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连载十八】张载的思想与当今世界系列讲座(续)第三部分(分论第一讲之13~15)

新文人画院 2022-6-22 10:02 10293人围观 学术评论

民胞物与,和同天下,“张载的思想与当今世界”系列讲座【连载十八】(续)第三部分(分论第一讲之13~15)。




民胞物与 和同天下

“张载的思想与当今世界”系列讲座文稿

主讲:魏 冬


编者按:文略,查阅前十三。



【讲座内容提要】

       略。


(续)第三部分(分论第一讲之13~15)




分论  横渠四为句与张载思想精蕴


第一讲  为天地立心


       “为天地立心”,是先生人生追求的第一个面向。先生对天地万物的探索思考,是“为天地立心”这一人生追求在思想上的具体体现。先生的这一思想,是先生探究人的问题——个人价值问题和社会秩序问题的哲学基础,是他天人性道观念建立的哲学依据。故而要理解先生对人的问题的思考,就不能不先对先生对宇宙万物的思考作出探讨。


       ……续

13

       然而最令人担忧的,是儒者不能认识到天地万物本身就是统一的太和,而陷入佛老错误的世界观中,进而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念:

       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絶,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 (《正蒙·太和篇》)

       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则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于浮屠以山河大地爲见病之说。 (《正蒙·太和篇》)

如果认为空虚能够产生出气,则虚空成为母,气成为子,气必须依待虚空才能产生,这样虚空就是无穷的了,而气只是有限的存在,自然人和物都是有限的存在,又怎么树立永恒的、超越的人生价值?这样虚空就和万物的存在、人的生命没有什么关系,不就陷入道教所讲的“有生于无”的论述,而不知道这里所谓的“有”和“无”两者是混同一体的;如果只是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可见可感的事物都是在太虚这个空壳子里的东西,那这些事物和这个“壳子”又有什么关系呢?两者没有直接的关系,事物各自有各自的形,各自有各自性,彼此之间不能达成一致;而且形就是形,性就是性,天就是天,人就是人,他们彼此之间成为孤立的、隔绝的存在,彼此之间谁也依赖他者而存在,这不就又陷入佛教把山河大地看做是清净太空得病了的肿瘤之类的观点吗?这些观点的错误,就是不能将太虚看做实有,就是不能将太虚和存有的法象人物贯通起来造成的啊!先生又说:

       此道不明,正由懵者略知体虚空爲性,不知本天道爲用,反以人见之小因缘天地。明有不尽,则诬世界乾坤爲幻化。幽明不能举其要,遂躐等妄意而然;不悟一阴一阳范围天地、通乎昼夜、三极大中之矩,遂使儒、佛、老、庄混然一途。语天道性命者,不罔于恍惚梦幻,则定以“有生于无”爲穷高极微之论。入德之途,不知择术而求,多见其蔽于詖而陷于淫矣。 (《正蒙·太和篇》)

大易所讲的“太和”之道没有揭明,正是因为一些人懵懵懂懂的,只是粗浅的指导要体悟虚空,将之作为人的本性,但却不知道依据天道来作为,反而以人狭隘的见识,来说明天地万物的变化,道理搞不明白,就诬陷说这个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意识幻化出来的假象。对于事物隐晦和显明的原因不能说出其中的关键,却跨越次第随意猜测;不了解自然中阴阳两种力量普遍存在于天地之间,贯通于昼夜的变化,决定着天地人最根本、最正确的法则,就把儒家、佛教、老子、庄子混为一体,搅金银铜铁为一器。这样去谈论天道、性命,不是迷失在恍惚的玄学和梦幻的佛学,就是把有生于无看做穷尽道理、极其微妙的至高之论。如此下去,道德修养的途径就不知道如何去探求,大多会为不当的言论遮蔽而沉陷于荒唐之中了!
       正确的世界观决定正确的人生观,错误的世界观导致错误的人生观。在先生看来,世人所以人生观、价值观混乱颠倒,其根源正在于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他们不是把这个世界看做是与人的价值无关的客观存在,就是把这个世界看成是虚无缥缈的意识幻化;不是把这个世界看成是彼此孤立的物象堆积,就是把这个世界看成是令人烦恼的罪恶之源;不是把这个世界看成是彼此冲突对立的竞斗戏台,就是把这个世界看成是毫无目的的盲目运动,……然而世界的真相就在那里:它是统一的、整体的客观存在,它是运动的、和谐的客观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消失,也没有什么东西出现,它们只是遵循着本有的性能和规律变化着自己的形态,这就是宇宙的真相,这就是至高的太和,这就是大《易》向世人揭示的宇宙真理。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必须排除不当的见解,必须回到大《易》,回到太和的基点上来。

14

       通过“太虚无形,气之本体”、“虚空即气”的命题,先生将整个世界统一为实有的、和谐的、运动的整体实有,而标志者宇宙这一特性的范畴,就是“气”。“气”是先生思想中标志着物质客观存在的范畴,与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有一定相似性,都标志着客观实在性的哲学范畴,在“气”这一范畴之下的世界,不是虚幻的、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杂乱的,而是实有的,普遍联系的,运动的,有规律的存在。但在一些方面“气”仍表现出特有的“中国特色”,更富于和谐、运动、生命的意蕴,更富有价值的意蕴。这就是先生“气”论的基本要义和特征所在。而“气”论的特征,正是通过其“气化成物”的过程显示出来。
       首先,通过“气”这一概念,先生正式建立起宇宙运动生化的观点,他说:

       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易》所谓“絪缊”,庄生所谓“生物以息相吹”“野马”者欤!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浮而上者,阳之清;降而下者,阴之浊。其感遇聚散,为风雨,为雪霜,万品之流形,山川之融结,糟粕煨烬,无非教也。 (《正蒙·太和篇》)

气充盈整个宇宙,无所不在,它在自我本性的支配下,运动起来。上升下降,飞动张扬,没有一刻不处于运动之中,这就是《周易》所说的“氤氲”,这就是庄子所说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呼吸相互吹动,就像田野上如野马奔腾的游气呀!气的运动,正是其从清虚转化为实体、从静态转化为动态的枢纽,阴阳、刚柔也在此得到孕育。进而,上浮的是阳性的清气,而下降的是阴性的浊气。阴阳清浊相互感应相遇,有聚合有离散,形成了风雨,形成了雪霜,各种各样的事物有了形状,山川也融结而成,他们虽然如同清和之气运化的糟粕灰烬,但都体现了生命的运动,对人类也具有教化的意义。
       其次,先生用气的聚散,回应了万物并没有所谓“有无”,而只有“幽明”的问题:

       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故圣人仰观俯察,但云“知幽明之故”,不云“知有无之故”。盈天地之间者,法象而已;文理之察,非离不相睹也。方其形也,有以知幽之因;方其不形也,有以知明之故。 (《正蒙·太和篇》)

气聚合了,就能够接受光而显示出它的形状;气不聚合,光就不能落在它身上所以就是无形的。所以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万物是有形或者无形,乃是由气聚合的状态和光施受与否两者共同决定的。当气聚合的时候,只是暂时的存在,所以称之为“客”;当气离散的时候,也不是他不存在,怎么能将其说成是“无”呢?所以圣人考察身边的一切事物,只说“知道事物幽暗和显明的原因”而不说“知道事物存在和不存在的原因”。充满天地的,不过是有形的“法”和流动的“象”,对其形象的考察,离开了光是显现不出来的。所以通过它们的形,就能知道幽暗的原因所在;通过他们无形的状态,也能知道显明的原因所在。先生又说:

       显,其聚也;隐,其散也。显且隐,幽明所以存乎象;聚且散,推荡所以妙乎神。(《正蒙·大易篇》)

万物的显现,是气的聚合;万物的隐匿,是气的离散。显现和隐匿,在光的作用下而有幽明之别,但都是表现出来的物象;聚合与离散,两者推荡运动,这正是气的神妙之处。先生又说:

       天文地理,皆因明而知之,非明则皆幽也,此所以知幽明之故。万物相见乎离,非离不相见也。见者由明而不见者非无物也,乃是天之至处。彼异学则皆归之空虚,盖徒知乎明而已,不察夫幽,所见一边耳。(《易说·系辞》)

万物因为受光不受光的原因,而在视觉上只能呈现为明和幽两种状态,但看不见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这正是天的极致,正是实有的太虚。儒家之外的学者将之归为什么都不存在的空虚,就是只知道明的一面,而不知道幽的一面,所以他们对宇宙万物的认识,怎么能是全面的呢?于是先生进一步用冰水的比喻,形象的说明了气在太虚中的聚散而揭示了圣人之道的意义所在: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故圣人语性与天道之极,尽于参伍之神,变易而已。诸子浅妄,有有无之分,非穷理之学也。(《正蒙·太和篇》)

太虚是清通实有的存在,气在其中的聚散,并不是处在虚无中的运动,这就像水中遇冷则有冰块,冰块遇热则消融于水,冰和水只是两种表现形式的差别,在本质上仍是同一的。故而知道太虚并不是空无而是气无形无象的状态,自然也就没有认为其实虚无的看法了。故而:

       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人虽信此说,然不知能以何为“有”,以何谓之“无”。如人之言曰自然,而鲜有识自然之为体。(《易说·系辞》)

大《易》揭示的是宇宙的真相,所以从来不说“有” “无”;说“有”“无”,只是诸子没有看到宇宙真相的浅陋见解。对于圣人来说,其论及宇宙万物的本性和天道的极限,都是归之于阴阳五行的神妙,这本质都是气的变化而已。诸子见识短浅而虚妄,将宇宙分为存在的“有”和不存在的“无”,这并非是穷通了真理的学问啊!

15

       太虚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归宿,随着气从太虚的状态转化为有象、有形的状态,它的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所谓:

       太虚为清,清则无碍,无碍故神;反清为浊,浊则碍,碍则形。(《正蒙·太和篇》)

太虚之气虽然实有,但具有清澈透明的性质,因为清澈透明,所以也就没有窒碍,因为没有窒碍,所以就神妙莫测,此即太和中“清通而不可象者,为神”,而所谓的“神”,也就是太虚的特性,而并非另有一神灵主宰。

       凡气清则通,昏则壅,清极则神。故聚而有间,则风行而声闻具达,清之验欤!不行而至,通之极欤! (《正蒙·太和篇》)

凡是气,它如果清澈透明就自然通畅无阻,它如果浑浊暗淡就自然壅堆堵塞,它如果非常的清澈自然也就神妙了!所以凝聚的气之间如果有间隙,风自然就能在其中通行,而声音也能在其中传达,这不正是气清澈的验证吗!不用行走而马上就能到达,这不正是气通畅的极致吗!所以,太虚形态的气具有的性质,是“清极而神”的,这也是所有形态的气本来的性质。先生又说:

       太虚者,气之体。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故神之应也无穷;其散无数,故神之应也无数。虽无穷,其实湛然;虽无数,其实一而已。阴阳之气,散则万殊,人莫知其一也;合则混然,人不见其殊也。形聚为物,形溃反原。反原者,其游魂为变欤!所谓变者,对聚散、存亡为文,非如萤雀之化,指前后身而为说也。(《正蒙·乾称篇》)

       太虚是气的本来状态,“言虚者,未论阴阳之道”(《语录中》),论述运动变化的气,则有阴阳了。在阴阳两种性能的作用下,气屈伸相感,没有极限,所以其神妙也没有极限;气离散而表现为万物,它的神妙也表现万千。然而,气的变化再无限,它的本来确实湛然宁静的;气的表现虽然无穷,它的本质仍然是一致的。气散为万物,人却不知道它本来是一;万物相合混同为一,人却不知道它的表现各有差别。气聚而有形,就是万物;万物形溃返回本原,就是太虚。所谓返回太虚,就是《周易》所说的“游魂为变”啊!然而这里的变,只是相对于聚散、存亡而言,并非是像传说中的青草腐朽化为萤、雀入大水化为蛤那样,是前身与后身的关系,也不是佛教所说的轮回转世——前世与后世间的转化啊!


(未完待续)


【主讲人简介】

       略。

原作者: 魏冬 来自: 四川省新文人画院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