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删繁就简? 领异标新--宁永齐美术作品评析

已有 784 次阅读2016-8-2 22:20 美术


   杨东志

  认识宁永齐先生,是在老子故里举行的一个"全国名人书画展"的活动中。

  宁永齐,男,汉族,1966年出生于四川省犍为县清溪历史文化名镇的一个书香门第、书画世家,自幼喜好书画,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系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曾任湖北省洪湖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展出和交流。多幅作品被艺术馆、博物馆收藏。个人艺术简历及作品入编《世界艺术家名人录》、《跨世纪书画家精品集萃》、《香港中国画艺术大展》。曾为第十一届亚运会捐赠作品3幅。

  宁永齐的美术作品在各级大展赛事中多次入展获奖,诸如:作品《戴胜归》在"广州亚运会书画作品大展"中获银奖;《雄鸡》荣获"东方红·赞歌声声献给党书画大赛"金奖,并授予"东方红·共和国功勋艺术家"称号;《奔牛》获"长星杯·书画百杰精品大奖赛"优秀奖;《鲢鱼》获"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首届'长星杯'全国书画百杰精品大奖赛"优秀作品奖;《映日》入展"第二届海峡两岸荷花诗书画大展",并获"中国荷花艺术奖";《牛》获得"第七届中华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暨第八届中华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银奖;入选首届"长星杯·全国书画百杰精品大奖赛",并被授予"中国当代书画百杰"光荣称号;《螃蟹》获"中国书画百年"回顾展"金奖",入编《中国当代书画百杰精品集》;《牵牛花》、《松鼠》等等入编《1911-2011·中华百年国粹》丛书。

  宁永齐先生的美术作品线条优美,简约郎利。

  孙过庭《书谱》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既讲用笔,亦说线条。一点一线之本身,可以表达出非常多的绘画要求来,点和线中有节奏、形象及势态的感觉。"线条"是艺术史上最古老、最原始的艺术形式,流传下来的最初绘画作品主要是以线的形式表现,如中国原始的象形文字,彩陶绘画,西方原始人的岩画,无不用线条来勾画,这是原始人类对于自然的模仿,它展现先民们作画时随意轻松的心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因为不同的哲学思维以及欣赏习惯。体、面、光影、透视成为西方绘画的主要语言,而线条则成为中国画的主要表现形式。

  宁永齐先生的画作是以毛笔线条为骨干来完成的。他力度的运用,在于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也就是说,他的线条依靠用笔,用笔依靠节奏,节奏依靠用力,用力依靠用腕,用腕依靠情绪,情绪依靠心理。待造型问题解决以后,一切力度和法度就在这种连锁的、内外交织的过程中进行,从而一幅作品就会在这种进行中产生了。

  宁永齐先生笔力的内在结构,是非常复杂的,他在创作时思想、情趣、意气积聚在心中,继而通过全身的力量,传递到腕指,又经过笔杆传到笔毫和画面变成线条,这就形成了笔迹、笔形、笔势。他主要的运笔方法有:提按顿挫、疾徐快慢、扭动旋转、藏锋回锋、曲直方圆。这些力变效果来自于各自不同的运笔技巧。提中有按,按中带提;顿时无提,挫时无按;千变万化,生动有趣,笔力千钧。故而,他的线条奔放苍劲,浑厚华滋。

  宁永齐的美术作品在线条优美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简约郎利"之美。

  晋人葛洪在《抱朴子·诘鲍》中云:"质素简约者,贵而显之。"宁永齐的画作,大多都很"简约"、"郎利",寥寥数笔,一挥而就,意到笔至,笔至意达,删繁就简,主题鲜明,看上去一目了然,赏心悦目。其实颇合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打猎令人心发狂"(语见《道德经》第十二章。意即缤纷的色彩使人眼睛昏花,变幻的音响使人耳朵发聋,丰腴的美食使人口味败坏,驰骋打猎令人心意狂荡)和"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语见《道德经》第九章。意即执持盈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毕露,锐势难以长久。金玉满堂,持守不久呢)之意。

  宁永齐先生的美术作品虚实相托,有无相生。

  清代画家龚贤在《半千课徒画说》中曰:"非黑,无以显其白;非白,无以利其黑。"王世襄在《中国画论研究》中谈到恽南田时也曾经说过:"笔画显然有迹,故曰实,非实也……灵气充乎其中,故实而又虚……然不妨默对南田之画,静而求之。"这里所说的所谓"虚",即:淡、小、远、轻、散、慢、舒;所谓"实",即:浓、大、近、重、聚、快、紧。我们由此便可以知道,对于每一个有思想、有修养的中国画画家来讲,"黑"和"白"就像是手心手背一样。

  宁永齐先生的美术作品,可谓虚实相生,大虚大实,大实大虚;虚极必实,实极必虚。因为他知道:无"虚"便无"实",无"实"便无"虚"。只有"虚实相托",才能够"有无相生"。

  宁永齐先生在创作中,对于"虚"与"实"、"黑"与"白"的处理,是非常用心、十分巧妙的。譬如:色彩的纯度、亮度,墨的浓淡、干湿,用笔时笔触的跳跃、稳重;是继续加以刻画,还是一带而过等等,都是他处理"虚实"、"黑白"的时候比较常用的方法。

  宁永齐先生的美术创作中的"虚实"、"黑白",以"适当留白"、"计白当墨"、"以实观虚"的理念来具体表现画面,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譬如他的画鸟,鸟尾下便"空"无一物,因为只有"空",才能够显得出"高","鸟往高处飞"嘛。如果草木塞满了画面,则会不伦不类。他的诸如鱼蟹等作品,也是以虚托实,以实托虚,虚实相生,"无中生有",颇合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刑,高下相盈,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语见《道德经》第二章。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之道义。

  宁永齐先生的美术作品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古人云:"……画使人惊,不如使人喜,使人喜不如使人思"。由此可见,使人有"思"的美术作品,就一定是有"意境"的好作品。

  "意境",是中国画艺术思想的重要美学"标准",是中国画的"灵魂"。关于意境,李可染先生为它下了这样的定义:"意境是客观事物的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也是诗的境界"。

  宁永齐先生的美术作品就是这样,不但追求画的"形象",而且更注重画的"精神",意境幽深,意蕴丰厚,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意象外之意",是中国画传统画家之人文气质的体现,也是人的思想、情感、意趣等。它是人的主观精神,是人的心灵显现,也是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实体验。譬如宁永齐先生画鸟,总要仔细观察,捕捉鸟儿瞬间的神态,然后再进行"临摹",这样就显得很有生气。同时,他画鸟总是两两相对,相互顾盼,或数只相聚,追逐嬉戏,因为这样就会更加生动。另外,宁永齐先生在画鸟虫的时候,讲究数量的多少,以求"吉利",或三,或六,或九。"三六九"是什么?是古时帝王登殿理事的日子,是文武百官朝王见驾的日子,是平民百姓祀神祭祖、迎娶出嫁的日子--吉祥,如意,喜庆,幸福是也。宁永齐其它的画作也是这样,伏案研读,任你去端详,去揣摩,去猜测,去遐思,令你牵肠挂肚,浮想联翩,正应了老子"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语见《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意思即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恍恍惚惚,其中却有形象。它惚惚恍恍,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最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之意。

  综观宁永齐先生的美术作品,可谓简约,利郎,以虚托实,意蕴丰厚。仔细研读,会让你情不自禁地放声吟诵宋人杨万里的《秋凉晚步》一诗:"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