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学术报告:关学史文献视域中的“关学”观念

新文人画院 2022-7-19 15:02 11211人围观 学术评论

魏冬学术报告《关学史文献视域中的“关学”观念》。

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   魏  冬


【报告人简介】

       魏  冬,陕西合阳人,中共党员。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后),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关学中国行”系列公益活动策划组织者。当前学术兼职主要有:(韩国)大邱教育大学校礼仪文化教育研究所特任研究员、(柬埔寨)柬中文化友好协会中国区学术交流部部长兼文化导师、中华孔子学会理事、陕西省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西安周易研究会副理事长等。曾长期在藏工作,为西藏自治区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五个一批人才”、西藏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研究专家库专家。长期从事儒释道三教与藏汉文化关系研究,熟悉汉、藏两种文字。现主要从事关学研究与社会普及传播。研究重点有:张载关学研究、周易哲学与文化研究、道家经典文献研究、藏传佛教文献研究。目前在张载关学、易学、庄学、藏学、场有哲学、习近平治藏方略、西藏教育等研究领域出版著作18部,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部)。学术成果和组织活动多次被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省人民政府、西藏党委宣传部、西藏民宗委等部门采用,被《中国民族报》、中新网、新华网、《中国报道》、《封面》新闻、中央电视台央视频、四川文化网、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三秦智库》、陕西文明网等媒体报道、选载。本人事迹多次在《西藏日报》《湘大校友》等媒体报道。


【背景】

       我今天的学术报告的题目是《关学史文献视域中的“关学”观念》。在阐述这个主题之前,我觉得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我之所以选定这个题目的学历背景。
       我是在2002—2005年在陕西师范大学读硕士的时候,开始了解张载、接触关学的。二十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关注点的转型,我研究的重点先后有易学、道家道教、藏传佛教,但最后确定的价值信仰和学术重点是张载关学。十年来,我在关学研究领域研究的重点,先后有张载的本体论、韩邦奇文献整理与学术研究、进而比较深入的考察了以《关学编》为代表的关学谱系文献的形成过程和内在关学观念。近来,比较关注的是戊戌变法到建国前50年的关学研究文献,以及关学从传统的理学形态向近现代的学术形态转型的问题。
       在以上的研究历程中,我觉得自己投入精力比较多、思考也比较深入的是:关学史文献中对“关学”这一观念的建构问题。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把自己学习和考察的一些心得,向各位老师和专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我的汇报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问题?第二,怎样考察这个问题?第三,在关学史文献中,“关学”一词的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这三个问题中,第一个是对我考察这一问题的必要性的回答;第二个问题是我考察这一问题的方法论的回答;第三个则是经过考察得出的结论。前二者为因,第三个为果。它们存在一个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但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是重点。最后,有一个展望性的总结,试图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对“未来的关学应该是怎样的”这一问题作概要性的回答。


【主题】

       一、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问题?

       “关学”,是关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也是关学研究的基础观念。研究关学,首先需要对“关学”这个词,或者说“关学”这个基本的学科范畴有所了知。然而什么是关学?回顾建国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者对此都有不同的回答。(比如侯外庐、陈俊民、刘学智、林乐昌等先生的回应。)不同的回答给人们带来一个疑惑:到底哪一种说法更贴近关学历史发展的实际?同时我们发现,不同学者的回答,都与一个人物——张载紧密相关,这是他们的共同点;而他们观点之间存在的差异,也都与他们各自的研究视域(哲学史、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他们对古典文献的占有和倚重相关(《关学编》《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等)。因此,我觉得在了解了现代学者对关学的不同界说之后,还需要回到古典文献中去,考察“关学”这一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它在不同的思想境域下具有怎样的内涵。这就是从“关学史文献”角度探求“关学”这一观念内涵的缘起。

       二、怎样考察这个问题?

       探求“关学”这一观念在关学史文献中的内涵,要把文献层面的历史考察和观念层面的观念考察结合起来。我在探求“关学”这一观念在关学史文献中的内涵时,(1)首先需要考察“关学”一词在古典文献中出现的先后顺序,(2)然后结合其语境,辨析其具体所指的对象,以及其所蕴含的观念、指向等。这是我考察“关学”观念在关学史文献中具体内涵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古典文献中,中国古代的学者与现代学者的思维方式稍有不同。在他们的思想中,固然对某一观念有其界定,但这一界定往往并不像现代学术研究那样,先对观念作一个明确的界定,而是将其作为不言自明的“潜在”观念,在其思维实践中自觉的运用。这就有一点“以用彰体”“体在用中”的意思。因此,我们在考察“关学”一词的内涵时,往往需要从学者具体的“用”(创作成果)中去提炼其“体”(思想观念)。我觉得这一点,对“关学”观念在关学史文献中具体内涵的考察非常重要。

       三、“关学”一词出现的历史考察

       “关学”这个词,它在历史上是怎样流变、被人接受、诠释和发展的?根据我目前的研究,我觉得“关学”这个词的内涵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重要的时期。

       (一)作为“张载之学”概括的关学

       从历史上看,“关学”一词的提出与演变,都与张载密切相关。但是我们知道,张载虽然在北宋中期就在关中创立了一个学派,但他们并没有自我标榜自己是关学学派。关洛之学,其间虽有微异,然其大本则一也。那么,“关学”这个词,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前期一些学者已经做过考察,提出是南宋时期的吕本中最早提出的。随后有一些学者提出:吕本中的文集中并没有出现“关学”这个词,这个说法的来源,基于全祖望《宋元学案》中对吕本中说法的转引,因此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可靠。
       后来经过文献的进一步考察,一些学者提出,“关学”这个词的最早出现,是南宋时期,但比吕本中稍晚的刘荀。刘荀在其《明本释》一书的卷上中“横渠张先生”下有一段注解中提到:

       名载,字子厚,居凤翔郿县之横渠镇,学者称横渠先生。倡道学于关中,世谓之关学。此书所记吕大临、苏炳、范育,皆其门人也。[1]

这一论述有几点需要注意:(1)从“倡道学于关中,世谓之关学”一语承接“横渠先生”而来可见,“关学”这个称呼,是针对张载“倡道学于关中”而发的;(2)从“倡道学于关中,世谓之关学”中“世谓”一词来看,“关学”并不仅仅是刘荀的独特发明,而是当时社会已经形成的比较普遍的看法;结合这两点,这里所谓的“关学”,即是张载在关中所倡导的道学。可见,在南宋,社会上已经出现了用“关学”一词来指张载之学的说法。这是“关学”一词出现的最早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近现代所谓的“关学”一词,普遍具有“学派”或学术群体的意义,但我们要看到,(1)这里的“关学”一词,不具有“学派”的意义。我们知道,一个学派的构成,需要学派领袖、主要代表人物、基本学说等因素。而此处的“关学”,具体指的是张载之学,并不包括其弟子、学侣、同调的学说,因此其并不具有学派的意义。(2)《明本释》中的这个“关学”观念,并不是后世广泛接收认可的“关学”观念。因为以“关学”一词指称“张载之学”的做法,在当时的其他文献中没有出现,而刘荀的《明本释》后来即失传,直到清代乾隆年间修撰《四库全书》时,才从《永乐大典》中将此书的内容节录出来。因此《明本释》中的“关学”一词及其内涵,实际上在历史中并没有得到后世广泛的接受。(3)随着朱子学逐渐成为理学的主流,“濂洛关闽”并称的提法在南宋后期出现并在后世得到广泛的接受,这一并称意义下的“关”,与刘荀的“关学”一词具有相应意义,都指的是张载之学,因此也没有学派的意义。

       (二)作为“关中理学”概称的关学

       真正在历史上发生重要而且持续影响的,是冯从吾《关学编》所提出的“关学”一词。刘荀之后近五百年间,无论关中还是关外,都没有再出现名谓意义的“关学”一词。最早提出“关学”一词的,是明代万历年间陕西关中学者冯从吾(1556-1627)。1606年,冯从吾著成《关学编》一书。这个书具有三个重要的意义:(1)“关学”作为对后世有影响的一个标志性学术名词被提出;(2)“关学”的基本意义,在本书的《自序》中被概括为“关中理学”;(3)以前两者为基础,关学的人物谱系开始得到构建。该书在作为“关中理学”简摄的“关学”这一名义下,以学人传记的形态,共收入48人,其中先秦4人作为首卷前编,从卷一到卷四为主体,收入宋金元明共44人,其中正编33人,附编11人。这是关学学人谱系建构的基本形态。因为冯从吾的《关学编》对此后关学谱系的建构、宋明儒学谱系的建构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考察其中的“关学”观念。
       首先,我们要考察的是冯从吾《关学编》中“关学”观念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值得注意的是,冯从吾《关学编》的“关学”观念的体现,有“明示”和“实用”两种。(1)冯从吾明确说,他说的“关学”,是“关中理学”,这是“明示”。(2)但“关中理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对此,冯从吾没有明说,只是在建构关学学人谱系中具体体现出来了,这就是“实用”。(3)我们重点是要通过其《关学编》中的人物谱系的发掘,了解其“关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通过对《关学编》中人物的综合考察可以看出:(1)其所谓的“关中”,不仅包括现代陕西关中,而且还延伸到今甘肃兰州一带。因为段坚、周小泉都不是今关中人,但也被收入;(2)其所谓的“理学”,也不同于今天学界所一般认定的从北宋才出现的“理学”,而是以孔子之学为宗源的理学正统道脉。因为他在《序言》中明确说“我关中自古理学之邦,文武周公不可尚矣”。(3)哪些人物才能是真正的“关学人物”?第一,家在关中。他的成长和学问的生成,以关中地域儒家文化传统为基因。这标明了关学产生的文化基因。第二,他的学问的特征,并不在于是否有著作、是否有思想,而是“唯理学是必”,是否具有儒家的价值信仰和道德实践,是判断的根本依据。这表明了关学追求的价值指向。以上三点表明,冯从吾《关学编》中的“关学”,不是某个学者学说的指称;也不是一个地域学群的概称;而是一个具有地域文化传统特征的学派性观念。也就是说,冯从吾《关学编》中的“关学”,是一个以关中儒学传统为生发基因,以孔子之学为宗源,以张载为标志,能不断广泛吸收异地学术思想精华而与时俱进,但特别强调道德践履的学术派别。这个派别,既具有产生的地域性,也具有影响的跨地域性。
       其次,我们要看到,冯从吾《关学编》对后世的影响。冯从吾《关学编》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观念的影响。“关学”一词成为以张载为代表的“关中理学”的概称。这不仅在关中,而且在关外,都是如此。比如此后关外的学者李维桢、余懋衡,此后的关中学者李二曲、王心敬等人,以及黄宗羲的《明儒学案》、黄宗羲及其后学全祖望、王梓材、冯澐豪编成的《宋元学案》《宋元学案补遗》等,都采用和接受了冯从吾的“关学”观念。(2)体例的影响。此后,《关学编》创立了一种地域学派建构的模式。受此影响,清初孙奇逢嘱托弟子汤斌完成《洛学编》,魏一鳌编修《北学编》;此后有安徽徐定文《皖学编》、四川方守道、高赓恩《蜀学编》、湖南黄嗣东《濂学编》、甘肃卢政《陇学编》的出现。(3)谱系的影响。最为重要的是,以《关学编》为标志,此后在关中形成了长达三百余年的关学谱系建构传承。这主要有王心敬——王承烈——周元鼎一系的补续;刘得炯——元春——贺瑞麟一系的补续,以及柏景伟——贺瑞麟——刘古愚对冯从吾原编和以上两系补续的整合。并在此后出现了川籍学人张骥的《关学宗传》(1921)、王恭的《关学宗传表》(1943)。这些关学谱系文献,都普遍接受了冯从吾《关学编》所奠定的“关学”基本观念。
       其三,我们还要看到,后世《关学编》谱系文献普遍接受了冯从吾《关学编》的基本观念和建构体例,但也在其观念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比如:冯从吾的《关学编》是“专为理学辑”,而王心敬则补入了气节、李元春补入了事功,张骥更增加了吏行、文学,这更丰富了以“德行”为本的关中理学的表现形式。从地域上,冯从吾的《关学编》原来局限在关陇一带,而王心敬拓展到了陕南、李元春拓展到了陕北,张骥则拓展到甘、陕两省全地;从历史上,冯从吾的《关学编》除了首卷春秋时期的孔门四子之外,主要是宋金元明几个朝代。而王心敬、李元春、刘古愚等人的续编则将关学的下限不仅延伸到晚清民国。王心敬更能进一步突破理学道统限制,不仅溯本追源,将上古圣人、汉代董仲舒、杨震纳入;而且将明末从儒家“天学”出发,最后走向天主教信仰的王征也纳入关学谱系。他们的做法,虽然各有侧重,但无疑都是以冯从吾所奠定的“关学”观念为基础的。这充分说明了冯从吾“关学”观念对关中学人的影响。

       (三)作为“陕西精神文化”概称的关学

       进入民国,随着理学逐渐退出主流意识形态,关中也出现一批学者重新反思传统关学、尝试建构符合新时代的新关学。对传统关学进行系统性总结反思的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曹冷泉的《关学概论》。而试图重新建构新关学的,是党晴梵的《关学学案》。曹冷泉《关学概论》的特点,是开始考量关学与关中儒释道文化的关系;运用关学与异地学术互动交流的视角对关学做了分期;比较客观公允的评价了关学的特点。党晴梵的《关学学案》,则采用典型案例建构的方式,选择了王心敬、杨屾、屈复、孙枝蔚、康乃心五人,彰显了以“宗国情怀”为根基,道德、知识、艺术为一体的新关学精神。党晴梵的建构,体现了关学学人在走出理学后重新建构新关学的一种努力方向,这个意义下的关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关中理学”了,而是新时代背景下关中文化精神走向的一种面向。在党晴梵以后,出现了不少的学者,开始从陕西历史文化的角度阐述“陕西精神”,这表明关学已经发生了转型,开始突破理学的藩篱,而深入到整个历史文化中去探求和建构其中的内在精神了。当然,不能忽略的一点,传统作为关中理学的关学人物的精神,仍是其重要的精神内核。

       四、展望

       我们为什么要考察历史上不同时期“关学”一词的基本内涵?除了对历史上的关学观念进行挖掘,以便于我们更好的辨析当前学界不同的关学界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我们如何建构新关学?传统的关学如何在现代社会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如何更好的与现代社会接轨?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关学”一次内涵的探讨,不仅是面向历史的,更是根植于当下,面向未来的。
       通过关学史文献中关学观念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关学”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调适,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但在这一演变的过程中,有其稳定的内核。这个内核,从人物上讲,就是以张载为代表的关中理学学人;从文献上讲,就是冯从吾以来关中学人所建构的《关学编》诸文献谱系。关学史文献中“关学”观念的发展,大致呈现出以张载为标志,以理学为基本形态,以爱国情怀为基源的,融道德、知识和艺术融合一体的关中精神的发展路向。我个人认为,今后关学的发展,似应该以此为核心,但不必局限于此,而应该建构以张载为代表的关中理学精神为内核的广义的关学谱系。这个谱系,(1)不仅应该将当今关中地域的学人纳入进来,而且应该考察与之文化紧密交融的今陇中一代的关学学人;进而应该考察关学对陕南、陕北地域文化的传播影响;(2)不仅应该把传统理学学人作为考量对象,而且应该考量与之相呼应的关中学人,如明代以文学名世的康海、王九思、胡瓒宗等人与他们的互动关系;更应该考量其与宋代之前周秦汉唐关中圣贤学人的关系,以及晚清民国以来关学余脉于右任、张季鸾等人与之的相承关系;(3)不仅应该深入关中理学学人的学行思想的发掘,而且要考量关学理学学人与异地理学的交往、交流、交融关系,以及以张载为代表的关中学人对异地的广泛影响。总之,面向未来的关学,应该是既有精神根脉,又有广泛宏阔视野的关学,而不是仅仅拘泥于“关中”和“理学”框架之内的关学,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新时代关学的根本精神、传承脉络,有本有源,有体有用,开放而不丧失自我,坚守而不至于拘泥。

【注】

       [1] 刘荀:《明本释》,光绪二十五年广雅书局据武英殿聚珍版重刊本,第2—3页。


【延伸阅读文献】

       1、《清代关学学人对< 关学编>补、续文本源流述略——兼论清代关学学人对关学传统的自我建构意识》,《唐都学刊》,2016年第1期
       2、《冯从吾< 关学编>及其补续"关学"观念内蕴发抉——兼论关学史研究所面临诸问题》,《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3、《刘古愚以王徵入关学的意义指向——后理学时代下关学概念的拓展与走向初论》,《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4、《曹冷泉先生关学研究述评》,《人文杂志》,2018年第12期
       5、《党晴梵先生< 关学学案>藁本考述——兼论党晴梵先生的早期思想历程》,《唐都学刊》,2019年第2期
       6、《对关学观念的建构进行时代性拓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13日第8版;(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三秦智库》2019春夏季合刊全文转载)
       7、《关学学人谱系文献中的“关学”观念及其意义指向——以<关学编>为中心的探讨》,《中国哲学史》,2019年第6期
       8、《关学界说基本观点平议(1959-2019)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9、《建构与诠释:关学的历史撰述及内涵指向》,《戊戌年关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眉县横渠书院编,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4月第一版,149-160页;
       10、《关学近代重构的主体之维——基于党晴梵<关学学案>等文本的观念解读》,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
       11、《何为关学——基于关学谱系文献的观念考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
       12、《关学视域下“关中”的文化内涵——基于关学谱系建构文献的地域观念考察》,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

原作者: 魏冬 来自: 四川省新文人画院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