的气,可以凝固成形态稳定的物。这些可见的稳定的物、运动不息的气,在不可见的气中,就像水中凝结成的冰块、卷起的浪花水纹。一旦冰释块消、风平浪静,归根结底还是水,所以他们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统一的、实际存在的气。
       那这几种不同的气,哪种是最本质的形态?先生认为就是清净的、虚静的、一望无际、广阔无垠的这种形态的“气”,先生把这种“气”叫做“太虚”。先生说,“太虚”有自己变化、自己运动的内在原因,它由静而动,变为动态的气;动态的气,再凝结成质,成为可见的物。但是运动的、可见的、有形质的都不会长久,最终还是要形溃反原,回归到本来的状态。如此说来,所有物——有形质的气,并不是完全消失了,而只是形态转化了,先生把这叫“死而不亡”。比如人出生,是气借父母的身体从而有了形质,人死了,也不是什么都消失了,而是转化为原本的气,回归本来状态了。
       气为什么会运动变化?先生说,这是由他内在的原因决定的。气本身蕴含阴阳动静的对立统一性,这种本性不仅构成天地的本性,也构成人物本性,性支配、决定着气的运动生化,这就叫作“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先生说“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故天地之塞,吾其体”,是说天地和万物虽然形态千差万别,但本质都统一为气,这也是人的本质;“天地之帅,吾其性”,是说主宰决定天地万物的都是气的内在本性,这也是人的本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则是说既然天、地、人、物的本质相同,本性相同,所以其他人都是我的同胞,其他物都是我的同党。
       这里还需要注意,既然其他人、其他物都和我本质一样本性相同,为啥说其他人是同胞,而物则是同党?这是因为,人和物的区别,并不在是否禀受气的本质本性,而在于他们谁能发挥发扬天地所赋予的本性。因为人有道德之心,也就是“为天地立心”的这个心,而物没有这个心,所以人才是同胞、而物是同党。



【注】

[1]【宋】朱熹著,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17册《朱子语类》卷九八,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312页。


(未完待续)


【主讲人简介】

       魏冬,男,陕西合阳人,中共党员。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后),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关学中国行”系列公益活动策划组织者。曾在藏工作,为西藏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五个一批人才”。长期从事儒释道三教与藏汉文化关系研究。现主要从事关学研究与社会普及传播。研究重点有:张载关学研究、周易哲学与文化研究、道家经典文献研究、藏传佛教文献研究。目前在张载关学、易学、庄学、藏学、场有哲学、习近平治藏方略、西藏教育等研究领域出版著作20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部)。学术成果和组织活动多次被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省人民政府、西藏党委宣传部、西藏民宗委等部门采用,被《中国民族报》、中新网、新华网、《中国报道》、《封面》新闻、中央电视台央视频、四川文化网、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三秦智库》、陕西文明网等媒体报道、选载。本人事迹多次在《西藏日报》《湘大校友》等媒体报道。
       当前学术兼职主要有:(韩国)大邱教育大学校礼仪文化教育研究所特任研究员、(柬埔寨)柬中文化友好协会中国区学术交流部部长兼文化导师、中华孔子学会理事、陕西省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西安周易研究会副理事长、第十二届鲁迅青年文学奖四川赛区组委会委员、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人才库专家、四川省新文人画院人文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家宽艺术研究院学术导师、西安国际汉唐学院特聘研究员、眉县横渠书院特聘研究员、西安实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贡院大讲堂”主讲人、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学文化顾问、陕西省渭南地区临渭区“人才振兴新村民”、陕西省合阳县百良中学助力中华优秀文化与乡村教育发展”外聘指导老师。
       因为长期在西藏和中国西部研究推广儒学的贡献,2019年被国际儒学联合会评为“纳通国际儒学奖·西部儒学贡献奖”(青年成就奖,全国二人之一)。

原作者: 魏冬 来自: 四川省新文人画院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