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千古兵圣

已有 780 次阅读2015-12-23 18:58 兵圣

      我常常在想,汉字的发明者实在是用心良苦,在横竖撇捺的组合上,先人们可谓是绞尽了脑汁。因为,这不仅要明确无误地传达出字词的含义,还要尽量让每一个汉字都从善、从仁、从于慈悲。你比如武士的“武”字,它是止和戈的组合,这样的组合就充满了劝善的哲学内涵。先人们通过这样的组合来告诉天下人,人世间真正的武,不是杀戮,不是征战,不是荼毒,而是停止挥戈,是铸剑为犁,是收拢手中杀气腾腾的烈烈剑光。
  这是多么仁爱的文化创建,是多么厚道的慈悲教育,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文字在创建之初就如此地仁义善良。再比如百家姓里的“孫”字,拆开来,它就是一个子,一个系,也就是说,先人们把“孫”作为自己的姓,似乎是在告诉世人:我们不是达官显贵,不是大德圣贤,我们只是子字辈的儿女,只是孙子辈的后人。甘愿以晚辈自居,乐于以孙子自许,这是一种多么谦虚的人生态度,又是一种何等大气的生命风范。

  这样的例子可以列举很多,归结起来就是,我们的祖先,真是慈悲为怀,真是中庸平和,即便显赫如孙武这样的大家族,那也把显达的身段放到最低,把至高的志向归于幽微,把匡扶社稷的使命建筑在宏大的仁爱之基上,绝不在耀武扬威中招摇过市,更不会在剑拔弩张中血洗山河、涂炭生灵。
  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孙武的父辈在给他取这个名字的时候,寄予了他多么仁义而又慈善的生命情怀,多么高迈而又宏阔的人生志向。事实证明,孙武后来著就的《孙子兵法》,其书中的主题,就是以止戈为怀,就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如果我们把《孙子兵法》当做一部阴谋之书、杀戮之书,那么,不是我们把孙武的人生格局看得太狭小,就是我们把自己的人生高度定得过于低矮。
  《孙子兵法》当然是一部谋略之书,但它不是阴谋,不是恶谋,而是以止戈为最高境界的阳谋之书,是以“义战、慎战”为首要的仁义之书,是以“求全、求善”为根本的大爱之书。一个终身以止戈为名的人,他不可能怂恿杀戮,不可能主张荼毒,更不可能将阴谋、魔法、妖术等等施之于天下无辜的苍生。既然父辈为他取名为武,愿他止戈为怀,那他就必须坚守父辈为自己设定的人生立场。孙武身处乱世,目睹过太多杀戮,感受过太多血腥,因此,他著兵书,是在呼唤和平,是要制止战争,绝不是为几个暴君呈献一卷残暴之术,更不是为一些枭雄指点几招杀戮之技。然而,两千多年来,普天之下,真正读懂孙武和他的兵书的人,又有几个?!

  历史事实一再证明,更多的人是把《孙子兵法》当做侵略之术,当做烧杀之策,当做剿灭之经,他们没有遵从孙武“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没有止戈为怀,没有按照孙武“求全、求善”的要求去做。因此,两千多年的中国大地,到处是嘚嘚的马蹄,到处是烈烈的狼烟,到处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正因如此,华夏大地上这才十分突兀地蹦出了秦皇汉武、战国七雄、唐宗宋祖、齐鲁英雄、燕赵豪杰……俱往矣,历数千古人物,其实很多人他根本就不是什么英雄,也不是什么豪杰,不过是拿着《孙子兵法》大玩阴谋之术的枭雄与反贼而已。
  为了实践自己的主张,孙武远离故土,去到吴国。在吴国,他按照自己兵书的宗旨打过几次仗。事实证明,每打一仗,他都严格按照“义战、慎战”和“求全、求善”的主张去打。这几仗,他打得那么干净利索,打得那么光明正大,洋溢着义战和仁战的兵圣风范。通过自己的实践,他在告诉天下,战争是可以用最小的死亡获得最大的胜利的,是可以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去赢得天下的。

  既然写的是一部兵法,当然要写出各种战法。然而,通读他的兵书,就不难发现,他的各种战法都是为了制止战争,都是在为正义之师指明决胜千里的方向,甚至在为一国之君阐明战争的危害和战争的得失。
  两千多年了,孙武能被古今中外的人们尊为兵圣,敬之为东方兵学鼻祖,这绝不是因为他写出了各种战术和战法,我以为,人们之所以尊崇他,是他除了是兵圣之外,更是一个伟大的圣哲,更是一个无敌的仁者,他用兵书这样一种万分特殊的书籍在告诫天下,仁爱之师、正义之师,才是天道之兵,才是王道之兵,惟有这样的兵家,才能呵护着江山社稷,才能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大约在公元前545年,孙武出生于山东广饶。又是山东!在五千多年的华夏大地上,山东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地方,从古至今,这里出现的圣人、贤德、高士、才俊,真是数不胜数。那么,为什么这些世界级的圣贤都齐刷刷地出自山东?山东究竟有着怎样的土壤?怎样的风水?为什么就养育出了那么多的大德和圣贤?原来,山东它怀抱黄河、坐拥泰山,又面朝着那么辽阔的大海,这些地理上的大气象,都被她拥有了。有了这样的大气象,就是随便吆喝一声,任意地举手投足,都完全能与这样的气象相呼应,相匹配。由此看来,山东广饶能出孙武这个伟大的兵圣,实在是不足为怪。
  如今,兵圣的家乡广饶,当然已是今非昔比。然而,无论历史怎么演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孙武那止戈为怀的仁义精神不会变,“求全、求善”的历史担当不会变,孙武兵书中那一股股激荡于天地的浩然之气,依然云蒸霞蔚般地铺满了广饶的山川大地,福泽着这里,也福泽着天下。

                                                                                                                            2015年5月23日于弄月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