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
引言:麻将文化的文学突围 麻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融入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四亿麻将爱好者,仅中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麻将玩家就超过三亿。这种源于中国的古老游戏,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然而,长期以来,麻将题材在文学创作领域却是一片空白,直到章勇的长篇小说《今夜月未央》问世,才实现了麻将文化在文学领域的成功突围。这部作品以"健康麻将"为主线,通过双线叙事结构,生动展现了退休老人与年轻一代在生活观念上的碰撞与融合,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当代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典型。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曾言:"人物是小说的生命。"《今夜月未央》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它对人物性格的精准把握和生动呈现。小说中的五位主要老人角色——章懿华、舒中胜、孙向东、易天雄、蒲大侠,以及他们的子女章晓白、舒娟娟、孙阳光、易德璋、蒲琪玫等青年形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人物不是简单的类型化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真实存在,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构成了小说的情感内核,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穿透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将麻将这一日常娱乐活动升华为观察人生的独特视角。正如日本麻将研究专家浅见雅子所言:"麻将桌上见人性。"《今夜月未央》巧妙地将麻将战术与人生策略相类比,通过人物在牌桌上的表现折射其性格特点和处世哲学,实现了娱乐性与思想性的有机统一。这种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艺术处理,不仅丰富了小说的表现手法,也为读者提供了认识社会、思考人生的新途径。 一、老年群像的多维塑造——退休生活的五种姿态 《今夜月未央》在老年人物塑造上实现了突破性创新,五位主要老年角色各具特色,代表了当代退休人群的不同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曾任报社总编的章懿华性格沉稳、人情练达,体现了知识分子退休后的从容与智慧;大学教授孙向东术有专攻、风流儒雅,展现了高级知识分子特有的精神气质;由缉毒处长退休的易天雄如释重负、谈笑风生,反映了政法系统干部退休后的心理调适过程;仍在民营企业担任总裁的舒中胜聚财敛财、志在必得,代表了商界人士退休不退业的典型状态;晚年仍在打工的蒲大侠敦厚朴实、沉默寡言,则刻画了农民朋友即使到达退休年龄仍继续为生活奔波的现实处境。这五种不同类型的老人生存状态,构成了当代都市养老与谋生的立体画卷。 小说对老年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尤为深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曾说:"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关注人的灵魂。"《今夜月未央》没有停留在对老年人生活表象的描绘上,而是深入探索他们退休后的心理变化和精神需求。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作品展现了老人们在身份转换过程中的困惑与调适,在时间充裕后的空虚与充实,在与子女相处时的期待与失落。这些真实而微妙的心理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也更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麻将作为贯穿全书的线索,成为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媒介。中国麻将协会名誉主席于光远曾指出:"麻将桌上最能见人品。"小说中,章懿华打牌沉稳老练,讲究策略;孙向东出牌儒雅从容,注重过程;易天雄牌风豪爽大气,不计输赢;舒中胜精于算计,追求利益最大化;蒲大侠则朴实无华,随遇而安。不同的打牌风格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各自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这种以牌见人的表现手法既新颖又深刻。 尤为难得的是,小说通过老年群像的塑造,颠覆了社会对退休人群的刻板印象。作品生动表明,退休老人"身体并未老化,精神更未衰败",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创造力。这一主题的呈现,不仅有助于改变社会对老龄化的消极认知,也为如何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文学思考。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今夜月未央》中的老年人物正是这种英雄主义的生动体现。 二、代际碰撞的戏剧呈现——两代人的观念交响曲 《今夜月未央》通过双线叙事结构,巧妙构建了代际之间的对话空间。老年一代坚守传统价值,注重家庭和睦;年轻一代追求个性解放,崇尚自我实现。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在小说中形成了富有张力的戏剧冲突,如章懿华与女儿章晓白在打麻将观念上的分歧,孙向东和儿子孙阳光对麻将的认识背离,蒲大侠与女儿蒲琪玫在职业选择上的矛盾冲突等。英国小说家E.M.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强调:"冲突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动力。"《今夜月未央》正是通过这种代际冲突推动故事发展,揭示社会变迁。 小说对年轻一代的刻画同样精彩。章晓白的独立自强、舒娟娟的尽忠职守、蒲琪玫的叛逆不羁、孙阳光的务实进取、易德璋的坚韧不拔,构成了多元化的青年形象谱系。这些人物不再是简单的符号化存在,而是具有复杂性格和成长轨迹的鲜活个体。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认为:"典型人物是一面镜子,反映整个社会阶层的精神面貌。"《今夜月未央》中的青年群像正是当代都市青年的真实写照,他们的困惑与追求、挫折与成长,折射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精神图谱。 麻将桌成为两代人思想博弈与精神沟通的特殊场域。小说中既有章晓白与孙阳光认为打麻将就是赌博、是好逸恶劳的认识误区,又有许多感人场景:比如易天雄和妻子袁圆通过麻将向儿子易德璋传授人生经验,易德璋则在麻将桌上领域父母的智慧,舒娟娟对父亲舒中胜和母亲胡丽萍打麻将有益于安度晚年与益智健身的理解。这种代际互动方式既符合中国文化特色,又富有创新意义。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研究发现:"共同活动是消除代沟的有效途径。"《今夜月未央》通过健康麻将这一媒介,为代际沟通搭建了桥梁,比如章晓白和孙阳光最后对长辈打麻将的支持,并参与其中,提供了解决代际矛盾的文化方案。 小说对代际关系的处理既有冲突又有融合,体现了辩证的艺术思维。随着情节发展,老人们逐渐理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和创新思维,年轻人也开始欣赏父辈的人生智慧和处世经验。这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过程,展现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哲学智慧。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在《生命周期完成式》中指出:"健康的社会应该实现代际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智慧传承。"《今夜月未央》正是通过文学想象,描绘了这样一幅代际和谐的理想图景。 三、细节描写的艺术力量——生活质感的微观呈现 《今夜月未央》在细节描写上表现出色,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恰如俄国作家契诃夫所言:"细节是作品的血液。"小说中,章懿华在打麻将中不动声色地顶上家、卡下家、防对家的策略,孙向东读书或打麻将时扶眼镜的习惯,易天雄大笑时眼角的皱纹,舒中胜计算麻将番数时的专注神情,蒲大侠默默为牌友泡茶对水温的讲究,殷笑英对一家老小一日三餐的细心安排和照顾,袁圆开导殷笑英对男人要像放风筝既不能将手中的线太紧又不能放松,舒娟娟给父母端茶递水的细微动作,白婆婆与李婆婆被传销员忽悠反而乐此不彼,这些精心设计的细节犹如一面面小镜子,折射出人物独特的性格光彩。法国作家福楼拜认为:"天才就是长期的耐心。"章勇对细节的耐心打磨,使小说呈现出令人信服的艺术真实感。 麻将场景的细节描写尤为精彩。小说对洗牌时碰撞的清脆声响,摸牌时指尖的触感,胡牌时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都有极为细腻的刻画。这些专业而生动的描写,既体现了作者对麻将文化的深入了解,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中国著名麻将理论家杜维忠在《麻将哲学》中指出:"麻将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一种语言。"《今夜月未央》成功解读了这种语言,并将它转化为文学表达的有力手段。 家庭生活的细节呈现构成了小说的情感网络。一顿普通的家常饭,一次偶然的邻里闲聊,一个习惯性的生活小动作,这些日常细节在作者笔下变得意味深长。比如易天雄叫舒中胜给他要抽,戏谑“杀富济贫”,章㦤华为给女儿找对象到人民公园相亲角浏览4A纸的征婚广告,舒娟娟拒绝离异飞机长邀请送其回家的眼神,孙阳光为了让母亲殷笑英放下思想包袱主动洗碗,蒲琪玫对不怀好意的招聘人员本能的顺手一耳光。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的存在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今夜月未央》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认真捕捉,展现了人物最本真的生存状态,使作品充满了温暖的人间烟火气息。 细节描写还承担着重要的结构功能。小说中许多看似随意的细节,往往成为后续情节发展的伏笔。如章懿华对英年早逝妻子白琳娜的深切怀念,后来成为女儿章晓白理解父亲的关键;舒中胜找秃头副院长给女儿舒娟娟做亲子鉴定的结论,成为与妻子反目和女儿决裂的导火索,章晓白掀翻麻将,导致外婆气血上攻昏死过去,章㦤华为逃脱赌匪的控制主动索要剩余的酒,为深夜泅渡御寒做准备。这种前后呼应的细节处理,体现了作者精巧的构思能力和娴熟的叙事技巧。英国小说家毛姆曾说:"在小说中,没有无关紧要的细节。"《今夜月未央》的细节运用正印证了这一创作真谛。 四、健康麻将的文化阐释——从娱乐到人生的隐喻 《今夜月未央》对麻将文化进行了正本清源的艺术阐释。长期以来,麻将因与赌博的联系而饱受诟病,小说则通过健康麻将的理念,还原了麻将作为智力运动和文化遗产的本来价值。国家体育总局在《中国麻将竞赛规则》中明确指出:"麻将运动具有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体的运动魅力及内涵丰富的东方文化特征。"小说通过人物对话和情节发展,生动诠释了这一官方定位,为麻将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文学支持。 麻将战术与人生策略的隐喻关系是小说的重要主题。作品中,章懿华常说:"牌如人生,人生如牌。"这句话道出了麻将与人生的深刻关联。日本麻将理论家木原稔在《麻将与人生》一书中指出:"麻将桌上的决策过程与现实生活中的选择困境具有同构性。"《今夜月未央》通过人物的牌局表现,巧妙揭示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有的讲究策略,有的注重运气,有的追求和谐,有的力争上游。这种隐喻手法既深化了主题表达,也增强了作品的思想厚度。 小说对麻将历史文化的挖掘增添了作品的学术底蕴。从太仓粮仓的不良牌竹制符号,到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记忆,再到《水浒传》英雄图谱的联想,作品系统梳理了麻将可能的文化源头。英国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德·威廉斯认为:"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是文化活力的重要体现。"《今夜月未央》对麻将历史渊源的文学再现,不仅丰富了读者的文化知识,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创意范例。 健康麻将的倡导体现了作品的社会责任感。小说通过人物故事生动展示了适度麻将活动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积极影响。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研究显示:"适度的智力游戏可以延缓认知功能衰退。"《今夜月未央》将这一科学发现转化为艺术形象,既增强了作品的现实意义,也引导读者正确看待麻将活动。这种文学创作与社会责任的结合,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担当。 五、叙事创新的审美追求——传统与现代的艺术融合 《今夜月未央》在叙事结构上实现了创新突破。作品采用双线并行、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一条线索聚焦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另一条线索展现年轻人的奋斗历程,两条线索通过家庭关系和麻将活动自然交织。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认为:"创新的叙事结构是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指标。"《今夜月未央》的结构设计既保持了传统叙事的连贯性,又融入了现代小说的多重视角,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语言风格的代际差异是小说叙事的一大特色。老年人物语言或稳重含蓄,或借助歇后语的生活智慧;年轻人物语言活泼新潮,带有网络时代特征。这种差异化的语言处理,不仅符合人物身份特点,也增强了作品的时代感。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强调:"小说语言的多样性是其艺术魅力的源泉。"《今夜月未央》通过精心设计的对话语言,构建了生动真实的代际对话场景,使叙事更加丰富多彩。 幽默与沉重的平衡体现了作者成熟的叙事掌控能力。小说中有许多令人会心一笑的幽默场景,如老人们为麻将规则争论不休,年轻人在相亲场合的尴尬遭遇等;同时也穿插着人生无常的沉重时刻,如健康危机、事业挫折、情感失落等。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幽默是人类面对生存困境的最佳武器。"《今夜月未央》笑中带泪的叙事风格,既带给读者阅读快感,也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思考。 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入增添了叙事的独特魅力。作品中浓郁的四川方言、成都的生活气息、本地的风土人情,构成了鲜明的文化背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认为:"地域性是通向普遍性的桥梁。"《今夜月未央》通过对成都麻将文化、"血战到底"规则等地域元素的艺术呈现,使作品既具有地方特色,又超越了地域限制,实现了从特殊到普遍的审美升华。 结语:人物画廊的时代意义 《今夜月未央》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功实践,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启示。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今天,如何通过文学形象展现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和生命价值,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创作课题。章勇通过这部作品,不仅丰富了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也为代际沟通和文化传承提供了艺术范式。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真正的艺术总是时代的先知。"《今夜月未央》以其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必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独特印记。 回望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最令人难忘的还是那些跃然纸上的鲜活人物。他们或许不够完美,但足够真实;他们的故事或许不够惊天动地,但足够打动人心。在文学创作的长河中,正是这些平凡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承载着人类共同的情感和梦想,见证着时代变迁的精神轨迹。《今夜月未央》的人物刻画实践告诉我们:优秀的文学作品,永远以人为中心;成功的人物塑造,始终是个性化的艺术突围。 作者简介 凌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小说创作和文艺评论,作品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 |
2025-06-11
2025-06-10
2025-06-03
2025-05-21
2025-05-19
2025-05-15
2025-05-12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