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赵伟 | 巴中“茅山歌”

2023-4-27 16:58| 发布者: 四川文化网| 查看: 5752| 评论: 0|原作者: 赵伟|来自: 四川文化网

摘要:   大巴山中部的崇山峻岭中,曾经传唱着一种悠久的歌调,由于这片山区遍地生长着比人还高的“巴茅草”,歌声常从草中响起,所以当地人把这种歌调叫“茅山歌”。中国的音乐史料里对“茅山歌”尚无详细记载。在农业文 ...
  大巴山中部的崇山峻岭中,曾经传唱着一种悠久的歌调,由于这片山区遍地生长着比人还高的“巴茅草”,歌声常从草中响起,所以当地人把这种歌调叫“茅山歌”。中国的音乐史料里对“茅山歌”尚无详细记载。在农业文明逐渐消退的过程中,“茅山歌”也正渐渐消失。愿能以文载之,随世传承。
――题记
  一
  大巴山脉自西北向东南,屏隔川、陕两省,包括大巴山、米仓山和武当山等,海拔2000至3000米,有古冰川的遗迹,由坚硬的结晶灰岩构成高山峻岭,发育成喀斯特地貌。山体受河流长期强烈切割,峡谷密布,坡势陡峭。整个山脉共分三段:东段位于湖北省西端神农架,中段大巴山由海拔2797米的太平山和2917米的化龙山组成,西段米仓山海拔1300至2000米,主峰光雾山海拔2507米。
  大巴山中部,即“巴中”地区所属于的通江、南江、巴州区、平昌三县一区的地形十分复杂,河流由北向南,主要是巴河和诺水河。南江县出土的“阳八台文化”证明,约在公元前六千多年,大巴山中就有了人类活动。《舆地纪胜》记载:“巴西岩渠,其人勇健,好歌舞。”《太平寰宇记》卷137页《巴渠风俗》中也说:“其民欲聚会则击鼓,踏木牙,唱竹枝为乐。”《巴州志》描述得更为形象:“春田栽秧,选歌郎二人,击鼓鸣镇,放陇上曼声而歌,更唱迭和,丽丽可听,使耕者忘其疲,以齐功力。”著名唐代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都对巴山的竹枝词做过学习研究。
  巴山东部湖北的竹山、房县一带,曾经是秦楚相斗、汉魏争夺之地,明、清两代则成为流民避难生息之所,也是农民起义军的活动场地,李自成、张献忠等部及白莲教义军曾长期在此地与官兵周旋角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曾在今通江、南江、巴中等地先后粉碎国民党四川军阀的“三路围攻”和“六路围攻”,创建了川陕根据地,后经考证,川陕根据地是全国第二大苏区。米仓古道是汉中通往川东北、巴中等地区的必经之路,1932年红四方面军和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由陕入川,均沿此道进入。
  正因为大巴山“峡谷密布,坡势陡峭”,生活在这片崇山峻岭中的人群,才有了独特的生活景象。其中,以西段米仓山巴中地区的歌声最为突出!这片区域的人们所吟唱的曲调歌词,完全来自生活,来自劳动,并且依景赋调,随心所欲。
  由于这片山区遍地生长着比人还高的“巴茅草”,歌声常从巴芭草中响起,所以当地老人口口相传,把这种歌调叫“茅山歌”。
  中国的音乐史料里对“茅山歌”尚无详细记载。自上世纪八十年改革开始,巴中的老少山民纷纷离山进城,适宜于深山高坡的劳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彻底改变,大巴山区的农耕文明逐渐消退,“茅山歌”失去歌唱的舞台,也正在随之消失。
  二
  “茅山歌”的精髓在于,它是劳动者齐心协力的呼喊,是抒情者穿过悲喜之后的淡泊与宁静。
  “茅山歌”的整体特质介于“秦腔”和“川剧”之间,它是川陕文化在这片崇山峻岭里交相融合的产物。有些场景里,“茅山歌”很像秦腔,但是细听,却又明显不同,“秦腔”是“扯开胸腔,直着脖子,仰天阔口,气血冲天”,而“茅山歌”则“内敛了许多,抒情了许多、温顺了许多”,相比川剧的“精致与雕琢”,“茅山歌”又“更原始、更自然、更无拘束。”
  由于“茅山歌”不是个体创作而成,而是来自对生活的情感抒发,巴中人在相互交往融汇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千百年来渐渐形成统一音调。根据巴山地区文化部门在1983年做过的统计,这些歌调,从艺术形式上,可以分为“腔”和“曲”两大类。其主要载体和演唱方式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曲。劳动号子和山歌为“腔”类,小调、风俗歌曲为“曲”类。

劳动号子

  巴中人称之为“吼号子”,直接伴随某种特定的生产劳动过程而歌唱,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音乐风格粗犷豪迈,坚定有力,结构短小,曲调口语化,采用“一唱众和”的演唱形式,是“茅山歌”的最早根源和基础。它起着组织劳动,指挥劳动和鼓舞劳动热情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劳动条件和方式,劳动号子分为船工号子、搬运号子、工程号子。
  船工号子具有丰富的音调,复杂多变的节奏,构成联套曲牌,采用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在平水号子的领腔部分,节奏极为自由,富有川剧高腔音乐的特点,如《通江号子》、《巴河号子》。
  搬运号子主要有抬工号子和板车号子。抬工号子随着劳动的不同情况而变化,当地人们称为“报路”,这类号子在音乐上变化较多,但节奏规整,速度平稳,领和对称,它在巴山地区最为流行,如《抬石歌》、《抬轿歌》。
  工程号子较多使用大跳音符,旋律动听,节奏没有明显变化,常配合动作的起止使“领”与“和”声交替进行,最著名的是《打大锤》、《打夯歌》、《撬石头》、《伐木头》。
  劳动号子属于“茅山歌”中的集体吟唱,由于生存条件恶劣,劳动环境艰苦,山民们必须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千难万险,因此,劳动号子体现了“茅山歌”“齐心协力”的精神力量。如《齐展劲》:
  “说要来就要来,
  做起活路莫歇台,
  号子落皮齐展劲,
  举起夯头又再来”

山歌

  巴中的山歌泛指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之歌”。是人们在野外劳动时,面对大自然,即兴自由地发挥内心感情的一种民歌体裁。山歌则体现了“茅山歌”抒情温性的一面,不论是欢喜的颂唱,还是悲伤的诉说,“茅山歌”中所蕴含的,是抒情者穿过悲喜之后的淡然与宁静。
  山歌的音调一般比较高亢悠长,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乐句音较多使用延长音,歌者依其情绪常将旋律、节奏作即兴变化。同时,根据巴山地区的方言土语、音韵平仄和说话特点,常在曲首、曲中、曲尾加上若干衬词衬句。这是与别地山歌的最大区别,也是“茅山歌”的鲜明特点。山歌的演唱方式多种多样,有独唱、对唱、缀句联唱和领唱帮腔。从音调上可分为抒唱型、谣唱型、急唱型以及综合唱。从演唱方法上分为高腔和平腔。
  抒唱型是腔幅宽大,节奏自由的山哥曲调类型,多为高腔唱法,男声用假音演唱,在高音区和长音的地方常用颤音。巴山人把抒唱型唱法又叫“一声昂”。巴山地区的《背二哥》就是典型的抒唱型山歌。《背二哥》是背运工们在背运货物途中歇脚时唱的山歌,这种山歌,在感情上倾诉背二哥的劳动艰辛,同时由于劳动强度大,又是在陡峭山势间背负沉重货物行进稍歇间隙演唱,因此歌唱气流显得急促,音乐结构短小,一般为上下句,在曲首曲尾出现强烈的吆喝声。除《背二哥》外,《太阳落山四山黑》、《太阳照在插旗山》也都是典型的抒唱型山歌。
  谣唱型山歌句幅紧凑,节秦规整,曲调与口语结合紧密,大多采用平腔唱法,如《拴住太阳好干活》、《我随红军闹革命》、《放牛山歌》。
  急唱型,是以急速念唱的唱词陈述与长音相结合的曲调类型,巴山当地称“急板”或“滚板”。急唱型山歌单独使用得少,多与抒唱型和谣唱型相结合,形成综合型,如《大小垭豁》、《跟着太阳一路来》、《红军不久要归来》。
  “茅山歌”中还有一种类型,叫“薅秧锣鼓”,也叫“薅秧歌”,一般结构短小,多用平腔唱法,常由一至三名不参加劳动的歌手,在高坡上观察田野里的劳动者,依其情况边击锣鼓边即兴演唱,现唱现编,当地人要求“不能唱重调调”,这种演唱贯穿于整个劳动过程,因此要求歌唱者具备广博的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

小调

  小调是巴中人日常生活、业余文娱活动和节日歌舞活动中演唱的一种抒情、诙谐、风趣的小曲,其曲调流畅,节奏规整,结构完整,有丰富多样的衬词语汇和衬腔旋律,其歌词不是即兴创作,而是通过一定的传授或唱本传播,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因此较为固定,多为诉苦歌、爱情歌、也有儿歌。比如《月儿落西下》、《十二月花》、《上茶山》、《十劝夫》、《十劝姐》。
风俗歌曲
  风俗歌曲是在一定的风俗礼仪中演唱,它与小调有紧密的联系,也可以说是小调一种类型,之所以把它与小调区别开来,是因为小调一般是小曲,而风俗歌曲则大多为长歌,常以“套曲”、“联唱”形式出现,包括灯调、嫁歌、孝歌等。
  灯调旋律优美流畅,结构短,节奏强,具有舞蹈性质,宜边歌边舞,男女均可表演,参加人数不等,配合龙灯、狮子走家串户,用快板和歌唱交替进行,表演者载歌载舞缓慢前行,用川剧锣鼓伴奏,热闹非凡。如《十二配合》、《散花调》、《十里灯》、《夫妻采花》等。
  嫁歌又叫哭嫁歌,是姑娘出嫁时演唱的一种风俗歌曲,哭嫁的风俗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但大巴山人的哭嫁却格外不同,同样是因为生存的极度艰难,女儿临出嫁前,对父母养育一场的恩情无以回报,惟有用哭来表过,因此哭嫁的调子也很悲伤,会哭嫁的姑娘,会把在场的客人都哭得泪流满面。如《今夜点灯照绣房》:“哭声爹,喊声娘,我娘点灯照绣房,今夜点灯照小女,明夜点灯照空房,风吹菊花遍地香,千日养女情义长。今夜小女床上坐,明日小女到他乡,十月怀胎把儿生,一尺五寸把儿养,只说长大孝爹娘,谁知长大到异乡。月亮照过万重山,我娘走到我面前,叹我年小难料家,叹我针织未学全,窗前星星把泪流。小女我今夜愁更愁,从今以后辞爹娘,万般思念在心头,人说佳期心欢愉,小女今夜泪难收……”
  孝歌又叫哭丧,是人死后守灵哭丧仪式用的歌曲,这种歌曲除人声演唱外,还配敲打锣鼓。其曲调低沉悲伤,祭歌也包括在内,如《二十四季歌》、《哭坟》等。
  此外,由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巴中地区还产生了大量的革命历史歌曲,除使用进行曲和歌颂体外,基本上都属于传统民歌的曲调下填写新词,比如《百姓江山万年长》其曲调沿用《十把扇儿》、《十劝我郎当红军》沿用《绣荷包》调、《我随红军闹革命》属于“慢赶羊”等。
  三
  “茅山歌”的歌词具有四个特点:
  一是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短小精湛,群众语言。如《太阳出来喜洋洋》:“那太阳出来嘛喜洋洋啊,那情姐盖的是个茅草房,只要是你情姐的心肠好哇,蹬了茅草盖瓦房。”
  二是形象生动,多用比兴、对比、拟人、重复等手法。如《哪里黑了哪里歇》:“太阳落土四山黑也,呃,情姐留我到屋里歇,我是那山中麻鹞子,哪里黑了哪里歇。”
  三是句式结构多为五字或七字,十字句和混合句也不鲜见。每段多为四句。比较有名的如《月儿落西下》,就是五字句与七字句混合:“四更鼓儿过,奴家睡不着,翻身起来床上坐,月儿往西落。”
  四是大量运用衬词、衬句和夹白,帮助曲调的发展,衬托和渲染民歌的情绪,弥补歌词在感情抒发中的不足。如《太阳落土又落湾》,括弧里的字为衬词或夹白:“太阳(那个)落土(嘛)又(哇)落(的)湾(罗),柏树(那个)遮到(嘛)(苏二姐你呀我呀妹娃子)是不看见(罗,二嫂哟!)几时(那个)等到(嘛)柏(呀)树(的)砍(罗),早不(那个)看见(嘛)(苏二姐你呀我呀妹娃子)是晚看见(罗,二嫂哟!)”
  “茅山歌”的旋律也有四个特质:
  一是调式和调式色彩以五声征调式和羽调式为主,其次是宫调式和商调式,角调式很少见。
  在五声征调式中,有以征宫商音为支柱音并以终止音在5的具有典型征调式色彩的民歌;有以商征羽音为支柱音的带有商调式色彩的征调式民歌;也有征羽宫音为支柱音的带有羽调式色彩的征调式民歌。其终止式多为级进或小跳音程下行结束在主音上,如《放羊歌》。
  在五声羽调式中,有以羽商角具有典型羽调式色彩的民歌;有以羽、宫、角音为支柱音和以羽、宫、商音为支柱音的羽调式色彩的民歌,如《拴住太阳好干活》。
  五声宫调式在茅山歌中也有一定数量,如《五里亭》、《百子歌》、《放牛歌》。
  五声商调式相比宫调式,较少,但也存在,如《对花》、《端采河里月儿红》。
  角调式虽然少见,但也存在,如《梭儿还了梭》、《只望青天起朵云》。
  二是转调手法主要是同音列转调,即调式交替。有羽征、宫征、商征、羽宫征、征宫羽等调式交替,如《跟着太阳一路来》。其次是不同主音转调,《撬石头》就是一首典型的从G征调转到G商调的民歌。《放牛娃儿盼红军》这首歌前后调式没有变,只是主音移动位置,从而引起音列变化,属于调性转移。在茅山歌中,还有调性、调式二者都改变,形成比前三种转调更加复杂,调式关系更远的转调,也存在暂转调等情形。
  三是节奏变化无穷。茅山歌的节奏极其丰富,变化无穷,曲调的节奏既遵循语言的自然节奏,又不拘泥于它的节奏,它根据内容的需要和民歌的特点以及体裁的风格要求而形成千姿百态的状况。
  在抒唱型的山歌中,由于它的音调高亢悠长,旋律起伏大,因此在节奏处理上极为自由,多用自由延长音,以作节奏上的自由停顿。最典型的是开山号子,由于巴山地势险要,资源匮乏,人们依山而居,靠山吃山,许多生活用品就地取材,比如修房需用的石料,就得到山崖上开采,这是一项极危险的工作,巴中人叫“活路”,有的乡间也叫“打大锤”,一个壮汉,双手拖着一个用极具韧性的树条为柄并拖着重达五六十斤的大铁锤。大汉站在悬崖的石头上,一声长吼:“开山哟那个兄弟伙也来开山啊”边吼,边拖起铁锤,将铁锤双手举起头顶,接着力气高唱:“我来打个开山锤呀!”树柄弯成一张弓,大汉的身体弯成一张弓,两张弓绷得鼓圆, “喂――呀!”随声音,铁锤在空中画过弧线,当地一声,砸在嵌于石孔中的铁锲。接着又唱,又拖铁锤,节奏不变,曲调不变,但唱词长长短短,随心所欲,或是路边一朵花,或是天上一片云……劳动号子的音乐节奏,大都依从正在进行的劳动而定,总是有一个基本的节奏不断反复贯穿全曲。
  四是独特的乐汇和旋法。从分析曲调的结构看,“茅山歌”以征调式最为常见,它的旋法特点是商、宫、羽、征作骨干音进行,并以这四个音形成各种变化,级进终止,环绕终止,跳进终止,使之成为大巴山地区独具特色的音调终止式,除主音在旋律上占重要位置外,它的属音商在旋律中不及它的上主音羽所占的位置重要,这些旋法特征的形成是由旋律的音调与调式高度统一,也代表了巴山人的性格特征,特征鲜明的是《豆芽葱蒜叶》、《背二哥》、《采茶歌》。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音程,如级进、四度跳进、六度跳进以及三音组中三个音的重复音(同度或上下八度),经过不同旋法的组合,构成了 “茅山歌”的特性音调。这些特性音调与不同节奏类型相结合,就形成了巴中“茅山歌”的独特旋律和风格。
  “茅山歌”的曲式结构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是单乐段结构。单乐段结构又分两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和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
  两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是“茅山歌”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曲式结构,表现形式各异:有上下两句结构的,如《拴住太阳好干活》:“太阳落土(也)又落(哟)坡(哟),我拜上贤妹(嘛)搓麻索(哟嗬)。索儿搓了(也)二尺(哟)多(哟),我情哥拿去(嘛)拴太阳(哟嗬),拴住太阳(也)一只(哟)手(哟),叫声太阳(嘛)慢慢走(哟嗬),拴住太阳(也)一只(哟)脚(哟),我叫声太阳(嘛)慢慢落(哟嗬),慢慢走来(也)慢慢(哟)落(哟),照着贤妹(嘛)好干活(哟嗬)”;有重复上句,在上下句结构基础上,上句为不同词的重复句,然后下句加以解决,如《穷人歌》:“正是新年(那),穷人真可怜,(那)衣裳(那个)烂了没得衣换(那呃)。富人吃得好(哇),鱼肉吃不了。(那)珍肴(那个)美味木炭火烤(那呃)”;有上下句各重复一次,如《放牛娃儿盼红军》;有加衬句变化重复下句,如《卖樱桃》;有局部重复上句和完全重复下句,如《十字歌》。
  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巴中人俗称为“四句头”:有“1212”的形式,如《单身汉》:“想起单身汉,单身又无钱,想起单身凄惨不凄惨。单身出了门,家中又无人,拜上梭罗闩,好好把门看。”;有“1234”形式,如《红军来了救穷人》:“太阳出来照北岩,冬月二十红军来,赶走川军毛营长,到处成立苏维埃。一场春雨遍地新,来了亲人红四军,打倒土豪和劣绅,实行土改把田分。太阳出来亮晶晶,巴中成立独立营,到处清匪又反霸,肃清土匪保穷人。月亮出来像明灯,红军与我心连心,大家一心团结紧,挖掉穷根栽富根。”
  此外还有“两句半”构成的单乐段,这种结构往往与歌词有关,一是歌词本身就是“两句半”,因而曲调也是两句半结构,如《我随红军闹革命》;二是歌词结构为四句,其中第一、二、四句为五字句,第三句为七字句,曲调常将一、二两个五字句处理成一个乐句,最后一个五字句作半个乐句处理,这就形成“两句半”的单乐段结构,如《太阳当顶过》。
  第二种是单三部曲式的“联八句”。“联八句”前后乐段各两句歌词,且速度较慢,而中间乐段一般为四句歌词,且为数板性质,速度较快,由八句组成,故名“联八句”,它具有“121”的三部性,属于单三部曲式结构,如《跟着太阳一起来》。
  除此之外,“茅山歌”中还有其他一些不常见的曲式结构形式,如单个乐句、三个乐句、六个乐句和八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也有二段式结构的歌曲。
  四
  “茅山歌”虽来自于生活原态和人性自然,但并非没有章法。它们的曲调大都悠长缓慢,唱词的语速节凑大多由缓到快,再由快到慢,每句最后一个衬字常为拖音,歌唱者尽情拖唱,不受节拍控制。劳动号子的拖音是即将发力的信号,让听者觉得歌声中充满延绵不断的力量。哭诉者往往拖到声断气绝,眼看着没了声息,却又从嗓咙深处打出一个软软的气嗝,让听者真切感受到哭诉人那肠断心碎的情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大巴山区许多村落尚未通路通电,人们依然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白天,随便走在哪条山道上,都会听到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开山号子和抬石号子,这些歌声在山谷间悠长回响,构成一幅绝美的山野诗画,令人无限陶醉!天黑后,家家户户都是在月光下或油灯下做农活,老少夫妻们,一对对坐在自家的灯光下,一边做活,一边轻唱小调。这些夫妻,数十年耳鬓厮磨,从不打情骂俏,从不说一句甜言蜜语,但却终生相守,矢志不渝!这份对爱的忠贞,皆源自这些小调的传递和培养。
  “茅山歌”最后一字一音的缓慢悠长,是唱者心灵的一次彻底抒发,让听者荡气回肠。由于大巴山生存环境异常恶劣,这种悠长的音调中,饱含着苍凉悲壮,饱含着无奈抗争。“茅山歌”最重要的、也是最独特的一点,恰恰就是每句这最后一拖,这拖音里包含着丰富的情绪,无奈之后,歌唱者就释然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生存多么辛苦,经过无奈的抗争之后,把所有的苦难都唱出心怀之外,心境便迎来安妥与宁静,便感知到一份安逸和快乐。而这份快乐是纯碎的精神愉悦,无丝毫物欲杂念。
  上世纪五十年代,“茅山歌”《豆牙葱蒜叶》在莫斯科举办的世界青年联欢会上一唱惊人,它让全世界的青年人听到了他们从未听见过的来自山林的天籁之音:“大路边上(嘛连舍)栽南瓜(哟,送郎我们回) ,我把(那)萝卜(黄瓜茄子海椒叶)当(哟)娃娃(哟,豆芽嘛葱蒜叶)。隔河望见(嘛连舍)妹穿兰(罗,送郎我们回),老把(那)锄头(黄瓜茄子海淑叶)进(哟)菜园(哟,豆芽葱蒜叶)。轻脚轻手(嘛连舍)薅完草(哟,送郎我们回),小菜(那)摘了(黄瓜茄子海椒叶)大(哟)花篮(哟,豆芽葱蒜叶)。四季豆儿(嘛连舍)两头尖(哟,送郎我们回),当中(那)一个(黄瓜茄子海椒叶)闪(哟)弯弯(哟,豆芽葱蒜叶)。你是谁家的(嘛连舍)大小姐(哟,送郎我们回),转过(那)身来(黄瓜茄子海椒叶)我(哟)看看(哟,豆芽葱蒜叶)。”
  可以说,“茅山歌”是巴山人对生命情绪和生活感受最为独特的表达和渲泄。这些朴素的歌声,正是巴山人的人性写照,是巴山人“与天为体、与地相融”的最为完美的符号和象征。
  令人忧虑的是,随着巴中地区交通便利,现代文明的进入,以及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这种抒发情感的歌唱方式因失去舞台正在快速消失!如今,巴中地区会唱“茅山歌”的人越来越少,有些歌曲已经找不到传唱者!这种消失,不仅是一种歌唱形式的消失,也是一种生存状态的消失,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消失。但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它不应该消失。(此文根据巴中地区多部文献资料整理而成)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