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农大学子“三下乡”走进金山村

作者:我想我 | 时间:2018-8-30 22:58:19 | 阅读:1522|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青年网绵阳7月27日电(通讯员 黄超)在烈日炎炎,水果丰收的7月,四川农业大学“效农”团队奔赴秀水镇金山村进行扶贫助农志愿活动。
车开进村口,拐过几条羊肠小道,志愿者们辗转见到了正在猕猴桃园里忙碌的黄常清夫妇:他们赤着脚,额头布满粒粒汗珠,在夏日炎炎的阳光下辛勤劳作,可是看着身前一排排饱满的猕猴桃,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笑容。他们身前的猕猴桃架不是很高,却是一排一列都格外整齐,一个个硕大饱满的猕猴桃宛如一个个调皮的小孩,纷纷从树叶中探出了脑袋,显得格外可爱。
外出学习,投身猕猴桃种植
“04年,我们成立了黄河谷家庭农场,才算是开始种植猕猴桃;11年,村里组织了合作社,目的是帮助大家更好的解决猕猴桃种植上的问题,而我是主要的负责人;两个月前,我们家注册了绵阳黄河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算是真正的小有规模了吧”,据黄大叔介绍,在种植猕猴桃之前,村民们主要靠外出打工来维持生计,村里没有什么特色产业,自从政府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后,要求每个村都要打造自己的特色产业,金山村才因此地的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决定选择种植猕猴桃。
“近几年,我们常年在外面,不断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然后从贵州、云南等地引入‘红阳’、‘东红”等红心品种”,黄大叔如是说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是黄大叔他们这种不断锐意进取、学习创新的精神,才使得现在的金山村有了如此的种植规模,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脱贫致富的道路。
与时俱进,打造乡村特色品牌
  “2011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有21户农家全部种植猕猴桃,2015年进入收获期,但是产量受到了技术不成熟的影响,没能达到村民们的期望,导致很多农户都赔了钱,也就丧失了信心。”聊天之余,黄大叔带着志愿者在猕猴桃园里参观了一番,除了饱满的猕猴桃很吸引人外,猕猴桃的搭架方式也吸引了志愿者的注意。据黄大叔介绍“为了纠正之前的一些错误种植方法,我们通过网上查询相关资料,以及学习走访其他的种植园,也总结出了一些适合我们当地土壤条件的种植方法:采用平顶大棚架,可就地利用原有的小径树作活桩,再加一些可替换的竹木桩,关键部位使用混凝土桩。就地架高1.8米,用10-12根铁丝纵横交叉呈“井”字形网络,铁丝间距60厘米左右。”
  到了今年,200多亩的猕猴桃园预计最高产量可以达到几十万吨,利用红阳、东红的成熟期不同,可以将猕猴桃的销售期延长一个多月。红阳、东红也成为了金山村远近闻名的特色品牌,这么些年黄常清夫妇一直致力于把村里的猕猴桃卖出去,从他们的讲述中隐隐透出难掩的坚持与自豪。
勇于创新,成为村里领头羊
金山村以前是贫困村,村民主要靠种植一些水稻、蔬菜来维持生计。“我们不是本地人,刚到金山村的时候,路也没有通,大片的山林、土地都是荒废的,当时我和村里面的一些农户商量过,想着把这些土地都开发利用起来,但是投资有太大的风险,都怕赔本,也没有资金,所以一般就没有人敢尝试。我们请了一些挖掘机、推土机来开辟这些荒山,经过这么多年才算变废为宝”。
一个村想要发展经济,想要脱贫致富,就必须勇于创新,勇于发展新事物。据黄大叔介绍,2016年、2017年,两年的时间里,他们四处奔波,推广自己的产品,刚开始确实到处碰壁,但长久的坚持终于让猕猴桃取得了丰收性的成果,到现在桃园已经达到200多亩,年产几十万斤,有不少买家在猕猴桃成熟之前都已经预定了,通过网上也卖出去了许多,村民们也都纷纷来找他们合作。到了今年村里随处可见都是猕猴桃,而且卖出去的猕猴桃也得到了非常好的反响。
经过这么些年村里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荒山大部分被开发利用起来,荒田也变废为宝,现在走在金山村,随处可以看到成规模化的、很规范的猕猴桃种植园,还有专门的粪水处理系统,很多家庭都有了自己的小车。金山村的猕猴桃广销绵阳、成都等地,猕猴桃俨然已经成为金山村支柱性产业。
“效农”团队不虚此行,采访到了优秀的敢于创新的黄常清夫妇,也目睹了如今美丽的金山村,见识到了乡村经济发展给百姓带来的实质性变化。团队将不忘初心,为乡村建设积累更多的经验,提出更加宝贵的意见,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添砖加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