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当姑娘们都在嚷“去父留子”

2023-3-17 13:03| 发布者: 开颜| 查看: 7146| 评论: 0|原作者: 高小丁|来自: 四川文化网

摘要: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称某未婚网红去国外做“借精生子”,人工受孕,诞下三个健康的混血宝宝。网上喧嚣一片,羡慕的,追随的,谩骂的,讽刺的,不一而足。有人说,这是网红的又一次自我炒作。有人说,这是是对中华血统 ...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称某未婚网红去国外做“借精生子”,人工受孕,诞下三个健康的混血宝宝。网上喧嚣一片,羡慕的,追随的,谩骂的,讽刺的,不一而足。有人说,这是网红的又一次自我炒作。有人说,这是是对中华血统的背叛,是可恶的崇洋媚外。有人说,这是某人工受孕中介机构的隐形广告。

翻看新闻照片。说句良心话,孩子确实健康可爱,让人喜欢。网红是模特,多金微商,长得高挑美丽,气质非凡。她说,“我就是想拥有自己的孩子,但不想要婚姻。”之前她也谈过几次以婚姻为目的恋爱,均无疾而终。奇异的是,很多网友特别是女性都很羡慕她,纷纷在评论里嚷着“去父留子”,对婚姻中男性角色诸多不满,渴望也能够想网红那样,“只要孩子拒绝爹”。

这又是一个敏感话题,既想探讨探讨,却又不能贸然下笔。它牵涉到法律的、伦理的、文化的、生物的、医疗的、科学的,乃至制度、机制之方方面面。谁敢乱讲,或者说谁有足够的视野和智慧去阐述。笔者只是联想到一些事实。

稳定婚姻的失控。传统婚姻中,男女互为支撑的平衡,在现实中被打破。男人丢弃刚勇、担当、责任,女人放弃温婉、柔顺、包容。阴阳颠倒,乾坤倒置,刚柔不再相济,唯有水火不容。雌雄关系、婚姻构建中所需要的互补、协作失去了基础。其次,物质与精神相互滋养的圆融,在发展中被忽略,一方面在物质上无限要求,另一方面在精神上疏于追求。种种撕裂与对峙,必然产生与“和谐共生”相悖的存在状态。当一种人际关系无法给予当事人所需的诸多价值时,它肯定会被放弃。

女性意识的崛起。几十年前,老一辈女性往往对残缺婚姻采取包容态度,甚至逼不得已,为了保全自尊和健康才会离婚。但当代女性是婚前有要求、婚内要质量,各种“靠前”确定自身权利,精神上、情感上、生理上均要求与男方“绝对”平等。情感上甚至慢慢脱离对男性的绝对依附,“丁克”已然过时,直接奔向“不婚主义”。“婚姻是对女性的压榨”、“生育是女性单方面的牺牲”、“为何要为一纸婚姻摧残终身”……许多新女性对婚姻的本质产生质疑,并在现实操作中有意识地去“隔绝”婚姻。

父职缺位丧偶教育。虽然婚姻的飘摇来自于双方,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男性世界所致。前文两条产生的心理根源,是女性对父亲、丈夫这类角色的失望。因为,女性对家庭的渴望、对情感的归依是基因和本能,已延续上万年。进化到今天竟然对男性、婚姻产生了极大的防范和反感,可以想见,她们受到了多么巨大的伤害。从大处去说,由男权主导的社会没有给予女性足够的保护和关爱,没有为她们的生存、生活、生育提供健全的保障措施和规则;从小处来看,由丈夫支撑的家庭不能给予她们必需的温暖、满足和幸福,父职缺位丧偶教育让女性们绝望至极身心俱疲。不得不坚强、勇猛,不得不剽悍、独立,女人们最终选择放弃男性。“借精生子”是个例,却也是集体意识的极端体现。现实中,许多姑娘和年轻母亲对男性的呐喊——“去父留子”,已成不争之事实。

如何提高结婚率,如何降低离婚率,如何提高生育率;如何树立优良家风,如何培养优秀后代……它们既是一个个独立问题,更是大问题之下的一个个子问题。必须统一部署、系统规划、全民动员,从教育的根基去夯实,由素质建设去引领,否则难以达到效果。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在基础教育、家庭教育中科学设置课程,打造他们勤勉、朴实、坚韧的个性。

涵养青年的德育观念。广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意识、智慧思维,引领他们辨是非、能思考、有担当。

提升全社会的文明层次。宣传机构、影视、媒体、自媒体要有力抵制拜金、享乐主义,批评自私自利、个人主义,弘扬奉献、大爱精神。

姑娘们嚷“去父留子”,看似好笑,就像每天层出不穷的奇葩事件之一。但它并非笑话,而是一击警钟,一枚里程碑。这不仅仅是姑娘小伙的事,而是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事。谁也无法逃离,更没法置身事外。我们应该深思,更应该立即采取行动。


作者系高小丁,系四川省文联作家、编剧、法务工作者,系列家教文化项目“巴风蜀韵论家风”主讲人、文案主笔。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