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
最近以来,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宋明理学奠基者之一张载先生提出的“四为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现行的这四句话,根据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魏冬教授的研究成果,最早出现在文天祥的《御试策》当中)。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所谓的网红,诋毁曲解成“假大空”,没有可操作性,从对“四为句”的攻击,到对张载先生人格的诋毁。我想很有必要分析一下,这些人何以肆无忌惮,曲解圣贤之学?何以以一己之私心,而妄自揣度张载先生之心志?关于“横渠四为句”的正解,魏冬教授在视频号“贞人堂”中专门有阐述,魏冬教授站在张载先生的生命历程、学术思想的角度上,深刻地剖析了张载为什么提出“四为句”,得出的结论是——横渠四为句是张载先生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是他学术思想、学术人格的最高追求。一切脱离张载生命历程,对“横渠四为句”的解读,都是不科学的。同时,脱离张载生命历程、学术旨趣的所谓“批横渠四为句”的解读,都是对先贤的侮辱,都是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所以,本文不再从张载生命历程、学术旨趣上来分析“横渠四为句”为什么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与使命,这一点有魏冬教授的视频阐释。我主要针对某些网红在“批横渠四句”的视频中,除了恶意曲解横渠四为句之外,还以及其不负责任的态度,来曲解张载,甚至歪曲历史。所以,此风不可长,批横渠四为句者,其用心之险恶,不得不警惕。 为什么这些网红会揪着张载“横渠四为句”不放?甚至批完“横渠四为句”是“假大空”之后,捎带着连同张载一起批判,说王安石请张载参加他的变法,张载一听认为是得罪人的事,于是就跑了,从而说张载就是一位假道学者!如此荒谬之说法,除了毫无证据之外,其实就是对先贤的侮辱,对张载学术精神的曲解,是可忍孰不可忍! 那么,他们这些所谓的网红,曲解张载及其四为句,背后是何用心?我想他们所用之心,无非两种。 第一,为博取流量,博人眼球,无底线无原则,肆意曲解“横渠四为句”。因为董宇辉和聂圣哲的讨论,引发出“横渠四为句”的讨论,此种讨论本没有问题,学问不辨不清,要越辩越明。但是,他们都有一个核心的问题,没有站在张载的语境下,没有站在张载的生命历程上理解“横渠四为句”。他们都在用“横渠四为句”的瓶子,装着自己的酒,然后“酒”是杂酒,还怪酒瓶子不好。这样做本身也没有什么不对,我们常常拿古人的理想为自己的人生志向说事。但是问题出在了,本没有“横渠四为句”那样深远宏大之理想的人,因为自我认知的缺陷,从而说着“横渠四为句”有问题。但是,在当下短视频流行的时代里,急功近利之心,又不得不让他们站出来,为自己的缺陷辩护,从而证明“横渠四为句”是假大空。这种做法,在我看来其害无穷。很多人对张载不熟悉,有些人听过“横渠四为句”,但从来没有思考过这四句话深刻的内涵。于是,在这些为自己无知而辩解的网红的曲解下,“横渠四为句”竟然成了最大的罪过!这种颠倒是非黑白的曲解、诋毁,也恰恰迎合了大众“娱乐猎奇”之心。结果,让距今九百多年前的张载先生成了这些人宣泄不满的对象。我仔细看过那些网红的评论区,基本评论都是一边倒,认为“横渠四为句”是千古第一假大空!因此,我要说那些网红,为了博取流量眼球,不惜诋毁先贤,曲解张载及其“横渠四为句”的行为,当休矣!低级的认知怎么可以领悟先哲的宏文哲思,如有时间,可否静心研读张载及其哲学思想,然后再来说“横渠四为句”,更为妥帖! 第二,这些所谓的网红,基本都缺乏阅读经典,阅读“元典”的经历。他们是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便在零碎的只是里面,掺杂了个人情绪之后,对大众一顿输出。这种自以为是,自以为站在网络话语权巅峰的网红,只想利用大多数人来完成他们的利益收割,看看这些网红,他们何曾为学术而辨明,何曾为真理而辨明,他们基本上都在圈完粉之后,马上带货!这是这些人的本质,所以,他们根本不会管对与错,真与假,他们只懂得投大众之所好,然后妄自言论,毫无责任感。我认为,这种拿“横渠四为句”说事,诋毁先贤,曲解“横渠四为句”之做法,实为可恶,当休矣!实际上,为什么这些网红说“横渠四为句”是假大空时,很多人居然相信,那是因为大部分人不读书,甚至没有听过“横渠四为句”,所以才会上了这些网红的当!我要奉劝批“横渠四为句”者,放下手机,放下心中的情绪,好好地阅读《张子全书》,好好地阅读《正蒙》《东铭》《西铭》,阅读吕大临的《横渠先生行状》,阅读《宋史·横渠先生传》,读一读魏冬教授关于“横渠四为句”的专著,读完了再来说“横渠四为句”到底是不是假大空?还是自己的认知太低端了,无法窥测圣贤之道?与其混淆视听,毒害大众,不如做个好人,好好读书,涵泳己身,用“横渠四为句”的精神引领自我,从而超越一个低级的自我! 我非常认同魏冬教授站在张载生命历程的角度,对“横渠四为句”的诠释。“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早年与焦寅一起喜好兵事,为范仲淹上《边议十条》,足见他有“为万世开太平”之志,并为之践行。直至面见范仲淹之后,受读《中庸》,而后遍及佛老,又反诸“六经”,才找到一个读书人的学术旨趣,那就是“为往圣继绝学”。在他五十多年的人生历程当中,他从来没有忘记为民立道,他主张恢复三代之礼,其意本身看到了宋代礼法的没落;他在眉县实践井田制,实际上就是要实践解决宋代土地兼并的问题;他主张丧葬之礼,以礼为教,实际上就是要人知礼成性,变化气质。当他在和洛阳二程兄弟论道之后,他更加坚信自我的学术追求,“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他的道就是为天地立心。天地之心是什么心?陕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刘学智先生说:“天地之心就是仁者之心”。可以说,张载的一生都在笃行实践“横渠四为句”,怎么能说是假大空?习近平总书记说:“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因此,批“横渠四为句”者,当休矣! |
2025-06-11
2025-06-10
2025-06-03
2025-05-21
2025-05-19
2025-05-15
2025-05-12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