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四川农业大学“古韵新传:青年借力新媒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团纪实

四川文化网 2024-2-8 20:39 656人围观 校园文化

  四川文化网成都2月5日电(通讯员 符华林)“非遗传承,献礼中华,书写绚丽文化篇章”自2024年一月上旬以来,四川农业大学“古韵新传:青年借力新媒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通过线上新 ...
  四川文化网成都2月5日电(通讯员 符华林)“非遗传承,献礼中华,书写绚丽文化篇章”自2024年一月上旬以来,四川农业大学“古韵新传:青年借力新媒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通过线上新媒体宣传、线下返乡调研,为家乡的非遗技艺传承注入青年活力,让非遗的星火璀璨绽放在全国各地。

  用心编“竹”美好生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因其具有坚韧、高雅、中空的特性而被誉为“君子”,文人墨客喜欢用笔墨描绘出它的灵性和韵味。而竹编工匠执着用他们的巧手,在纵横间的细腻与辽阔,透过毫厘间的缝隙,编织出一片通透与明净。

  为加深对竹编艺术的了解,实践团成员闫炳旭于2月2日到竹编工艺盛行的四川省达州市渠县的刘氏竹编会馆进行参观和学习。在会馆中,闫炳旭观摩了匠人编织花器、茶具等日常用品,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编织。闫炳旭从削皮开始,经历洗净、晾干、切割、制细条、磨细、上色、编织、整理、喷蜡一系列流程后,最后将一根毛竹编织成花灯。编织过程中,闫炳旭注意到竹篾师傅常唱道:“手执无尾刀,好似绣花婆。破篾要耐心,六层不可少。”其充分表现竹篾工匠艰辛刻苦的劳动里程和奋勇顽

  匠人通过一双手,“以竹作画”,细腻的竹丝交织出唯美的画面,传承着千年的时光。

  绽放极致苗“银”美

  苗族银饰品种多样、造型奇美、工艺精巧,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是苗族人民的艺术瑰宝。

  为让更多的青年了解这一非遗技艺,实践团成员张嘉怡在本次实践中自主设计了关于苗族银饰的插画,主要展现苗族银饰中的头饰、耳饰、胸颈饰。头饰上最引人注目的苗族大银角是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象征,充分彰显出苗族人民大气。头饰上图案则由中国传说中的凤和花草组成,体现出苗族的图腾崇拜。插画的耳饰和胸颈饰,与头饰相辅相成,描绘出一个美丽迷人苗家姑娘。图中用一句话来描绘插图中美丽的苗族少女——千灯苗寨,环佩叮当,婀娜伊人,在水一方。插画将精致的苗族银饰带到眼前,展现出苗族银饰独特的设计,让更多人看到苗族银饰的美。

(图源:四川农业大学“古韵新传:青年借力新媒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团张嘉怡)

  “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这个民族虽然没有民族文字,却将自己的民族文化完美寄托在银饰中。

  千丝万线成光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蜀锦作为成都的非遗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承载着丰厚的天府文化。在本次寒假实践中,实践团成员罗曦于2月2日前往坐落在浣花溪畔的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了解学习蜀锦帜绣。

  博物馆中内置一个大型蜀锦织造工场,蜀锦师傅在厚重的纺织机上有条不紊地纺织,无数条轻盈的丝线交错成一个个伟大的作品。博物馆中收藏的历朝历代中精美的蜀绣作品,无一不反映出厚重的历史文化。在与工作人员交流过程中,蜀江锦院副总经理杜奕辰谈及博物馆的发展说到,博物馆是对社会公众开放的,我们现在正在对博物馆进行专业改造,目标是做成一个比较全面的、立体化的博物馆。

  蜀锦与蜀绣在南北“丝绸之路”中是文化交流与贸易的载体,是巴蜀文化的一张名片,不仅向外界展示四川的底蕴,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期望蜀锦蜀绣的美好被更多人所熟知,让遗产不被遗忘!

(图为2月2日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中清代龙袍。四川农业大学“古韵新传:青年借力新媒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践团罗曦摄)

  保护和传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实践过程中,成员们积极投入到非遗文化宣传,有所学有所获,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为传承非遗文化贡献青春力量,展现出独数中国的文化自信。
原作者: 符华林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

关闭

主编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