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收藏 分享 共 40 张图片

我坐在诏安书法家吴正鑫的摩托车后座上,穿梭于那些家庙宗祠之间的时候,空气中有海的味道,天,蓝极了…… 我去诏安,缘起三年前的香山脚下。我和正鑫在全军书法骨干创作班里相识,他告诉我,他的家乡叫诏安,那里有美食和书画。当初正鑫引起我的注意除了他的书法作品,就是随身带的一套功夫茶具。出差在外带个茶杯本来是很正常的,可是带套功夫茶具却不得不令我诧异非常。那个时候学习很紧张,每天下课后,晚上自习练字会到凌晨一两点钟,正鑫拿着功夫茶说老哥,来喝杯茶,歇一会儿。他喜欢喝大红袍,汤色橙黄明亮,入口甘爽滑顺…… 他的话很少,我们一起品茶,看书法,安安静静的。 诏安有几大特色,一个是随便走进谁家都会被热情邀请坐下来喝茶,多是大红袍、八仙茶、诏安红之类的红茶。诏安功夫茶很实在,不像以前在一些旅游景点那样什么刮沫闻香、高冲低斟之类的复杂程序,更不会口中念念有词什么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之类的名号。该聊天的继续聊,主人默默地烧水烫杯放茶冲泡倒入茶盏,自在随性。另一个特色就是走在县城里无论什么店铺,哪怕是补胎充气的小店,墙上也会有书画作品,酒店饭肆更是不在话下。家家户户堂屋门楣卧室客厅到处都是字画,细品,不俗。再有一个特色,当然是诏安美食,入夜,满城香。 诏安建城越千年,岁月苍茫。在诏安那些家庙祠堂中多供奉唐宋敕封神祗,毋庸置疑,武德侯沈世纪当属第一,沈世纪原籍河南固始县,唐高宗二年随陈政统兵南下“蛮獠啸乱”,他枭勇善战,又有谋略。曾长驱入潮,平乱之后,建置漳州,沈世纪授司马分营将之职,专门驻扎在南诏(今诏安)。沈世纪落籍诏安,为闽、潮沈姓开基祖。 唐宣宗年间,皇帝敕封沈世纪为“殿前大将军”武德侯。薪火传承,经年有历,诏安沈氏人口众多有“沈半县”之称,祖庭在此。据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武德侯寿诞,诏安城内,万人空巷,盛况空前。精壮小伙子抬着武德侯圣驾,前有锣鼓开道,后有马队随驾,或扮涂戏,或擎大标,队伍排成长龙。所到之处,前呼后拥,鞭炮震天,香烟如云,百姓顶礼膜拜。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则策马来回奔驰,一报,二报,三报,煞是威严。尔后与第二班轮到者交接。就这样—日游过—日,一社游过—社,—乡游过—乡,—直游至十月三十日。游神赛会达4个月整,堪称“中国之最”。十月三十日武德侯圣驾回庙,游神便达到高潮。精壮小伙子把圣轿高举过头,呼拥奔走,刀斧手导于前,马队护于后,于庙前旷地奔跑,俗称跑王。此时,鼓乐喧天,“企脚铳”百发齐响,鞭炮千串同爆,鞭炮声隆隆,大地震动。在信徒们的一片祷颂声中,武德侯圣驾归座。 诏安家庙中除了本家宗祖常常还会供奉保生大帝、玄天上帝、仁圣大帝、关帝君、注生娘娘、速报司爷公、功德司爷公、伽蓝爷公、三界公以及菩萨罗汉等。我甚至在诏安竟然找到了郭氏宗祠,里面供奉着汾阳王郭子仪。其实,我对诏安宗祠文化的看重,是因为这种信仰有着一种神秘力量,是当地文化的密码所在,溯本清源、传承有续,也是这种基本作用,促使族人团结一心保护宗祠,留下这些宝贵的历史建筑只是其一,传承和弘扬一支宗姓并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更为重要。那些家庙宗祠里所保留的族谱,勾勒出宗族的历史,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 在诏安,因有这宗祠文化的影响,各种牌匾、壁画、装饰等等所形成的特有的诏安文化,有结构有层次的彰显着一种文化的自觉。一个县城那么多功成名就的书画大家,那么多从事书画的先生方家,那么庞大的喜欢收藏群体,这不是几十年几百年就能形成的,岁月这样的词语都会害羞,因为他经历过太多的岁月,这样的一座城,把宗祠文化和书画文化化成乳汁,埋进骨子里,传承了一代代。 在我还没踏上诏安这片土地之前所见到的诏安籍年轻人,他们嘴里的诏安就是一个美食之城书画之乡,从他们的表情就看得出那份自豪。在厦门的时候,面对满桌美食,厦门的朋友听说我要去诏安,也连连略带歉意地说,厦门的美食没办法和诏安比。在我走进诏安,并伏在正鑫背后随着他的摩托车穿梭在老城,我终于明白,那些诏安青年的话,也终于明白他们之所以那样说,是因为有这样的资格,这,是拥有诏安文化的底气。 正鑫邀请我再出去走走,他说诏安还有很多值得看看的地方,我说不了。这片老镇古城,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太厚重,厚重到感觉的到令人窒息,需要,慢慢的去品味。而我,作为旅者,只能走马观花的感叹,这样的感叹显得苍白无力。我明白,诏安用她的文化底蕴征服了我,在靠近海的地方,这样的一座小县城坚守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谢谢你,诏安!用你的文化底气,接待了一个远方的旅者,我想我还会回到诏安……

12下一页
上一组 下一组

其它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