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四川民族风情 

四川文化网 2016-6-17 13:29 1532人围观 四川文旅

四川满族信仰民俗  满族入关前,信仰的是萨满教。到四川定居以后,受到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等影响,开始信奉释加牟尼、观音、关圣帝、蒙古神等。特别是旗人,在清代基本上是信奉佛教。但他们的信仰中仍有不少萨满 ...

四川满族信仰民俗

  满族入关前,信仰的是萨满教。到四川定居以后,受到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等影响,开始信奉释加牟尼、观音、关圣帝、蒙古神等。特别是旗人,在清代基本上是信奉佛教。但他们的信仰中仍有不少萨满教的礼仪。祭祀时,他们先将佛、关圣帝等请出户外南墙山神龛里,然后再杀猪祭祖、祭天。这种萨满教活动一直在四川满人生活中延续到本世纪20年代。自20年代以后,满人从满城中流入汉族居住的各街区,与汉族交往更加深厚,加之科学文化的普及与发展,萨满教活动渐衰。如今,四川满族中除少数人还信奉佛教外,绝大部分人融入都市生活之中,再难看到他们古老的萨满教的痕迹。  

四川满族人游艺民俗

  四川满族经历几百年的文化交融,如今在音乐、乐器、娱乐、游艺等方面已与成都市汉民族融为一体。值得记述的是,满族对京剧传入四川有特殊的贡献。清末京剧由北方传入成都,开始仅限于满族中。那时满城内有座坐落在荷花池畔的小茶馆,终日弦歌不绝,为数不少的满族戏迷来此操琴吊嗓,吹拉弹唱。于是,这座小茶馆便成了京剧在成都的“发源地”。当时成都人尚不知京剧为何物,把满族这种与川味大相径庭的唱腔称为“京二簧”。至清朝灭亡,汉人慢慢加入茶馆坐唱欣赏,京剧也就逐渐在成都发展起来,并传播到各地。小茶馆成为满汉京剧爱好者聚会的中心,这就是后取名为“永聚茶园”的茶馆。因此,四川满族是京剧流入四川的传播者。
满族文化剪影
满族文化剪影

  1.满族娱乐竞技

  满族原为北方骑射民族,尚武之风颇盛。迁入四川以后,虽然环境改变,但尚武之风犹存。居住在成都的满族在清代一直提倡“清语骑射”即要熟悉弓马,保持勇武的民族传统。那时上午弓马骑射,刀光剑影,杀声不绝。道光后此风渐衰,清灭以后更逐渐消失。但至今仍有不少满族承袭先辈的教导,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练武锻炼。

  2.满族传统工艺

  四川满族自入川以后,妇女们开始接触到了当时誉满中外的蜀锦、蜀绣。有一部族人妇女也学会了这种女工,在家中刺绣制作旗袍、绣花鞋等。但自本世纪初以后,由于旗人社会地位的变化,此工艺在满族中逐渐衰落。  

四川满族居住习俗

  四川满族居住与清代驻军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自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当时成都大城西建立满城,以后200余年间的不断扩建,到清末,形成了一座颇有规模的满城。由于清王朝有禁令,大城居民不允许进入满城,满城内的族人不允许与大城外沟通往来。满城形成相对独立的城中之城。城内街巷星落棋布,绿树成荫,金河穿城流过,是个风景独特的满人居栖地。一排排列的官街胡同不像汉人住房那样鳞次栉比,而是每户有座庭园,犹如北京的四合院。特别是官宦之家,高墙深院,大门雕龙画凤,庭园间隔数米,种植花草,庭园中还挂有鸟笼,种植花草和养鸟成为当时四川满人居家的风俗。据史书记载,当时在旗人民居中,每户院中还竖有一根一丈多高的“梭罗杆”,杆呈黑色。在高杆顶约五寸处,设一杆头。每逢祭祖时,杆头内投放五谷杂料和动物内脏用来喂乌鸦,显然还一直保持入关前满族的风俗。因为在满族眼中,乌鸦是神鸟,是否极泰来的象征。自辛亥革命以后,本世纪20年代开始,大批下层满人迫于生计,从满城中搬到大城中,居住与汉族相同。但是,从如今成都市黄瓦街、宽巷子、窄巷子等处的古建筑仍可以看出清代四川满城和满族民居的风貌。 

四川满族饮食习俗

  四川满族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逐渐接受了汉族的饮食,但他们仍然保持了相当多的本民族饮食。他们主食品种丰富,特点是酸、酥、粘、凉等。最喜欢吃的是饽饽,也最喜做饽饽,常以饽饽做的品种多少为炫耀,以示丰足。成都地区的满人做的饽饽种类较多,开头各异,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牛舌饽饽等。满人在生期的食品制作过程中,亦创制出许多深受各民族喜爱的食品,如“萨其玛”、“驴打滚”等。满人虽深居四川,同样由北方带来了火锅的食俗,自清代始至今,火锅成为四川满族的传统饮食风味。多经羊肉为主料,俗称“涮羊肉”,与北京等地的“涮羊肉”制作方法相同。入川后的满人改以猪肉为大宗肉食,但也不失羊牛肉制作的手艺。如成都地区满人以羊肉为原料制作的“全羊席”就是四川满人宴客的佳品,也深得其他民族的喜爱。烤制或熏制肉食也是四川满人的传统风味,这不难看出是游牧善射祖先饮食习俗的传承。入川后的满族人接受了四川汉人喜酸习俗,制作酸食也成为满人饮食的一大特色。喜欢饮酒,用中药材泡制药酒、补酒的习俗在满人中很盛行。  

四川满族人生礼仪民俗

  四川满族的人生礼仪,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汰洗,原有的游牧民族的许多民众特征已经荡然无存。如今,居住在成都市为中心的四川满族的人生礼仪习俗与当地汉人没有什么两样。本节记录的满族婚姻民俗,是依据史籍记录的点滴资料还原。据载满族刚迁入四川的清初和清中期,满族的婚姻习俗完好地保存其古俗,婚姻也只在满人中缔结——族内婚。至清末,开始出现满汉或满族与其他民族通婚的现象。婚俗也就出现了本民族古俗与汉族婚俗融合的现象。在其婚俗中明显渗透了较多的汉俗色彩。男妇结婚大多依靠媒妁之言,信父母之命,算八字,送彩礼。但与四川汉俗不同之处在于汉人接新娘是在白天,满人是在晚上半夜。男方于结婚当天设宴招待宾客,当晚二更时方才摆上洒席,一直吃到三更时分才用花轿去接新娘。新娘下轿后,先同新郎跪拜弓箭,然后拜天地才入洞房。在洞房门口有两个武士手执出鞘的雪亮大刀,一待新娘进房,就哗啦一声将刀插入鞘内,使新娘受到惊吓,目的是“镇煞去邪”。

  新娘进入洞房后,等待新郎来揭盖头。揭盖头后新郎即出去,剩下新娘一人,面对喜神盘膝而坐,如同参禅一般,不许伸腿和大小便,更不能讲话,一直坐到次日午夜,整整十六个小时。经过这番仪式之后,夫妻方能同房。这种风俗至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即逐渐衰败。自50年代以后更是少见。如今成都市内的满族婚俗与当地汉人几乎相同。

  满族的丧葬习俗:满族入川前是实行火葬、树葬、水葬等。入川后与当地汉族一样实行土葬。其俗与汉族不同之处在于丧事全由出嫁的姑奶奶作主。遗体横卧堂中,头朝东脚朝西,姑奶奶未到不得入殓。出殡时,孝子持白幡,男左女右,女婿持小红幡,待姑奶奶到场并允许时,孝子方敢填土,否则任何人不得动土。  

四川傈僳族的信仰民俗

  四川僳僳族信仰自然宗教,认为山川、河流、动物、植物均有灵性,即自然崇拜。他们也认为人死后灵魂成为鬼神,特别是同姓祖宗会成为保护的神,所以要加以祭祀,即祖宗崇拜。

  四川僳僳族经常举行的祭神活动有祭坛神、山神、白龙神、门神、灶神和祭祖先。

  坛神,被认为是僳僳族一个古老的神,也有的说是最古老的祖先。祭坛神的时间一般在农历正月、十月或七、八月,不是每年必祭,有的十年八年才祭一次。一般要在家中出现牲畜或人生重病时请巫师卜算之后才祭。也有的家庭生小孩时祭。祭坛神用一碗肉,分成两部分,一烧一煮作祭品。祭时巫师要念一天一夜的经,内容叙述坛神的来历及僳僳族的历史。他们认为祭了此神,则家畜放养,五谷丰登,兴旺发达。

  山神,被认为是僳僳族的保护神。一般是一家几兄弟就有几个山神。祭祀时间是在每年的除夕之夜。祭祀的对象或是房后的一棵巨树,或是山上的巨石。祭品有酒、茶,宰鸡为牲。祭祀的目的是保佑家中每个成员不受侵犯。

  百龙神,被认为是全村的保护神。每年全村要祭一次,时间在八月或十月。祭品有荞麦粑、鸡、羊、酒、茶等。地点多在高于村子的山上。届时以牺牲血祭。据说百龙神管雨水,祭祀它可以使村寨来年免受大雨、垮山、冰雹等灾害。

  门神与灶神,据僳僳族人说是从汉族地区传入的,它们后来也成了僳僳族的保护之神。所以,平时他们敬茶和烧钱纸以示为祭。

  祭祖先。僳僳族家庭内为死者的祖先设有灵位,平时有好吃的或逢年过节以酒、肉、香纸等在灵位前祭祀。有的宗族还设有被称为“阿姆尼”的始祖神。祭“阿姆尼”多在大年三十晚上,到时由家中长者以过年的佳肴摆放在神位前祭祀。

  占卜,在四川僳僳族中十分盛行。特点是50年代以前,凡出山打猎或外出贸易,甚至建房造屋或有他们认为比较重要的事,都要请巫师占卜。占卜用的是羊肩胛骨,作法是用火在骨面上烧烤出裂纹,然后依据裂纹走向判定吉凶。一只羊肩胛骨使用三次。忌烧穿孔或钻孔后烧。如今此风已衰,但未绝迹。  

白马藏族饮食居住民俗

  白马藏族日食三餐,俗语说:“早搅团,午干馍,晚上杂粮跑不脱。”主食为燕麦、荞子、小麦、洋芋。玉米是解放后传入的。爱吃菜、面同煮的混合饭。如果在燕麦面里加入黄豆面,再擀成面条、面块,就叫“杂面”,这是最好的待客食品。

  蔬菜主要有青菜、萝卜、四季豆。

  酒系青稞、大麦、高梁烤成,称为“咂酒”,加蜂糖兑后就叫蜂糖酒,是待客之佳品。咂酒装入小坛中,灌以热水,插一竹筒,轮流转吸,味淡为止。

  不吃马、骡、狗肉,不生食,不吃酥油。除年节外,平时极少杀猪、羊。

  吃饭前,先有简单的祭祖仪式。然后,按年龄尊卑围火塘而坐,由当家妇女盛饭,先送男人,次女人,最后小孩。吃完一碗,再由主妇添,其他人不得自己动手。

  火塘前的神柜(碗柜)中,靠男方一侧放置有切刀、菜板等厨具。女方一侧放置碗、筷、勺、瓢等物。男主人切肉,主妇添饭、洗碗,不得逾越。炊具、食器和铁锅、铜盆、杯碗等均来自藏区或汉区。本地产的木碗很粗糙。

  有饮茶习惯,一般喝汉区的素茶,不喜砖茶。

  男女均抽旱烟(兰花烟),有精致的烟袋,男女老幼各不相同。

  平武白马人的居室称土墙板屋,屋呈长方形,东西向,大门开在西面。共三层,下层关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堆放粮食,并作专门的祭祀场所。大门设在中层,上下有一简陋的独木梯。大门至屋南端是回廊晾台,这是晾衣、休息之处。从大门进去,左边是正室,靠墙设有独木梯通第三层,右边有小屋一二间,是住房或堆杂物的地方。

  正屋内,东墙正中是神龛,龛下是神柜,柜前尺许是火塘。这里是全家人主要活动场所,靠按神柜尊位。面向神柜,男性按年龄在左边依序而坐,女性按年龄在右边依序而坐,青少年则坐在火塘西面(下首),贵客(分男女依左右)坐靠近神柜的尊位(右边第二是尊位,第一是女主人做饭的位子)。屋高约两米,面积大小不等。1949年以前,除番官及头人外,无床、无桌、无凳。富有者有木柜。屋不开窗,火塘上方留有通烟空隙,因而光线很暗。睡觉即在火塘四周,冬天铺上羊皮或熊皮,以毡子为被。青年夫妇另辟一室。原则上不分家,父母子媳同室居住。

  三层楼上有小屋二三间,靠北的小间是祭祀室,大型祭祀活动才在此举行。其余房间储存粮食、麦草。

  房梁、房架从前均不用铁钉,而用野藤捆绑。房顶用木板盖顶,两端再用大石块压住以防风吹翻,当地人称这种房子叫“木楞子”。从前这里没有卫生设施,无厕所,无盥洗用具。

  此外还有少数住房以土墙筑成正方的土堡,仅有两层,无凉台,面积很小。现在除南坪的勿角、苗州尚有此类木楞子外,其余多已汉化。  

四川语言文化  

四川方言

  四川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以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韵母儿化现象。

  声母

  四川话有20个声母,总数比普通话少。只有舌尖前音,没有舌尖后音。[n]与[l]不分等特点。

  韵母

  四川话有36个韵母,总数比普通话少。

  声调

  四川话通常有阴平、阳来、上声、去声4个声调,古入声字绝大多数归入阳平调。4个声调的调值分别为55、21、53、213,在条目中,本馆以1、2、3、4分别表示。 名词   名词约占四川话方言条目总数的三分之一,特点是其与普通话的词干相同,词缀不同。四川话常在名词后加“子”、“巴”等词尾构成方言。 动词

  四川话的普通话差异较大,有的与普通话的动词貌似相同,但词义和使用范围不同;有的由于语音和词义不同。四川话中动词一般不用重叠式。短暂动作常用动词后面加“一下[i21 xa213]”来表示,例如“转一下”、“看一下”,不用“转转”、“看看”。

  形容词

  四川话里的形容词,有的用特有的方言字来表示,如莽[man55](意:傻、憨、身材粗壮等)。有的借用普通话中的同音字,如汤水[tan55 suei53]。四川话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相当丰富,在形容词词根的前后都可加单音节或多音节词缀构成生动形式,表达各种不同的状态、感情色彩。如“瓜(傻)”,除了“瓜稀稀”,还常说“瓜不稀稀”、“瓜眉瓜眼”、“瓜眉日眼”等形式。 代词   四川话的代词主要有哪个[na53 ko21](谁)、啥子[sa213 ts53](什么)、哪阵[na53 tsen213](什么时候)、咋个[tsa21 ko213]、啷个[nan53 ko213](怎么)等。 量词 四川话的物量词,如: 匹:一匹瓦、几匹肋巴骨。 坨:一坨钱(一万元)、一坨线。 动量词,如: 道[tau213](遍、次):他试了一道又一道。 副词   四川话表示程度的副词较多,如: 多[to55]:她对你多巴适的。 飞[fei55]:飞辣。 焦[tciau55]:焦苦。

彝语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北、东、南、东南、西、中部6全方言。四川彝族分布在凉山州、攀枝花市、乐山市、甘孜州、雅安地区、宜宾地区有关各县,主要讲彝语北部方言。使用彝语的人口约有150多万。彝语外来词占一定比例,其中汉语借词校多。

  彝文旧称罗罗文或倮文,史书上又彝文。各地的字数多少不同。四川彝文字数1万余个。1980年国务院批准使用四川省凉山规范彝文常用字数为21150多个,是表音文字,现已在教科书,广播、书刊、报纸、公文上大力推行。规范彝文已进入彝区中、小学使用。

藏语

  藏文7世纪上半叶图弥三菩扎参照当时梵文创制。属拼音文字,由30个表示辅音的字母和4个表示元音的符号构成。书面语和现代口语有一些距离。自左向右横写。读音和各地方言有对应规律,各地都可拼读,故能成为藏共同使用的书面交际工具。历史上曾用藏文撰写和翻译过大量书籍,对藏族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四川省出版有藏文杂志、报刊,开办有藏语语文专业,甘孜州和阿坝州有藏文学校。藏文教学已进入中、小学。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安多、康三个方言。四川省有安多和康方言,安多方言分布在阿坝州的一些县,康方言分布在甘孜州和凉山州的木里县。全省使用藏语的人口约65万。有较丰富的借词和仿制词。

羌语

  羌语属汉藏语系藏顷语族羌语支。羌语分布在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以及北川、丹巴等县部分地区。黑水县部分藏族操羌语。使用羌语的人口约134200人。分为南部和北部两种方言。南部方言有声调;北部方言没有声调,但有较为丰富的复辅音韵尾。

土家语

  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系藏缅语族,语支末定。分布在黔江地区的石柱、西阳、秀山、北部方言。现能讲土家语的,只分布在酉阳县酉酬、大溪和秀山县的石堤3个区的部分地方,约有居民中。四川土家族使用的土家语与邻近湖南省湘西土家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一致。

苗语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四川苗语有两个方言。黔江地区各县分布的是苗语黔东北方言,川南和川西南宜宾地区、凉山州、乐山市、重庆市和攀枝花市有关各县分布的是苗语川滇方言。使用苗语的人口约25万。川东南的多数苗族居民已使用汉语。

  苗文苗族古代没有文字。1905年,英国传教士曾以苗语川滇方言为基础,制定一种拼音文字(后称为“波拉字母”)。曾使用这种文字翻译出版《新约全书》和传教用的小册子,但末能推广。该文字的最大缺点是表能表达苗语的照声调系统。现只有有极少数老年人使用。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