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冯恩旭:回首邓乃斌的艺术教育历程

新文人画院 2022-9-24 07:49 27414人围观 四川艺术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艺体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冯恩旭文《艺术世家 教育人生——回首邓乃斌的艺术教育历程》。




艺术世家  教育人生
——回首邓乃斌的艺术教育历程

文 / 冯恩旭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艺体所所长
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邓乃斌与我是同年同月出生的同庚兄弟,是我小学至高中阶段的同班同学。由于从小我俩都酷爱艺术,所以在同学中走得很近,乃至友情保持至今。


       遥想少儿时代,尽管我俩的家庭背景切然不同,我是出生在“根正苗红”的工人阶级家庭,而他爷爷曾是在黄浦军校任过教的旧军官,他父亲当时被错误的划成了右派,一直都在服刑劳改之中,他是出生在典型的问题家庭。

       但他的家却十分有吸引力,成为了我童年学生时代主要学习,感化的艺术殿堂。儿时他和他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住在一个破败杂乱的四合院里,他们的家是一间不到六平方米的窄小房间,房里三间床占据了大部分空间,进门再摆上一张大方桌,中间最多有两个人站立的空隙了。厨房在外面巷道里与几家人共用,他爷爷的“书房”便是外面另一家人屋檐下的唏嘘之地。“书房”里摆了一张老式写字桌,桌上桌下,左边右边全是书报,“书房”无遮拦,全开放,如遇大雨,便马上用几张塑料布把书遮挡起来。
       在这里,邓爷爷坐在朽烂的藤椅上给我们讲《乐府诗集》里的古诗,亲自示范繁体字书写的书法作品给我们看,还翘着山羊胡子,十分动情的给我们念他新鲜出炉的爱情小说章节。
       邓奶奶则曲不离口,冼衣煮饭时都常啍着京戏,连骂人都拖着极浓的京腔。乃斌告诉我,他奶奶是地道的北京人,是大户人家闺女,奶奶的家还带戏台那种,常有不少京剧名角在她家唱戏。那时学校里盛行看样板戏,奶奶就告诉我们许多京剧常识,如老生的唱腔是用喉嗓发音,声音老涩而带磁性,花脸的唱腔,雄浑宏亮,气从丹田,鼻音味浓……

       邓乃斌从小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里,耳濡目染的受到传统文化的薰陶长大的。他在初中阶段,就能在奶奶的一字一句教授下,流利的唱出《打渔杀家》、《空城计》等完整的经典剧目戏曲。他的数学本常用来工整的抄满带繁体字的唐诗宋词,他写的作文基本上是语文老师给大家读念的作业范本。
       也在那阵子,邓乃斌用爷爷保存的一本又旧又老的《芥子园画谱》临摹学习中国画的线条和造型。与此同时,在爷爷奶奶的指导下,他开始阅读四大名著,并借用连环画里的线描知识和构图模式,开始为《水浒传》中的宋江、武松,《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张飞造像。偶尔,他也会很轻松的用色彩仿画烟盒“大前门”之类,再仿折成盒子,装上纸烟,达到乱真的效果。

       在七十年代那浑沌的岁月中,邓乃斌是我最亲近的同学、朋友,没有之一。他及他的爷爷和奶奶也是我身边难得一见有着十分修为的老人。在我懵懂少年中,他们完全是我偶像级的存在。可以说邓乃斌的童年生活在爷爷奶奶的艺术中,虽生活清苦一些,但精神充实,自娱自乐,沒有苦学数学、苦学外语的烦恼,没有升学与考试的压力,那么今后到底要干什么,他和我一样,都是一片茫然,当时也不想考虑那么多。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家恢复了高考。1980年,我俩高中毕业第一次参加高考,皆名落孙山。不过邓乃斌高考总成绩比我好,分数应上了中专线,但他迟迟未得到中专录取通知。于是,我就陪他去市招办问情况。
       市招办一位工作人员接待了我们。当她看到乃斌的高考分数时就大叫了起来:“哎呀,你分数不错呀,怎么不早点来呢?现在所有中专学校名额都招满了,只剩了个金牛师范学校,普师班还有一两个名额,你愿去不?”乃斌不解的问:“金牛师范是什么?”对方答道:“师范就是读出来当老师,金牛区是郊区(相比当时的成都市东、西城区)基本是成都市区周边农村学校,一般毕业后就会分到农村学校,教农村孩子。”顿时,邓乃斌两行眼泪唰的一下掉了下来。那工作人员又说道:“不过,读师范也有好处,就是吃住国家都包了,不交钱。”我一听,马上帮邓乃斌作了主,说:“这个可以。”邓乃斌犹豫的看着我,用颤抖而低沉的声音说了句:“我回去和爷爷奶奶商量下哆”。工作人员又添了句:“那你尽快,只有两个名额了。”
       回去后与爷爷奶奶经过一番痛苦的抉择,邓乃斌还是决定去金牛师范学校读书了。其实那阵我是非常羡慕他能当一名老师,因我如果下明年连中专都考不上的话,就只有到父母单位去当一名工人了。(那时工人阶级已经吃不香了)



       我记得那是国庆后的一天,秋雨绵绵,我亲自为邓乃斌送行,我用我的自行车帮他的生活用具搭起送到金牛师范,到学校后,里面琴声四起,师生们相见那么友好,我感觉他仿佛去了人间仙境,一切搞定后,我从学校走出来,与他告别那一瞬,我一落千丈,那种失落感第一次那么强烈的刺痛着我的心。
       第二年我仍没考上大学。也许是缘分,也许是命中注定,成都师范学校录取了我,仍为中专。从此,我和邓乃斌先后从师范学校毕业,又先后走进城乡学校,走上教育之路,并在上世纪九十年左右,又先后当上了区艺术教研员,后又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但都属艺术教育范畴战斗至今。
       无论是教育战线四十年,还是学生时代十多年,我始终把邓乃斌看着是我人生中的贵人,是榜样。他的坚持好学,他的多才多艺,他的勤思善变,他的淡泊名利,象一面镜子,既照耀我奋发前行,又常提醒我慢下来,细嚼生活。

结语

       在邓乃斌从事艺术教育40年之际,要说想写点什么的话,还是回忆回忆,再回忆,真情常记,感恩遇见,感谢邓乃斌的爷爷奶奶对我们艺术和为人的深刻影响,感谢乃斌不离不弃,与我挚手前行数十载。衷心祝愿邓乃斌在今后更加自由和更加丰富的日子里,仍以艺术与教育相伴,活出更精彩的自己。

2022年9月7日

原作者: 冯恩旭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