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杨德兴:恩师张正森书事记略

2017-11-26 22:19| 发布者: 四川文化网| 查看: 2917| 评论: 0|原作者: 贺云|来自: 四川文化网

摘要: (中国美术市场报 贺云/报道)恩师张正森书事记略文/杨德兴2011年1月1日,正值元旦佳节,但天公并不作美,细雨绵绵,冷风飒飒。上午,我以四川省武术协会吴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身份与师叔崔永聪先生(吴氏太极 ...
(中国美术市场报 贺云/报道)


恩师张正森书事记略
文/杨德兴
2011年1月1日,正值元旦佳节,但天公并不作美,细雨绵绵,冷风飒飒。上午,我以四川省武术协会吴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身份与师叔崔永聪先生(吴氏太极拳第五代入室弟子)以及师姐邹丽女士(吴氏太极拳第六代入室弟子)一起应都江堰市“道君武馆”之邀出席“四川省武术协会青城功夫研究会”的挂牌仪式。


午后,我们三人离开“道君武馆”,经受细雨的洗礼前往位于彭州市区的龙兴寺。他们二人要为我引荐一位书法老师张正森老先生,这事也说了很久,诸多因素未能夙愿。
约30分钟后,我们到达龙兴寺,径直前往寺庙深处大雄宝殿旁的厢房“彭州市佛教会”,这也是老师的工作室。


刚一进门,一位中等身材,精神瞿烁、干练的老者,正执笔挥毫,意气风发,此举吸引了众多游客。我们的到来,他并不知晓。待他完成了手中的作品后,崔、邹二人近前招呼。
寒暄之后,我说明来意,不善言辞的老师接受了我这个爱好书法的学生,从此以后,我们师徒二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恩师实际出生于1936年,由于历史原因身份证信息载明出生于1940年,至今未作修改。恩师出生于四川省彭州市(原彭县)隆丰镇一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吃苦耐劳,小小年纪便挑起家庭重担,抽空闲时间就读家乡私塾,在私塾中受到启发、寻找快乐,同时奠定了一些书法基础。

1960年,时年24岁的恩师被征兵工作组认定年仅20岁,符合参军条件,由此便光荣地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恩师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得到赏识,历任部队放映员、放映组长、秘书等职务,其书法爱好在部队得以长足的发挥,并多次参加部队举办的书法文娱活动。恩师1973年转业到地方,分配在西藏自治区话剧团工作,任干事职务,1975年参加全国文艺调演。1979年调到西藏自治区劳动人民文化宫工作,因工作关系和自身爱好,长期研习书法艺术并于1980年参加“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作品入选由茅盾题名的“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 


恩师1982年内调到四川省彭县(现彭州市)电影公司工作,1984年参加江苏省无锡市书法艺术专科学校(该校于1999年4月更名为江苏省无锡市书法艺术专修学院)的一年制“书法艺术研究班”学习。
恩师受传统教育的熏陶和部队的锻炼,造就他一生崇高的人生品质,一生淡泊名利,长期义务为各大庙宇殿堂书写匾额和对联,令世人敬佩。退休后,受聘于四川省彭州市佛教协会,自1995年至1999年五年间,成功完成了驰名中外的彭州市龙兴寺新建的“舍利宝塔”二十余万字碑文的书写工作。 

一生中,恩师书写过各种形式的作品,尤其是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分别书写成长卷,装裱后的唐诗三百首最长的达200米,最短的也达50米。其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令众多书家钦佩。

恩师最擅长的是榜书和小楷,其字大可达直径2米,小可至蝇头。其书法作品刚劲稳健,潇潇洒洒,百看不厌,博得众多书法爱好者青睐。更值得一提的是,恩师历时一年,于2015年2月,在其79岁之际,成功完成了72000字的《妙法莲华经》全文小楷书法,共计书写14条六尺屏,创全国书法史之最。
数十年来,恩师熟读中国书法史上各类名家书帖,通过读帖从中摸索出书法艺术的精华,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独特而厚重的传统书法体系,这就是我的恩师张正森先生,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馆巴蜀中国画研究院专职书法家,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者系四川省精点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省精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崇宁映像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金海湾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经济师、工程师;郫都区国学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郫都区崇宁学人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张正森
1940年生(实际出生于1936年),四川省彭州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巴蜀中国画研究院专职书法家。张正森先生最擅长的是榜书和小楷,其字大可达到直径2米,小可小至蝇头。其书法作品清刚劲健,意韵隽永,百看不厌,博得众多书法爱好者青睐。
1980年参加“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荣膺一等金奖。作品入选由矛盾题名的“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暨作品集”。 


巴蜀撷英书画院
巴蜀撷英书画院(简称巴蜀撷英社,英文BASHU  ELITE ART ACADEMY OF CHINA 英文缩写BEAAC)同兴路广告旗下专业艺术机构,意在打造最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活动基地。撷英,乃博采众家之长,汲取精华之意。巴蜀撷英社的艺术家,是巴蜀大地的艺术精英。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笔耕多年,在各个领域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汇聚巴蜀撷英社后,艺术思想上的交汇、流派的融合、观念的碰撞,会带来艺术形式、创作风格等方面的进一步提升,从而形成巴蜀撷英社独特的艺术流派。

撷英: xiéyīng   吸取精华
       来自成语:掇菁撷华 [duō jīng xié huá]  出自清·黄宗羲《明文案序上》:“《文选》主于修辞,一知半解文章家有偏霸也;《文粹》掇菁撷华,迹选之鼓吹;《文鉴》主于政事,意不在文。”



由民国逸少、大千弟子、百岁老人、楷书泰斗
——萧允中老先生题写院名。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