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川农学子走近非遗 探寻蜀都指尖上的传承

作者:我想我 | 时间:2018-8-16 00:30:40 | 阅读:2198| 显示全部楼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DNA,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根脉和记忆,自古以来,“天府之国”物产颇丰,灵山秀水浸润出来的蜀地儿女必有一双心灵手巧的手。8月4日开始,历时7天,四川农业大学微笑3L团队走过成都平原上的三个特色小镇,探索匠人指尖上的栩栩如生,感受非遗之美。
竹编之乡——山上清泉山下流,村村竹树自扶疏
8月4日,团队到达崇州市道明镇,该镇地处川西平原,竹资源丰富,竹编历史悠久,编制材料、工艺独特,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编)之乡"。
初到竹艺村,团队便被村口路边摆摊卖竹编工艺品的老爷爷所吸引,在烈日骄阳之下,爷爷仍守在小摊前面,招呼着过往的路人。当问到爷爷现在道明竹编的发展的时候,他一声叹息道:“现在做竹编的都是我们这些老头子了,很多其他的材料代替了竹编,买竹编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都不愿意来编,挣不到钱啊。”爷爷的话说明由于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现在技术的冲击使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团队成员带着沉重的心情继续走入村子,发现一个造型独特的大门大开,似在欢迎四方来客,门口写着“丁知竹”。“丁知竹”工坊里竹编产品已没有人们印象中的粗放简陋,到屋顶上悬挂的一盏盏吊灯、小到身上佩戴的饰品吊坠,应有尽有,无不令人心生叹服。工坊的管理人员说“以前说‘竹篮打水一场空’,你们看那个鱼缸,都是由竹子编织而成,竹篮打着水并没有空”,可见竹编的精致巧妙,也不是大家曾经看到的粗陋模样。“之前由于传统的竹编产品多是做包装盒,产品利润低又很辛苦,和她年龄相当的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学习,同时,一些竹编户也纷纷转行或外出打工,再加上大量塑料用品取代了竹编用品,道明竹编曾一度没落。我们意识到,要将竹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就必须在传承中创新,融入时代生活,道明竹编才能永葆青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使传统手工艺在现今社会站稳脚。为此,我们在传统文化和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仅是在编织技法上的创新,还有在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创新。”一项传统技艺只有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才能谋发展,否则只能被冲散在历史的潮流之中。管理人员还说到:“现在政府大力扶持竹编产业,竹编教学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孩子们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只有我们的下一代有人来传承这个东西,竹编技术才会延续下去。”
竹编的传承与发扬,需要从娃娃抓起,扩大传承人群,手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蜀绣之乡——大秀之美出安靖
8月6日,微笑3L团队来到东风渠旁郫都安靖镇蜀绣公园,绿树葱茏,房屋古朴。四川省郫县安靖镇是蜀绣的发源地之一,"家家绣女、户户针工",素有"蜀绣之乡"之称。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作为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蜀绣以其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韵味,丰富程度居四大名绣之首,其双面绣更是让人惊叹。
走在公园的小道,墙壁上有很多关于蜀绣知识的壁画,蜀绣生产过程也可以一眼尽知。走进天府蜀绣艺术馆,里面陈列的绣品五彩缤纷,绣工精细。绣娘们埋头在各自的绣花架上飞针走线,针针细腻,工艺精美、构图疏朗、色彩明快。
随后团队来到曾获郫县“十佳绣娘”称号的蜀绣大师冯桂英老师的秀坊。老师说“蜀绣针法复杂,费时费工,想要熟练掌握需要多年的练习和反复琢磨。”所谓台下十年功,精湛的手艺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一部好的作品都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手工刺绣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很难去提高数量,而大多数人认为蜀绣只是高端工艺品,离生活太远,蜀绣的发展状况堪忧。

年画村——荡气回肠唱古今
8月8日,团队到达最后一站—绵竹市年画村。中国绵竹年画村是全国四大年画之一“绵竹年画”的发源地,村里均是青瓦白墙的川西民居,处处可见色彩鲜艳乡土气息浓郁的年画。绵竹年画又称绵竹木版年画,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一,多以木版印出轮廓而后填色,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绵竹年画是世世代代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风尚。
以前没有“年画”这一说法,本地人称“门神”,“年画”是后来改的,每逢春节,人们都有贴门神的传统,用来驱凶避邪、祈福迎祥,大门贴武将,二门贴文官,睡房门贴童子、侍女。瓜地童子寓意瓜地绵长,踩荷童子寓意连年平安,抱鱼童子寓意年年有余。
   团队来到绵竹民间年画坊,拜访了坊主陈师傅。陈师傅说绵竹年画是成批绘制、填色的,就像流水线的工序。如果单独画一张,做工要半天,每一道颜色都要等干了,才能上下一道色,蓝色、绿色、红色,如果你还没干就上色,新一色颜色浸过去就会抢色。师傅还说年画因其画法的不同有传统年画和新年画之分,然而大家都喜欢购买传统年画,不管是线上销售还是线下传统年画的销量都更高,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现在很多人家里都不贴门神了,年画的销路越来越窄。现在做这个本来就难,想干下去的年轻人又少,一是因为画画就要坐一整天,一直埋着脑袋,对身体不好,二是利润太低了,还有无良商人来压价格。
村里的每面墙壁上都画着年画,色彩艳丽明快,更是有各种祥瑞的人物造型在墙上栩栩如生,让人一看就觉得很有喜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两个字都有一幅对应的画着在墙上,散发着正能量。
团队继续出发,来到绵竹年画博物馆。博物馆是融收藏、整理、研究、创造、出版、开发、销售、传授年画技法培育新人、以艺术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全国唯一的专业年画博物馆,也是全国最大的年画馆。一走进博物馆,古朴的气息立即扑面而来,里面展示的年画的前世今生,从最古老的年画刻板《门神》到今天创新的石雕年画、刺绣年画和陶版年画,众多年画故事在讲解人员的口中娓娓道来,这里面不只有木板年画、模具、皮影年画、木雕年画、石雕年画,更有刺绣年画,年画体验。讲解人员说建立年画博物馆,可解决目前传统年画正面临的"失传"之险,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培育传统年画的市场才是其最后的生路,这座“年轻”的博物馆不止展示年画作品,还把一些民间艺人从乡间作坊聘请到到馆内,让他们给现代年画师做技术指导,专业画师们在传统艺人的点播下将更富创新精神,唯有创新,才能发展。
团队体验了制作年画,为年画上色,感受到了年画工匠的不容易,有队员说:“每一位匠人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作品都不应被辜负。”
引用一个大师所说的话:“传统的艺术适应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就会大受欢迎。”每一种工艺都应该不断创新,才能继续发展。  
作者:武刚婷、李伶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