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西蜀文化:前世是“仙”,今生是“闲”

2017-3-10 12:12| 发布者: 四川文化网| 查看: 4783| 评论: 1|原作者: 西蜀画院|来自: 四川文化网

摘要:   1  “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是张艺谋镜头下的成都,后来被戏谑地称为“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不管是“不想走”还是“走不脱”,总之一点,有两千年建城历史的成都是充满了故事与传说,值得人们说道 ...
  1
  “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是张艺谋镜头下的成都,后来被戏谑地称为“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不管是“不想走”还是“走不脱”,总之一点,有两千年建城历史的成都是充满了故事与传说,值得人们说道的。
  就连那个谁都不放在眼里,恨不得把全世界都要拿来狠狠批评一下的大才子金圣叹也写到:“余生得至成都去,肯为妻儿一洒衣”是说他在病中不知道哪根神经犯了毛病,极度想去成都,只要能去成都,就是给老婆孩子洗脚穿衣都可以。现在的人给老婆孩子穿衣都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情,在金圣叹时代“夫权父权”极度森严的情况下可是不耻于去干的事。
  时下,每个地方每个城市都想找个符号非常鲜明的标识让大家记得住,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以成都为中心的西蜀文化究竟是什么呢?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
  2
  其实概括地讲它的前世是“仙”文化,今生是“闲”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地理环境是对文化最大的影响因素。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不够,觉得有神秘力量和神秘人存在,即仙人。西蜀地处盆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蜀犬吠日”太阳都是少见的,总是雾蒙蒙的天,给人感觉神仙就生活在身边。
  自古,蜀国的巫术就盛行,汉代道教创始人“天师”张道陵,听说四川民众淳朴,有信教基础,便来到西蜀创业:以《道德经》为教规,以老子为宗师,以长生不老、修道成仙为目的设立了道教。张道陵创业为什么成功了,只因有很好的西蜀信“仙”的群众基础。
  其实,历史上设“教”“派”的更多是为了谋取政治诉求,比如白莲教、洪秀全等农民起义都是假借天命发动群众推翻统治。张道陵也是有政治诉求的,在蜀国设立了二十四“治”分封不同的权力阶层,网络了大批信众,到他孙子的时候,队伍被曹操灭掉了。后来道教得以发展并成为国教,是因为他借用了《道德经》和老子,后来被不断的发展壮大和丰富,得以留存。其实道教本意里是没有神仙会保佑凡人的,是教化人们按照道家仪轨自己修炼成仙!
  西蜀因有了独有的地理环境和群众基础,成了修道成仙的天堂,“蜀国多仙山”青城山上留下了众多仙人踪迹,甚至历史上著名药王孙思邈(据记载寿命142岁,据说从36岁开始每天都要吃灵芝)也到了青城山修行,现在的青城山区域也是长寿之乡。
  到今天成都市区很多街道历史上都是成仙之地:二仙桥、升仙桥、送仙桥、升仙湖等等,翻看传说和记载,成仙是有步骤的,然后才归隐仙去,能够成仙的人大致是两类:一是达官贵人富裕阶层,因为物质条件好了,就想修行成仙,不想死去,也有一部分为官为民,人民群众赋予了他们成仙的故事;二是奇人异士。普通老百姓,古代都是下层人民,整天都为了口粮而劳作,哪有什么时间去修行成仙呢?

仙境成都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都是从“不知道”到“知道”的一个过程,古人认为上有天,有天国,下有地狱,有鬼,北方天气晴朗,一望无际,自然不会觉得有神仙!蜀国有这个环境,就吻合了精神追求进而得道成仙。蜀国自古物产丰富,称“天府”之国,无灾无难(除了间隔几百年偶尔来一次大地震!)。“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在的四川土话叫“吃饱了没得事做”,就是说满足了物质需求才会有精神追求!
  “仙”文化深深地根植于蜀人的意识中。在仙文化的滋养下,出现了一个代表性人物——“诗仙”李白,为什么浩渺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只独独产生了一个李白呢?当然李白是天才型选手,在唐朝全国上下都吟诗的时代,李白自己本身的基因诗商是最高的,其次是与蜀国这个文化环境密不可分,他的诗里仙气十足。“白发三千丈”“千里江陵一日还”“手可摘星辰”等等,不仅仅是李白的诗如此仙气,他的一生也是一个神仙生活,“斗酒诗百篇”“对影成三人”,自己过得就是神仙生活,所以,皇帝见了神仙只有打发他去云游!
  历史上从蜀国出去的人都有点优哉游哉的仙气,不太按照古板的制度做事,遇事也比较豁达,都有些才气。比如大文豪苏轼,杨升庵等等!
  西蜀文化大致可分三个阶段来认识:一是以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为代表的远古蜀国,神秘莫测,还在研究中;二是春秋战国到清末;三是清末保路运动至今。去过三星堆的人,看看那些青铜器,代表性原产的作品是神树和铜立人,天眼等,这些作品极度夸张,仙气横溢,似乎是蜀国仙文化的鼻祖。后来那些和中原相似的东西都是交往过程相互影响的作品了,毕竟三星堆存在了将近2000年,鬼才知道这么漫长的时间里经历了什么呢?

金沙遗址青铜器
  ▼
  3
  “闲”文化是蜀文化的今生!
  “少不入川,老不离蜀”,是说年轻人应当要有追求要奋斗,蜀国生活过于安逸,会消磨了年轻人的意志;人老了,就不要离开了,这么好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适合养老!
  成都处处是茶馆、麻将馆,有笑话说在飞机上都听得到成都人打麻将!无疑这是描绘成都人“闲”的最具代表性画面,“闲”得某个部位都痛。笔者交往有沿海来蜀的朋友,沿海城市经济发达,人们生活节奏快效率高,没日没夜的为工作奋斗,刚刚来蜀时,说成都人太悠闲了,特别是年轻人,没有追求,不努力工作天天打麻将!他们在成都生活几年后,麻将打得比成都人还好!
  作为有两千年建城历史的成都,文化是经过了漫长的沉淀而成,不是可以人为按照长官意志打造的!深圳可以,是新兴城市一张白纸,随便画图。
  不想树立“闲”文化的观点,是觉得怎么可以让一个城市和一个地方是“闲”的呢!闲了,经济怎么发展,GDP怎么办?给外人形象多差,怎么招来靠整日奔波的商人和追逐利益的资金?可是,看看成都这么一个悠闲的城市自古是“天府”,纸币的前生宋王朝的“交子”也是最早产生于成都,。交子”的产生一是说蜀国路不好走铁钱太重不便于运输,另一方面也是说蜀国钱太多,运输麻烦,于是有了纸币!还有一个词“扬一益二”,蜀也称益州,宋王朝南迁杭州后,全国经济重心到了杭州,但成都成了第二个经济中心!
  其实,经济的发展,或者说做生意,也是人与人的交往,人与人之间不认同不了解,这个经济行为就难以持久!成都人打麻将是会“选人”的,人与人感觉不好,一般不会持续打第二场,并且以娱乐为主,不像是澳门赌场,没听说某某在成都打麻将倾家荡产,只听说去过澳门然后“着了”。“麻将桌上找女婿”,通过打麻将就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和作为,平时“装”的很好,麻将一开干,原形毕露,所以打麻将的过程其实更多的是认识人的过程。
  喝茶也是,看是一杯茶,品完后,茶友也即朋友!其实麻将、茶、火锅只是“闲”文化的载体之一!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对故有的人际关系冲击更大,加强人与人的交流,显得更为重要!中华文化历史上是精英文化,简单讲就是“二八”定律,百分之二十的人占有了社会财富,多数人只占有了养活自己的个人财富,以前的教育是“光宗耀祖、彪炳青史”,能够干成这个的,其实是少数人。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富足就是最大的追求了。其实,精英文化的核心也是让大多数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成都的“闲”文化是人民物质富足的情况下的精神需要,而不只是小国寡民穷酸相的封闭式的夜郎自大。成都人的“闲适”生活就已经是神仙般的生活,这个层面来讲,成都的“闲”文化就是“仙”文化,一脉相承!只不过“仙”文化是精英社会的专利,“闲”文化大众人民的修“仙”!
  4
  打造西蜀的“闲”文化,要顺势而为,建设休闲之都!“成都—成为休闲(修仙)之都”。成都宽窄巷子,而今成为了成都城市的会客厅,但凡来成都的人都要去看看。人山人海,接踵摩肩,生意红火,为什么呢?宽窄巷子就是蜀国民居的建筑,体现了蜀国的生活方式。试想,如果成都的二环路以内都是宽窄巷子的样式,那将容纳多少游客,估计全世界的人都会排队进入,经济都发展好了,还需要有什么污染的工业来支撑成都的GDP呐!那成都一定是世界的成都,宇宙的成都,经济发展何愁?GDP何愁?!

成都宽窄巷子
  又想城市文化有特色,建筑却是千篇一律,何来辨识度?
  “闲”文化是交流文化,是幸福文化,是和谐文化,是“仙”文化。试想一下“把普京、特朗普、金正恩、特蕾莎”几个大佬天天放在一张桌上“搓几盘”麻将,联合国上哪里还会吵架呢!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引用 柳絮轻扬 2017-3-22 15:24
    只有到了成都,才能够充分领略到什么是闲,什么是仙。

查看全部评论(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