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三十八年读一书

四川文化网 2018-1-21 14:53 651人围观 文学作品

放暑假的前一天,路过一垃圾收购点时,看见许许多多的学生课本,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书,被码得像小山一样,几个人影在其间晃动,看样子生意甚是红火。睹此情景,不由我想起《黄生借书说》里“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话 ...
  放暑假的前一天,路过一垃圾收购点时,看见许许多多的学生课本,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书,被码得像小山一样,几个人影在其间晃动,看样子生意甚是红火。睹此情景,不由我想起《黄生借书说》里“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话,书真的不是自己的就去好好地读吗?是自己的就不去好好地读了?我想了想,好像对但也好像未必全对,比如自己小的时候,那可真正的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五年级毕业,在学校里一本正经地读过的书不过十本语文课本与十本数学课本,要想多读书,就得向有书的人家借。在大集体的那个年代,有书的人家扳上指头能数过来的就那么一半家,人家就是有书不一定能借给你读。
  在刘家峡化肥厂工作的四叔,看过的中国的古典书籍比较多,有那么两大纸箱,可这些书被奶奶看管得十分严,要想从奶奶那儿借本书,有时比登天还难,奶奶总说还小读不懂或者说不爱护书,弄破弄脏了四叔会抱怨的,当然也有借来的时候,小学四年级那年,记得当第一本《杨家将》借来的时候,那是一个大雪过后的响午,借助一本有皮没毛的字典,藏在自家场上的草垛后面,直到太阳落山什么也看不见了,才悄悄地溜进家门,晚饭后借助煤油灯还要猛读到后半夜,一定要在保证的日子里看完,否则下次就别想再借到书了。时间一到,立马归还,从不敢延长一天,这时的我才真正叫“书非借不能读也”。有时候自己借上一本,有时候把父亲正在读的书,趁父亲休息的间歇,拿过来狼吞虎咽地读上几页。就这样,在两年的时间里,零零星星地读完了十来本评书演义。
  上了初中后,利用假期,到山上挖药材,然后到四十多里外的乡收购站去卖,在三哥的建议下我和三哥两个人合起来攒够了一本《神雕侠侣》的钱,抱回四本武侠小说,觉得武侠的世界竟是如此的神奇。畅游在精神的世界里,用一句古人的话形容“三月不知肉味”也不为过。此书是我自己的,我读得天昏地暗废寝忘食,看来“书非借不能读也”也不完全是对的。
  奶奶爱听书,因此我们经常给奶奶读书,记得是秋后的一个下午,天气有点凉,我无意间听见四叔给奶奶读书,我也就沾点奶奶的光,坐在门槛上听四叔读书,书中那从来没听过的语言,还有那凄婉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好长时间我都被那薄薄的一本书弄得心里痒痒的,有天鼓足勇气向奶奶去借,奶奶说被四叔带走了,她也想再听一遍呢。直到上了师范,我才知道那薄薄的一本书是《窦娥冤》,就是今天,我敢说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一本书。
  师范毕业后就到乡村去教学,在这期间读了好多的书,都是专业方面的书,没有留下什么太深的印象,可能是读得太多的原因吧。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就到了二十一世纪,工作之余就想看点书,有时候去到书店里转转,有时候到图书馆里看看,可以说想看的书多得数不清,这时候,反而没有了当年那种不知早晚的劲头了,书也就读得马马虎虎。这时的我真的成了“书非借不能读也”。
  现在有了电脑,于是又学会了上网,在网上可以看到想看的任何一部书,不论是古典的还是时尚的,外国的还是中国的。坐在电脑前,回过头来,回想一下小时候读书的艰难,细细想想现在的自己,可谓真正是“跑步进入了社会”,不再为借不到书而发愁,也不再为读不到好书而担忧,现在总感觉到自己没有与时俱进,思想没有跟上时代的需要。突然间我明白了,三十多年其实只读懂了一部书,那就是华夏民族的腾飞,老百姓蒸蒸日上的好生活。
原作者: 深巷透光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