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绮梦花开中国画精品展预告(一)

春至-绮梦花开中国画精品展预告(一)

四川文化网 2025-2-11 17:11 2648人围观 艺术动态

从20世纪20年代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目》中提出“中国画学应遂灭绝”的危言耸听,到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等在早年对中国画的批评;从50年代“中国画不科学”“中国画取消”论的民族虚无主义,到80年代由少数“前 ...


不同的画种之间并不存在“取代”的问题

  从20世纪20年代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目》中提出“中国画学应遂灭绝”的危言耸听,到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等在早年对中国画的批评;从50年代“中国画不科学”“中国画取消”论的民族虚无主义,到80年代由少数“前卫”青年的“穷途末路”说所掀起的否定传统的中国画大讨论,其论争的激烈程度,持续时间的漫长,都是前所未有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片持续不衰的对于中国画的责难声中,其实包含了两种决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要从根本上取消中国画,而代之以全盘西化的“新”的绘画形式;另一种观点则是希望通过改良中国画,使之能适应并体现新的时代精神——二者实不可同日而语。同时,与此相反的是恪守传统的态度,其实也包含了两种决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从根本上否定中国画创新的全盘继承论;另一种观点则是希望通过在传统的基础上改革中国画,使之能在开放的形势下以民族性赢得世界性——二者亦不可同日而语。

  在这里,我们无暇对这场旷日持久的大讨论作出孰是孰非的评判,艺术上的讨论无法诉诸法律,因此,永远无法得出孰是孰非的评判结果。重要的是事实。事实之一是,对中国画持偏激态度的,不外乎两种人:一种是政治家,对艺术,尤其是对中国画完全属于外行或抱有某种偏见;另一种是年轻的学子,对中国画的认识远未深人其精奥。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尤其是中国画,作为一种超功利的艺术形式,它难以为政治家所理解,自在情理之中。而即使是艺术家,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绘画的一个重要之点,在于它不徒为技术之事,而是一种终身的修养课业,它难以为年轻学子所理解,同样在情理之中。

  事实之二是,一度对中国画持偏激态度的画家们,伴随着年岁的增长和认识的深化,均在他们后期的艺术生涯中对中国画的创作表现出极大的专注和热情;此外的大多数油画家、版画家,也在晚年纷纷“改行”从事中国画创作。而中国画家中,则几乎没有“改行”从事油画创作的。换言之,被宣布为必将被“先进”的西方绘画所取代的“穷途末路”的中国画,在实际的发展中,这种“取代”的关系恰恰被作了戏剧性的颠倒。这实际上说明,不同的画种之间并不存在“取代”的问题,而对于中国画的发展来说,面对西洋画的冲击,只是如何引进西洋画的长处以另辟蹊径的问题。

  事实之三是,当代中国画坛的大家辈出、高手如云,决不亚于宋元明清。

  如上的事实,足以提示我们,无论如何,“中国画取消”论的观点是没有道理的,至少在就近的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是没有道理的。至于在遥远的将来,中国画是否会消亡,那就不是今天所能作出结论的了。我曾提出,对包括中国画在内的艺术起源问题,应该持“不可知”论而不作讨论,同理,对包括中国画在内的艺术终极问题,也以持“不可知”论而不作讨论为宜。古人云:“不知生,焉知死?”又云:“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绘画史要想不流于“空头”,就必须把关注点放在可能了解的方面而不是不可能了解的方面,唯有如此,才具有实践的科学意义可言。


段落节选自徐建融《当代画家十讲》


——展览作品——


  苏葆桢二月春风

  设色纸本立轴

  款识:一九八三年,葆桢。

  钤印:葆桢推陈出新

  69x45cm约2.79平尺

  苏葆桢:(1916-1990),江苏人,著名国画家。师从徐悲鸿、张书旂、傅抱石等大家。西南大学教授(原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原重庆国画院副院长。


  苏葆桢蝴蝶兰

  设色纸本镜框

  款识:蝴蝶兰又名洋兰,原产东南亚,品种甚多,花大瓣厚,颜色极为美丽,去年五月,余访问日本时,在尾道市及广岛县鲜花店于植物园中见之,诚快事也。一九八七年新秋写于西南师范大学,葆桢。

  钤印:葆桢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76x51cm约3.49平尺


  张大千荷花/书法

  设色/水墨纸本成扇

  释文:颠放迂疎共一人,朝朝染瀚墨华新。青山虽是无情物,写到荒凉亦苦辛。英华诗草为谁评,人物衣冠几代更。无限青山浑涕泪,闭门风雨只吞声。

  款识:东坡曰:‘石文而丑’,一‘丑’字,足以极石之千态万化。天地生画荷以一滥字?为此花传神生色之?己巳(1929)夏日,大千居士张爰于大风堂。

  钤印:张爰大千

  张大千:(1899-1983),四川省内江市人,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

  下里港人,斋名大风堂,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景星学社社员。

  此幅金笺成扇为张大千学生李顺华旧藏:李顺华(别名李庞,号大胡),祖籍江苏无锡,1934年生于上海,现居美国纽约。祖父与父亲均为古董商人。1954年遵父命由香港赴巴西,师从张大千学习书画,“随侍杖履”达数十年。李顺华、陈雪梅夫妇先后收藏张大千书画百余件(套),并印行出版有《文源斋大风堂墨缘》(三辑)、《大风妙象》《李顺华画集》等。


  张大千春至

  设色纸本镜框

  款识:蓬颗新开五亩园,木皮盖屋石当轩。石边更种寒梅树,我欲三更看月痕。环荜庵成种楳为作。爰翁。

  钤印:张爰之印信、大千居士、丙辰

  33x44.5cm约1.32平尺


  徐悲鸿猫

  设色纸本立轴

  款识:之初先生雅教,悲鸿。壬午(1942)。

  钤印:悲鸿之印香雪莊主

  27x33cm约0.8平尺

  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寿康,汉族,江苏宜兴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景星学社社员。曾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并与厉麟似等联合发起创立了中意文化协会。

  鉴藏印:香雪庄主(白)

  拍品来源描述:陈之初(1909-1972),香雪庄主,江苏苏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工艺美术。曾任上海新华书局、新美术出版社、上海画报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作品有书籍装帧《永乐宫壁画》等,曾获布鲁塞尔书籍装帧金奖。

  作品有《田横五百士》《九方皋》《漓江春雨》《泰戈尔像》《奔马》等

  田世光紫藤蛱蝶图

  设色纸本镜心

  诗堂:戊寅(1998年)春夜小乘山房,为浩棉先生书,子玉。

  款识:田世光于柳浪庄上。

  钤印:公炜田世光世光迟园

  80x50cm约3.6平尺

  1.著录:《墨岚山房珍藏名家书画集》P54-55,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5月。

  田世光:(1916-1999),号公炜,祖籍山东乐陵,世居北京西海淀六郎庄。师承张大千、赵梦朱、吴镜汀、于非闇、齐白石诸先生。早年拜张大千门下,为大风堂弟子之一。


  黄君璧三友图

  设色纸本镜框

  款识:中华民国四十三年元旦写于善诗斋,黄君璧。

  钤印:黄君璧印君翁谦和堂心赏田曼诗印

  56x29cm约1.46平尺

  黄君璧:(1898-1991),广州南海人。原名允瑄,晚号君翁,本名韫之,以号行,广东南海人。原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兼系主任,宋美龄老师,与张大千、溥心畲被誉为“渡海三家”。徐悲鸿曾赞誉黄君璧画白云、瀑布是“天下第一”。


  李苦禅花卉三开

  设色纸本镜心

  款识:1.种瓜得瓜丰收年。苦禅作。2.仙迹翠竹影。禅作。3.香飘万里。王者之香,传之久远。思想往此,屈骚意矣。禅作。

  钤印:禅

  32.5x43.5cmx3约3.82平尺

  天津文物商店旧藏

  李苦禅:(1899-1983),原名英杰,改名英,字超三、励公,山东高唐人,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


  唐云谁怜瑶草自先春

  设色纸本立轴

  款识:谁怜瑶草自先春,得得东风立水滨。湿透湘裙正十幅,宓妃原是洛川神。大石居士。

  钤印:唐花庵

  70x28cm约1.76平尺

  唐云:(1910-1993),字侠尘,别号药城、药尘、药翁、老药、大石、大石翁,画室名“大石斋”、“山雷轩”,浙江杭州人。生前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代院长、名誉院长等职。


  刘奎龄孔雀

  设色绢本立轴

  款识:刘奎龄作。

  钤印:奎龄之印

  136x48cm约5.88平尺

  刘奎龄:(1885-1967),字耀辰,号蝶隐,自署种墨草庐主人,榜其庭院曰“怡园”,故画中常署“怡园蝶隐”,其画斋名曰“种墨”。“草庐”、“惜寒堂”。系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土城刘家”。


  芮敬予山静似太古

  设色纸本镜框

  款识: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乙酉(1945)正月仿子久夏山图意,百年三兄法正,芮善。

  钤印:芮善私印敬予之画

  85x30cm约2.3平尺

  芮敬予:(1880-1956),名青,原名善,字敬于,祖籍江苏溧阳,成都生。专攻四王,张大千对其青绿,浅绛山水钟爱有嘉,张大千说,他画青绿山水追不上吴湖帆,画四王抵不上芮敬于,曾以二幅换一幅。与齐白石,张大千,方旭,林思进为莫逆之交。系四川近代著名山水画家。


  顾印愚手札四开

  水墨纸本立轴

  释文:1.致馀望作客行寄鄂西都可交也,敝居在武昌王府口街,汝谐同学老兄,阁下即启,仙福政祺。潭祉,弟印愚顿首。2.凤耸而双峻,建翠华而出步,阊阖下而轻喷。低群驽而不嘶,横秋风以独韵。若夫,跃溪舒急,冒絮征叛。直突则建德项絷,横驰则世充领断。蔗孙。3.赠都邵道士,东坡居士自海南还来游,武陵弓允明夫、东坡幼子过叔党同至。元符三年九月二十四日也。三洲岩题名。上九陵六日,书于宣南僧舍。4.使上,惠物种种,兰气尤妙,祗领为谢,今日有风,不能渡江风,即望。枉临扫榻,以侯一切面诶,乃正也。汝谐老兄執事,弟印愚顿首。

  钤印:蔗孙印愚印

  17x12cmx4约0.73平尺

  上款人为包弼臣

  顾印愚(1855—1913)字印伯、蔗孙,号所持、塞向宧、塞向翁,别署双玉堪,斋名楚雨堂,四川双流人,清末民初著名诗人、书画家。张之洞入室弟子,擅书法,饶有晋唐风范。

  赵熙集眉批

  水墨纸本立轴

  释文:1.士君子立言有体,遇事之必不可无言,而势有不能明言者,则常迁于谐词卮说以见意,无取而为文以嬉笑。是俳优角胝之末伎,岂介甫所议无补费精神者乎?(慎伯)游戏之文借以抒其胸中之奇,洋自恣而部勒一丝不乱。后人无从进步。(廉卿)铃印:老夫、熙。

  2.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三句蟠天际地。)此篇独议当时之儒者不足用,故太史公父子无所谓学术异同,邵位西有文畅其说。(肯堂)钤印;尧生题识:香宋私记。3.其味黯然而长,其光油然而幽。(明允)此篇不能当此二句,海峰云云足矣。以善医善筮为人所知,慨征君之无闻,而同为一乡之害,士故志征君并及二人。(峰)钤印:老夫。

  4.标举海峰以见为文之道,即如是以进古法耳。执是以议姚氏之私则非也。可矣。香宋私记。王龛印金石文字仍以昌黎法为第一,欧阳文为家传,则无遗议。

  钤印:香宋、赵熙尧生,雪钤印:尧生、赵熙尧生、香宋、熙、雪王龛印、老夫藏印:王贵忱印

  21x10cmx4约0.76平尺


  公孙长子临郑文公碑

  水墨纸本镜心

  款识:学郑文公虽须求顽、求拙,少事流纵则易沦人。崔敬邕盖雀石用笔与郑文公同源,惟一控一放,遂有厚薄之分也。师种老弟深研金石,其以斯言为然乎!公孙长子识。

  钤印:公孙

  38x47cmx22约35.36平尺

  公孙长子:(1882-1942),1882生于四川省内江县同福乡(今内江市东兴区同福乡),原名余切,又名兰陔,字培初,化名公孙长子,民主主义革命家和著名书法家。


  沈尹默书法

  水墨纸本镜框

  释文:归闲日无事,云卧昼不起。有客款柴扉,自云巢居子。问君何所之,采药来城市。家在鹿门山,常游涧湖水。手持白羽扇,脚步青芒履。闻道鹤书征,临流还洗耳。孟浩然王山人迥见寻诗。

  款识:君辉先生雅正,尹默。

  钤印:沈尹默

  95x27cm约2.31平尺

  沈尹默:(1883-1971),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祖籍浙江湖州,1883年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今陕西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民主街〉,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

  上款人君辉:杨光杨,字君辉(1910-1976),江苏阜宁人。字君辉,号辉公。中山大学政治系毕业后,参加国家社会党,曾任安徽省政府秘书处秘书。抗日战争爆发后至重庆,任行政院赈济委员会专员。并任国社党中央各部部长。

  张应清册页

  设色绢本册页

  款识:1.勤生仁棣台嘱,作兄应清。2.午桥仁姪台雅品,老渠张应清画。3.癸卯初秋,张应清。4.丁亥秋八月为琴生仁棣台,问渠兄应清作于烟波小艇。5.勤生仁棣老法家雅品,问渠清。

  钤印:张问蕖

  团扇7开

  张应清:晚清民国时期四川画家。


  于右任书法

  水墨纸本镜心

  释文: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士苦形骸黑,旌疏鸟兽稀。那闻往来戍,恨解邺城围。杜诗二首。

  款识:慰沧先生,右任。

  钤印:右任

  88x27cm约2.14平尺

  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原作者: 诗婢家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