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赵伟 | 乡音不朽――致“人文巴中”系列丛书之《巴中方言土语》

四川文化网 2023-5-27 08:56 2101人围观 学术评论

  2017年春节,我得到《巴中方言土语》。之前在手机微信上偶尔读到只言片语,欲罢不能。如今拿到整本,一气读完,巴山的泥土气息和草木味道随翻动的纸页哗啦流淌:山河树岭、田边地头、泥墙炊烟、柴门犬吠……身在 ...
  2017年春节,我得到《巴中方言土语》。之前在手机微信上偶尔读到只言片语,欲罢不能。如今拿到整本,一气读完,巴山的泥土气息和草木味道随翻动的纸页哗啦流淌:山河树岭、田边地头、泥墙炊烟、柴门犬吠……身在异地话在故里,叫人恍惚!我给巴中的乡友们打电话,说巴中区域内的乡土文化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即《巴中方言土语》的结集出版!他们问我,有多重要?我说:“巴中乡音从此不朽!”接着我又补充:“她是一部故乡,可以带在身边,且行且随且望!”
  面对世界,《红楼梦》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乡土文学,普通话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的方言土语。民族文化只是一个概念,是笼统称呼,具体支撑其内涵的,其实是各个地方的特色文化,方言土语是其一种!曾和一些国外的同行讨论乡土方言,他们集体沉默,不知从何说起!美国一位图书馆的馆长说,方言土语对于移民来说,虽不陌生,但早已遥远!
  中国因其数千年历史未断,各地的乡土文化也有很好的存续,但改革开放后,经过数十年经济浪潮冲涮,农村人疯涌入城,很多乡村遍地荒芜,乡音母语正在渐次丢失。
  这并非妄言,我本人就是鲜活例证,离开巴中三十年,冷不丁回巴中,与乡亲们交谈,巴中话里的一些方言土语说得已经拗口!这让我尴尬和彷徨,在北京,普通话不标准,假北京人!在巴中,巴中话不地道,假巴中人!身份无法认同,文化无处皈依,惶惶无根摇摇欲坠!这是典型的“流浪归来无归处”的病症!
  曾闹一个笑话,朋友微信问我:“你在爪子?”我居然问:“啥意思?”惹得朋友一顿猛嘲:“变质了!连老家话都不懂了!你在爪子,就是问你在干什么?”汗颜,自蹒跚起步咿呀学语始,我就曾无数次问父母:“你在爪子?”到如今竟问“你在爪子”是啥意思!我羞愧许久!真的觉得自己背叛了祖辈父辈,背叛了那片土地以及那份最原始的纯粹与质朴。
  正因如此,《巴中方言土语》才显示了它在巴中乡土文化中的地位和重量。
  巴中的方言土语,是巴中地区生活形态最生动的叙述。
  夏天的清晨,一个老农在田边查看庄稼长势,有邻居打招呼:“你正月间买的双月猪儿长好大了?”老农叹口气说:“还在本里打坐哟!”生活气息触手可及!“双月猪儿”和“本里打坐”的画面和乡土扑面而来!《巴中方言土语》从头至尾随处皆是!“裙子上找虱子,一折一折地来翻”、“秃子莫说和尚,脱了帽子都一样”、“张公吃酒李公醉”、“赶场打铁是一天”等等,画面感强、泥土味浓,是对生活形态最生动的叙述。
  巴中的方言土语,是巴中人用生活现象对生活哲理最精准的表达。
  巴中的方言土语,是巴中人结合天地物象的积累总结。比如书中收录的第一个词:苕。苕是很土很俗的意思,说这个人好苕哟!就是说他很土气很低俗拿不上场面,躲在暗处不敢出头,巴中人只用一个“苕”字,简单精确。而这个“苕”就是种在地里的茎类食物,学名又叫红薯,巴中人把红薯叫“苕”,因为藏于泥中,不挖它就不出来,烂死也要在土里,你说它“苕”不“苕”?又如“鸡公戴帽子,官上加官”、“一女不受两家茶”、“使钱不挽疙瘩”,都是巴中人用生活现象对生活哲理的精确表达。
  巴中的方言土语,是巴中地区独有的文化特质。
  巴中可以修高楼大厦,可以通火车飞机,可以修高速,一切现代用品都可以驻足巴中,巴中人也可以摆脱“头顶白帕、嘴咬烟杆、腰系棕绳、脚蹬草鞋”的山民形象,换一身西装革履、浓妆艳抹,但你只要出口一句:“你在爪子!”那你就还是地地道道地巴中人!“簸箩货”、“笋壳脸”、“喝刨汤”、“这个舅子”、“春雨不烂路,冬雨不湿衣”……异域人听不明白,巴中人一听就懂,置身在《巴中方言土语》的语境中,语感就会被彻底纠正,渐行渐远的故乡口语就会变得流畅和坚硬,在喧嚣嘈杂中,只要是巴中话,就绝不会从耳边溜走!对乡音的独特识辩和敏锐捕捉,正是来自于方言土语的独立个性!因此,巴中的方言土语,成了巴中无法替代的文化特质。
  《巴中方言土语》的收集整理,是一项庞大而繁杂的文化工程。
  陈俊费了二十年光景,收集那些散落在田间地头、花草丛中的方言土语并加以解释整理,除了让我们感知到这位女士对巴中这片土地的挚爱,还让人看到她传承乡土文化的强烈责任使命。陈俊说:“语言粗鄙丑陋随处可见,叙述冗长,沉渣泛滥……与此相反,方言土语,即时生动鲜活有趣……可以出神入化表达人类思想,往往能语浅情深,话丑理端,形容事物,入木三分,跃然纸上。这些方言土语是平民百姓创造的无形文物,与那些古井老树一样,蕴含着远去的历史、远去的文化,它是思想上的古长城,一词一句,泛着幽幽的文明光泽,沉淀着地域文化的精髓,映衬着博大精深中国文化之冰山一角。”这项工程浩大而繁琐,初稿收录了七大本两千多条,出版时只分三辑选了687条,陈俊在后记中说:“也不是所有方言土语都记,到底还是要找那些有点意思的,能指导生活,安抚人心一点的录用。”
  陈俊完成《巴中方言土语》,目的是“想妥善安置收藏那已渐次弥漫散落而去的蔷薇花香”,她做到了!她或许没想到的是,当她把《巴中方言土语》送给我时,其实是把整个故乡送给了我,还有我们。
  当然,还有不朽的未来。
(本文原载《四川日报》2017年3月31日“文艺评论”)
原作者: 赵伟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