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通古今 “四轮教育”耀人性——省直“作家进校园”活动牵手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

中西合璧通古今 “四轮教育”耀人性——省直“作家进校园”活动牵手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

四川文化网 2025-4-9 10:35 1040人围观 文学作品

人间四月,万物萌新。4月8日,四川省直作家协会“作家进校园”活动给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带来了盎然春意。在华西坝这片翰墨飘香的古老土地上,石室锦外穿越百年风雨,历经沧海桑田,巍然屹立于1910年所创建的“存 ...
  四川文化网讯  人间四月,万物萌新。4月8日,四川省直作家协会“作家进校园”活动给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带来了盎然春意。在华西坝这片翰墨飘香的古老土地上,石室锦外穿越百年风雨,历经沧海桑田,巍然屹立于1910年所创建的“存古学堂”原址地。中西合璧,融汇古今。该校以“敢为人先,宏济巨川”的精神,孕育着闪耀的璀璨群星,奏响了新时代的教育强音。

省直作家进校园

  下午5点,省直作协副主席兼校园文学专委会主任杨明强、省直作协副主席兼科研课题专委会主任卢加强一行,在学校党总支书记张华、校长潘万勇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虽历经百年变迁,几易其名,学校却初心不改,将当年“存古学堂”的办学宗旨“研究国学、发扬国粹、沟通古今、切于实用”传承创新,形成了具有时代感的“德行至善,行知至美”的新型办学理念。

  下午6:30,省直“作家进校园”讲座活动,在学校党总支委员、党政办公室主任李丹的精心主持下拉开帷幕。她首先介绍了莅临本次讲座活动的主讲嘉宾和特邀嘉宾。学校党总支书记张华在热情洋溢的致辞中指出:主讲嘉宾——博士后卢加强先生作为躬身教育战线30载的跨界学者,既是美学领域的大专家,也是“田园教育”的践行者。他在《中国田园牧歌》中提出“让教育回归生活本源”的哲学思考,与石室锦外“培育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现代人”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相信他今晚的讲座将会为大家打开AI时代家庭教育的新维度。

学校党总支书记张华致欢迎辞

  张华认为:当前,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教育生态,越是在技术狂飙的时代越需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家庭教育,始终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最初土壤,是任何科技都无法复制的“精神基因”。作为学校领导,他与家长们许下做“共学型”家长、做“赋能型”家长、做“协同型”家长的3个庄严约定,希望家长们行进在终身学习与自我成长的征途中,以爱为舟,以智为桨,共同守护好孩子的精神家园。

  进入讲座环节,结合该校百年传承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外国语的办学特色,主讲嘉宾——省直作协副主席、田园牧歌研究院院长、省社会科学院学者、博士后卢加强先生,把他30多年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浓缩成《AI时代的“四轮教育”》报告,给石室锦外的200多位学生家长和老师代表进行精彩的分享。

讲座现场掠影

  卢加强先生首先从AI时代带来的教育焦虑入手,提出人类文明升级的终极命题,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田园教育这“四轮教育”,来培养技术无法复制的“鲜活人性”。这“四轮”犹如小车前行的四个轮子,缺一不行。他开门见山地抛出核心观点:家园是锚,让漂泊的数字灵魂记得来处;校园是帆,在知识海洋中保持求真方向;社区是桨,用实践力量划向共同体的彼岸;田园是舵,于技术狂澜中把握自然节律。通过这样的“四轮教育”,以彰显人类的诗意栖居,让人性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卢加强先生的讲座富有感染力

  随后,卢加强先生还满怀对人类命运的深厚悲悯心以及闪耀人性光辉的社会责任感,在讲座中饱含深情地说道:无论历史的发展多么曲折苦难,但人类却一直总会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石室锦外所在地,是古风蜀韵和国潮所在地。从“宋代四先生祠”所祀的范景仁、范纯甫、张南轩(即张栻)、魏了翁(即魏鹤山)等对蜀学发展史的关键作用与深远影响,到1910年为保存国粹勇开先河创办“存古学堂”的四川提学赵启霖,首任校长谢无量,以及历经几次变迁,让石室锦外初心不改地行进在培养“融贯中西、博通古今”人才的仁人志士们。他慷慨激昂地提出:每个时代的变革,总有一些有识之士,振臂而呼,俯身躬行,以敢为人先的星星之火,点燃传承创新的燎原之势。世世代代,教育都是人类共同关心的事关国运的重大命题,亘古不变。相信浸润在如此深厚文化底蕴中的石室锦外的学子,也将成为这璀璨星河的一颗。卢加强先生以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切中当下教育热点、难点和痛点的精彩演绎,引发了现场学生家长和班主任老师们的强烈共鸣。


听课嘉宾,全神贯注

家长认真做笔记


  围绕讲座主题,卢加强先生结合当前中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构建了“四轮教育”的生态体系。他从全脑协同以及哲学溯源进行了论证,阐释了“四轮教育”的行动路径,以及深厚的成都文化底蕴对“四轮教育”的支撑。紧接着,卢加强先生颇富创意地提出由“内卷劳绩”到“四轮教育”的话题,殷切期望成都家长达成“四不原则”的承诺:不抢跑、不克隆、不设限、不认输,继而引发台下学生家长和班主任老师的极大兴趣和热烈掌声。话锋一转,他右手指到大屏幕上根据《成都》曲调改编的《成都家长》歌曲,兴高采烈地手舞足蹈,独自深情地吟唱起来。别样的歌声,响彻在石室锦外校园的上空,专题讲座在空前热烈的鼓掌声和喝彩声中圆满落幕。

倾情讲座

循循善诱

  进入互动环节,现场学生家长和班主任老师就感兴趣的教育问题向卢加强先生讨教。现场互动热烈,不时碰撞出火花。面对如何平衡好AI的双刃剑功能,引导学生让智能工具为己所用,以及如何建立信息辨别力和思考力等家长普遍关心的话题,卢家强先生总是胸有成竹,有理有据,从容作答。

家长提问

  张华书记在总结环节中情真意切地说道:卢加强先生的这场报告非常精彩,可谓震撼人心。自己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中学教师兼学生家长,认真听讲做笔记,深受启迪,渐入佳境。如何面对“教育焦虑”,卢加强先生给出了破解的好方案——以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和文脉深厚的石室锦外作答。这次讲座是学校开启家庭教育的冲锋号,重在重新唤醒家长,倡导学习教育专业知识,了解深厚巴蜀历史文化,与孩子建立深度的链接,实现高质量的陪伴,在家庭中构筑一片永不褪色的精神原乡。他还特别强调指出:家庭教育不是知识的“二次搬运”,而是价值观的代际传递;不是技术的被动适应,而是心灵的温暖守护。他希望全体家长以此为新的起点,让“家庭教育”成为“四轮教育”中最具人文温度、最富成长韧性的动力源。

张华书记的总结站位高远,有的放矢

  回顾,前瞻,超越;传承,弘扬,创新。

  这场讲座,宛如一场回归教育本质和彰显人性光辉的学术盛宴。时空折叠,我们恍惚看到,115年前曾名“四川国学院”的百年名校,传唱着“尊孔为主,崇尚道德,期养成高尚之学风”‌的时代先声。沟通古今,融贯中西,历史与现实,在传承、弘扬和创新、超越中一脉相承,宏巨交汇,铸就着石室锦外百年屹立的强大的精神内核。

  开讲前,省直作家一行5人上台向学校赠送了各自创作出版的书籍;学校也为嘉宾们颁发了“校家社协同”人文基地建设指导专家聘书;讲座结束后,学校家委会家长代表向卢加强先生敬献了鲜花;卢加强先生也现场满足了几位家长期盼专家签名的心愿。

省直作家向学校赠送创作出版的新书,并与党总支书记张华、校长潘万勇合影留念

学校为省直作家等嘉宾颁发了“校家社协同”人文基地建设指导专家聘书

  本次“作家进校园”活动由四川省作家协会指导,四川省直作家协会(红星作协)主办,省直作协校园文学专委会、省直作协科研课题专委会、武侯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承办。该活动受到了省市区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中国“阳光教育”创始人、“全国十大人气校长”、成都市政府督学刁荣普,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黉门存古学堂院长杨菁芝,省体促会青少年健康发展委员会主任、省劳动实践教育专委会专家委员宋晴,成都市武侯区关工委副主任赵卫平,武侯区作家协会主席张叉等嘉宾也一道全程参与专家讲座活动。

省直作家及其科研团队合影留念

  作者简介

  杨明强,网名晓风皓月,作家,摄影家,知名媒体人;四川省直(红星)作家协会副主席,省招考委、省教育考试院《招生考试报》原主编。

  杨华,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省直作协校园文学专委会成员,国家心理咨询师。
原作者: 杨明强 杨华 来自: 省直作家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