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汶情”灾后重建调研小分队徒步赴萝卜寨探寻羌族文化

作者:编辑李阳 | 时间:2019-8-26 11:40:59 | 阅读:122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编辑李阳 于 2019-8-26 11:45 编辑

四川文化网汶川7月16日电(通讯员 薛沁玉)7月16日,四川农业大学“汶情”灾后重建调研团前往直线距离汶川县城8.2千米的萝卜寨探寻神秘的羌族文化


翻山越岭勇往直前

16日上午10:00,调研团从汶川县威州镇出发,为了挑战自我、锻炼自我,经团队成员讨论后决定徒步前往。一路上,调研团被高山所包围,在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的同时,也通过本专业所学习的地质学知识观察汶川的地质地貌、岩石构造以及潜在的地质灾害等,为后期调研报告的撰写提供了实地考证的依据。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路程,调研团终于来到了萝卜寨的山脚,询问当地村民才了解到要到达萝卜寨村,还需要经过10千米的盘山公路。但团队成员们都表示这也无法阻止前进的步伐,于是,凭着大家内心的坚持与毅力沿着盘山公路又徒步走了近三个小时,最后终于到达了萝卜寨。
12345.jpg
调研团登上萝卜寨后的合影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薛沁玉摄

云朵中的民族

蜿蜒的山路,奔腾的河流,萝卜寨犹如一座秘密城堡,在崇山峻岭的掩映中矗立巍峨,在白云苍苍的飘渺中岿然不动。在这里,承载的是几千年羌族的古老文明,源远而流长。

据悉,萝卜寨位于汶川县境内岷江南岸高半山台地,为冰水堆积的阶坡台地,地势平缓、宽阔,最早被称为凤凰寨,羌语瓦兹格。萝卜寨历史悠久,地势独特,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处处充满原始淳朴的风情。

其中羌族的历史悠久,其文化从语言、服饰、手工技艺等,均与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展现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汶川大地震毁坏了一切。天崩地裂一瞬间,萝卜寨轰然倒塌。如今的老寨子只剩下断垣残壁,昔日充满欢声笑语的小院子都长满了半尺高的荒草。矮土墙上金灿灿的玉米堆已不复存在,只有少许来不及搬运的柴堆,回忆着往日的美好。

好在经过政府和外界的帮助以及羌族人民自强乐观的精神,重建了新家园。生活依旧继续,明晃晃的阳光映衬出为数不多的家庭客栈招牌,它们的名字基本上都叫“云朵”、“尔玛”。路边上间或有几个售卖羌族服饰、山货的地摊,还有几个穿上羌族新衣服,在慵懒的太阳下消磨闲暇时光的妇女。如今,萝卜寨当地的羌族人民主要依靠旅游业拉动经济发展,生活条件较之前有所改善。
55555.jpg

萝卜寨老寨门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薛沁玉摄

大山中的羌文化

随后团队采访了一位当地的羌族婆婆,她热情地介绍了当地另一种风格的羌绣,还唱起了山歌,跳起了锅庄。看着可爱的婆婆,不禁体会到地震可以毁掉老萝卜寨的房屋,但毁不掉羌寨人种植的樱桃、车厘子、红脆李和核桃;毁不掉满山大雪中的虫草、松茸;更毁不掉爷爷的羌鼓和奶奶的羌绣技艺以及羌族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4000年延绵的古老羌寨,萝卜寨人的血液里一定流淌着独有的基因:固守着对生活最原始的真诚,一样可以保证他们温饱有余的生存。

在谈到越来越多的羌族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导致羌绣乃至羌文化面临失传的时候,婆婆说:“羌绣和羌文化我们是绝对不会让它失传的,我们会一代一代传下去,在这儿我家里三岁的娃娃都会说羌语,我的女儿们也会羌绣,我们热爱我们的羌绣、我们的羌语、我们的羌文化。”
666777.jpg

调研团走进萝卜寨参观 四川文化网通讯员 薛沁玉摄





相关标签: 社会实践

大神点评1

张玉瑾 发表于:2019-8-27 15:10:40
【编辑审核意见】不通过,基本格式有误,质量需提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热门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