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3
工作室主持人范藻教授点评: 桂林,一个美景“甲天下”的地方,灌阳,一处“血战湘江”的战场,刘燕高考结束后挑着行李回家的视频,不但引爆了网络,而且引出了思考:真正的“美”是什么?红色精神如何传承?本工作室成员万源文联严毅老师的评论,主题鲜明,导向正确,见解深刻,文笔流畅。文章涉及到的不仅是一个“教育”的话题,更是一种当代青年“精神”的主题。 文艺评论,既要关注文学艺术、也要关心文化社会。我们期待像严毅老师一样写出更多的好文章,弘扬真善美,表达知情意。 扁担一头挑着母校的不舍, 一头挑着大学的憧憬; 扁担一头挑着过去的付出, 一头挑着将来的收获; 扁担一头挑着生活的重担, 一头挑着青年的担当。 刘燕同学,一个勤劳朴实、成熟坚韧、坦率自信的广西桂林农村女孩,被广大网友称为“2025年最美高考生”。高考结束后,没有鲜花、没有拥抱、没有掌声,但她没有失落感,反而迈着坚定的步伐,露出坚毅的眼神,一条扁担挑着“理想”和“信念”。《人民日报》表扬她,网络平台为她点赞,这位“扁担女孩”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扁担”精神。 传承红色血脉,扁担象征着“自强”精神 论“扁担”精神,首先要想到朱德总司令,更要想到朱德的“扁担”。在1928年的井冈山,在那个革命战争年代,朱德总司令身先士卒、带头挑粮,与士兵一起同甘共苦,诠释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精神。朱德总司令挑的是粮食、挑的是红军的希望,更挑起了“红军”精神。在跨越97年后的2025年6月,广西桂林灌阳县二中的高考生刘燕,再次用“扁担”挑起了新时代青年应具备的“扁担”精神,这是“独立”和“自强”的象征,这更是中国青年“自信”和“顽强”的象征,同时也是红军“不怕苦、肯吃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树立时代新风,扁担寓意着“实干”精神 对于刘燕同学来讲,她用扁担挑着行囊包裹依依不舍地离别了高中母校,三个月后希望她再用扁担挑着行囊包裹踏入大学的校园,终圆学子蓬莱书院之梦。她的梦想简单而单纯,又充满大爱和奉献,“昼夜怀揣黄金书,日月手握点睛笔”,想成为一名师范教师,立志教育行业,愿她“为人先师表礼智信之范,话青春无悔四十载之彩”。高考后的假期,她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旅游玩耍、没有选择休闲娱乐,而是选择继续劳动奋斗,一份暑假临时工、一个地摊凉粉店心愿就是她最大的渴望,社会爱心人士对她的资助,她都一一委婉谢绝了。她用勤勉自强的精神、朴实实干的作风展示了良好的家风家教。 凝聚青年力量,扁担代表着“奋斗”精神 刘燕同学的感人事迹,让全国人民深刻记住了美丽山水城市-灌阳县,灌阳县是千年古县,它是瑶族文化发源之地,又是生态粮仓与红色旅游圣地。刘燕同学的“扁担”力量,担起了这座城市文化旅游发展重担,展示了这座城市的文明新风新貌,她的“自强自立自信”精神已成为这座城市的青年形象和宣传名片。 愿千千万万个像刘燕同学一样的青年继续“挑着”这座城市继续前进;愿当代所有的中国青年都像刘燕同学一样继续“挑着”中华民族的使命重担,肩负伟大复兴美梦继续前进。 祖国的晨阳润物生辉,辉映着神州大地, 让奋斗中国荣光天降; 祖国的朝露甘甜润心,滋润着九州山河, 让壮美中国雄风焕发; 祖国的脊梁催人奋斗,激励着华夏青年, 让伟大中国昂扬前进。 “鸟打枝头愈静,花迎清风更香”。九月,大学校园里的桂花树已经盛开了,满园飘香,风清气爽,金经素琴幽然;子云亭府,一曲荡歌回唱。一缕晨光已经打开大学的校门,桂花树期盼着她、燕子守候着她、微风迎接着她,我们共同迎接刘燕同学的到来,更要迎接那条“扁担”的到来! 严毅自评: 文章以广西桂林灌阳县高考女孩刘燕为场景,刻画了“扁担女孩”自强独立担当的精神。从当代“扁担女孩”联想到革命战争年代朱德总司令的“扁担”,这是“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文章以小见大,扁担象征着“自强”精神、寓意着“实干”精神、代表着“奋斗”精神,彰显当代青年人的使命和担当,以增强当代社会青年的凝聚力和奋斗力。 作者简介:严毅,男,四川简阳人,中国红色文化(毛主席诗词、文学)学习者、传播者,万源市文联干部,达州市文艺名师“范藻”工作室成员。目前已指导自己孩子(八岁)通过快手、抖音等平台账号及微信公众号(昵称:巴山小诗人)发布朗诵毛主席诗词、经典名句及唐诗宋词作品440余个。 修改于范藻工作室美文 |
2025-07-17
2025-07-17
2025-07-17
2025-07-17
2025-07-17
2025-07-13
2025-06-25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