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评大型历史川剧《梦回东坡》的川式审美——“时代局外人”的人生审美

新文人画院 2024-2-23 00:27 129072人围观 学术评论

德阳文艺评论协会副主席王海燕评大型历史川剧《梦回东坡》的川式审美——“时代局外人”的人生审美。
作者:王海燕 德阳市文旅局、四川省非遗协会会员

       作者按:振兴川剧41年,川剧再发力。我与川剧风雨同行,见证了川剧振兴40周年之际的高峰与辉煌。川剧在经历勇攀高峰斩获中国文华大奖后再次出发踏上新征程。戏如人生,四十不惑。川剧回家,后继有人。体系传承,全面振兴。在此,我向编剧、导演、演员、舞美和乐团的老师们致敬,向四川川剧人致敬,向戏致敬。
       追随人物脚步,探寻生命意义。既然人生注定是一场悲剧,我要开开心心悲剧下去。21岁从故乡出发的眉山苏子瞻、川人苏东坡、中国大文豪苏轼,可以有不同版本的演绎,如话剧、音乐剧、诗乐舞等,一个鲜活深刻、讲着川言川语、从历史中跌跌撞撞走来的苏东坡,只在大型新编历史川剧《梦回东坡》。


       一、剧·意·美
       戏剧立意鲜明。迟暮的苏东坡在一个风雨之夜,似梦非梦,追溯一生:惠州、黄州、儋州……“梦回来路寻芳径,雪泥几处有鸿痕”,魂牵梦绕,历历在目。形散神不散的戏剧结构,打破时空线索,正好符合“梦回”的意境。苏东坡最为士大夫的精气神在云遮雾绕中若隐若现,贯穿始终。川言川语、可敬可爱的苏东坡的形象,有着川人审美的人生态度,高浓缩地展现了川人的乐观幽默、巴蜀风韵的生命哲学。这对认同四川文化、慕名而来的全国各地的朋友和外国友人,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意在传递时代信息。川剧艺术薪火相传,川剧精神代代赓续。四十不惑,继续振兴。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下,川剧《梦回东坡》既有中国古典审美,又有现当代中国特色审美底蕴,但同时二者又都不是,结合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既写实又写意,既表理又讲情。既有川剧的戏剧逻辑、四川话的语汇,又有古典文人的思维、古诗文的辞藻,意识流、心灵哲学,一以贯之,一气呵成,具有实验艺术品特质,兼具先锋、现代、后现代特征,是中国式传统文化的现当代讲述、当代剧场运营,让老一辈看得懂,让新生代愿意看,是川剧发展史上在文化新纪元的一次自我变革式创举。
       川式审美的人生态度。《梦回东坡》以艺术回应时代号角,以川剧展现四川文化力量,振兴川剧四十一年,是文化传承与执着探索的时代注脚。中西方审美方式不同,西方大胆直白,东方含蓄内敛。史上地方剧种跨文化交流排名第三的川剧,具有独特川式审美。《梦回东坡》既有中式审美的含蓄,也有表达爱意的直白,恰到好处地寻找到世界永恒的主题——“爱”作为共生因子,既有融入传统文化价值观,又有缓踩刹车式的调和和本土化艺术的重构。剧中追求哲理意蕴,强化川剧精神,悲剧喜演的乐天传统,载歌载舞的川剧手段、灵活多变的舞台调度,四功五法的运用,被观演的专家和大众津津乐道。文华大奖川剧《草鞋县令》的编剧杨椽在与雨林老师合作之后,创作技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创作风格和价值观在得到突破后到了相对稳定时期,也就是之后进入到了创作规律的第三阶段。杨椽的创造性在得到普遍承认后,技法也在同一时期的其他廉洁题材剧作中被广泛借鉴。在四川剧作圈中,近两年同类题材呈现出了学院派与折中主义导向的明显应用。鉴于与时代思潮的对应关系,在这次新编大型历史川剧《梦回东坡》的创作过程中,编剧杨椽与导演查丽芳在创作逻辑与价值导向上更是产生了无与伦比的碰撞,火花更为明显。主角陈智林主席的唱腔不容置疑地是全剧的亮点,为全剧美学效果打下四梁八柱,推动剧情层层递进、声情交融之际,也是带动每个段落的配角表演欲望飙升而熠熠生辉之时。通过这样矩阵集结的推进方式,陈智林主席以领军人的身份于传道之中,娓娓道来,感染剧场的每位信息接受者。
       艺术作品是有审美能量的。中国人创造的爱的故事,常常落于爱能征服一切的窠臼,但《梦回东坡》要表达的是爱就在身边。查尔斯·达尔文在著作《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现》中谈到人的情感,“一种直接的发泄对于情感表现来说是毁灭性的,对剧情节奏来说,也是有害的。这是没有足够的阻抗以产生一种张力,从而产生周期性的积累与释放。”能量没有被保存下来,以便于有益于一种有规则的发展。情感的表现,通俗说的语汇为情感的发泄,在完全的释放被推迟,通过一系列有规则的积累与保存的周期,通过循环出现的有对称的休止而划分出间隙之时,情感的显示才成为真正的表现,获得审美的性质,并且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产出真正意义上审美的结晶。《梦回东坡》的审美心流恰巧就是这样的。在第一遍看完《梦回东坡》后,第一时间是深陷“无语”状态,短时间内无法组织恰当的语言表达对它的评价,那时那刻,任何的文字表达都显苍白。在脑海中回味酝酿许久,才脱口道出“全剧如水晶钵一般,共振人心”的感叹,一语出口,却反倒把自己惊艳到。
       情感能量继续、持续起作用。作为一部舞台作品来说,起着真正作用的是它完成了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在唤起、集合、接受与拒斥记忆、意象、观察,并使这些元素如七魄般进入到一个完全由同样直接的情感所确定的整体,在演出现场呈现出一个独特的、彻底的、一气呵成的能量场域。观众带着自己的人生积累,在这样的场域中,基于本能地对这样直接情感表现的抵制反而强迫《梦回东坡》能量场域对观众起着有节奏的震撼心理的作用。这样的体验感,反过来印证了主创团队此次情感格律的把控恰到好处,心理体验张力的步步到位,创作战略应用的炉火纯青,更重要的是彰显主创团队的高超和诚意。
       约翰·高尔斯华绥:“能量的想象的表现,通过感情与知觉的技术性凝固,通过在个人身上激发非个人的情感,使个体趋向于与一般相和解”。那种构成世界的物体和事件,并因而决定我们的经验的能量是“一般”。“和解”是一种直接而非争辩的形式在完善的经验中取得人与世界和谐合作的时期。所获得的情感是“非个人的”,它不是个人的幸运,而是与放弃自我而以奉献精神所构建的对象联系在一起。欣赏在情感性质上也同样是非个人的,因为它与客观的能量的构建和组织有关。苏东坡的扮演者,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陈智林坦言:“越演越觉得这个角色是我们可以用来寄托情感的人物形象。”为什么他为发出这样的感叹?那是因为《梦回东坡》在编剧进行能量组织和情感植入、“打基础”的时候,对审美逻辑、艺术理念、表达技法、情感格律的把握就已经达到了艺术表达的巅峰状态。就像桑塔亚那谈到被“对自然的静观带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生动的信仰”,不仅对自然,而且对艺术也同样适用。它表示一种艺术品所起的“工具性”功能。我们在观剧时被带入到一种对日常经验的环境与紧迫感的振作的态度之中。编剧对一件艺术品所做的工作,就其工作本身而言,并不是在直接的知觉行动停止以后就停止了。它继续通过间接的渠道而起作用。这些渠道可以是个人文学积淀、人生阅历某时期遗留下来的心理机制、精神世界尚存的审美追求……那些见到将艺术与“工具性”联系起来就退缩的人,是需要再正确理解“工具性”的涵义,这是道与术的关系中,必须由“术”支撑才能达到的效果。恰好是这样的人群常常会赞美艺术所带来的持久的安详与宁静,活力恢复或者视觉上的再教育。如舞剧《只此青绿》视觉系统形象在剧目走红后的多度再次被应用于各种活动背景和宣传册,用以营造文化艺术氛围。用知晓度高一点的语汇来讲就是“以文化人”,有着延时作用和涟漪效应。
       出现创作技法上的重大进步不是与技术性问题的解决,而是与从新的经验模式的需要中生长出来的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创作技法被突出了,就像是一个写作能手高产一样,如果技能与效率使人联想到作者的话,它们就使我们离开了作品本身,而沦为低段位的炫技。在《梦回东坡》中呈现出的质朴与“跳戏”,并不代表着主创团队在技法上的历史退步,更不是制作经费的捉襟见肘,而是在致敬传统和经典的基础上,尝试向前迈步的融合式的呈现,如带着面具的年画娃娃,这样大直白的呈现鲜见于川剧表演中,会有让人出戏的瞬间,但也呈现导演在这个文化符号表达的质朴,在心理上有着对观众打个有动静招呼的小小顽皮。在帮助叙事的同时,这样充满人情味的表达,于大俗大雅中,呼应东坡先生在人生大起大落中的大彻大悟之后的大雅大俗……这种类型的技法回归,并不仅仅是对川剧既有形式和技法的模仿,意在代表四川川剧界的自我表白:赓续传统,创新有力,后继有人。在大融合、大回归的历史背景下,《梦回东坡》属于有实验特征的川剧创作,秉持着严谨的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基本特性,让观众感受到苏东坡的呼吸、聆听着他的时代心跳,在川剧美学上是一次重生,在社会、文化、历史方面,具有划时代的表征意义和引领价值。

       二、戏·技·心
       善画者留白,善乐者希声。
       善言者忘语,善书者缺笔。
       大贤者若痴,大智者若愚。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有的时候,特殊的、个别的东西的复杂性难以用言词一一穷尽地表达出来,因而在所要表达的意思上留下一些空白,需要听话者凭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去补充、了解,也就是言可以不尽意。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为了保护苏东坡,游赤壁之时王闰之主动要求写诗,用直白的川言川语呈现了千古名篇《前赤壁赋》,巧妙之余,颇显文人与夫人的深情。四川方言最能代表四川语言的韵味和滋味。大文豪口中念的“霉扑烂榨”、“鬼眉日眼”、“麻麻杂杂”、“风湿麻木”、“嘶声哇气”等,乍听俗得掉渣又是从他口中的表情致极。诗的语言,更是非常重视语言的这种暗示性和启发性,借此唤起读者的联想,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定风波》唱段说得上是经典唱段,吟诗文戏歌之,唱调自然宏浑,大气磅礴,深为广大受众所牢记。语言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会流变。川剧《梦回东坡》里面集结的诗歌语言、四川方言、地方俚语,可谓是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一次宏大史诗级别的对话,也是四川地域目前应用得频率最高的语音语调的一部小百科。这样富有魅力的语言形态,陈智林用川剧高腔等表达,包容自由,结合演员本身情绪的调度、对人物的理解,真是“唱的比说的好听”,乃徒歌式的中国咏叹调。
       演员的演技个个在线。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乐观豁达、坚韧不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挫折和挑战。程姐夫因夫人八娘染病去世而与苏家结下仇怨多年来互相报复,但为官清正,暗中与苏东坡惺惺相惜。协助苏东坡开荒的八位老兵,他们顽强乐观,锃亮的精神品质就像八颗有残缺的宝石构成印象“梦回八骏图”。苏东坡用车拉夫人一段的戏剧节奏,符合人物的内心,让观众体验到心理起伏与夫妻之情的交融。舞美的审美引领也是可圈可点。一道道门框的设计,4个代表不同年龄段颜色的胡须,提示苏东坡身处不同阶段的困境和心境。烹饪海鲜的灵魂唱段,把对生活的热爱表达得淋漓尽致,是主创扎根人民与深入生活的结晶。苏母的家教、苏父的家风,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心疗一体之法,让现场观众时而会意一笑,时而掩面而哭。真正做到了让国家级非遗——川剧,是“人民的川剧,人民共享”。
       文化治愈人心,艺术回报社会。《梦回东坡》讲述东坡人生、传统美食、四川文化和中国历史,展现川剧人的社会责任。该剧的问世有着它的时代季节,螺旋上升的形态中,戏中的各个人物起起伏伏,或在浪尖或在谷底,最终就像人的生命一样会归于平淡。在漫漫人生旅程中,什么才是生命的意义呢?莫过于在有限的生命里找到一点点永恒的东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动点就在于对身边人的情感和贡献。剧中展现东坡夫人王闰之用空匣子试探苏东坡一段戏,尤为感人。乌台诗案中,王闰之为保护苏东坡把他多年创作的诗稿焚烧了。这确实是解了当时之险局。但多年心血,毁于一炬……这样极端的方式却深深伤害了一个文人的心。东坡在第一次手接诗匣后不敢打开的心理斗争也显现了他对夫人良苦用心的体谅,但诗案中所受之屈辱、对多年成就被毁的不甘、迫于时局的自我压抑、对他日东山再起的期希,实在是平衡不了身边人的这份事后的补偿之举。杀人诛心。文人的心,夫人的心,理性的该决绝,感性的该珍惜,双重多层情感的拉扯牵丝,夫妻二人的关系何去何从,也是命悬一线。夫人一句“我想回家了”,道出了心声:留下来有愧于夫,补救又补救不了,于情又不忍,试探与退缩间徘徊,哀莫大于心死瞬间,无奈又不舍的妥协,一句“我想回家了”也是对夫妻二人心理的短暂解脱,短暂解脱后的会无声渐行渐远的后果又起到唤醒情感的作用,真是爱恨交织缠绵……被现实逼到墙角,顺势激发出“我爱你”的表白唱段,出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勇敢口头表达“爱”,全过程心理铺垫精细到位,于情于理,完美无瑕。

       三、字·演·传
       从文字构成文学,从文学到戏剧演绎,再到大众传播,最后到宣传推广,最终的目的是将苏东坡的精神品质和人生态度社会习性化,引领“看剧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场心灵疗愈”的理念。现今社会,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在路上。苏东坡脑子里只有写诗,改革、写诗、美酒,装着诗歌的盒子,表达出他心中的一种执念。为什么他会呈现出这样的波折,是什么思想主导了他与时局的若即若离,总是不合?当时宋朝的大背景,主政人的思想和风格,主流思想是什么?有哪些关键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在这个体系里苏东坡“五花肉”似的命运轨迹?在这样的系统里,苏东坡是看懂了装不懂?还是本性本心使然?……最终,美食美酒是他对苦中作乐的关键注脚,以增强生命体验的愉快感。《梦回东坡》的时代寓意,一是“梦”代表梦想未成后的心灵疗愈,二是梦想未成后的心灵归宿,三是梦想未成后的回归本我和自我和解。对有志于追求成功却担心失败的人的提示是:“只要神魂不灭,终有归家之时,即被“看见”、被“理解”、被“认可”,有“共鸣”,相信观众在观看了《梦回东坡》后会多多少少找到自己的心灵答案和人生钥匙。
       大型新编历史川剧《梦回东坡》没有以颠覆川剧的目的来新编,在川剧的结构体系内,保留了川剧的核心气质。台上台下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和工作者的结合,能看到艺术改革家的精神,中生代、年轻人的努力,传递着正能量,引导人们反思当下该怎么走。讲述心中要有理想和目标,但又不仅是着眼和面对现实,不是直线地奔上一个顶峰,而在非现实层面还有一条线,展现人物的理想抱负还有精神追求。这条线就是中国文人“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的命线和心气。
       一部川剧,引得观众入戏太深,从舞台“燃”到生活、延伸到文旅消费,可见川剧系统的强大。这次在黑龙江哈尔滨文旅出圈后,与东北“小冻梨”互动活动的策划,紧跟了苏东坡IP热度,也展现了川剧作为四川文旅王牌的魅力和吸引力。另特邀全球首位外籍中医学博士后、“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使者”迪亚拉老师观摩《梦回东坡》,也是延续川剧跨文化交流的历史传统,用有异国文化背景的友人眼光来解读新编川剧的符号体系,以此为代表,颠覆人们对川剧的一般刻板认识,建立起一种国际对话文化框架,增进与国际友人的感情。
       不过过往IP出圈对观众的吸引往往是打卡同款或是“取材地”留念。对于成都来说,如何让IP故事形成长效,让观众在这座城市中感受本地文化,解锁更多IP之外的承受过故事,或许正是不少“出圈城市的“破局”方向。如主题餐厅推出定制东坡海鲜套餐、东坡烹饪配料包、东坡食谱等同款餐饮,除了在衣食住行的商品销售中擦亮东坡IP品牌,也可借鉴大型博物馆、商城运营模式,在大厅核心区域开辟东坡文化体验销售区,全面链接消费各个环节,让现代都市里盛开中国传统文化之繁花,用传统艺术滋养都市人心。

       四、正·融·谊
       川言川语川剧川人川审美。
       坚守传统艺术的价值、守护民族文化根脉,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裹足不前。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对于戏曲来说就要坚持守正创新,紧跟时代步伐,让传统艺术实现现代表达,推动传统戏曲现代化。守正就是回归戏剧本体,坚守艺术本位,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寻找前行的动力。
       创新就是要与时俱进,使传统艺术彰显现代神韵。戏曲的守正创新,就是要在遵循戏曲美学精神和艺术规律基础上,通过融入时代精神、现代理念和当代技术成果,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人类情感相融通,与观众审美相契合。讲好四川故事,传播四川声音,用情感的纽带连接川渝文化走廊。统筹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深化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向世界推介更多具有巴蜀特色、体现中国精神的优秀文化,具有中国特色、巴蜀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坚持四川方言的传承,助力我省高水平对外开放。
       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在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艺术交流越来越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戏剧可以跨越语言、时间和地域,继承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能传播文明互鉴正能量,让我们在情感的共鸣中理解生活、社会、世界和人生。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艺术性和思想性高度凝练的戏剧这一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文化交流,用戏剧的力量,搭建起跨文化的桥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精神力量,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卷,第154页,人民出版社,1984版。
2.《艺术即经验》,〔美〕约翰·杜威 著,高建平译,2010年8月,
商务印书馆。
3.《人类和动物的情感表现》,查尔斯·达尔文(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1872)
4.《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 著,1997年4月第3版 2006年1月第34次印刷。

原作者: 王海燕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