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连载十七】张载的思想与当今世界系列讲座(续)第三部分(分论第一讲之10~12)

新文人画院 2022-6-16 15:33 12596人围观 学术评论

民胞物与,和同天下,“张载的思想与当今世界”系列讲座【连载十七】(续)第三部分(分论第一讲之10~12)。




民胞物与 和同天下

“张载的思想与当今世界”系列讲座文稿

主讲:魏 冬


编者按:文略,查阅前十三。



【讲座内容提要】

       略。

(续)第三部分(分论第一讲之10~12)




分论  横渠四为句与张载思想精蕴


第一讲  为天地立心


       “为天地立心”,是先生人生追求的第一个面向。先生对天地万物的探索思考,是“为天地立心”这一人生追求在思想上的具体体现。先生的这一思想,是先生探究人的问题——个人价值问题和社会秩序问题的哲学基础,是他天人性道观念建立的哲学依据。故而要理解先生对人的问题的思考,就不能不先对先生对宇宙万物的思考作出探讨。


       ……续

10

       这样看来,先生所说的气,具有三种形态。第一种是有形的“法”,这就是我们常见的事物;第二种称之为“象”,也就是无形而可感的事物;第三种是“太虚”,也就是无形无相,常识中的万物存在的空间。先生认为,“太虚”之气是所有形态的气的本来状态,决定着其他两种形态气的存在和性能。由于自我的性能,它可以转化为有形象的“法”“象”。由太虚的性能所决定,气在运动聚散变化中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途,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 (《正蒙·太和篇》)

气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但其中也有必然的理的存在。这种理,不仅是可观万物的规则,进而也是人类伦理行为的基本依据。人类社会所有规则、制度的总和——“礼”,也将依据此“理”而建立。太虚形态的气既然是万物的归宿也是万物的来源,所以物——气的聚合形态,也必将与之保持不可割断的联系:

       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正蒙·和篇》)

有形之物的消亡,其实也就是它变为无形的状态而回到太虚。这正是所有万物的来源和归宿,所以正好是回到了本来的状态;无形象的太虚之气,在自我性能的决定下凝聚为有象可感的事物,其实也并非脱离了太虚的母体和性能,故而让然不会失去其原有的性能。在此,有形有象的人和物,都和无形无象的太虚贯通起来了,人的生命和意义,也需要在这种认识之下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

11

       基于以上的认识,先生将“太虚”“气”“物”完整的贯通起来: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然则圣人尽道其间,兼体而不累者,存神其至矣。彼语寂灭者,往而不反;徇生执有者,物而不化。二者虽有间矣,以言乎失道则均焉。 (《正蒙·太和篇》)

太虚不能没有气,如果太虚没有气,就只是个“空壳子”,万物的来源与过去就无法说明;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也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其之所以如此往来反复,是因为太虚固有的性能所决定,而不得已而然也。然而,圣人则能够穷尽太虚之气、无形有象之气、有形有象的万物三种形态之间转化的道理,对于任何一种都能深刻体察而没有忧生畏死的各种负累。为何如此,因为圣人能存养其变化中的神妙而与之相契也。这就是“存神”的境界,这就是“尽道”的境界,这就是“圣人”的境界。如果人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不能穷尽其中的道理而存养其中的神妙,又如何能摆脱人生的负累,通达圣人的境界?对宇宙真相的把握,正在于此,而并非仅有客观的科学的意义,更指向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却有人以寂灭人生为追求,这真是放下现实的生活不去料理而去追求虚无缥缈的空洞幻境;又有人执着于长生不老,在炼丹制药中耗费生命,这又是偏执于生命的有形物化状态而不知变化。表面上看来,这两种人生追求有所差别,但从根本上看,都脱离了宇宙大道生化不息的根本,又有什么差别呢!而只有认识到天地万物同为一体,才能确立人生价值的真正所在,此如韩邦奇所说:“学不足以一天人、合万物,不足以言学。吾读《正蒙》,知天人万物本一体也。”(《正蒙拾遗序》)。而能认识到天地万物一体,才能认识到自我本性的来源,生命价值的所在。
       正是破除了太虚的空无,打通了气与万物的隔障,才可以超越人生的生死,通达于自我的本性。先生言:

       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正蒙·太和篇》)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亦为物之本体。我为太虚中之一物,则太虚亦为我之本体也。是以气聚而成我有形之身体,气散亦回归我无形之身体,生死只是形体的变换而已,与我又失去什么?能够知道虽然生死的变化但我在天地之间确实永恒的存在不会灭失,又怎可摆脱世间的伦理而遗世独立、超然物外;又何必执着于有形的肉体而顽固不化、贪生怕死呢?只有认识到这一点的人,才可以与他谈及人的本性,才可以和他谈及人生的价值。

12

       如上所知,先生宇宙论中最精彩、也是最有特色的一点,就在于他否定了太虚是“无”的传统认识,而认为太虚也是实有的气,如此则整个宇宙都统一于“气”的存在。宇宙万物,无一物、无一处不是气的存在。所不同的,只在于它们的存在状态罢了。这就是统一的、实有的、运动的、和谐的宇宙的存在,这就是“太和”。故而由此可以看出“虚空即气”这一认识的意义所在:

       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顾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从来,则深于《易》者也。 (《正蒙·太和篇》)

       “不如野马、絪緼,不足谓之太和。语道者知此,谓之知道;学《易》者见此,谓之见《易》。”能够认识到宇宙是太和,才可谓真正认识了道,才可谓真正了解了《易》。而认识宇宙是太和的关键点,在于知道万有法象存在的空间——“太虚”并不只是空空如也的真空,而是虚灵、清通、神妙的气。而能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将常识中的存有和空无、隐晦和显现、神妙和变化、本性和命运贯通起来,也才能了解气之所以来聚去散、运动变化、有形无形的根本和由来,只有这样才算是深刻了解了《周易》,认识了造化,通达于太和。


(未完待续)


【主讲人简介】

       略。

原作者: 魏冬 来自: 四川省新文人画院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