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文化网—四川文化网门户网站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参加全省培训班 扎扎实实学思想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于2023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四川领航两新组织培训学院举办“全省性社会组织书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班”。经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社会组织联合党委推荐报 [详细]

    四川雅符民俗艺术博物馆机构设置

    四川省文旅厅社会组织联合党委书记石勇(左6)等与四川雅符博物馆工作人员合影   (一)领导机构:中共四川雅符民俗艺术博物馆支部委员会:   书记陈明德、副书记吴显锋   (二)权力机构:四川雅符民俗艺 [详细]

    四川雅符民俗艺术博物馆 简介

      “四川雅符民俗艺术博物馆”,于2018年1月5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四川省民政厅登记成立,是全国唯一以“中国符法艺术”(手书巴蜀符号、三星堆玉刻文字符号、民俗桃符等)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该馆与 [详细]

    雅符博物馆代表性人物之(二):梁飘逸

      梁飘逸,女,1978年生,四川仁寿人。本科毕业,高级香道师,高级中药制香师,“雅道清心”蜀香人文品牌机构创始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手工药香(桢楠中医药香)制作技艺传承人,现任四川雅符博物馆香学研究院 [详细]

    雅符博物馆代表性人物之(一):魏明生

      魏明生,笔名魏峡,1942年生于湖北省秭归县洩滩乡,大专文化,高级职称,1989年入选《四川省社会科学高级专家名录》。曾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知识》编辑、巴蜀史学会秘书、洪雅县委副书记、四川省委机关调 [详细]

开启左侧

川农学子走进苍溪,感受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

    [复制链接]
ironi 发表于 2019-8-3 13:2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帖最后由 ironi 于 2019-8-4 13:20 编辑

四川文化网广元8月3日电(通讯员 彭欣媛)
7月15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盛世华诞不忘初心,热血青春传承长征精神”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前往广元市苍溪县,采访苍溪当地老人,聆听红军长征路上的军民故事,参观红军渡纪念馆,感受红军烈士的奋斗初心。

IMG_20190715_102258.jpg
图为红军渡的纪念雕像。   彭欣媛 摄
踊跃参军的苍溪儿女

团队来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苍溪。这里也是红军强渡嘉陵江的见证地。为更好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队员们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采访。

IMG_20190726_162408.jpg
图为队员们在采访广元当地奶奶。 范雪晴 摄
奶奶告诉队员们,苍山溪水遍布着红军的脚印,也造就了许多革命烈士,在当时只有28万人的苍溪县,就有3万余人自愿加入红军,加入中国革命事业。

采访之后,团队来到苍溪红军渡,在展馆前面的广场上,陈列着许多红军革命先辈的人物雕像,李开湘少将、杨大易少将、吴忠副司令、还有安征夫烈士,任荣队长,樊学文书记……无数优秀的苍溪儿女将一腔赤诚的爱国热血撒在革命的土地上。

IMG_20190715_102205.jpg
图为杨大易少将的雕像。 彭欣媛 摄
“巾帼抬子”——苍溪妇女独立团,红军战斗后勤队

在参观红军渡纪念馆的过程中,队员们关注到展板上关于“巾帼抬子”的叙述。馆内的讲解人员告诉队员们,巾帼抬子是对妇女独立团的美称,而妇女独立团是为了当时苍旺人民为支持红军强渡嘉陵江的后勤工作而专门成立的。独立团成员大部分都是川北农家姑娘,她们积极配合红军部署,承担起运送伤员和战争物资的任务,从旺苍到中坝,妇女独立团的队伍像蜿蜒在川北崇山峻岭之中的一条巨龙,浩浩荡荡。

“苍溪女子独立团是中国成立的最早的女子武装,在后续的战斗中,这支部队基本上都英勇牺牲,2500人的的革命队伍剩下不到300人,她们牺牲的平均年龄,不到二十五岁!”讲解员有些激动地向队员们讲诉道。

听到这里,队员们露出悲伤的表情,队员们感受到,为了革命的胜利,多少中华儿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祖辈们打下来的大好河山,现在交到了现在这一代年轻人的手里,这是一份多么神圣而又艰巨的责任呀!



IMG_20190715_105405.jpg
图为讲解员在给队员们讲诉女子独立团的事迹。    何一诺 摄
一件钱衣裳,一份军民情

在团队参观的过程中,讲解员给队员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红军与苍溪大妈张权氏之间的真实的感人故事。

1935年,红军伤员住进张权氏大妈的家里,张大妈精心照料受伤的红军战士,而红军战士们也像亲儿子一样对待张大门,军民就这样像一家人一样相处着,最后红军要离开了,张大妈坚决不肯接收红军的报酬,红军就乘张大妈不注意,悄悄把钱留在了碗下,等张大妈发现,红军早已走远。张大妈担心敌人来了之后会破坏红军留下来的物品,便想方设法将红军留下来的钱币藏起来。起先是塞在墙缝,然后又换成瓦罐,埋在地里,可张大妈还是心里不踏实,最后,张大妈熬夜将红军给的布币缝成衣服形状,常年穿戴在身上,任凭敌人怎么搜查,逼问,张大妈也没把红军的事泄露出去,即使在红军撤退后充斥着白色恐怖的16个艰难岁月里,张大妈还是完好的保存着这件“钱衣裳”,直到1949年解放时,张大妈才拿出这件钱衣裳,从夹层里取出40张完好无损的布币,请求人民政府替她还给红军。

听完张大妈与红军之间故事,团队队长易可兴不禁感慨道:“是啊,母亲照顾儿子怎么会需要报酬呢?”团队的其他成员凝望着那件钱衣裳,仿佛被红军与人民之间情谊深深感动。

IMG_20190715_111154.jpg
图为红军渡展馆里陈列的钱衣裳。   何一诺 摄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带给队员们许多感动和收获。红军先辈们牺牲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这一份厚重的责任感也让红军得到了人民的信任与支持。此外,队员们感受到我们党在发展壮大途中所经历的磨难与艰辛,也激发了队员们的爱国热情。

参与人数 10积分 +73 收起 理由
简单85045 + 1
袁敏 + 1
心简单,世21018 + 10
王加美 + 10
彭燕 + 10
往后余生都是你 + 10
小英46451 + 10
Wegothistory. + 1 优秀
里啦 + 10
npng11557 + 10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积分 +73

精彩评论4

头发有点乱了鸭 发表于 2019-8-3 13:4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
刘颖 发表于 2019-8-6 14: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辑审核意见】不通过。

点评

请问一下修改意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8-8 13:31
 楼主| ironi 发表于 2019-8-8 13: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颖 发表于 2019-8-6 14:25
【编辑审核意见】不通过。

请问一下修改意见

刘颖 发表于 2019-8-8 18: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写背后的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