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婢家展讯】闲花草 || 陈滞冬花鸟扇面品鉴展·品鉴二

【诗婢家展讯】闲花草 || 陈滞冬花鸟扇面品鉴展·品鉴二

新文人画院 2025-5-15 17:31 1447人围观 文化资讯

5月20日-28日诗婢家美术馆(琴台路11号)“闲花草”陈滞冬花鸟扇面品鉴展·品鉴二


主办单位
诗婢家美术馆
协办单位
成都画廊协会 四川省中国画学会
展览时间
2025年5月20日-28日
展览地点
诗婢家美术馆(琴台路11号)

品鉴数量
30幅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庚子年春节前后,瘟病突发,人世间疫情汹汹,一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因思《老子》云:“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乃以退为进,息交绝游,闭门不出,是为临此大疫唯一安身立命之策。
       居家无聊,没事找事。翻出多年前留下来的空白扇形卡纸,因其形制,由着思绪,想到哪儿就画到哪儿,画成了二十二幅着色花卉,忽然兴尽,于是搁笔。
       这二十二幅作品,画了二十二种中国庭园里常见的花卉。其花所产地域不分南北,而以成都地区为主;其画所用技法,以勾勒填彩为主,而参以少量没骨泼色。所画各种,不参范本,均仅凭记忆一一写出,然植物学上的外形、结构与品类种属,绝无差舛,自信经得起植物学家最严格的审视;又说是想啥画啥,但还是有意地避开了中国文人画家常常操弄的题材,如兰草竹石之类,以免自己不经意间又陷入前人习以为常的窠臼里面去。古人称写文章的要诀为“唯陈言之务去”,其实作画亦未尝不是如此?
       然而,世之重于绘画者,又必不仅止于此。中国艺术,首重象征。象征者,“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者也,既是一种文学手段,也是一种艺术手段。而所谓“不尽之意”,其意旨之所指向,又有内外之别。外向所指,可及于世间一切事物,而内向所涉,则仅及于个人内心之情感波澜与思想涟漪。然正如康德所说,人之内心,实较之广阔星空更为深邃浩渺。因此,其外指似无限而实有限,其内指则似有限而实无限也。


       一边画画,一边胡思乱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这八个字,忽然间涌上心头。个体生命具有不可重复的唯一性特征,因此乃显其珍贵,而任何生命在此唯一性上的等同,乃使“众生平等”这一理念背后的价值较量显得合理。
       不过,话虽如此说,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老子云:“太上忘情。”但那是圣人的事,与我辈凡夫俗子似乎没有关系。值此人类大难临头之际,生离死别的现实在人间随时随地加速上演,王羲之云:“生死亦大矣,岂不痛哉?”于此之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被自然的力量所震慑,几乎所有的人也都会因行走在生死的边缘时回眸凝望,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与美丽。
       中国花鸟画的特异之处在于,它充分揭示出了人类关注弱小生命的单纯同情心。这一同情心,其实是人之生命特异于其他生命的独特品质,也是人之得以为人的基本要素之一。只有中国花鸟画家才会在艺术中夸张地显示世间芸芸众生的美丽、优雅与脆弱,夸张地展现花花草草、鸟兽虫鱼在特定时空中活生生的形色与姿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花鸟画的这一倾向,与中国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国诗人对待包括花鸟虫鱼在内的弱小众生的特别关注与同情如出一辙:全世界没有哪一个文化系统的诗人,用诗的形式吟唱了那么多花鸟虫鱼的颂歌,也没有哪一个文化系统的画家,用如斯优雅柔美的笔触创造了那么多花鸟虫鱼的形象。古代中国文明是对大自然最心怀善意的文明。中国诗人、艺术家对于世间弱小生命的关注、爱怜与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底层性格中最为柔软、最为高贵,也最容易为现代人所欣赏和理解的部分。
       传统中国文学和艺术的这一内在性格倾向,显然与中国农耕文明的早熟及其长时间保持高度发达的状态有关。古代中国的文化人一诗人、艺术家、官僚和僧侣,都是由农耕文明所养育的人群中诞生的最优秀的精神生产者。他们所创造的文化能量,又反过来哺育和滋养了传统中国社会的精神境界,使得这个社会以更加友善和温软的态度来对待大自然和人类。
       古代农耕文明中产生的对于大自然、自然物乃至所有生命的由衷爱怜、欣赏甚至崇仰的生存态度,经由儒家文化的包容与提升,在思想的层面上被固化下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精神底色之一。

段落节引自陈滞冬著《闲花草》前言


部分作品预览

垂丝海棠 
款识: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庚子春初写于小碧落馆,滞冬。
钤印:滞冬 无无闷

芍药 
款识:花开金带图。庚子,滞冬。
钤印:陈 滞冬 下楼听雨眠迟

荷花 
款识:玉盖红霞水面波心,今成都荷花以升庵祠前所植最为脩伟,岂淂先生精神溉注之耶。庚子春正,滞冬。
钤印:陈 滞冬 无无闷

菊花 
款识: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庚子春仲,滞冬作。
钤印:滞冬 无无闷

牵牛花 
款识:宝玦还同碾帝青。庚子春正,滞冬。
钤印:陈滞冬 玉山堂

秋海棠 
款识:而今秋色无人问,留得残萤照海棠。庚子春小碧落馆,滞冬。
钤印:滞冬 勺海楼

水仙 
款识:凌波草入神仙品也,向寒梅学后凋。庚子春正,成都小碧落馆写荜屋,陈滞冬。
钤印:陈 滞冬 无无闷

美人蕉 
款识:美人环珮玉玲珑。庚子春仲,滞冬。
钤印:陈滞冬印 荜屋 勺海楼

石榴花 
款识: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荫亭午。庚子,滞冬。
钤印:陈 滞冬 无无闷

秋牡丹 
款识:此野卉大江南北无处不生,文人谓之秋牡丹,农人谓之打破碗碗花。庚子,滞冬。
钤印:滞冬 啮雪斋

黄水仙 
款识:真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甲辰嘉平,滞冬。
钤印:陈氏 玉山堂

蓝牡丹 
款识:宋人画牡丹为佛头青,其品久不见于世。甲辰春仲,滞冬。
钤印:陈滞冬印 荜屋 玉山堂

高山杜鹃(红) 
款识:辛丑三月,登赵公山无忧谷见猩红杜鹃花,叶短而宽,花开为簇,锦山固而再高,何竟有此异色耶。滞冬并记。
钤印:辛丑 陈 勺海楼

桂花 
款识:《吕氏春秋》云:物之美者,招摇之桂。《山海经·南山经》二云:招摇山多桂,孟先秦时中土士人见闻不及江南詠而传闻,洽当奇也。甲辰秋,滞冬。
钤印:陈滞冬印 荜屋 玉山堂 

蓼蓝 
款识:蓼蓝
钤印:陈滞冬印 荜屋 玉山堂

芙蓉 
款识:芙蓉弱质可以拒霜,此非仙人素手可把之物也。庚子春,滞冬。
钤印:滞冬 啮雪斋

山茶花 
款识:道人赠我岁寒种,不是寻常儿女花。滞冬。
钤印:陈 玉山堂

珙桐 
款识:辛丑清明后五日,赵公山无忧谷写珙桐花。玉山堂滞冬并记。
钤印:陈 滞冬 辛丑

高山杜鹃 
款识:峨眉山雷洞坪产高山杜鹃花,土人谓之佛前花。庚子春,滞冬。
钤印:陈滞冬 玉山堂

玉簪花 
款识:玉簪坠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庚子春,滞冬作。
钤印:滞冬 啮雪斋


       内容简介:《闲花草》是一部集艺术、文学、历史与自然于一体的精致之作,由艺术史研究学者、画家、书法家、收藏家陈滞冬先生倾心创作。

       如需购买《闲花草》请登录:#小程序://当当购物/8xB5jGFkSf7vWWD



       陈滞冬,1951年生于成都,艺术史研究学者、画家、书法家、收藏家。1984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1987年获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文学硕士学位。曾任职于成都永陵博物馆、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书法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创作评审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巴蜀文艺基金奖书法奖评委。
       陈滞冬少时师从陈子庄(石壶),后师从晏济元学习中国绘画。曾在北京、台北、巴黎、成都、兰州、太原、南京、杭州、威海、郑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出版画集:《陈滞冬画集》《陈滞冬花鸟作品选》《玉山高处:陈滞冬作品集》《秋月春风:陈滞冬工笔花鸟画》。
       已出版个人著作《中国艺术史》(三卷)、《大风堂传习录》(2022)、《中国书法学论著提要》(2021)、《嵇康之死》(2020)、《存在的借口——艺术家及其时代》(2018)、《中国书画与文人意识》(2017)、《丹青引:中国画研究与欣赏》(2016)、《石壶论画语要》(2010)等;翻译作品《中国历代书法》《新出土中国历代书法》。

原作者: 诗婢家 来自: 诗婢家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