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聚焦 | 四川资阳“蓝莲花家园”都干了些啥?

2017-4-24 09:24| 发布者: 谦谦| 查看: 682| 评论: 0|原作者: 逸西|来自: 四川文化网

摘要:   第一章变革   第五节“蓝莲花”在资阳圣洁   ○逸西   早在2008年,国家《禁毒法》颁布实施,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人们习惯称“大堰人”)就开始集中收治四川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内的“艾感”戒治 ...

 

  第一章变革
  第五节“蓝莲花”在资阳圣洁

  ○逸西
  早在2008年,国家《禁毒法》颁布实施,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人们习惯称“大堰人”)就开始集中收治四川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内的“艾感”戒治人员。
  对此,“大堰人”以“尊重生命、降低危害、提升生命质量”为宗旨,坚持“人性化教育、家园式管理”的工作理念,依据“常青藤戒毒模式”的框架,在国内首创“蓝莲花家园”戒毒模式,修建独具川西民居风格的“更生苑”“矫治苑”和“关爱苑”,完善了涵盖民警培训中心、医护中心、心理矫治中心、文体教育中心、习艺康复中心、膳食中心等系列硬件设施建设。
  8年来,“蓝莲花家园”释放出温度和活力,以“家”的气息,尊重、关爱、接纳“艾感”戒治人员,满足他们的戒治学习训练与日常生活需要。“家园”民警以家庭成员的身份,陪伴关爱、鼓励引导,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让入所戒治的4000多名“艾感”戒治人员安心、静心、舒心地在家园中学习生活、改善身心、戒除陋习,让顺利回归的3000多名“艾感”戒治人员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提升生命品质,自觉担当“艾滋病感染到我为止”的社会责任。

  大堰魂
  蓝莲花又名埃及蓝睡莲,属水生花卉,花开呈星状,上午开花,下午闭合,略带香气。古埃及人将它视为生命、圣洁、智慧和希望的象征。“大堰人”创建“蓝莲花家园”,借鉴国际先进的戴托普治疗社区管理模式的经验,在一个类似家庭的环境里,对戒毒人员中的“艾感”戒治人员采取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接受并遵守主流社会的规则。
  那么,“蓝莲花家园”戒毒模式到底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为克服“艾感”戒治人员与普通戒毒人员“双盲”管理、“单盲”管理以及混合管理的缺陷,消除艾滋病在所内相互传播和交叉感染的风险,排解普通戒毒人员的心理压力,保障“艾感”戒治人员的隐私和权益,更好地维护场所安全稳定。2008年,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在所部医院试行集中专门的力量有效戒治这类特殊人群,并在四川司法行政系统率先提出对艾滋病戒毒人员实施集中管理,成为全省集中管理治疗艾滋病戒毒人员的专门场所。同年5月,“大堰人”正式组建了“艾感”戒治人员集中管理治疗大队,开始收治全省男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毒魔摧毁了他们的身心,病魔捆绑着他们的灵魂。
  当“戒断症状”反复出现时,“艾感”戒治人员难以自控和自拔,他们的亲人恨其不争、怒其不孝,从内心反感他们,更别说社会的排斥与歧视。
  他们往往脆弱敏感、自卑自闭、自暴自弃,甚至有因绝望、漠视而攻击他人或有报复社会的言行。
  他们恐惧茫然,不知所措,没有存在感,看不到希望,生命摇摇欲坠。
  然而,不尽相同的吸毒与感染的人生,却折射出他们是一群有思想、有情感、也有获得健康愿望与权利的“成瘾”者。
  如何把危害降到最低,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延缓他们的生命、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摆在“大堰人”的面前,并成为重要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于是,“大堰人”提出了“淡化警务和管理职能,强化矫治和帮扶职能”的工作理念,专管民警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教学手段,帮助引导他们理性认知疾病,开展科学、文化、法律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心理辅导和抗病毒治疗,重建“艾感”戒治人员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但是,半年后的一次民意调研显示收效甚微,且绝大部分“艾感”戒治人员悲观绝望、漠视生命、淡漠亲情、缺失责任。
  为此,“大堰人”制定了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并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研测评。一份由500余名社会人士和2000余名戒毒人员参与的测评中,社会人士对艾滋病知晓率为45%,对场所工作满意率为58%;戒毒人员对艾滋病知晓率为65%,对场所工作满意率88%,其中,“艾感”戒治人员对艾滋病知晓率为77%,对场所工作满意率仅为53%。
  正是这份调研测评,触动了“大堰人”的神经,全所民警充分认识到,要做好“艾感”戒治人员集中管理治疗工作并不容易。他们下决心大胆探索“艾感”戒治人员集中管理治疗的最佳模式。
  于是,“蓝莲花家园”戒毒模式的理论在“大堰人”头脑中逐渐形成,即“生活在这里”“对自己负责”“生活好每一天”的格式塔治疗理论和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为“艾感”戒治人员指明了戒治生活方向。
  圣洁的蓝莲花,缤纷的红丝带,成为“艾感”戒治人员集中管理家园的鲜明特征。
  为了营造一个充满大爱的温馨家园,关爱接纳每一位“艾感”戒治人员。“大堰人”要求家园民警像蓝莲花一样,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引领“艾感”戒治人员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沉沦回到重生,从彷徨走到坚定,从漠视生命到珍爱生命。民警与他们朝夕相处、互相尊重、积极互动,共同演绎“生命至上”的感人故事,完美诠释“蓝莲花家园”呵护生命、提升生命品质的真谛。
  于是,“大堰人”的终极目标出现了——教导艾滋病戒毒人员学会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自愿承诺“艾滋病感染到我为止”。
  有了明确的奋斗方向,“大堰人”又将“蓝莲花家园”的内涵进行提升,即“尊重接纳、关怀救助和改善更生”。
  他们在资阳山青水秀、层峦叠嶂的大堰村,为“艾感”戒治人员营造了优美的家园式环境,视“艾感”戒治人员为自己的家人、学生、病人,坚持不抛弃、不放弃、不歧视的工作原则,尊重接纳每一位“艾感”戒治人员,抚慰他们的心灵,保护他们的隐私,指导他们的戒治生活。

  英姿飒爽
  “大堰人”在做好这一系列工作的同时,在家园戒治过程中还全程贯穿对“艾感”戒治人员的人文关怀,适时开展困难帮扶与关怀救助,实施医疗照管和抗病毒治疗,提高生活标准,改善生活待遇,建设家园文化,让每一个“艾感”戒治人员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与舒适。
  在改善更生方面,“大堰人”构建了民警、专家、志愿者三支队伍共同合作的工作机制,联动社会积极力量,为“艾感”戒治人员提供完善的家园管理、特色教育、医疗救助、康复训练、更生服务等所内戒治支持,同时搭建亲情帮教和社会扶助桥梁,帮助他们逐步建立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改善他们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以及社会支持状况,使他们的生命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和保障。
  在“更生苑”“矫治苑”和“关爱苑”里,“艾感”戒治人员起居设施齐备、色调温暖,学习训练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床是暖色木制单铺,衣被全棉,图案卡通,窗帘翠绿,桌凳清爽,宿舍温馨舒适。他们的起居按照“宾馆化——标准间”内务卫生管理模式,免费提供日常用品,一人一铺,六人一室,一室一“家”,每“家”都有自己的名称或“家训”,在每个铺位墙壁的醒目位置还有个性化设置区域,可摆放亲人朋友照片、展示自己才能爱好,还可展现戒治计划、憧憬未来。每个“家”除人员名称、信仰爱好不同外,其余物品摆放与卫生要求全部按照“四化”“五整洁”标准统一实施,优美整洁、温馨舒适的家园环境与完备实用的功能设施融为一体,充满温情和温馨。
  “大堰人”通过不懈努力,2009年,“蓝莲花家园”建成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艾滋病集中管理治疗工作窗口单位和培训基地,至今共举办各类专业培训7期,接待全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兄弟单位的3000余人来所交流学习。“蓝莲花家园”是北师大、四川理工、绵阳师院等高校的科研教学实践基地,其模式是司法行政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表现,为研究“艾感”戒治人员违法犯罪、强制措施、司法保护、管理模式、心理辅导、体能康复、社区戒治、社会关怀等问题提供了实践基础。
  2012年司法部戒毒局有关领导建议“蓝莲花家园”建成可持续发展建设“艾感”戒治人员集中管理治疗工作的国际示范点。
  2013年,为实现对“艾感”戒治人员的全面照管服务,“蓝莲花家园”成立了“关护救治”“权益维护”“转介帮扶”三大中心,探索建设“艾感”戒治人员集中管理治疗国际示范点。
  为保障和推进“三大中心”的日常工作,“蓝莲花家园”还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主动协调、密切联系地方防艾办、疾控、卫生等部门,逐渐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共同帮扶、防控和教育机制。民警切实做好陪伴和服务“艾感”戒治人员的工作。

  “蓝莲花”热情绽放
  由此,“大堰人”还建立和完善了《家园公约》,编制了《集中管理治疗工作民警队伍管理办法(试行)》,明确集中管理治疗工作大队班子配备、警力配备、民警工作职责要求,使集中管理治疗工作民警队伍建设全面迈向科学化、规范化,大力提高教育戒治质量,维护民警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民警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以《“蓝莲花家园”规范化管理工作手册》为核心,制定完善《体能康复大纲》《“艾感”戒治人员救助金使用管理办法》等32个制度和办法。
  “大堰人”与四川理工学院携手编撰《康复训练手册》,指导“艾感”戒治人员开展体能康复训练;与四川司法警官学院合作开发《双语教材》,指导彝族“艾感”戒治人员教育工作;与云南戴托普戒毒服务中心和上海阳光防复吸指导中心合作,为“艾感”戒治人员及其家属提供专业指导和后续照管服务……
  “蓝莲花”在资阳开启了艾滋病戒毒人员冰封的心灵,圣洁又芬芳。(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逸西(原名刘逸西),著名作家、诗人、资深媒体人。
  曾在《诗刊》《星星》《诗歌报》《诗神》等数十家报刊发表作品。著有诗集《放逐》《梦雪》《民主的细节》《我们的记忆》及长篇报告文学《剑门关下铁人情》《民主的碎片》《陪伴》等多部。获四川“五个一工程”奖。
  曾在广西、广州、四川和中央媒体做过记者、编辑,从事新闻工作至今20多年来,在国内外采写若干有强烈反响的新闻。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