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薪火代代传 蜀锦大师叶永洲收徒授艺

非遗薪火代代传 蜀锦大师叶永洲收徒授艺

八禾 2025-4-8 22:26 1445人围观 文化资讯

2025年4月8日星期二,蜀锦非遗传承人叶永洲大师收徒仪式在成都隆重举行。活动现场,弟子赵燕辉依循古礼完成拜师,献上香茶、礼金与拜师帖,叶大师则以亲手制作的花楼织机模型机为信物,寄望弟子“守正创新”。该模型 ...


   四川文化网讯  2025年4月8日星期二,蜀锦非遗传承人叶永洲大师收徒仪式在成都隆重举行。活动现场,弟子赵燕辉依循古礼完成拜师,献上香茶、礼金与拜师帖,叶大师则以亲手制作的花楼织机模型机为信物,寄望弟子“守正创新”。该模型机复刻了蜀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花楼织机,其提花技术曾推动蜀锦从经锦转向纬锦,被誉为“织造活化石”。叶永洲表示,收徒是为延续三千年技艺血脉,“让每一根丝线都承载文化记忆”。




  同时,四川顺成纺织品有限公司在拜师仪式上正式聘任叶永洲大师、王君平教授为高级顾问。王君平教授强调,蜀锦作为中国名锦之首,需在保护中探索产业化路径。顺成公司凭借多年行业积淀,已实现桑蚕养殖、织造、文产全链条布局,未来将通过蜀锦蜀绘,加上蜀绣与蜀缬组合成为川蜀丝绸的“四朵金花”布局文化矩阵,打造川蜀丝绸新名片。活动不仅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生力量,也为传统工艺与现代经济融合提供范本。

四川顺成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燕辉聘请两位高级顾问


特邀见证嘉宾四川丝绸研究院院长、四川省丝绸行业协会副会长程明先生致辞


四川顺成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燕辉致感谢词


王君平教授回忆:丝路上的蜀锦文物流光溢彩



  1950年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对丝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开展了一系列普查和考古发掘工作。先后对和田民丰县尼雅遗址、吐鲁番、罗布泊、楼兰罗布淖尔古墓、两河遗址、鄯善、高昌、碎叶城等多地区开展了多批次考察和考古发掘,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从1959年到1999年的四十年间,仅对吐鲁番阿斯塔那的古墓发掘,就约有450座,出土各类丝织品逾干件,有绫、绮、纱罗、印花品、少量的绣品与编织品,其中最高级的锦类制品数以百计,这些文物的时代跨度约五百多年。据主持这批文物分析研究的武敏先生考证,这些织锦是运用彩色经线显花的“经锦”,主要产自成都地区。1983年9月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中国丝绸史学术研讨会上,我看到了武敏先生在会上发表的论文《吐鲁番出土蜀锦研究》,才进一步了解到丝路上出土的蜀锦文物及其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百年来,在丝路上发掘出土的织锦是墓主人生前喜爱之物,死后用作陪葬,包括锦袍、锦裙、锦衾、锦枕、锦鞋、锦袜、锦囊、箭袋、衣料、面。在北方丝绸之路沿线出土丝绸文物最多、最具代表性的遗址有三处,即新疆民丰县的尼雅遗址、吐鲁番阿斯塔那的哈拉一卓古墓群遗址、青海都兰的热水古墓群遗址。年代自汉一三国一魏晋南北朝一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这是丝绸之路繁荣兴旺的时期,在唐代丝绸蜀锦生产遍及川中各主要州县,其制造规模与技艺达到新高峰,唐代中国外输的织锦几乎全是蜀锦。
  2014年9月,得到四川经济日报社和成都博物院的支持,“丝绸之路蜀锦文化专家考察组”一行五人踏上了去新疆丝路的寻踪之旅。参观走访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博物馆、敦煌莫高窟等单位。在新疆博物馆,考察组一行参观了文物库的蜀锦文物,如出自双流唐代景云元年(公元710年)的黄地“联珠龙纹绮”,参观了该馆收藏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经锦复制品(该锦按国家文物局规定由苏州丝绸博物馆负责复制两件,一件存新疆博物馆,一件存北京国家博物馆),原件收藏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列为国务院规定的我国首批不准出境展出和交流的64.件国宝文物榜首。新疆博物馆馆长侯世新安排我们拜访了我国丝绸文物考古的泰斗武敏先生。此时,武敏先生已85岁高龄,她每天上午还要到博物馆从事半天研究工作。她说,文物分析研究是一项十分细致缓慢的工作,新疆出土这么多丰富而珍贵的古代丝绸制品,虽然带了研究生,仍觉得人手不足、力不从心。她热情地询问起四川有关蜀锦研究的情况,以及有关成都发掘出土的老官山汉墓织锦机模型和丁桥织机等经锦织机的情况,这些情况与新疆丝路上出土的古蜀经锦相印证,互为补充,珠联璧合。成都传世的多综多蹑丁桥织机,以及成都老官山西汉墓织锦机模型的发掘出土和提花密码破解的复原研究,有力地证明这两种汉锦织机都属于当时比较流行的多综提花经锦织机,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丝织提花技术水平。
  我们到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参观,拜会所长于志勇,他是中日尼雅遗址联合考察组中方负责人,亲自主持了对“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等汉锦的现场发掘清理工作。他热情地介绍了考古所的情况,考古发掘、研究和陈列室的藏品等信息,与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互赠图书,还把在浙江大学“东方论坛”作学术报告的讲稿也赠与我,特别批准我们观摩了该馆珍藏密不示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锦原件。这件被视为国宝中的国宝级文物,历经两干多年,能完整无损,熠熠生辉,真是人间奇迹,是代表我国汉锦最高工艺与艺术水平的珍贵物证。

书里记载的文物

原作者: 四川文化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2
  • 米青青 2025-4-11 18:59
    守正与创新的结合

    叶永洲大师寄望弟子“守正创新”,这一理念非常关键。非遗传承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保护,还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生命力。报道中提到的花楼织机模型机复刻了蜀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技术,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也为创新提供了基础。通过守正创新,蜀锦可以在保留文化内核的同时,探索更多现代化的表达方式。
  • 米青青 2025-4-11 18:57
    王老師,我已经分享了,报道中提到的蜀锦作为中国名锦之首,承载着三千年的文化记忆。叶永洲大师的收徒仪式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对非遗文化血脉的延续。通过拜师仪式这种传统形式,徒弟赵燕辉接过花楼织机模型机,象征着技艺与文化责任的交接。这种仪式感体现了对非遗传承的尊重,也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生力量。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