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专访著名诗书画印艺术家姜公醉:一生痴绝处,唯有诗书画印

热度 1已有 1356 次阅读2017-3-22 21:30 周恩来, 艺术学院, 书香门第, 毛主席, 老顽童

记者 姜丹

姜公醉肖像

  黝黑的头发,稳健的步伐,清晰的思路,儒雅的谈吐,如果不是被告知眼前这位老艺术家已年过古稀,还真会被其年轻的心态及饱满的精神所“骗”到。谈笑间,五十余载的从艺之路在回忆中缓缓流淌。叹时光匆匆,即使轻描淡写,生命线条的抑扬顿挫依然清晰可见。所以,不得不感慨,其一生只为诗书画印痴,也为之狂的精神状态!
  在外人看来,他是个难得的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全才。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著名书法家魏传统曾评价他:“铁笔随心移,诗书载玉璧”。他曾用34年的时间书刻现代碑石铭文21部,1149块碑石、34000字,被载入世界基尼斯之最。他的作品在国际、国内重大展览上也展出百余次并被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周恩来纪念馆等百余家单位收藏。喜欢诗词楹联的他曾用一副《绝对求偶》联幽默地道出“心声”。

姜公醉书 清世宗宪皇帝御制四时行乐歌。隶书
  “将进酒,将公醉,张公吃酒李公醉,姜公不醉,罚姜公醉将功折罪,醉翁之意不在酒,何罪之有。”将名字嵌入古诗意境,堪称完美。所以,他的名字也呼之欲出——姜公醉。然而,这位号醉翁的书画界“老顽童”却滴酒不沾,用他的话说,这辈子他只“醉心”于诗书画印。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姜公醉,早在幼年就受到来自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因其父姜子瑜先生写得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经营“艺林苏裱店”,所以家中自然有一些名家的真迹。得天独厚,耳濡目染,从小他就对书画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更幸运的是,这个兴趣爱好最后竟成为他的职业,一直相伴至今。
  “也许就是冥冥中注定,这辈子我就和诗书画印有着不解之缘。”对于书画艺术,姜公醉近乎“痴狂”。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爱好。

姜公醉书《奥运赋》被人民大会堂收藏作品。隶书
  曾有人评价他的楷书方正、古朴、端稳;草书笔断意连,自然天成,豪放中亦有婉约;篆书圆劲均匀,方中寓圆,圆中有方;隶书则是雁展双翅,相互呼应,形成自己独特的书风。纵观姜公醉的书法和篆刻会有一种淡泊宁静,飘逸脱俗的意蕴,其洋溢着诗人的风骨,也弥漫着书卷之气。可以清新洒脱,也可老辣遒劲,其书、其印那种傲岸磅礴、潇洒出神的风格特征也正与其本人逸韵自如、飘然欲仙的风采互为表里。
  “小时候,父亲除了让我临摹古代名家的字帖以博采众长外,还要我有自己的文学修为。他经常教导我,要想成为‘大家’,就不只是会写字,还要有文学素养,要有自己的创新。”正如大文豪苏轼所言,“作字之法,识浅,见浅,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在他看来,学识与修养才是直接决定书法境界的重要因素。
  所以,从小姜公醉就对文学情有独钟。“上学时我最不喜欢数理化,不仅不精通于此,还在其课堂上刻字,练字。为此,我没少挨骂。”

汉砖印

  姜公醉说,那时候就因为刻得太认真,以至于课桌都被刻烂了,所以免不了老师的一顿训诫。可即使教训完,有关数理化的课还依旧听不懂,所以,上课还依然在偷偷练字。“只有语文课除外。”回忆起年少不好好听讲只顾刻字的执着,姜公醉也忍俊不禁,“那时写作文给两堂课的时间,我通常不打草稿,半节课就能写完。也只有语文课上我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因为不但我作文写得好,字还是最工整漂亮的!”
  1960年,姜公醉初中毕业,他顺利地考取了四川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可上了一年学,因为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中专停办,他被迫中断学业,分配重庆工作。一年后学校复课,渴求知识的他还是希望能继续学业,可看到家里所有重担全都压在母亲一人身上,加上除了专业的书画课之外,学校又增开了他不喜欢的数理化课程,作为长子,姜公醉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退学,帮助母亲撑起这个家。
  腹有诗书气自华。上天总是很青睐那些有才华的人。因为其一手好书画,年轻的姜公醉,1964年,被时任国营资阳糖厂工会主席的徐应龄所赏识,将其招聘到糖厂工会做宣传干事,从此,他便将自己的爱好融入到了本职工作中。1986年,四川内江市委书记傅运鸿先生慧眼识珠,礼贤下士,将姜公醉调到内江张大千纪念馆、内江书画院工作,从此走上了书画专业之路。

浩世微尘
  姜公醉说,从未想过年幼时母亲的一句气话竟会一语成真。“你不好好学习,难道一辈子要靠写写画画为生么?”母亲的话言犹在耳,回想这一辈子,姜公醉还真就以诗书画印为生。“从小的梦想一直到今天还在实现中,我很庆幸,这一生只走了诗书画印这一条路,在这条正确的路上能获得多数人的认可,我甚感欣慰。”
  找准人生坐标,并为此坚持一辈子,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毅力与魄力。对于艺术创作,既要耐得住寂寞,又要经得起诱惑,这种淡泊名利的思想自始至终伴随着姜公醉。也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诗书画印成为了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重要载体,对于此,或许是从儿时起便早已沁入骨血之中,才会让其对此有着如此执着的信念,让他无法割舍吧。
  问及其衣钵是否会由子孙传承下去,洒脱的姜老十分豁达:“只要他们能找到自己人生正确的坐标就行,凡事不必强求。”正因为其宽松自由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领域中大放异彩。据悉,他的儿子姜商波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时,是当时四川最年轻的会员,现在也是位知名的摄影艺术家,曾在国内外摄影大赛上多次获奖。
  “商波将摄影作为自己的人生坐标,我觉得非常好,毕竟这是他喜好的,也是最擅长的。当然,这种天赋也来自一部分遗传。”提起儿子,姜公醉骄傲的神情溢于言表。
  但最让其自豪的还莫过于两封来自北京的信件。“一封来自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办公室,另一封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7人集体‘童怀周’。”

中国画·工笔〈国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965年,一封来自中国科学院郭沫若同志办公室的信件悄然送到姜公醉的手上。
  原来在工作闲暇之余,姜公醉便把所有精力放在碑刻上。厂里的大转盘,简单的刻刀加上买来的石板成为姜公醉最初研究碑刻的场所与起点。在1964年,他就完成了人生第一部碑石铭文作品《革命烈士遗诗》。“这部习作虽然字数不多,但它让我渐渐‘摸’到碑刻的门道。”

和朱总理诗
  成功创作出作品的姜公醉没做任何停留,他再接再厉,在第二年就创作出《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因为完全靠自学和摸索,也不知道水平到底怎么样,加之我非常崇拜郭沫若先生的书法,于是就大胆地将碑刻的拓本寄给郭老,斗胆请他指教。”而最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信在寄出不久后便得到了郭沫若同志办公室的复信。
  信中说:“来信及所拓主席诗词刻石拓墨,郭沫若同志都看到了,他说,你以二十二岁的年龄,能刻出这样的成绩是难得的。”这对我是莫大的鼓励与鞭策!姜公醉坦言,郭沫若先生的奖掖无形中给了他巨大的动力,支持他不断地创作下去!作为对其艺术生涯影响最大的人,姜公醉对郭老的景仰与敬佩之情是油然而生的。

中国画·工笔《祈祷》

  提起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人们首先会想到书法绘画,殊不知一方石头也承载了太多中国文化的重量。优美遒劲的汉字镌刻在一块块光滑平整的石头上,也时刻彰显着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
  刻石记功是中国的一个古老传统,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不止一次提到秦始皇刻石记功,那时只称“刻石”,不叫“碑铭”(《礼记·檀弓》注)。汉字发展史上重要的秦小篆正是通过秦代刻石得以保存流传的。真正的碑铭也可以说始创于秦代,就如甲骨起于夏朝,金文盛于商周。然而,时至今日这种用书法体刻在碑石上的书法却只有极少数人在传承。
  姜公醉花了一辈子精力才创作了21部作品,可想而知其耗费的精力和心血!他坦言,其中一部作品《离骚》从开始构思到最后完成竟用了整整十年!可谓“十年磨一剑”。而让姜公醉最感欣慰的是,这部作品最后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了。

中国画·水墨《峨嵋云海》
  要知道文物出版社的要求是最为严格的,因为他们原则上是不为健在的人出版作品的。但改革开放之后他们也破了‘戒’,启功先生出了第一部,李铎先生出了第二部,我这部《离骚》也许是出版的第三部作品吧!文物出版社出了很多古代碑帖,但唯独没有现代人创作的碑帖,当他们看了这部《离骚》碑帖拓本之后,为其深厚的篆刻底蕴所感动,或许是我填补了一项空白吧!于是决定出版《姜公醉初拓离骚》,这让姜公醉既惊喜又意外。
  然而,在其创作的21部作品中,姜公醉的得意之作还是由他自撰、自书、自刻的作品——《无形的丰碑》。这部作品记载了1976年4月5日清明节发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震惊中外的“天安门事件”始末,具有重大历史文献价值。
  “因为我当时在四川工作,未能直接参与天安门‘四·五’运动,所以,特意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教研室‘童怀周’致函,向他们表达了创作《无形的丰碑》的意愿,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于是,在1978年11月6日姜公醉就收到由“童杯周”寄来的一套《天安门革命诗文选》和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
  让姜公醉记忆深刻的是,为支持《无形的丰碑》的创作,好友黄润昌还担负起收集全国各地报刊上有关天安门“四·五”运动资料的任务;冯桂林则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6元钱来支持购买石料。“在文字创作中,我采用了散文诗报告的文学形式。因周总理享年78岁,为了表达全国人民缅怀总理的共同心愿,我就用了78面石板,每面石板书写、镌刻78个字,横跨三年、夜以继日创作出6084字自撰、自书、自刻现代碑石铭文。而这部作品也成为了21部作品中字数最多、也是四部代表作品中唯一没能出版的一部作品。”

鲁迅诗碑

  姜公醉说,在碑刻的21部作品中,只有这部作品的文字全部是由自己创作的,其中文字间的流畅和尖锐的措辞让他“畅快淋漓”。“其实,回想当初还是挺大胆的,因为时局并不是很稳定,邓小平同志还没有被平反,我在文章中就先为他平反了。如果政局变幻,这很可能是要‘掉脑袋’的。”作为民主人士,姜公醉直言他不愿当官,也不愿参与政事,所以,从他的字号“左翳”也能看出他不喜欢激进的“左”,但也许就是作为“旁观者”,他能将一切看得比“当局者”更加清楚。
  众里寻“它”千百度
  在亲人眼中,姜公醉是个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为了这个凝结一生心血的诗书画印,他可以什么都不顾。这让记者也不禁疑惑,在这样瘦弱的身躯里,到底是什么能量,让他对其有着如此强大的爆发力?
  “着魔就是因为痴爱。”也许,艾青的那句诗最能表达他的心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他曾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三天三夜不眠不休。有一次,领导交代的任务很紧,只有一天的时间去完成,本来就已手忙脚乱,没想到晚上竟然停电,但为了完成任务,姜公醉硬是点着蜡烛,熬了一个通宵将其完成了!
  多少个日日夜夜,姜公醉独自对着一方石碑磨磨刻刻,笔起刀落间,篆刻艺术将一块块毫无生机的石头变得熠熠生辉起来。他是孤独的,昏黄的灯光下除了拉长的孤单身影外,就只剩刀与石之间的碰撞。而温热的手在冰冷的石碑上游走,就像男子在对心爱的女子诉述衷肠一样,所以,他又不是寂寞的。姜公醉说,他享受这种专注于创作的状态,这让他的内心更加沉静。所以,不得不佩服他的艺术境界,一直在至臻至切地慢慢“磨”一件作品,这是当代人所无法企及的!

  众所周知,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块石碑,一方印章,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其实,这门艺术不仅要求手上的“功夫”过硬,同样也考验着“眼力”。
  从艺五十余载,翩翩少年变成古稀老人,传统文化的底蕴在一部部艺术作品中缓缓流淌,然而从未改变的是其对诗书画印的热忱与执着!曾经为了赶在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之际完成《毛泽东诗词碑铭》这部作品,在7个月的时间里,姜公醉竟每天都工作16个小时以上!可他却从未觉得辛苦,依然在创作中乐此不疲,可劳碌的身体却时不时提出严正“抗议”,尤其是那双眼睛近视得越来越严重,这让他的家人很是担心。
  1998年,在完成《离骚》这第21部碑石铭文后,姜公醉在碑石铭文上“划了个句号”。以后转向从事篆刻和微刻。其实,不论是碑刻还是微刻,眼疾这个大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你能想象得到这些精彩绝伦的作品,竟是出自一位双眼近视1000度的人之手吗?!

  去年,姜公醉体检查出因左眼视网膜病变导致黄斑裂孔,朋友们都劝他爱护眼睛,尽可能少创作,不应酬,可他只谢绝应酬,却不愿停顿创作!“我的艺术天分是上天给的,当然要把握有限的时间多写字,多刻章,如果哪天真的看不见了,那就是上天要收回这项才能,到时我也就了无遗憾了!”他的豁达之气不禁让闻者为之动容。
  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这是姜公醉的人生格调,也是他的座右铭。超脱与清逸看似标签,却始终贯穿于生命始终。无论诗词、书法、篆刻还是绘画,他始终博采众长,喜欢哪位名家就去临摹他的佳作,研习得多了,久而久之也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传承与创新就在历史积淀的感悟和时代变迁的体验中完成融合、蜕变。纵观古今,闻名于世的文学艺术大师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结果。所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姜公醉还是充满信心的。

  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诗、书、画、印本为一体,虽然现代人经常将其拆分为四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其精魂还是相通的。在姜公醉眼中,诗、书、画、印是密不可分的。所以,除了精通书法、篆刻外,在绘画、诗词上姜公醉也有较高的造诣,尤其在楹联方面。他曾蝉联2001、2002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在2003年更是一举夺魁,荣获2003年度“中国对联创作金奖”。2008年,他还为第29届北京奥运会创作了一副圣火海内外百城传递2008字嵌名长联,上、下联共2008字,几乎镶嵌了海内外传递圣火每一个城市的名字。另外,作为中华诗词学会诗书画组委会委员,他的诗词经常发表在《诗刊》、《中华诗词》等杂志上。而早年研习过绘画的他,即使在晚年因为眼疾等问题不再创作油画和工笔画,但其年轻时所创作的《红蜡烛》、《大地的女儿》、《椰风海韵》、《金色的童年》等诗书画印合璧系列作品也依然多次被邀请参展并获得奖项。
  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有国外老板出高于国内10倍的工资聘请姜公醉“下海”、出国,但却被他婉言谢绝了。“‘下海’工作是能赚大钱,但最多也就是个民间艺人,而对艺术的追求是无价的;出国,但民族传统艺术的根在中国!”足可见他对传统艺术追求的纯粹!
  1999年,姜公醉作为重庆直辖市引进专家调入重庆工作,2003年,姜公醉退休之后,2005年“北漂”来到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终于圆了能呼吸华夏古都浓郁民族传统文化气息的梦!”姜公醉笑称,“艺术是我的生命,六十岁之后艺术生命才刚刚成熟,所以,现在才是我艺术的黄金时期!”姜公醉热爱首都北京,立下了:“生非北京人,死作北京鬼!”的“北漂”誓言!
  虽然不再创作大型的碑铭,但偶尔姜公醉也会应邀为国家元首、地方政要以微刻边款治印。习书练字、参加书画笔会早已成为生活常态,姜公醉总开玩笑自嘲说是自己“北漂”,但其对诗书画印的执着早已让他“根深叶茂”。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现在的生活,您认为哪一句最贴切?”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姜公醉
  1943年11月19日生,四川内江人。受父亲姜子瑜先生艺术熏陶,自幼酷爱文学艺术、追求诗书画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诗书画组委会委员、中国楹联学会海峡联墨交流中心副主席、石斋印社社长、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从事文学艺术50余载,承蒙郭沫若、魏传统、陈叔亮、方去疾、曾右石、麦华三等诸多文艺界老前辈奖掖,创作出《无形的丰碑》、《鲁迅诗碑》、《毛泽东诗词碑铭》、《离骚》等21部自撰、自书、自刻现代碑石铭文,载入世界基尼斯
  之最;出版《姜公醉初拓离骚》、《姜公醉诗书画印艺术》等专著7 部。
  作品曾参加《首届中国书法博览会》、《全国第一、二届刻字艺术展》、《首届国际刻字艺术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书画艺术展》、《全国首届著名作家、诗人、书法家、画家作品联展》、《海峡两岸名人名家书画展》等百余次国际、国内重大展览,在中国、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日本、韩国、匈牙利、泰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作品为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郭沫若旧居、鲁迅纪念馆等百余家单位收藏;应邀为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习近平、朱镕基、温家宝、贺国强、许嘉璐、成思危、王丙乾、张万年、李源潮、孙家正、黄孟复、陈昌智、张榕明、令计划暨丹麦、瑞典、芬兰、罗马尼亚驻华大使以微刻边款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