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5
四川文化网讯 6月20日下午,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四川省新文艺组织发展联合会、四川省“文艺两新”人才创新与产业发展孵化园区、武侯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成都市红牌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四川期刊发展集团联合承办的“四川省‘文艺两新’美术作品邀请展暨红牌里艺术中心开馆展”,在成都方糖广场新落成的红牌里艺术中心(RAA)盛大开幕。 本次展览共邀请了112位艺术家参展,包括71位画家、41位雕塑家。他们来自川蜀“文艺两新”的自由创作者、大学艺术专业师生、编内画院的专职创作人员,覆盖广泛,反映了“文艺两新”艺术活动自具的开放性与包容性。150余件艺术作品在现场汇聚成一面棱镜,构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应力场,具体而微地反映了当代中国艺术生态的多元光谱,勾勒出艺术介入社会、重构创新性文化的轮廓。 展览取名化用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句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表达了红牌里艺术中心的存在使命:重要的不是开启一个用于展陈艺术品的物理空间,而是可持续地引导一种时代精神与文化使命的具身担当。它希望自己成长为一个艺术家与艺术家、艺术家与观众合作的新载体,让更多跨界美学实验、更多具有冲击力的艺术作品,带着时代的脉搏,将艺术与生活同辐共振的旋律馈赠于社会大众,让“文艺两新”散发光华。 省政协文史学习委副主任邹瑾,省文联常务副秘书长、新文艺组织工作处处长邓子强,省文联新文艺组织工作处副处长余晓梅、皮欢,武侯区文联主席唐钒,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芸芸等相关领导,马一平、高小华、朱成、林跃、孟涛、东方腾弘、张国忠、邱光平、董小庄、黄润生、范文、魏言、曾妮、唐涛、李如碧、张扬楼材等参展艺术家,以及吴小春、吴雨洋、左学荣、蔡家骏、晏璧、柏优、穆兰、李佳星、唐飚、杨承斌、翁咏梅、赵航、王建莫等艺术机构负责人和艺术推广人等共3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成都长城实业集团董事长董远烽、四川省新文艺组织发展联合会副主席雷显富、成都红牌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泽川,四川省国画院执行院长龚光万,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和学术主持吴永强也代表本次展览的主承办方出席了开幕式。 黄芸芸、朱沙、邱光平、蔡家骏等嘉宾先后上台致辞,他们对展览顺利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并代表社会各方寄予殷切希望,祝愿红牌里艺术中心“红起来”。随后,吴永强、董远烽分别上台介绍本次展览的策展及红牌里艺术中心的开馆情况,并对参展艺术家和各位来宾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欢迎。 吴永强表示,本次展览着重从三个维度向艺术家发出邀请:地理记忆的视觉转译、传统美学的当代解构与艺术语言的边界突破。展览采用交错对望的叙事结构,通过架上绘画、综合材料、雕塑或装置作品在空间上的设计呼应,铺设“地脉寻踪”“传统再造”“未来考古”的主题动线,围绕川蜀在地经验,在地理与历史、自然与人文、微观与宏观,乃至传统与现代、当下与未来之间构成互文,突破线性叙事,阻断传统白盒子的展陈惯性,重构一个兼容“梦想与社会现实交织的舞台”和“历史沉淀与未来的孕育之所”的艺术空间,从而具体实践了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此,策展团队依靠独特的展陈设计,激发艺术作品的空间能动性,志在将展览现场的物理空间转化为具身性的叙事场域,在梦想与现实、既往与将来之间,演绎出“众里千寻”的文化轨迹。 董远烽表示,四川省“文艺两新”人才创新与产业孵化园将通过机制创新打通创作、展示与传播的闭环,把分散的创作个体转化为有机联系的艺术共同体。而红牌里艺术中心依托园区之创生,反映了艺术介入社会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在这种转变中,艺术馆的空间将会既是艺术生产的车间,又是文化消费的场所,更是公众美育的课堂。本次展览将表明,红牌里艺术中心已经做好了准备,希望以自己的展览空间与园区的城市街道产生渗透,使艺术作品与市民生活形成互动,推动艺术摆脱精英话语的桎梏,转向公共领域,成为构建城市精神共同体的内生要素和促进城市更新的持久活力。 最后,在来宾热烈的掌声中,邹瑾、邓子强、唐钒、马一平、朱成、林跃、黄芸芸、左学荣、董远烽、龚光万10位嘉宾登台为开幕式剪彩,宣布展览正式开幕。 |
2025-07-17
2025-07-17
2025-07-17
2025-07-17
2025-07-17
2025-07-13
2025-06-25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