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红色根脉,坚定入党初心 ——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子探访江姐故居

寻迹红色根脉,坚定入党初心 ——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子探访江姐故居

四川文化网 2025-6-11 18:21 287人围观 校园文化

在红色基因传承与青年理想信念培育的交织旋律中,四川轻化工大学学子刘茂走进江姐故居,以青春之眼触摸历史温度,用赤子之心感悟信仰力量,为新时代青年红色研学写下生动注脚。一、初入故居:历史之门缓缓开启图1:江 ...

在红色基因传承与青年理想信念培育的交织旋律中,四川轻化工大学学子刘茂走进江姐故居,以青春之眼触摸历史温度,用赤子之心感悟信仰力量,为新时代青年红色研学写下生动注脚。

一、初入故居:历史之门缓缓开启

 1:江姐故居外观图

位于自贡市大安区的江姐故居,白墙黛瓦静立,承载着岁月沉淀。当青年学子踏入这片土地,古朴的建筑、陈列的旧物,瞬间勾勒出江姐(江竹筠,“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生活的轮廓。

故居内,典型川南民居风格的外观简洁却庄重。跨进门槛,旧物陈列区里,一件件老物件默默诉说往昔。从日常农具到生活器具,它们见证着江姐成长的烟火气息,也铺垫着英雄精神萌发的土壤。年轻学子们驻足凝视,试图从这些展品中捕捉英雄成长的点滴。

二、史料触摸:信仰火种的觉醒与燃烧

 2: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

在陈列展览馆,一份泛黄的《国立四川大学学生入学登记表》格外醒目。表格上,江姐(登记名 “江雪琴” )的信息清晰可辨,青春求学轨迹与后来的革命征程悄然衔接。

学子们凑近细览,试图从字里行间读懂江姐投身革命的初心萌动 —— 正是在求知与探索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火种点燃,引领她走向为民族解放奋斗的道路。

展柜中,《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传》等旧书封面虽已斑驳,却依旧散发着思想的光芒。这些曾被江姐研读的理论著作,成为她坚定信念、无畏斗争的 “武器”。青年们轻轻打量,仿佛能看见先辈在灯下钻研的身影,理解了信仰支撑下的力量源泉。

    三、精神震撼:坚贞不屈的灵魂洗礼


“坚贞不屈,永不叛党” ,江姐雕像前,八个大字与英雄身姿共同定格震撼瞬间。有学子伫立良久,雕像基座旁的白花,是参观者们敬仰与追思的具象化表达。江姐狱中遭酷刑却拒不屈服的事迹,在此刻不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具象化为眼前坚毅的铜像,传递着穿透时空的精神力量。

参观过程中,从江姐童年艰辛,到求学觉醒,再到革命斗争直至英勇就义,完整的人生轨迹铺展,让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这句誓言,有了更厚重的注脚。身处故居氛围,学子们真切体会到革命先辈信仰的纯粹与坚定,灵魂受到强烈冲击。

四、青春誓言:红色传承的使命接棒

在故居的红色许愿墙前,刘茂学子提笔写下 “先生大义” ,红发愿牌融入满墙炽热祝福与誓言。她表示,近期正筹备入党申请,内心紧张又期待,探访江姐故居让信仰具象化,更坚定了加入党组织、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 —— 要把江姐精神化作青春奋斗的动力,在新时代续写红色担当。


离开故居时,抬头望见枝头红枫 ,如热血般明艳。这抹红色,是江姐精神的象征,也成为在场青年们青春记忆里指引方向的色彩。四川轻化工大学重视红色教育,鼓励学生走进圣地,本次探访,正是青年与历史对话、汲取前行力量的缩影。未来,这份红色精神将继续在校园传递,激励更多学子以信仰为帆,奔赴时代征程。

江姐故居之行,于青年学子是信仰的淬火;于红色传承,是青春力量的接续。当新时代青年触摸历史温度,革命先辈的精神便在传承中焕发新光,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逐梦之路 。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