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李松老师关于《锐不可当--朱起明书法网络展》的回帖

已有 1410 次阅读2015-7-11 23:25 网络

  我已经关注了他

一个憨厚的八零后小伙子 —— 朱起明

    去年年底,我去珠海给我工作室的老学员们讲课。我的学生吕银向我介绍了朱起明。见面之后,直接进入话题。他给我展示了他的一个长卷。

    字如其人这话正好和朱起明对上了,风格像他一样结实而稳健,沉着而朴实。鲁公的血脉在他的笔下流淌。作品看了可人,可人。

    学书之路各有所从,有师乃师者;有追时尚者;有从某家者;有操五体者;有步迷踪者,等等,难以历数。无论如何,最后都会有各自的结果。这是肯定的。刘勰《文心雕龙》有云:“夫才有天资,学慎始习,斲梓染丝,功在初化,器成彩定,难可翻移。故童子雕琢,必先雅制,沿根讨叶,思转自圆,八体随殊,会通合数,得其环中,则辐辏相成。故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文之司南,用此道也。”引用这段话,意思就是要表达我对书法学习的一种认知。

    我还以为,书法是看老不看小的艺术。书法神童的事,在我们身边发生过多少呢,然而,“神童”等到不童的时候,还有那个能一直还“神”的呢?

    评价年轻人的字,我觉得关键的是看他走的路子咋样?是“雅制”呢还是俗格?是“学慎始习”呢还是逮啥吃啥?是“器成彩定”呢还是在自琢自塑?或者是……还是……呢?

    基于这个角度我说朱起明。不必苛求他个性风格的确立;也不必挑剔他技巧的成熟与完善;更不必计较他和目前那些已经成名的年轻作者之高下。因为,他们八零后的作者可塑性是相当大的,有的可能在某个年龄段会出现很大的游移与转换,所以,艺术之路漫长而艰难,不确定因素很多,时下的所谓“成就”证明不了未来。

    我之所以说“关注了他”,就是看到朱起明这小伙子“琢梓染丝”的“初化”阶段很好、很扎实、很雅制,同时,也看到了他的执着与朴实。这些重要的因素,会对他的艺术历程非常有利。

    希望朱起明小友在这样的状态下,跬跬以进。

                                                       一个小老头  李  

                                                        2014/3/18于京华沐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